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王淑娟,1967年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 哈工大自动控制专业 本 科。
1989年9月-1992年3月 哈工大自动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92年3月-1994年8月 哈工大惯性导航测试设备研究中心 研实员。
1994年8月-1999年5月 哈工大惯性导航测试设备研究中心 助 研。
1994年9月-1998年12月 哈工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 在职博士生。
1999年6月-2000年6月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 讲 师。
2000年6月-2004年1月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 副教授。
2000年1月-2003年1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控制科学与技术 博士后。
2002年6月-,2004年5月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 教研室副主任。
2004年1月-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 教 授。
2004年5月- ,哈工大电气工程系电子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2005年4月- ,哈工大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博士生导师。
2004年8月-,全国高校电子技术学会 理事。
2010年12月-,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副院长。
社会兼职
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担任《航空学报》、《电工技术学报》杂志审稿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学教研室主任、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省教学名师,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
2022年2月,王淑娟教授担任带头人的北部地区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研究方向
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
军用电子元器件多余物自动检测技术
电磁超声检测技术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王淑娟教授诲人的态度令人亲近,奉献的精神令人景仰,创新的思维让人钦佩,执着的追求让人感奋。 “做教师工作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置身于荣誉之外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这是做教学工作的一种境界”。这是王淑娟教授用于激励自己、激励同事的座右铭,也是她十几年献身教育、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真实写照。
主要贡献
一、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1985年王淑娟从东北农村方圆10公里内只有3户人家的一个穷山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1998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王淑娟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她把教书作为自己参与社会创造,造福当代,泽被万世的一种形式。她从这一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 王淑娟教授公正、友善、严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节课。通过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清白做人、规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作为。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灵魂只有用灵魂去塑造,情操只有用情操去陶冶,品质只有用品质去培育,道德只有用道德去感染,人格只有用人格去锤炼。王淑娟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为人诚笃”、“为学严谨”、“为师行胜于言”。 王淑娟教授已经在3尺讲台上奋斗了15年。她的学生已遍布五湖四海,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接到来自千里之外的电话;看到一张张来自远方的贺卡上的深情祝福;走过校园,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看到教室里莘莘学子的崇拜的目光,王淑娟教授常常感叹:此生无悔!此生无憾!此生足矣!
二、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淑娟教授认为: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教书育人在点点滴滴,教书育人在方方面面,教书育人在前瞻的创新,教书育人在科学的远见。教书育人工作做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是否了解,是否有爱心。亲其师,信其道。 在王淑娟教授任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学期结束的时候,在不及格的名单里有一个叫万保春的学生。他找到了王老师,说明他的实际情况。他是一名降级生,上学期没有认真听课,导致基础电子技术课程不及格,希望王老师能在假期里帮助他重新学习一遍基础电子技术课程。他们约定:暑假王老师到实验室编教材,他到实验室看书,王老师给他答疑。暑假结束的时候,他饱含深情地对王老师说:“老师,谢谢您在这段时间里教了我这么多的知识,更要谢谢您在这段时间里给我那么多的激励”。之后的一个学期,王淑娟教授仍然任班集成电子技术课程。学期结束时,他集成电子技术课程成绩优秀。 2006年春季学期王淑娟教授任课班级有个名字叫张龙的学生,希望进入王老师的实验室学习,希望参加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王老师不仅同意了,而且免费为他提供了实验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和元器件。他勤奋刻苦,期末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取得了95分的优异成绩。暑假学校安排竞赛培训,他却因为经济困难准备回家。王老师得知后,帮他解决了经济困难。15年来,不知道王老师为多少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也不知道王老师的实验室接受了多少个这样贫穷而优秀的学生,也不知道王老师多少次为学生免费印刷习题和技术资料。 王淑娟教授常说:“我来自于农村,是我的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了我上大学,给了我当教授、博导的机会。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去爱我的学生、帮助我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以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三、教育教学的改革者、实践者和创新者,教学成果突出 王淑娟教授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积极组织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王淑娟教授坚持团队意识,协同创新。在王淑娟教授的带领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象“夸父”一样,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科学的创新源,孜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学领域里永远发光的“太阳” “在平凡中创新,在泥土中淘金”。 王淑娟教授带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后续课程的需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建立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交替授课的新体系。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基础电子技术》和《集成电子技术》。王淑娟教授主持教学研究项目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王淑娟教授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2项。王淑娟教授指导大学生科技制作多项,获校二等奖3项,获校三等奖1项。
四、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秀
王淑娟教授重视每一个50分钟。每一个50分钟都是充满责任的50分钟;每一个50分钟都是对自己充满挑战的50分钟。向50分钟要水平、要效果。王淑娟教授认为讲课不是简单地重复讲稿,课堂应该是动态的,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为课堂留出讨论和产生火花的余地。针对课程中需要启发的知识点,制订启发式教学流程,编写启发式教案。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调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加以提炼、总结、升华,最后再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家都在教,大家都在学,教中有学,学中有教。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扎实的。经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应付挑战性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雄厚的实力,敏锐的思维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1800个50分钟汇聚成了王淑娟教授15年的教书育人历程。在她15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聆听学生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付出真爱就会得到爱的回报。在专家和学生评教中,王淑娟教授一直名列全校前茅。
五、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
王淑娟教授(博导)一直从事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技术、电子设备可靠性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军用电子元器件及其装置的多余物自动检测识别技术研究领域,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EI检索1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王淑娟教授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优生选拔与培养模式,以教授(博导)为核心、以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本科特优生制定长期、周密的培养规划,按照本、硕、博连续、有计划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拔尖人才。她所指导的本科生申请专利5项;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人;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罗克韦尔奖学金3人;获通用电气奖学金2人。
授课报告
1、《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在第三届全国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上的报告.
