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谷之战

摩尔多瓦公国斯特凡大公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战役

摩尔多瓦公国斯特凡大公抗击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战役。1476年夏,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二十万军队入侵摩尔多瓦公国。斯特凡大公实行清野。同年7月26日在战地村(Razboieni)附近白谷(或称白溪Valea Albǎ)一带的森林区与土耳其军队决战,遭失败。后在匈牙利军支援下迫使苏丹撤军,保持了国家独立。

风起高桥
1475年年初,“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看着从巴尔干东北方向发来的战报,勃然大怒。
一年多以前,他刚刚在埃尔津詹之战中有惊无险地挫败了白羊王朝的雄主乌尊·哈桑,几乎彻底解除了东面的威胁,令他大松一口气。然而巴尔干局势的崩坏,令他这一年的好心情几乎一扫而空。
“本帕迪沙用兵以来,未敢有抗行者,斯特凡何许人也,竟敢犯我奥斯曼兵锋?”
平心而论,高桥之战并非一场兵力太过悬殊的战役。
斯特凡三世的摩尔多瓦,并非当代只有3.38万平方公里的小小摩尔多瓦。
当代的摩尔多瓦,只是比萨拉比亚北部的一部分。而斯特凡的摩尔达维亚公国,包括《大罗马尼亚区划图》所示的布克维纳、摩尔达维亚、整个比萨拉比亚多布罗加北部,乃至黑海北岸西部的一部分,相当于当代的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很一部分加上乌克兰西南部,面积有十多万平方公里,当时就拥有近百万人口(而同期的奥斯曼人口如果不算附属国,人口不到千万)。斯特凡更是拥有多瑙河入海口的白堡和德涅斯特河入海口的基利亚两座重要海港,享尽鱼盐通商之利。
高桥之战,摩尔多瓦军总兵力为4.7万。
斯特凡三世得到的援兵有5千名匈牙利雇佣军和2千名波兰士兵,这些援军战斗力很强。摩尔多瓦本身有御军约1000人、禁兵约3000人、义勇军骑兵4千人,加上少量枪炮部队,合计常备军近万。
从当地的贵族手里,还能获得一定量的采邑军队,但无法作为倚仗,所以我们可以估计,摩尔多瓦军加起来有两万上下的战兵,其他应该都是负责支持和补给的辅兵,辅兵往往都是临时征集的农民,缺乏训练,也基本不披甲。
而土耳其大军也并没有12万。
穆罕默德二世在奥斯曼帝国腹心地带围攻君士坦丁堡,仅仅出动战兵十万不到。在小亚细亚决战乌尊·哈桑,亦不过出动八万人。
考虑到补给上的困难,奥斯曼实际上只出动了3万战兵攻打斯特凡(其中包括瓦拉几亚提供的接近一万人,此时弗拉德三世已经战败逃往匈牙利,瓦拉几亚是奥斯曼附庸),配以4万人左右的辅兵。这个兵力,因为是长途跋涉而至,对于得到援军的斯特凡没有很大优势。
斯特凡三世先示敌以弱,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利用小股部队骚扰延缓土军行军,雨水和沼泽也影响了土军的行进速度,就这样从1474年的圣诞节拖延到1475年年初。
1475年1月10日,斯特凡大公选中一块适合伏击的地带——这是瓦斯卢伊附近的一座高桥下,这里地处拉科瓦河和伯尔拉德河的汇流处,是一块沼泽,两面背水,大兵团无法展开。
首先摩军的机动轻装部队不断趁着浓雾不断骚扰苏里曼的先头部队,就是不断地吹号、射箭、擂鼓、呐喊,这样苏里曼中计了,土军以为终于追上了苦苦追击的摩军,所以大举进攻,当土军向薄雾中想像的摩军发起进攻的时候,一支精锐的摩军从从正面攻击土军,因为地形的关系,土军无法展开,陷入混乱,所以苏里曼下令后撤,这时斯特凡大公从土军侧翼和后方发起了突击,这个打击十分突然,土军顿时陷入恐慌,在沼泽和树丛中逃命,结果自相践踏,损失惨重。
一名帕夏(并非指挥官苏里曼帕夏,可能是此次作战的土军副将)和八名总督被俘并被处死,土军保守估计损失战兵一万人以上,作为炮灰的辅兵不详。按照斯特凡三世本人的浮夸战报,他歼灭敌人45000人,杀死了四个帕夏,缴获了100面奥斯曼军旗。
征服者的进击
