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观

河北省唐山市一处道观

玉清观道教主流教派-全真道圣地,乃京东道教第一观(庙),坐落于唐山开平区温州城北门外。古时玉清观,在开平古建筑中,是规模较大的一座庙宇。坐落在开平西城门外、火神庙与关帝庙之间。坐北朝南,始建于汉代,初毁于宋,复建于明,后毁于唐山大地震。

玉清来源
据传说,殷商后期古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离国出走路过石城(现唐山玉清观所在地),当值盛夏,腹饥口渴,突见一淙泉水汩汩而流,乃掬一捧泉一饮而尽,顿觉清冽沁腑,饥渴全消,这淙泉水即后来唐山玉清观院内之“玉清古井”。兄弟二人绕泉徘徊流连,遂决定于此结庐而居,修道求仙。数年后离去,往首阳山,不知所终。唐朝秦王东征,途经石城,有随军一道士(名已不可考),长于望气术,见紫气飘渺如飞鸾,仙气凝聚似丹鼎,遂离军隐居此处修道。元初邱长春真人座下一弟子于此结庐,名“澄清观”。后明朝永乐年间邋遢道人张三丰携弟子数人游此,数日离去,留下一弟子住观修行,始更名为“玉清观”。据载明嘉靖年间曾对玉清观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与扩建,逐渐成为古开平镇最大的宏伟道观,翘首京东。旧时的玉清观,每有庙会的时候,远近的香客云集,祈福消灾,祥烟不断,斋醮仙乐,飘然入耳,恍然置身在玉清仙境之中。1976年在“7·28”唐山大地震中震毁倒塌。
发展现状
再建的玉清观,坐落在开平老城遗址北门外,坐北朝南,由政府拨地20余亩,总体建筑面积预计11000平方米。现已完成一期工程4362平方米,由道士董崇文个人筹资,已累计筹资2300余万元。二期工程预计2007年6月中旬动工。预计二期工程将完成的项目有:藏经楼、东西两侧配殿、道士修炼房、灵官殿前的放生池以及地面的硬化和绿化。建成后的玉清观与开平古艺文化街遥相呼应,形成浓厚的古文化氛围。
玉清观正南牌楼,雄伟壮丽,气势非凡。牌楼东西两侧是两层商业楼。
由南往北是四层大殿、依次为:灵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和主殿三清殿。每层殿的建筑,风格迥异,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殿气势宏伟,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配殿小巧玲珑,精工细做,结构严谨。每层殿内的壁画均是道教故事及山水人物,供游人和香客观赏,并起到劝善和净化人心的作用。纵观整个道观,红墙黄瓦,苍松翠柏,具有古代建筑风貌及浓厚的道教氛围。
观内奇花异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同时,道教独具的仙乐和道徒们的诵经声,不时幽然入耳,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历史渊源
玉清古观,处冀东之域,倚燕山之脉,傍水之畔,望渤海之滨,立石城(唐山市开平区,古称石城)垣内,聚亿万年之钟秀,享千百年之香火。山水环抱,京津毗邻,鸾翔凤集,人杰地灵。黄帝问道而登空同,轩辕学仙而礼广成,鼎湖跨龙以飞升,仙宗道脉,由之滥觞。昔古孤竹国君,嗣子伯夷叔齐,立次子为储君。国君殁,齐让伯夷,夷不受而遁,齐不立亦逃。闻西伯善养老,相偕欲适周。当值盛夏,路过石城之地,腹饥口渴,踌躇间,突现一淙清泉,汩汩而流,急掬泉水,捧之尽饮,入口温如玉,至腹冽沁腑,饥渴顿消。昆仲绕泉徘徊,流连忘返,决意结庐而居,烧茅修炼以求仙。其玉浆清泉,即后世之玉清古井也。数年后,往西歧,复隐首阳山中,不食周粟,杳失所踪。燕君昭王,遣使求不死药,入海登蓬莱方丈,卜地石城合药以炼丹,其丹炉遗迹尚存井隅也。秦皇寻神山,觅仙药,游碣石,尝饮玉清之水,顿改容颜,身轻而转体健。张陵演教,天师布道,桓灵帝间,有观筑于古井之旁。葛洪炼丹,鲍姑侍鼎,寻仙访道,置炉立于灵泉之侧。唐王东征,屯兵大城,山赐唐姓,筑立石城,二百余丈。有随军道士,长于望气,见紫霞缥缈如飞鸾,仙气凝聚似丹鼎,遂离军隐居,潜修仙道,升举而去。刘操仕燕主居相位,正阳垒卵以度化,易号海蟾子而学仙,为演清净无为之宗,以道全形之旨。复遇吕祖纯阳于原野,饮玉清之神水,授以金液还丹之秘,遁迹修真,得成仙道。丘祖长春真人,会元世祖于雪山,赐号神仙,颁虎符玺书,掌天下道教。越二载,驻鹤燕京,大阐玄风,道侣云集,化道十方,建宫立观,设坛作醮。丘祖座下,有一弟子,结庐于石城,立宫于井侧,见水清泠,故题观名曰澄清,祀三清之真容,布道德之宝章,香火鼎盛,终日不绝。几经兵火,焚毁殆尽。明永乐间,召仙真三丰张真人于金阙,犹龙不见,惟隐迹名山,藏身大川,隐显游戏于人间。一日携弟子游蓟北,途经石城,睹残垣败瓦,黯然神伤,咐弟子云:“此地古炼丹之处也,尝有观名澄清,惜毁于兵祸,留汝此地,募修宫观,异日将兴。玉清之境,始气化成,元始天尊所居之仙宫。其有井亦曰玉清,乃古仙遗迹,以之为观名可也。斯井水清如玉,可传淮南王之术于乡里,授做豆腐,济养百姓,以解温饱,亦可彰我仙家飞丹砂而点灵汞之玄妙也。
