玉岩镇,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地处松阳县西部偏西南,东邻新处乡、竹源乡,东南毗连大东坝镇,南与安民乡接壤,南、西南与枫坪乡毗连,西、西北与遂昌县垵口乡相接,北与谢村乡相邻,东北仍与新处乡毗连。行政区域总面积143.4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玉岩镇户籍人口为13732人。
历史沿革
明代,属布和上乡。
清代,属内十三都。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玉岩镇,坑岭、南楼、根安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玉岩、根安、内源、南楼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玉岩、南楼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个乡合并为玉岩乡。
1951年,分设为玉岩、交塘、余叶乡。
1956年,撤销余叶乡,所属召楼、排居口、步斜、沙丘4个村划入玉岩乡。
1958年,为卫星公社玉岩大队。
1959年,改设玉岩公社玉岩管理区。
1961年,为玉岩公社,划入谢村公社的白沙岗、程岭根、道惠口、周安、洋坑、程路等7个大队。
1984年6月,改设为玉岩乡。
1985年5月,撤乡,设立玉岩镇。
1992年3月,撤区,扩镇并乡后,交塘乡并入玉岩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玉岩镇辖玉岩、溪口、沙丘、排居口、步新、召楼、余叶、坳头、大丘下、吴山头、乌岩、支木、梨步坑、洋坑、周安、西沿头、大树后、潘山头、何庄、根坑、交塘、白麻山、大岭脚、何山头、新岗、程源头、烧火坑、程岭根、程路、道惠口、道惠、周坑32个村民委员会,共32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13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玉岩镇辖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玉岩村溪边路1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行政区域总面积143.49平方千米。
气候
玉岩镇属于亚热带自然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7℃,年降雨量1568毫米,年日照时数1788小时,无霜期236天。
自然资源
2011年,玉岩镇有耕地面积8360亩,人均0.62亩;林地面积16.5万亩。
人口
2011年末,玉岩镇辖区总人口1344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62人,城镇化率10.1%。另有流动人口11人。总人口中,男性7180人,占53.4%;女性6263人,占46.6%;14岁以下2479人,占18.4%;15~64岁9763人,占72.6%;65岁以上1201人,占9.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323人,占99.1%;有拉祜、彝、佤、畲等16个少数民族,共120人,占0.9%。其中拉祜族2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2.5%;彝族15人,占12.5%。2011年,人口出生率16.6‰,人口死亡率9.2‰,人口自然增长率7.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3人。
2017年末,玉岩镇常住人口9286人。
截至2019年末,玉岩镇户籍人口为1373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玉岩镇财政总收入151.42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53万元,比上年增长0.01%。人均财政收入113元。
2011年,玉岩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050元。
2019年,玉岩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2011年,玉岩镇农业总产值11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1.2%。
2011年,玉岩镇生产粮食4978吨,其中水稻1988吨,薯类2369吨。生产食用菌1068吨,茶叶120吨,梨466吨,蔬菜3699吨。
截至2011年末,玉岩镇累计造林32441亩,年采伐毛竹41万根,生产笋干367吨,香榧30吨。
2011年,玉岩镇生猪饲养量4770头,年末存栏2650头;牛饲养量307头,年末存栏242头;羊饲养量915只,年末存栏645只;家禽饲养量4709羽,上市家禽2709羽。
工业
2011年,玉岩镇工业总产值485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1%。
商业
2011年末,玉岩镇有商业网点167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175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03亿元。
金融
2011年,玉岩镇境内金融机构有各类存款余额811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38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玉岩镇邮政业务收入52万元。
2011年,玉岩镇电信业务收入716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末,玉岩镇境内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22.6千米。
2011年末,玉岩镇镇区有道路总长度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15平方千米。镇区有桥梁4座,总长度0.2千米。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玉岩镇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56个;文化专业户3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8个,建筑面积540平方米,藏书2.8万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玉岩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359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所,在校生746人,专任教师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42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102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91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81.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玉岩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171.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4人,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34万人次,住院手术1台次,出院病人22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4.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434人,参合率96.2%。
社会保障