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阿尔巴尼亚亚历山大老爷斯坎德培大杀特杀的终结者,白羊王朝霸业的粉碎者,卡拉曼的歼灭者,克里米亚鞑靼人的慈父,以及扎波罗热哥萨克们“爱慕”的对象,穆罕默德二世,对于斯特凡三世很不满意。
苏里曼帕夏进攻摩尔达维亚的起因,就是在1471年(一说1473年),斯特凡三世主动对土耳其找茬,驱逐了瓦拉几亚的美男子拉杜(弗拉德三世的同父异母兄弟,奥斯曼人的傀儡),扶持上自己的人,虽然瓦拉几亚很快就被土耳其人拿了回来,但梁子算是结下了。
遭遇如此惨败,征服者不可能不亲自出手,去找回场子。
不过,穆罕默德二世向来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人。或者说,他的正兵并没有太强水准,往往需要一些战场之外的手段来弥补。
克里米亚鞑靼人害怕被伊凡三世带领下如日方兴的莫斯科公国吞并。穆罕默德二世通过在克里米亚内政上搅屎,强化了土耳其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克里米亚人则通过认爹有效强化了军事实力,卡法奴隶市场也有了更大的主顾,这是个双赢的事情(克里米亚鞑靼人将俘虏抓回国内后,会在卡法城集中贩卖;一头驴子在当时可以换一个俄罗斯美女)。
在奥斯曼人的帮助下,克里米亚鞑靼人攻取了热那亚人在黑海北岸的全部殖民点,强化了国力。
是时候给斯特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致命的教训了——征服者如是想道。
只要那个人不出现。
也只有此人,配得上征服者的一生之敌。
阿尔巴尼亚斯坎德培虽然用兵如神,奈何国力太过弱小。十年前被穆罕默德二世以堡垒围逼的呆仗战术压缩,遭受战略挫败之后,不久便急病身亡(而那不勒斯的斐迪南一世却被穆罕默德二世忽悠住,对此不作支援;须知斐迪南一世是依靠斯坎德培的跨海援救,才得以击败入侵的法军,绝地反击,保住自己的王位,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忘恩负义了)。现下斯坎德培的继承者们靠着威尼斯人的支持,仍然在阿尔巴尼亚苟延残喘,但已经是一支偏师就能压制的事情,并非大患。
白羊王朝的乌尊·哈桑(乌宗·哈桑),号称英雄。然而一代的积淀,怎比得上奥斯曼奋数世之余烈?酝酿多年,结果埃尔津詹一战惨败之后,便一蹶不振。实际上,埃尔津詹之战,奥斯曼军的损失可能还要大于白羊军。然而那些各怀鬼胎的土库曼酋长们看到乌尊·哈桑的直属骑兵陷入苦战,就一哄而散,导致乌尊·哈桑的直属力量损失惨重,威望大跌,此后酋长们也不再愿意支持乌尊·哈桑攻打土耳其人。
穆罕默德二世不会忘记,1456年的第一次贝尔格莱德之战时,那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在城头对自己露出的奸诈笑容。在那一战中,年轻的征服者被马加什的老爹亚诺什·匈雅提打得军势崩溃,仓皇逃离贝尔格莱德,辎重火炮都被遗弃,几乎想要自杀。
1456年,投靠土耳其人的塞尔维亚大公杜尔德·布拉科维奇去世,塞尔维亚逐步被穆罕默德二世转向直辖。正当穆罕默德二世出兵伯罗奔尼撒,扫除拜占庭帝国在摩里亚的残余力量时,年仅十六岁的马加什率数万匈牙利铁骑,长驱直入,由贝尔格莱德直插而下,一路势如破竹,收复了整个塞尔维亚。
马加什流年不利,对其少年继位就大举对外出兵不满的贵族们,将匈牙利王冠让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得到消息,马加什一世火线回师,准备驱逐腓特烈三世,夺回自己的王位。
穆罕默德二世大喜,马上一路追杀,收复了塞尔维亚,并决意一举拿下贝尔格莱德,结果被马加什杀了个回马枪,在贝尔格莱德城下再次打得惨败。
1463年,马加什一世再次因波斯尼亚问题而与穆罕默德二世争斗,杀入土耳其境内,一番烧杀抢掠。最后穆罕默德二世靠着优势的国力令马加什退兵,拿下了波斯尼亚,但波斯尼亚最北方的两个行政区仍然成为匈牙利的边疆省。
而这些年,斯特凡三世骚扰土耳其,乌尊·哈桑和卡拉曼人在东线的行动,斯坎德培及其后裔在阿尔巴尼亚的奋战,威尼斯人在西线的海岸争夺,帝国内部的叛乱,哪一项没有马加什·匈雅提的影子?
