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当代作家,上海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第六届新概念作文比赛C组二等奖得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零》杂志创意总监,新创作网副站长。代表作《马贼》、《尾巴》、《跑车》、《我们居然回去了?!》等。
基本简介
王若虚,有一半山东血统和一半广东血统,南北结合后生长于上海,在全上海人口最多的大学(
上海大学)摸爬滚打四年之后心有不甘地离开学校。虽然学习金融专业,却厌恶所有需要在八小时内穿西装 坐办公室的工作。第六届
新概念作文比赛C组二等奖得主。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零》杂志创意总监,
新创作网副站长。2007年在《萌芽》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作品先后见于《
萌芽》上半月刊、《收获》2010年长篇专刊、《零·小说酱》、《零·小说病人》、《零·小说神马》等。
短篇小说
《红双》2007年6月 《萌芽》
《跑车》2007年10月 《萌芽》,2007年12月《
小说月报》
《我和商洛的词典》2007年12月《萌芽》
《在逃》2008年5月 《萌芽》,2008年4月《
小说月报*新小说》
《引信》2008年8月 《萌芽》
《五等生》2009年9月 《萌芽》
《守书人》2008年8月 《萌芽》
《天籁》 2009年11月《青红》
《文字帝国·微生》2010年10月 《萌芽》
《文字帝国·P2Q》2011年2月《萌芽》
《泡面男爵》2011年9月《萌芽》
《极恶平行班》2012年4月《萌芽》
长篇小说
《尾巴》 2009年9月—2010年8月连载于萌芽杂志 (单行本于2010年8月中旬上市)
《限速二十》 2010年4月 《收获》杂志长篇专号(春夏卷)
《尾巴》2010年11月 出版
《让身体飞》2011年09月 出版
《我们居然回去了》2013年4月起连载于萌芽杂志(已完结)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写作起源
最早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大概还是初中后期,看了一大堆问同学借来的福尔摩斯、
亚森罗宾和狩猎探险的小说,于是自己偷偷在硬面抄上用蓝色原子笔写下第一个故事,从此以后
一发不可收拾,但都局限于模仿欧美的推理小说,情节陷阱也幼稚得很。进了高中时才知道有新概念,但当时正沉迷于
阿加沙克里斯蒂的小说,疯狂买书和借书,看完八十本全集后方回人世间,除每天在图书馆转悠淘书之外新增加了每个月初在学校
书报亭前转悠等。与此同时笔下的作品转换成校园风格,一年后这些作品在我看了
王小波之后被满门抄斩,此后作品风格又诡异了一下,无法用语言形容。高二时开始参加第四届新概念,投稿四篇,俱亡;第五届新概念,投稿十一篇,团灭……进大学后心态平和,第六届投稿两篇参加C组,后获知全都得奖(大概名字写的潦草,被组委会误以为是两个人还是怎么地),一个二等,一个入围。打那之后不再参赛,混迹于大学校园,同时用小说记录大学的时光。
创作状态
写作状态
写作的状态:矫情,而且很懒
很多身边的人都知道我用WORD打字写小说的时候十分矫情,一定要切换到宽阔的WEB视图,背景搞成深灰色,正文字体一定要黑色楷体小四号加粗,关闭语法错误检查……长此以往养成了我的强迫症,非此便无法写作。另外外部环境也很重要,必须要有音乐,手边必须有一杯柠檬茶或者白兰地掺雪碧或者咖啡或者麦乳精,嘴里要
有根雪茄(国产,家贫),或者是柠檬味道的棒棒糖,冬天的话还要戴上一顶很大的帽子裹住自己70%的头部。室内光线越暗越好,越安静越好,基本上要达到日韩恐怖片的场景效果。
当然,我没有心理变态。
至于懒,是因为我很少打草稿,平时坐车的时候一直听MP3,眼望窗外,基本上就是我在构思小说情节;有时骑车听着MP3,眼里搜寻路口的交警叔叔和街上的美女,基本上我也是在构思情节。一万字的小说,这样构思下来要一礼拜左右,下笔到初稿出来则要两小时。目前十五篇短篇四篇中篇三篇中长篇就是这么来的,不出意外的话构思中的另外十篇长短不一的小说也会这么出来,只不过会耗时漫长那么一点点……
鉴于四年
大学生活过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情节曲折回肠荡气,所以学校的各个文化圈子都在我的笔下出现,基本上三万八千人的学校,除了同性恋圈子和研究生圈子我没怎么深入接触过,其他都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比如《马贼》,我的车子就被偷过,而且我们学校真的有旧车过剩的情况,简若宁确有生活原型,把两台车偷偷锁在一起的事情我也干过。我相信文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哪怕
魔幻文学,仔细一看,也到处都有人类通史的痕迹),就好比古代人写自己生活的日常小说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成了古典文学……我只写小说,并且我的小说只写生活和生活中的细节,只不过情节上有那么一点诡异而已。
最后我要第八百次声明的是,王若虚,不是笔名,是爹妈给的,让
公安局印在身份证上的,谢谢。