2011年,玉岩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户,人数4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月人均208元,比上年增长1.7%;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人次,共支出4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5户,人数408人,支出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2.0%,月人均118元,比上年增长17.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1人,支出13.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36人次,共支出12.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7.4万元。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个。
2011年末,玉岩镇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5369人,参保率55.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玉岩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90千米,乡村通邮率100%。
2011年末,玉岩镇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1560户,移动电话用户11764户,宽带接入用户1207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玉岩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千米,生产能力2000吨/日,年生活用水58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1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项,日污水处理能力400吨。
2011年末,玉岩镇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1.6千米,用电负荷22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579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31%,供电可靠率99.86%。
2011年末,玉岩镇镇区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3000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18000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8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8.6%。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玉岩镇因镇人民政府驻玉岩村得名。
风俗民情
玉岩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松阳高腔、玉岩船灯、道惠夫人会等。
松阳高腔:是丽水地区的地方剧种,在浙江8大高腔中自成格局。早在元末明初之时就有班社活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兴盛一时,知名的松阳高腔班有“新聚堂”、“秀和班”、“大玉台”等18个大班子和“叶庆福”等7个木偶班,松阳和毗邻各县共有200余名专业松阳高腔艺人,演出范围遍及闽、赣、皖三省和本省的丽水、温州、金华、绍兴、杭州等地。清末民国初,渐趋衰落,戏班先后歇散。至1949年初,全县仅存七八个老艺人。
1949年8月,徐鸿元、李林焕等高腔艺人,在周安、白沙岗招收24名青年创办松阳高腔科班。成立“新声”班和“白沙岗”班,在全县各地及龙泉、遂昌等县演出。1953年7月,两班合并为松阳高腔剧团,也称新岗班。1957年7月,参加金华地区戏曲调演,演出《琵琶记》中的“描容别愤”、“剪发买发”2折传统戏。徐鸿元被吸收为金华地区剧协会员。1958年后,松阳高腔基本停演。1964年春,以原新岗班为班底恢复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停演,服装道具被毁。1979年10月和1980年春,先后在玉岩建立松阳高腔周安剧团和松阳高腔白沙岗剧团,在松遂龙丽边缘山区坚持演出。1982年,编排新编古装高腔戏《八百两》,参加浙江省业余文艺调演,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多次向全省播放。1998年,松阳高腔参加全省稀有剧种调演,获得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2003年10月,参加松阳县首届农民艺术节汇演,获一等奖。
松阳高腔分前台、后台,前台10—12人,生旦、净、丑、小(小生)、贴、外、夫(老旦)8个主要行当,称“8把交椅”,另有末及小角;后台乐队4—5人,鼓堂(兼帮唱)、正吹、散手、小锣(兼值台帮唱),班子短小精悍,轻装简具,机动灵活。原有《陈夫人》《耕历山》《贺太平》等大小传统剧目36个,移植兄弟剧种《三闯辕门》《五台会兄》《王小二过年》等剧目,能演正本17本和折子戏17个。松阳高腔以当地方言官话为舞台语,通俗易懂,表演粗犷古朴,音乐高昂婉丽,地方特色浓郁。尚存清乾隆、道光年间剧目抄本30多册。
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来人录制松阳高腔音乐。1986年,整理松阳高腔音乐唱腔曲牌73个,插曲3个,唢呐曲牌9个和常用锣鼓经。1991年,日本戏剧专家专六来丽水录制松阳高腔。松阳高腔被编入《中国戏曲词典》《中国戏曲卷·浙江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
麻糍:糯米洗洁,浸透,炊熟,用石臼趋势舂烂。搓制成鸡蛋大小,外粘豆、芝麻粮食用。多用于重阳或冬至炊制。
青果:清明除祭祖扫墓外,还有吃清明果之俗。清明果一般用艾叶或苎麻的嫩头煮烂后放少许石灰泡几天,洗淘干净和糯米粉拌揉,加入各种咸甜的馅,蒸熟后碧绿清香,非常可口,人们带着它去踏青、扫墓。
端午茶:端午前五日内,家家户户采集鱼腥草、石菖莆、山茵陈、白茅根、金刚刺等多种草药,晾干切碎,平常用开水冲沏即可饮用;端午日用薄艾插门户,以祛邪气,并于端午日或前一天包食粽子。
风景名胜
玉岩镇的自然景观极具特色:大树后村的三棵南方红豆杉树龄都在千年以上,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红豆杉。何山头的长序榆树是在国内首先发现的珍稀树种。何山头、余叶的香榧树群树龄都在500年以上,在丽水也是的一处。还有白麻山的古墓树群、香水祭,西沿头、程源头的竹海等自然风光,各具特色。还有玉岩十景:“石屋听泉”、“石佛观海”、“喷水龙湫”、“横潭印月”、“花滩巴钓”、“文岭望霞”、“普济避雨”、“翠屏积雪”、“文阁冲霄”、“香乳钟毓”。
玉岩镇境内建有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的普济桥,位于玉岩村口,东西走向,横架于玉溪之上,系二孔木构廊屋桥,桥长27米,宽7米,桥墩用条石砌成分水雁翅,用来减轻洪水对桥墩的冲力。桥面铺设木板,上覆廊屋七间,明间重檐歇山顶,上饰藻井,用“万”字形斗拱承托,完整保留了明代的建筑原貌,是该县现存最早的桥梁建筑,对研究古代桥梁史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岩素以松阳西南重镇著称,早在隋唐时期就极具繁华。往东:水路经松荫溪通温州,陆路往松阳;向南:经龙泉可达福建;往西:可达遂昌;向北:又通古市,是古时的交通要衢。老镇区的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建,街弄排列鳞次栉比,宗祠、古民居和古店铺近50座。大源坑上建有古桥梁5座,风格迥异,普济桥为明代正德年间造。
香乳山因曾有香乳而得名,修建于道光年间的香乳山寺,更是名噪一方,号称“松阳的小方岩”。
地方特产
玉岩镇名优特农产品有香榧、食用菌等。
2006年,玉岩镇香菇种植规模达1503万袋,其中优质花菇的比例达100%。
玉岩镇在规模发展花菇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行《松阳县香菇地方标准》,该镇着重运用高棚层架花厚菇生产技术和绿色花菇清洁化生产技术,在菇棚周围设立10米隔离带。
玉岩镇独有的高山干水果,该镇引进了诸暨香榧,种植面积达4000亩。
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5日,玉岩镇的松阳高腔拟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戏曲之乡(乡镇、村级)。
2021年12月,玉岩镇入选“浙江省文化强镇(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