好在马加什一世在作为抗土盟主对抗奥斯曼帝国,仅仅是他的副业。抗击土耳其不能给匈牙利扩张太大疆土。
匈牙利地处四战之地,为了拓展族人的生存空间,马加什需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波西米亚王国波兰神圣罗马帝国三大强国的同盟;而马加什高价组建的黑军,也需要大量战争红利才能豢养。虽然有几个德意志内部的诸侯为了反抗皇帝与他联手,但这点援助是杯水车薪。
若非如此,完全继承白骑士用兵才能,又能够调动整个匈牙利资源的黑军主宰,怕不是以一人之力就能摁住征服者扩张的咽喉!
不过,穆罕默德二世坚信马加什不会大举出兵支援斯特凡,原因有二。
其一,马加什本身就和斯特凡有梁子。1465年1月26日,斯特凡三世攻下了位于摩尔多瓦境内却由匈牙利代管的战略要地基利亚。1467年11月,年轻的马加什一世率军讨伐斯特凡,翻山越岭赶到,却在严冬中,被斯特凡以坚壁清野弄得进退不得,最后遭遇奇袭而败走。不得不说,坚壁清野是斯特凡赖以克敌制胜的三板斧。
其二,马加什越来越困于中东欧的事务。当他占领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卢萨蒂亚之后,波西米亚、波兰和神圣罗马帝国都对他虎视眈眈,而马加什也计划攻克维也纳,给神圣罗马帝国一个狠狠的教训。因此,绝大部分时候,马加什不得不隐藏在幕后支持反土耳其的包围网,明面上维持和穆罕默德二世的和议,高桥之战派出的5000匈牙利军也是以雇佣军形式支援斯特凡。
最关键的是,著名的吸血鬼弗拉德三世自从1462年被穆罕默德二世赶出瓦拉几亚之后,逃奔匈牙利,却被马加什一世软禁起来,好酒好肉供养着,还娶了马加什的妹妹,但是就是不放他离开。马加什这十多年似乎显得并不想和穆罕默德二世大开干戈,所以不让弗拉德回去瓦拉几亚搞事。
上兵伐谋,次者伐交。穆罕默德二世在伐谋上算不上太强,除了早年用木板铺地将舰队运进金角湾攻打君士坦丁堡之外似乎缺乏太多亮点,不过伐交却正是他的强项。
征服者很快给自己的孝子克里米亚鞑靼人打了招呼,对面马上恭恭敬敬回答:“爹,有事吗?”
“快去扁斯特凡,哼哈嘿兮!信真主一身正气,仁者无敌!”穆罕默德二世下令道。
克里米亚可汗埃瑞米纳克·吉拉伊不敢怠慢,于1476年组织了3万鞑靼骑兵(克里米亚汗国几乎全民皆兵,但大部分骑兵战斗力很差),劫掠摩尔多瓦东疆。在土耳其海军的支援下,鞑靼人攻打德涅斯特河口的海港阿克尔曼(在今乌克兰西南部),斯特凡救援不及,阿克尔曼沦陷,摩尔多瓦在东北方向的大门亦大开。
【摩尔多瓦人追赶他们,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杀了。“逃跑的鞑靼人丢弃了武器、马鞍和衣服,而有些人,好象疯了似的,跳进了第聂伯河。”吉拉伊写信给穆罕默德,说他不能再对斯特凡发动战争,因为他失去了儿子和两个兄弟,只带了一匹马回来。】
这种夸大其词的发言,令人怀疑这封信的可信度,甚至怀疑是热衷于造假的巴尔干史家们的伪造(他们经常发明一些抗土奇侠式战绩)。无论如何,斯特凡的兵力被分散是事实,以至于在白谷之战的时候,他仅仅能动员1.2万——2万兵力(其中战兵不到一万人)抵挡穆罕默德二世,而被鞑靼人夺走的阿克尔曼也未能收复。也许真实的情况是,斯特凡分兵抵挡鞑靼人,但始终未能解除鞑靼人的威胁,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接近两千年前的公元前232年之东方,赵国李牧大将军也面临这样的窘境。秦军此时已经攻灭韩国,兵分两路,一路由上党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将赵拦腰截断;一路由韩魏故地出发,进击邯郸之南。
李牧兵力不足,于是决意采取南守北攻的方针;南面以少量兵力凭借漳水和赵长城防御,主力长驱至太行山东侧的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将刚刚翻山越岭过来,尚未休整,队列不整的秦军打得惨败,阵势崩溃,彻底解除了这一路的威胁。而后,李牧率军南下,南路秦军得到消息,慌忙撤退。
