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懋

明朝中后期官员

王世懋(1536年6月14日—1588年8月5日),字敬美、季美,号麟洲,又号损斋、损斋道人、墙东生,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人,祖籍浙江严州府分水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明朝中后期官员。

人物生平
肺痨才子
嘉靖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1536年6月14日)辰时,王世懋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州城东四十里牌楼市的一个军籍家庭。
嘉靖十七年(1538年),王世懋做事情已比较快,当时一家人都围着他,父母极其喜爱他。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王世懋得病,几乎成为肺痨,经常在医家医病。父亲王忬特别怜爱他,不想勉强他把读书吟诵当成任务。王世懋治病期间,恍恍惚惚不开心,趁机拿出那时的八股文和科举考试的经义朗诵并模仿写作,写成一篇放在案头。王忬看到后感到很惊奇,对母亲郁氏说:“几乎耽误这个儿子的学业。”于是开始教他写文章,并邀请乡里的进士、秀才先后教他经书。教王世懋的老师不久就辞职离开,说:“我不能胜任他的老师了,他属于一个看见鞭影就要奔跑当中的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王世懋归乡参加州试,获州试第一名。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世懋参加乡试,但恰好有忌恨其父的人摘抄他文章中的小错误,只有王世懋的文章没有送入内庭,于是王世懋回去继续侍奉父亲。父亲王忬原来在经学方面就比其他儒生擅长,到了老年更加精益求精,和王世懋每天讨论达三年时间。等到再到太学学习,多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特别被祭酒敖铣赞赏。
嘉靖三十七年二月二日(1558年2月19日),王世懋以父荫被补为国子生。不久,王世懋以贡生的身份参加顺天乡试,以第四十三名考中举人。
父死严手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王世懋参加会试,他的文章和书写都很精美,收试卷的官员想着把王世懋的试卷送到内阁首辅的处所。旧例,第一甲的文章必须让内阁首辅辨别,但内阁首辅严嵩特别嫉妒王世懋的父亲王忬。严嵩的宾客当时与密封试卷的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就抽走了王世懋的文章,于是王世懋得了第三等,在兵部做事。不久,王世懋之父王忬将要被斩首,王世懋向严嵩请求代替父亲去死,严嵩不允许。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王忬被斩于京城西市。兄弟二人相泣号恸,持丧而归。在家乡守父丧的三年,王世懋与王世贞只吃蔬食,不入内寝。等到守丧期满,他们仍不顶冠束带,穿草鞋戴葛布巾,不参加宴会,不听音乐,唯独寄情于诗酒以解忧愁。
嘉靖四十年(1561年),太仓发生灾盗,王世懋请求母亲与外甥在城内居住,自己和兄长王世贞守父丧。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到石湖游玩。
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十七日(1564年2月28日),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及彭年、章美中、刘凤、魏学礼、张凤翼张献翼过访袁尊尼。十八日(2月29日),又在张凤翼、张献翼园亭游玩。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严嵩已经倒台,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母亲郁氏商议前往京师为父亲洗刷冤屈。同年,王世懋有一子出生,未满月而死。
隆庆元年(1567年)春,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到达京师,向明穆宗诉说冤情。不久,明穆宗下令恢复王忬的官籍,对王世贞官复原职。
宦海沉浮
隆庆三年(1569年),王世懋被任命为南京礼部仪制司主事。十一月九日(12月16日),王世懋葬父亲王忬于项径之阳。
隆庆四年(1570年),王世懋升为仪曹员外郎,负责编修和收集宗族的谱。王世懋的姑父史允全去世,王世懋为其作墓志铭。同年,母亲郁氏去世,王世懋回乡丁母忧
隆庆六年(1572年)冬,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出游太湖、洞庭东西山七十二奇峰。
万历元年(1572年)正月,母郁氏丧服除。十月,补任祠部员外郎。
万历二年七月十六日(1574年8月2日),王世懋与兄长王世贞及汪道昆汪道贯游莲花庵、鄙氏园亭。