殿堂布局
复建后的玉清观,坐北朝南,四进两围。过临街牌楼后,中轴线上依次修筑灵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和主殿三清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偏殿、斋堂和丹房(教职人员宿舍楼)等,殿堂建筑均为红墙金瓦,规格之高,举国罕见。九嶷琴社和唐山道家易经研究会等社团也在观内办公。整体建筑面积将达11000平方米。
中路
玉清观牌楼四柱三檐,巍峨庄严,南临北环路,东西通衢,交通方便。牌楼后第一进是灵官殿,单檐悬山顶,供奉道观的护法神——王灵官,左右陪祀方角、耿通二位大将军。
第二进是文昌殿,四角攒尖顶,如同北京故宫中和殿,供奉文昌帝君,全名“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他是主管人间文运功名的神仙,道教流传深远的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文昌帝君降示而成。学生来庙多拜文昌,所以每到大考前,这里的香火就很旺。左右陪祀土地、山神。殿开四门,门上分别挂有“锦心”、“绣口”、“封侯”、“拜相”等匾额,昭示文昌帝君威灵显应,表达了学子的殷切期望。
第三进是玉皇殿,单檐歇山顶,供奉玉皇大帝,全名“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主管三界群仙,一切祸福,左右陪祀托塔李天王和二郎神杨戬。殿前竖着一根旗杆,悬挂着绣有“玉清观”字样的黄布幡,此殿也是平日道众诵读早晚课的殿堂。
第四进是三清殿,殿前有汉白玉砌成的放生池,碧波烁金,沉鳞竞跃,如同护城河般拱卫三清殿,池上有双桥如虹,连接南北,好似山西太原晋祠鱼沼飞梁,跨过此桥,就进入三清圣境。
过放生池,见汉白玉石阶,石阶中有一块“八仙朝三清”的丹陛石,雕琢精美。拾级而上,便能进入三清殿参拜。三清殿矗立在丹台之上,高大雄伟,重檐歇山顶。外九间六进,是最高规格的开间,如同北京故宫保和殿;内七间二进,砌上明造。合道家三六九天之数,两仪七星之理。殿内供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左右配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殿宇幽深,塑像威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殿内檐下梁间绘有精美道教神仙故事,观内重大法事道场均在此殿演法,自立观以来,已经为数以万计的信众祈福禳灾,在广大信教群众中有无上崇高的地位。
三清殿下,还有救苦殿,坐南朝北,以示与阳间有别。主祀太乙救苦天尊,手持杨柳甘露,端坐九头狮子之上,慈悲济苦,主掌幽冥,居于东方东极妙严宫,接引善众,度亡超生。外围配祀十殿阎君,夜叉,判官;内围配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此殿平日多不开放,人烟稀少,又无窗户透光,显得更像地府,观里开坛济度,放赦施食时才许信士参拜。
汉白玉石阶两侧各有一通石碑,镌刻着道家内丹修行的秘法图。东侧为《修真图》,又称之为《丹成九转图》,以养性炼生为基础,近几百年来,在学术界有深刻影响,为儒释道三家修持所推崇。在传统修持过程中,该图是圆融三教的修持典范,道家的羽化飞升,佛家的如来静定,儒家的浩然正气,均未离开这张图,此图以北京白云观的拓本复制。西侧为《内经图》,为道家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是富有道家养生方法的图示。按图修行,仙道可成。通过这两幅图,可以说明玉清观崇尚性命双修的金丹大道的宗旨,也是对道家最高修行境界的完美诠释。