斯特凡三世的摩尔多瓦同样依山阻河(北有德涅斯特河,南有多瑙河及其一干支流,西有喀尔巴阡山脉),丛林密布,在地理屏障上说还要好过战国末期的赵国。但是面对两面夹击,他却慌了手脚,分兵失当,削弱了己方的兵力。
穆罕默德二世本人率领了号称15万大军攻打摩尔多瓦,这个数据无疑是夸大其词。考虑到西线还需要和威尼斯人以及阿尔巴尼亚残党作战,加上补给的困难,穆罕默德二世大约动员四万战兵以及5万辅兵,合计9万人进攻,比较合理。
在长久的诱敌深入之后,斯特凡三世精心选择了战场。白谷又名战地村,是一个密林中的村落,可以修建防御工事。斯特凡在此布阵,看似是野战,其实却是防御战。
马加什的老爹亚诺什·匈雅提曾经在著名的贝尔格莱德之围当中打了一场漂亮的以少胜多防御反击,斯特凡想必也是打算如此对抗穆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二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战场。土耳其士兵不见得战斗力多么强大,但他们的韧性却是惊人,因为只有立下战功,他们的土地才可以合理地传给子孙后代,不然就会遭到剥夺(蒂玛制度)。
38年后的1514年8月23日,穆罕默德二世的孙子,著名的冷酷者塞利姆一世查尔迪兰战役击败了萨法维波斯,打得曾经雄心勃勃的伊斯玛仪从此一蹶不振。伊斯玛仪一世诱敌深入的距离比起斯特凡三世要远得多,但土耳其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似乎有限。
战地血腥
作为走狗的瓦拉几亚大公美男子拉杜率领瓦拉几亚军作为先锋,向斯特凡的阵地发起猛攻。他被斯特凡揍过,另外他的老哥兼死敌弗拉德也是斯特凡的好基友(斯特凡在摩尔多瓦的上位就是依靠弗拉德的支持),此次有主子压阵,拉杜自然想要砍下斯特凡的狗头,一出恶气。
结果夏日炎炎,刚进林子还没看到人影,就只听剥啄声响,大火腾空而起,烧得瓦拉几亚人痛呼不绝,损失惨重,拉杜满面焦黑,狼狈跑了出来。
穆罕默德二世冷笑一声,反正狗腿子而已,烧了也就烧了,假装好言抚慰几句,稍微整顿了一下军队,让苏里曼帕夏率领耶尼切里冲锋,这位帕夏正是在高桥之战被斯特凡三世暴揍的那一位。
这时大火已经熄灭,林子前方烧出一块空地来。
手下败将上门,斯特凡轻蔑不已,令火枪兵在工事后边用火枪对土耳其人狂扫,精锐的耶尼切里部队也被迫匍匐前进,至于战斗力较弱的军队损失不轻。
好不容易冲到战地村门口,又被摩尔多瓦人隔着栅栏用长戟等武器刺杀。这局面颇有织田信长长筱之战吊打武田胜赖的味道。
但是穆罕默德二世有兵力优势,趁着斯特凡注意力被吸引在正面,亲自召集一部分耶尼切里,两翼迂回,飞快地穿越密林,从战地村两侧攻入。
两翼防守薄弱,被凶悍的耶尼切里们用钉锤和长斧破坏了工事,杀进村去,如图《白谷之战》所示。斯特凡三世遭受三面夹击,大惊失色,拼死奋战下仍然无法抵挡,不得不放弃阵地,向北逃亡而去,丢下数千具尸体。土耳其人的损失与此相当,但作为攻坚战已经可圈可点。
女中英杰
穆罕默德二世一路追杀,斯特凡三世仓皇如丧家之犬。摩尔多瓦人和罗马尼亚人坚信他一直在坚持抵抗,但部分资料显示他或许丢人地逃到了波兰避难(当然也可以解释成请求援兵)。
征服者决意扫平摩尔多瓦,进攻纳姆城堡(位于当代罗马尼亚东北部),此时在城里的是斯特凡大公的老妈,这位奶奶也是个女中豪杰,放出了城堡里的囚犯们帮助守城。
穆罕默德二世用火炮轰炸城池,城堡摇摇欲坠,几乎要投降。然而斯特凡三世的老妈比他儿子有种多了,咬牙坚守。这时一位被释放的德国囚犯是火炮专家,分析了穆罕默德的弹道,建议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用火炮轰炸穆罕默德。
城堡里的火炮居高临下,准确地炸进穆罕默德二世的炮兵阵地,将穆罕默德二世的火炮炸得稀烂,损失大半,军队也死伤不轻,士气大跌,被迫放弃围攻。
这位不知名的女中豪杰,成功地让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多了一次被女人殴打的记录。
雷电共作
但这次挫败并不足以让穆罕默德二世停止蹂躏摩尔多瓦的疆土。最关键的消息,是匈牙利终于出兵了!