2、《互补功率放大电路》——在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与教学方法改革研讨会上的专家示范课.
3、《高教强省必须强高校—课程建设是强高校的重要切入点》——在黑龙江省高教学会2008年会上的报告.
承担项目
1、总装备部 “十一五” 预研:军用继电器***的研究(完成)。
2、总装新品研制项目: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技术方案研究(完成)。
3、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航天电子装置多余物自动检测识别技术的研究.(完成)。
4、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电子元器件多余物自动检测识别技术的研究(完成)。
5、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重点项目:铝合金板材电磁超声自动检测技术研究(在研)。
6、横向课题:轴温报警器综合试验台 (完成)。
7、横向课题:基于电磁超声的火车车轮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完成)。
8、横向课题:铁路钢轨电磁超声波在线探伤技术(完成)。
9、横向课题:KFS-Ⅰ型铁路客车电子防滑器仿真综合试验台(完成)。
10、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优生选拔与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完成)。
11、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完成)。
12、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在研)。
13、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电工电子系列课程国家级团队建设要素的研究(在研)。
著作论文
教材著作:
1、王淑娟 蔡惟铮 齐明主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淑娟 蔡惟铮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王淑娟 蔡惟铮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考研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蔡惟铮主编 王淑娟副主编《基础电子技术、集成电子技术配套光盘?电子教案、习题解答、自我检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5、蔡惟铮主编 王淑娟副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期刊论文:
1、Wang Shujuan. Method of reliability tolerance design based on ED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DC hybrid contactor.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07.8 (3)(SCI检索: 171GN)。
2、Wang Shujuan, Gao Hongliang, Zhai Guofu. Research on feature extraction of remnant particles of aerospace relay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7, 20 (6): 253-259 (SCI检索: 294FP; EI检索: 073110731732)。
3、Zhang Hui, Wang Shu-juan. Research on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standards. 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2008, 44(2): 808-814 (SCI检索: 331BE; EI检索: 083311448944)。
4、Gao Hongliang, Zhang Hui, Wang Shujuan. The research of auto-detection for remainder particles of relay in aerospace based on wavelet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7, 20 (2): 75-80 (SCI检索: 290UD; EI检索: 072110608568)。
5、Wang Shujuan et al. Research on feature extraction of remnant particles of aerospace relays.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7, 20 (3): 20-25 (EI检索: 073110731732)。
6、王淑娟, 高宏亮, 翟国富.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 宇航学报. 2008, 29 (1): 370-374 (EI检索: 084911768215)。
7、王淑娟等.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颗粒碰撞噪声检测的稳定性分析. 航空学报. 2005, 26 (3): 12-16 (EI检索:05279197295)。
8、王淑娟. 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 电子器件. 2002, 25(3)(EI检索号: 7479164)。
9、王淑娟. 电子线路可靠性容差分析与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现状. 电子器件. 2003,26(1)(EI检索号: 7715908)。
10、王淑娟.电磁超声换能器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29(30)。
11、翟国富,王淑娟. 基于超程时间和吸合时间建模的电磁继电器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22(7)(EI检索号:02427142722)。
12、[16]Zhang Hui, Wang Shujuan. Extraction of failure characteristic of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under strong noise.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05, 12 (2): 18-22 (EI检索:05269184618)。
13、张辉, 王淑娟等. 电子元器件多余物颗粒碰撞噪声检测的任意周期运动稳定性分析. 电工技术学报. 2005, 20 (4): 28-32 (EI检索: 05419406394)。
14、张辉, 王淑娟等. 电子元器件多余物颗粒碰撞噪声检测的单周期稳定性分析. 航空学报. 2005, 26 (3): 362-366 (EI检索: 05279197295)。
15、张辉, 王淑娟.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 振动与冲击. 2004, 23 (4): 23-27 (EI检索:05068829695)。
16、张松涛, 王淑娟. 离散模糊系统的二次稳定控制器设计.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08, 12(5): 593~597. (EI收录索引号: 084411672314)。
17、王淑娟, 齐明. 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国大学教学. 2008,(10)。
18、蔡惟铮, 王淑娟, 杨春玲. 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关系的探讨. 中国大学教学. 2009,(5)。
19、王淑娟, 刘贵栋.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教探索. 2008,(9)。
20、王淑娟, 刘英, 蔡惟铮. 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优生选拔与培养.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 学报. 2008,(7)。
21、王淑娟.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教探索. 2008.09。
22、王淑娟.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高教探索. 2008(9)。
23、王淑娟.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3.8。
24、王淑娟. 将素质教育融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4.7。
25、王淑娟.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 实验技术管理与研究05,22(2)。
26、王淑娟.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全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01。
27、张辉, 王淑娟, 蔡惟铮. 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的延时分析. 电子电气教学学报. 2006.04。
28、刘贵栋, 王淑娟. 理论-仿真-实验相结合的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实践. 高教探索. 2008.09。
29、张辉, 王淑娟, 蔡惟铮.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VHDL语言的学习方法. 科教论坛. 2006.03。
30、王立欣, 王淑娟. 关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思考. 科教论坛. 2004.04。
31、王淑娟, 蔡惟铮.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届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7.11。
会议论文:
1、Wang Shujuan, Pan Weicai, Yuan Peng, Lu Chao. Research on Detection 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Ultrasonic Signal Based on FPGA. The 3rd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CIEA 2008). 2008, Singapore: 2378-2382 (EI检索: 083911591413).