《修真图》前有一口古井,这玉清观最初的遗迹。据说,殷商后期古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和叔齐,离国出走路过石城(现唐山玉清观所在地),当值盛夏,腹饥口渴,突见一淙泉水汩汩而流,乃掬一捧泉一饮而尽,顿觉清冽沁腑,饥渴全消,这淙泉水即后来玉清观院内之“玉清古井”。汉代时,以此井为中心,筑观祀神,创建京东千古道场。
东路
东路建筑首先看到的是钟楼,是一座精巧的十字脊楼阁,悬挂着一口大铜钟,用于观中早晨报时及观风望气。再往北,有一排五间硬山顶殿堂:依次是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所说观音菩萨。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四面八臂,手持日月印铃弓戟,慈悲庄严,她是天上众星的母亲,主管祸福寿命;斗姆元君周围供奉六十甲子神,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本命元辰,礼拜祈祷,求神降福。五福殿,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神仙。月老殿,供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男女姻缘,情侣们常去朝拜,香火极旺。灶王殿,供奉灶王爷,他是家中守护神,人们祈望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东路外围是斋堂,是观中道人们过堂用斋(吃饭)的地方,也供奉着灶王爷,全名“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神职虽不大,却监管家宅祸福吉凶,故亦十分重要。
西路
西路建筑首先看到的是鼓楼,是一座精巧的十字脊楼阁,悬挂着一面大鼓,用于观中傍晚报时及观风望气。再往北,有一排七间硬山顶殿堂:依次是药王殿,供奉华佗、扁鹊、孙思邈等神医,护佑信众不生疾病。娘娘殿,供奉送子娘娘等女神,是妇女儿童的守护神。十方堂,即客堂,是接待挂单道人和信众的地方。财神殿,供奉五路财神,主管人间财富,许多信众在此求财,香火旺盛,灵验非常。车神殿,供奉车神、路神、驭神,主管行人车马出行顺利,经常驾车者多在此朝拜。窑神殿,供奉煤神、瓷神、钢神,唐山是座工业城市,煤炭、瓷器、钢铁产量巨大,需要行业神庇护,殿堂极具地方特色。城隍殿,供奉唐山城隍神,是唐山城池的守护神。
西路外围是道士丹房(住宿区),是道长们的休息修行的复建后的玉清观,坐北朝南,四进两围。过临街牌楼后,中轴线上依次修筑灵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和主殿三清殿;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偏殿、斋堂和丹房(教职人员宿舍楼)等,殿堂建筑均为红墙金瓦,规格之高,举国罕见。九嶷琴社和唐山道家易经研究会等社团也在观内办公。整体建筑面积将达11000平方米。
中路
玉清观牌楼四柱三檐,巍峨庄严,南临北环路,东西通衢,交通方便。牌楼后第一进是灵官殿,单檐悬山顶,供奉道观的护法神——王灵官,左右陪祀方角、耿通二位大将军。
第二进是文昌殿,四角攒尖顶,如同北京故宫中和殿,供奉文昌帝君,全名“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他是主管人间文运功名的神仙,道教流传深远的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就是文昌帝君降示而成。学生来庙多拜文昌,所以每到大考前,这里的香火就很旺。左右陪祀土地、山神。殿开四门,门上分别挂有“锦心”、“绣口”、“封侯”、“拜相”等匾额,昭示文昌帝君威灵显应,表达了学子的殷切期望。
第三进是玉皇殿,单檐歇山顶,供奉玉皇大帝,全名“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主管三界群仙,一切祸福,左右陪祀托塔李天王和二郎神杨戬。殿前竖着一根旗杆,悬挂着绣有“玉清观”字样的黄布幡,此殿也是平日道众诵读早晚课的殿堂。
第四进是三清殿,殿前有汉白玉砌成的放生池,碧波烁金,沉鳞竞跃,如同护城河般拱卫三清殿,池上有双桥如虹,连接南北,好似山西太原晋祠鱼沼飞梁,跨过此桥,就进入三清圣境。