关于创作
《极恶平行班》大概是我写过的最搞怪的小说,没有主角,没有主线,就是把一个班级41个学生+1个班主任按照学号排列,从上帝视角写出每个人目前为止做过的最坏的一件事情。其中有一部分事情是互相关联的,有一些则完全独立于其他人。
有读者说这不是小说,更像长篇小说前面的主角名录,哈哈,也许吧~ 我只是做了一个扭曲作品而已~ 可能很多比较传统的读者不好这口,觉得瞎胡搞~
其实就是,不想给我的老读者们一个思维定式,觉得王若虚就是《马贼》、《尾巴》这么一个风格的作者,其实还是会搞点花样出来的,不光是在琢磨故事情节。能让老读者们弹眼落睛一下也不错。
嗯,它不是先锋,不是实验,就是四月一日的一个玩笑。倒是萌芽现在的尺度够大的,每个角色的QQ好友印象里,我还以为“3P党”、“秋日来看菊花展”会被删掉,木想到,直接刊出了……我下次能写艳照门么……
还有读者说,为什么叫“极恶”,那些都是小坏嘛。哈哈,“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A眼中的小恶,也许在B看来不得了了。其实更像一种检阅自己的过失。
至于写作灵感本身,是受了英国电影《迷雾庄园》(也叫《高斯福德庄园》,和英剧《唐顿庄园》不是同一个)的启发,里面主线是谋杀案,但人物很多,据说很少有观众在看第一次时就分清楚谁是谁的……也就是群戏——俗称,群P。
至于每个角色的作恶,是天涯论坛上看来一部分,那个帖子叫《八一八你做过的最坏的事》,选取了其中学生时代的段子。
至于四十多个角色的名字,都是微博上向读者征询来的,如有同学的名字不幸中枪,不要怪我,是你的仇人干的,嗯!
1.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艺?文学艺术的简称?文学与文学艺术是一回事吗?
2.文学与作文有什么区别?
3.小说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如何写好小说和记叙文?
4.小说必须有中心思想吗?
5.什么是“小说的真实性”?小说都是虚构的,何来“真实性”?
6.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什么意思?尤其是“高于生活”“高”在何处?
7.文艺腔写的小酸文也算文学吗?为什么叫文艺腔?
8.校园小说泛滥,是好还是坏?
9.书看得多了就真的会写了吗?
10.对于写作文,到底是多看作文书好还是多看课外书好?
11.什么是写作风格?是天生的还是可以模仿的?
12.如何向一个好的作家学习?怎样学习他的作品的优点?
13.什么是网络文学?发表在网络上的就是吗?电子杂志算不算?新创作网投稿区的呢?
14.写小说怎样才算是故事写完了,可以结尾了?很多小说写完了也没有交待主人公最后怎样了
15.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16.问个写作之外的,语文学得好是不是悟性or理解能力好?我课外阅读题只能拿7、8分(满分15),是否说明我理解能力差?进而说明我语文很差?
17.关于课外阅读题,如何寻找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18.如何知道小说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呢?如果它有的话。
19.书评是什么?和读后感一回事吗?剖析小说吗?
20.有些小说中的世界总是比现实美好的多,比如“穿白衬衫系黑领带的少年”,比如LV、星巴克,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何在?
我的回答——
1、文艺=文化艺术,包含了文学。就像快餐里包含了KFC MC 必胜客 汉堡王一样
2、文学和作文的区别:文学拿来激发人,作文拿来恶心人,至少在天朝如此。
3、记叙文一般都是写事实,总之除了语言可以花哨外,其他都比较平
4、未必。
5、就是在作品内容所写的时代背景下,那样的事情从客观条件或者人的观念等因素下是否会出现。就好比文革时期不会有人把蒋××的头像徽章别在身上一样。或者,就好象现在的上海房产开发商不会把房子卖到500块一平米那样。
6、生活是铁矿石,小说是钢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懂?
7、没写过,不知道。
8、应该算好吧,至少大家都在这个领域竞争,精益求精。
9、会,但未必写的好
10、写作文当然看作文书,写小说当然看课外书。
11、写作风格就像人的五官一样吧,只不过有些人大众脸,有些人很特别;都是后期养成的
12、看,分析,模仿,然后推倒。
13、此问题可百度。新创网的投稿区不属于网络文学,只是要篇幅较短的纯文学作品。
14、那叫开放式结局。
15、每个人都不一样。
16、说明你思想未僵化。
17、看完文章看题目,然后直接看答案——解题都是套路。
18、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19、读后感专注于个人阅读后的主观情绪感受,一般都是写给自己或者语文老师看的。书评则是写给读者或者文学研究者看的,要求书评人有一定的书籍阅读基础和广度。给读者看的书评告诉你这本书的优缺点以及如何特别,哪些亮点,比较通俗;给文学研究者写的书评比较学术。剖析小说的,一般是后一种书评。
20、和CCTV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