万历三年二月十五日(1575年3月26日),王世懋担任尚宝司丞。当时正是辅臣张居正实行新政之时,御史傅应祯与刘台因上疏弹劾张居正,先后招致下狱。王世懋并不避嫌,与廷尉石拱辰联系张居正的门客帮忙。于是,张居正误以为他有共同参与弹劾之事,借机把他调离京。
万历四年(1576年),王世懋奉诏到陕西吊祭秦藩,他拒绝世子国臣赠送的丰厚礼物,概不接受。不久,王世懋升任江西布政使左参议。
万历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578年1月19日),魏国公徐鹏举欲废长立幼之事:魏国公有两庶子,分别是长子徐邦瑞与次子徐邦宁。魏国公年老仍无嫡子,他不爱徐邦瑞,偏爱次子小妾郑氏的儿子徐邦宁。魏国公原配夫人早亡,次子徐邦宁的母亲郑氏继封得诰命,徐邦瑞进入国子监学习。魏国公却打算先让徐邦宁袭封爵位,继而上书礼部。少宰林燫因不敢得罪魏国公,不知所措。这时,王世懋毅然挺身受命,奋笔疾书,移文于朝廷,最终,议定魏国公去世后由长子徐邦瑞继承其爵位。
万历六年十二月十九日(1579年1月15日),王世懋升任江西副使。
万历八年(1580年),王世懋请求致仕,明神宗不同意。八月十日(1580年9月18日),王世懋改任陕西提学副使,提督陕西学政。
万历九年八月五日(1581年9月2日),王世懋因病请求致仕,明神宗同意了他的请求。
万历十年九月十七日(1582年10月3日),朝廷对王世懋进行了考察。十二月一日(12月25日),王世懋被起任为浙江提学副使。
万历十二年十月二日(1584年11月3日),王世懋改任福建提学副使。
万历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585年9月15日),王世懋升任福建布政司左参政。
卒于南京
万历十四年六月十三日(1586年7月28日),王世懋升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十二月二十日(1587年1月28日),王世懋赴任南京太常寺少卿。
万历十五年(1587年),王世懋因堂兄王世望去世,悲痛万分,病重。
万历十六年闰六月十四日(1588年8月5日),王世懋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主要影响
政治
王世懋担任陕西提学副使期间,对生员进行了四次考核,并对乾州和放州等七州童生进行了选拔考试。王世懋首先到达省府北面的三原县,与县学诸生讲习功课。然后经由富平到达耀州,并在此与该州诸生论学。之后经由同官县、金锁关,再到宜君、中部而到达鄘州城,对诸生进行了考核便匆忙离去。再经由甘泉而直赴延安,在延安王世懋召集了府内诸县的生儒进行讲学,讲学完毕便对生员进行了考核测试。之后,王世懋将要辞官致仕,又赶赴耀州主持诸生的补考,王世懋虽然即将离任,但是依旧秉公执法,对生员的取舍去留丝毫不敢大意。之后王世懋经由富平到达渭南,稍作停留再至潼关等候离任文书,期间还与自己选拔的贡生论道课文。至此,王世懋在陕西提学任上的督学工作亦因其离任而结束。
王世懋担任福建提学副使期间,曾受命主持秋试,阅卷时对考生的答题均加以精评,出榜后无人有异议。三月过后,请求再参加考试者,福建八郡集合起来约有数万人。而乡试时间迫在眉睫,王世懋如此处理:让考生自己署名,试卷的卷角要自封,且不得在试卷上做记。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试卷,一律拒收。最终,收取的试卷数量仅总数的十分之七。这有效地杜绝了考试中请托的风气,福建的士风为之一变。
文学
王世懋著述丰富,尤以文学作品闻名。其中以《学圃杂疏》最为知名,《学圃杂疏》为成书时间相对较晚,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所撰写,那是王世懋晚年归隐在家养病之时,它属于园艺类农书。该书的研究对象为王世懋“澹园”(也称“澹圃”)的植物,以花卉的品目以及栽植方法的记载为主,分为6个疏篇。
《学圃杂疏》在内容上按照花疏、果疏、蔬疏(附水草)、瓜疏、豆疏、竹疏来细分阐释,基本上按这六个类别对各种植物进行分析,书中记载了明代的植物栽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王世懋有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王世懋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把握了植物栽培的关键。王世懋在澹园选育与培植了各种植物,不同的种类及品种,其栽培方法各异。
《学圃杂疏》作为中国晚明的一部园艺类的农书,书中涵盖了丰富的农学、园艺学思想,蕴含着不少农业科学技术与园艺技艺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学、园艺学的发展。总体上来说,《学圃杂疏》是一部集实用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园艺类农书,应当得到农史、园艺研究者的重视。
历史评价
王忬:吾闻东海有凤、麟洲,尔才庶几埒而兄乎?(《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引)