过放生池,见汉白玉石阶,石阶中有一块“八仙朝三清”的丹陛石,雕琢精美。拾级而上,便能进入三清殿参拜。三清殿矗立在丹台之上,高大雄伟,重檐歇山顶。外九间六进,是最高规格的开间,如同北京故宫保和殿;内七间二进,砌上明造。合道家三六九天之数,两仪七星之理。殿内供奉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左右配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殿宇幽深,塑像威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殿内檐下梁间绘有精美道教神仙故事,观内重大法事道场均在此殿演法,自立观以来,已经为数以万计的信众祈福禳灾,在广大信教群众中有无上崇高的地位。
三清殿下,还有救苦殿,坐南朝北,以示与阳间有别。主祀太乙救苦天尊,手持杨柳甘露,端坐九头狮子之上,慈悲济苦,主掌幽冥,居于东方东极妙严宫,接引善众,度亡超生。外围配祀十殿阎君,夜叉,判官;内围配祀牛头马面,黑白无常。此殿平日多不开放,人烟稀少,又无窗户透光,显得更像地府,观里开坛济度,放赦施食时才许信士参拜。
汉白玉石阶两侧各有一通石碑,镌刻着道家内丹修行的秘法图。东侧为《修真图》,又称之为《丹成九转图》,以养性炼生为基础,近几百年来,在学术界有深刻影响,为儒释道三家修持所推崇。在传统修持过程中,该图是圆融三教的修持典范,道家的羽化飞升,佛家的如来静定,儒家的浩然正气,均未离开这张图,此图以北京白云观的拓本复制。西侧为《内经图》,为道家气功、小周天功法、百日筑基之秘要,是富有道家养生方法的图示。按图修行,仙道可成。通过这两幅图,可以说明玉清观崇尚性命双修的金丹大道的宗旨,也是对道家最高修行境界的完美诠释。
《修真图》前有一口古井,这玉清观最初的遗迹。据说,殷商后期古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和叔齐,离国出走路过石城(现唐山玉清观所在地),当值盛夏,腹饥口渴,突见一淙泉水汩汩而流,乃掬一捧泉一饮而尽,顿觉清冽沁腑,饥渴全消,这淙泉水即后来玉清观院内之“玉清古井”。汉代时,以此井为中心,筑观祀神,创建京东千古道场。
东路
东路建筑首先看到的是钟楼,是一座精巧的十字脊楼阁,悬挂着一口大铜钟,用于观中早晨报时及观风望气。再往北,有一排五间硬山顶殿堂:依次是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即佛教所说观音菩萨。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四面八臂,手持日月印铃弓戟,慈悲庄严,她是天上众星的母亲,主管祸福寿命;斗姆元君周围供奉六十甲子神,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本命元辰,礼拜祈祷,求神降福。五福殿,供奉福禄寿喜财五位神仙。月老殿,供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男女姻缘,情侣们常去朝拜,香火极旺。灶王殿,供奉灶王爷,他是家中守护神,人们祈望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东路外围是斋堂,是观中道人们过堂用斋(吃饭)的地方,也供奉着灶王爷,全名“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神职虽不大,却监管家宅祸福吉凶,故亦十分重要。
西路
西路建筑首先看到的是鼓楼,是一座精巧的十字脊楼阁,悬挂着一面大鼓,用于观中傍晚报时及观风望气。再往北,有一排七间硬山顶殿堂:依次是药王殿,供奉华佗、扁鹊、孙思邈等神医,护佑信众不生疾病。娘娘殿,供奉送子娘娘等女神,是妇女儿童的守护神。十方堂,即客堂,是接待挂单道人和信众的地方。财神殿,供奉五路财神,主管人间财富,许多信众在此求财,香火旺盛,灵验非常。车神殿,供奉车神、路神、驭神,主管行人车马出行顺利,经常驾车者多在此朝拜。窑神殿,供奉煤神、瓷神、钢神,唐山是座工业城市,煤炭、瓷器、钢铁产量巨大,需要行业神庇护,殿堂极具地方特色。城隍殿,供奉唐山城隍神,是唐山城池的守护神。
西路外围是道士丹房(住宿区),是道长们的休息修行的地方。地方。
牢记历史