2、Wang Shujuan, et al. Research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electronic ballasts based on orthogonal design. IECON’04. 2004: 352-355 (EI检索: 05269183991).
3、Wang Shujuan, et al. Simulation of spring system’s operation process for electromagnetic relay. 50TH IEEE HOLM CONFERENCE. 2004: 104-109 (EI检索: 8291990).
4、Wang Shujuan. The Research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Analogy Circuit .IEEE IMTC2004 . 2004.5(EI检索号:04418404226).
5、Wang Shujuan. Research 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of Electronic Ballasts Based on Orthogonal Design,2004.11,IECON’04(EI检索: 05269183991).
6、Zhang Hui, Wang Shujuan, Zhai Guofu. One-period stability analysis of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for space relay remainders. Hang Kong Xue Bao. 2005, 26 (3): 362-366 (EI检索: 05279197295).
7、Kang Lei, Mi Wujun, Lu Chao, Wang Shujuan. Research on Weak Signal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Electromagnetic Ultrasonic Inspection System. The 3rd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CIEA 2008). 2008.6, Singapore: 2394-2399 (EI检索: 083911591416).
8、Zhang Hui, Wang Shujuan, et al. Dynamic model of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IECON’04. 2004: 297-302 (EI检索:05269183930).
9、Zhang Hui, Wang Shujuan, et al. Test conditions discussion of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for space relay. IECON’04. 2004: 455-460 (EI检索:05269183928).
10、Songtao Zhang, Shujuan Wang. Stability analysis of discrete T-S fuzzy systems. Proceedings of 2008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Yantai China, 2008: 1961-1964. (EI收录索引号: 084011610085; ISTP收录索引号: 000260562701128).
11、张松涛, 王淑娟. Norrbin船舶航向离散模糊控制器设计. 2008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 中国, 烟台, 2008: 2515~2519. (EI收录索引号: 084011610192; ISTP收录索引号: 000260562701239).
12、Songtao Zhang, Shujuan Wang. A relaxed stability analysis of T-S fuzzy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7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Chongqing China, 2008: 4331~4336. (EI收录索引号: 083911600936).
13、Wang Shujuan, Liu Liping Li Qixi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Bayesian theory in test evaluation of spacecraft relay.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Electrical Contacts. 2007. 3 (ISTP: BGG06).
14、Wang Shujuan, Sun Kai, Kang Lei, Zhai Guofu.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GO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Electrical Contacts. 2007. 3 (ISTP: BGG06).
15、Zhang Hui, Wang Shu-juan. Research on vibration test conditions in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IST 2006). Part 1-2(48): 46-53 (ISTP检索: BGU20).
16、Zhang Hui, Wang Shu-juan. Research on Non-sinusoidal Vibration Excitation in Particle Impact Noise Detection. CESA2006, 10 Beijing, China (ISTP检索: BFR75).
发明专利
1、颗粒碰撞噪声检测仪的振动台驱动系统, 发明专利授权号:ZL 2004 1 0044042.1(第一申请人)。
2、铁路客车电子防滑器仿真测试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ZL 2004 2 0063838.7(第一申请人)。
3、小型永磁体空间磁场的三维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51116.0 (第一申请人)。
4、斜入射体波技术钢板自动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37485.3 (第一申请人)。
5、电磁超声SH波技术钢板自动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137488.7 (第一申请人)。
6、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斜入射体波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73193.2 (第一申请人)。
7、一种可降低磁铁回波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73199.X (第一申请人)。
8、电磁超声板材自动探伤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73191.3 (第一申请人)。
9、一种电磁超声测厚仪及其测量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73194.7 (第一申请人)。
10、一种电磁超声探头,发明专利申请号:200910073189.6 (第一申请人)。
获奖记录
获2008年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
获2007年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
获200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获2007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
获2003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获2002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获200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由于教学效果优秀,王淑娟教授获得了2003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获2004年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 获2004年度校优秀教师奖。获2005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第一、第二课堂互动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项目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多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淑娟教授获2005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王淑娟教授本人荣获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赛前辅导教师称号。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