郭鎜、敖铣:异时当以文名天下。(《松石斋集》引)
李攀龙:①小美,真才子也。(《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引)②元美殊赖慰藉,推与敬美。盖亦为之惠连以慰藉之,然此美故自臭味,即吾党后贤,亦所慰藉矣。(《沧漠先生集》)
王世贞:弟至性几曾、闵,明悟埒子贡,傅裁亚子产,敏练如贾生。其事大司马公、太恭人,以志为养,效跨若一。不榖意所属弟,恒恐失之也。弟间有所请,不谷未尝不心唯也。尤笃伦理、重名证,其施予视不榖稍裁,而能不失宗党戚。执待而举火者亡虑数十家,闾左岁时咸有所周恤,居恒不轻为公府居间,间有之,必宗戚之困呢、横赋及宽抑不伸者,若州里大利奖与单赤恫苦,侃侃不惮详矣。(《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
王锡爵:平生孝友,重名义,其施予稍裁而能不失。(《南京太常寺少卿麟洲王公世懋墓志铭》)
徐如奎:居官明察,文名亚于兄,时人称“二难”。(《太仓乡土历史教科书》)
费元禄:英英小美,江东夙闻,弱不好弄,长而能文,追踪通绩,参妙机云。(《甲秀园集》)
钱谦益:弱冠称诗。(《列朝诗集小传》)
朱彝尊:敬美虽才不隶哲昆,习气犹未陷溺。(《静志居诗话》)
张廷玉等: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世贞力推引之,以为胜己,攀龙、道昆辈因称为“少美”。(《明史》)
轶事典故
直谏作风
万历七年(1579年)的京师省台大会上,在考核官员时,大家缄口不言,唯独王世懋逐条对答天子的垂询。他敢于揭露他人的罪状,闻者痛快,连张居正也叹赏他熟谙世事并敢于直谏,开始对他另眼相看。而后,恰逢山东提学空缺,张居正欲委任他为山东提学,他却以病为由谢绝赴任。
滕阁品茶
王世懋在《二酋委谭》一书记载了自己在江西为官时的一件茶事。在一个三月中旬的暑天里,王世懋在著名的滕王阁宴请宾客。这年暑热天气早得出奇,日出如火,热浪扑面。本来就惧怕天热的王世懋此时是流汗接踵,头上油汗涔涔,得于礼节又不能脱下帽子,热浪扑面,热燥难耐,几不知所措。宴罢回府后天色已晚,尤自烦闷不已。妻子见状,为他准备了热水洗澡。洗完澡后心境略好,他便小榻一张,坐于明月之下纳凉。这时好友张右伯为他送来西山云雾新茶。细观其茶,又白又大,更有一种豆子香。王世懋急忙命侍儿汲新水烹茶以尝。此时,风清月白,夜深人静。王世懋几盏人口,但觉一股清香甘饴之味慢慢润泽于肺腑,渗透至四肢,于是,习习然如两腋生风,飘飘欲仙。就在似醉欲仙之际,他忽然悟到,此境此味,非仕途之人所有,繁文缛节,冗事虚礼,决然不会让人心入此境,而仕途中的尔虞我诈,乃至腥风血雨,更是与此境此味风马牛不相及。此境此味,更使王世懋联想起父仇家恨,刻骨铭心。这一杯夜茶,勾起了王世懋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但是,人在仕途,也是身不由己,王世懋对此境此味的追求,最后只好付诸笔端而已。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在《千顷堂书目》所收录的王世懋作品中,属于经解类的有1种:《经子臆解》一卷;属于史学类的1种:《读史订疑》一卷;属于地理类的有5种:《饶南九三府图说》一卷、《闽部疏》一卷、《名山游记》一卷、《关洛纪游》一卷、《九鲤湖考略》二卷;属于杂家类的有1种:《澹思子》一卷;属于农家类的有1种:《学圃杂疏》三卷;属于道家类的有1种:《望崖录内外篇》二卷;属于别集类的有2种:《奉常集》五十四卷、《奉常诗集》十五卷;属于文史类的有1种:《艺圃撷余》一卷。
《明史·艺文志》所收录的王世懋作品中,属于易类经部的有2种:《易解》一卷(易类)、《经子臆解》一卷(经类);属于史部的有2种:《饶南九三郡与地图说》一卷、《闽部疏》一卷(这2种均为地理类);属于子部的有1种:《学圃杂疏》三卷(农家类);属于集部的有2种:《奉常集》五十四卷,诗十五卷(别集类)、《艺圃撷余》一卷(文史类)。
《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王世懋作品共16种。属于史部的有4种:其中,传记类存目1种:《却金传》一卷;地理类存目3种:《三郡图说》一卷、《闽部疏》一卷、《名山游记》一卷。属于子部的有9种:其中,谱录类存目1种:《学圃杂疏》一卷;杂家类存目6种:《经子臆解》一卷、《望崖录》二卷、《澹思子》一卷、《读史订疑》一卷、《窥天外乘》一卷、《远壬文》一卷;类书类存目1种:《古今类腴》十八卷;小说家类存目1种:《二酉委谈》一卷。属于集部的有3种:其中,别集类存目2种:《王奉常集》六十九卷、《关洛记游稿》二卷;诗文评类1种:《艺圃撷余》一卷。
后世纪念
据《崇祯太仓州志》记载,王世懋墓位于四都牌楼镇杨林塘之阳(今江苏太仓牌楼万家队)。
史料索引
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一百四十·亡弟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敬美行状》
王锡爵《南京太常寺少卿麟洲王公世懋墓志铭》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