1996年唐山市道教临时管理小组成立以来,始终以爱国爱教、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为工作重点,以创建和谐宫观活动为契机,把爱国爱教当作创建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立足点。在继承和发扬先辈爱国爱教光荣传统的同时,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坚持尊道与爱国相统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为了培塑道众爱国主义思想,激发爱国爱教的激情,他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05年8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玉清观做了“反对侵略战争,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2006年,筹建“冀东道士爱国爱教展馆”。 ·2007年,为弘扬冀东道士抗日救国精神分别向省民宗厅,市、区委宣传部、统战部,市民宗局呈送材料《冀东道士抗日救国功绩》,得到指示和关怀。 ·2008年5月,在腰带山聚仙谷建“飞升台”,安寝7名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仙长和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的羽化仙长遗骸,树碑立传,四时祭祀,告慰先烈,教育后人。7月,做了“纪念冀东暴动70周年暨超度冀东道士法会”,对道众进行爱国爱教的教育。 ·2009年3月19日,在玉清观内隆重召开“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共建和谐唐山”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邀请了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以及开平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各县、区道教小组负责人及信教群众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同时,举办了“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共建和谐唐山”图片展览。通过这些活动,一是激发了道教界的爱国爱教的激情,二是增强了参与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力量。 ·2010年4月7日,唐山道教界在冀东烈士陵园为牺牲的英烈献了鲜花,缅怀为保家卫国牺牲的英灵。 ·2010年4月16日,在唐山抗战纪念碑广场举办了“唐山道教界爱国事迹图片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参观,让所有观众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2010年4月29日,唐山玉清观开展爱国爱教演讲活动,众多道士和信众踊跃参加,与会者都受到了一次爱国精神的激励。 ·2011年6月,唐山市道教协会、唐山玉清观计划将《烽火历程——冀东道士抗日救国记实》一书编印出来,作为唐山市道教信众爱国主义学习读本,将唐山道教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永远传承下去,培养爱国爱教、爱和平、爱人民、爱家乡的新时期道教信仰者,为祖国建设献出自身应有的力量。
所得荣誉
2002年,由唐山市政府划拨土地20余亩,董崇文道长筹资,复建玉清观,道众信士在几乎一片废墟的原址上,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历经五年,终于2006年竣工。在短短的几年里,玉清观载誉良多,2007年9月被开平区民宗局评为“爱国爱教先进场所”,2009年12月被唐山市民宗局评为“星级(五星)宗教活动场所”,2010年12月被中共唐山市委统战部、唐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唐山市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单位”、“创建‘五型’宗教团体先进团体”,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
地址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