被关押了十多年的穿刺公弗拉德三世兴奋地举起双手:“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尔其静也,体象皎镜,星开碧落。尔其动也,风雨如晦,雷电共作。
马加什酝酿了这么多年,只为了给予穆罕默德二世致命的一击。
匈牙利军队仅仅是战兵就有2——3万,由马加什一世的亲信,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斯特凡·巴托里(与另一位大将保罗·基尼齐分别是马加什的左右手)率领,但此人素不知兵,实际的军队指挥者正是弗拉德三世。
考虑到马加什这时正在鏖战中东欧群雄,拉出这么多人来支援摩尔多瓦实在是下血本了。
顺带提一句,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斯特凡·巴托里虽然不知兵,但他有一个和自己同名的后人斯特凡·巴托里可是个狠角色,后来成为波兰国王,建立了威风赫赫的翼骑兵,成为翼骑兵之父,把土耳其人俄罗斯人打得闻风丧胆。所以这位并不会打仗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公斯特凡巴托里,可以说是翼骑兵的祖宗。
弗拉德三世曾经在塔尔戈维斯泰战役当中奇袭了穆罕默德二世,迫使穆罕默德二世退兵。然而不久后穆罕默德就扶持他的软脚虾老弟美男子拉杜,然后打败了弗拉德三世,把他撵到匈牙利。
论起用兵,弗拉德三世确实不是征服者的对手。然而此时穆罕默德二世作战多日,师老兵疲,而弗拉德此时手握马加什一手训练出的黑军。此外,擅长战略和全盘布局的马加什一世,早已在战前对此战做过全面的推演,对斯特凡巴托里和弗拉德授以机宜,一切了然于胸。
正在摩尔多瓦烧杀抢掠的穆罕默德二世,听到匈牙利人大举出击的消息,简直好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无处躲避总是让人始料不及,征服者不由叫苦不迭。
弗拉德三世率领生气勃勃的匈牙利铁骑杀入战场,黑军将士奋勇如下山猛虎。
土耳其人缺乏优秀的重骑兵,而耶尼切里们的火器又难以穿透装备精良的黑军之盔甲。匈牙利援军以铁骑开路,步兵推进,对穆罕默德二世发起侧翼打击。而斯特凡三世这时也终于从波兰窜了回来,开始收复失地。
狼狈的穆罕默德二世且战且退,好不容易才维持着阵势完整逃回伊斯坦布尔,丢下大量辎重物资,人员损失难以估量,而瓦拉几亚的美男子拉杜更是元气大伤。
斯特凡和弗拉德联手出击,很快收复了瓦拉几亚,弗拉德重新登上瓦拉几亚大公之位,拉杜仓皇逃奔伊斯坦布尔投奔穆罕默德二世。
而斯特凡·巴托里也带着匈牙利军队回师,支援中欧战场,和主公一起血战群雄。
马加什一世让斯特凡等摩尔多瓦人坚守死扛,消耗土军实力,而后一锤定音,打得穆罕默德二世狼奔豕突,可谓反土联盟数十年来取得的又一场大胜利,令人拍案称快!
急转直下
可惜,事实证明,没有马加什一世的指点,弗拉德还真不是征服者的对手。
穆罕默德二世如同一个输红眼的赌徒,不计血本,召集小亚细亚的军队来援,再次点兵攻入瓦拉几亚
毕竟乌尊·哈桑出手太早,此时已经被打残,穆罕默德二世没有两线作战的顾忌。
1476年12月,弗拉德三世出兵迎战,一度取得小胜,但是得意忘形,过度深入,被穆罕默德二世的优势兵力打得惨败,中箭身亡,首级被奥斯曼军用盐腌制带往君士坦丁堡示众。
穆罕默德二世的狗腿子美男子拉杜复位,瓦拉几亚再度沦陷。马加什一世苦心酝酿十多年的反奥斯曼包围网顷刻土崩瓦解。
马加什一世不知道心里问候了轻敌冒进的弗拉德三世多少次,但是事已至此,他不得不从中欧战局中冲杀出来,率军南下,攻打塞尔维亚的斯梅代雷沃城堡。
然而再度拿下瓦拉几亚的穆罕默德二世士气如虹,成功解围斯梅代雷沃,将马加什逼退到克罗地亚境内,斯特凡三世攻入瓦拉几亚,再次驱逐战斗力捉急的美男子拉杜,然而马上被杀回马枪的穆罕默德二世赶了出去。
穆罕默德二世暂时胜利了,但他可以说心有余悸。他对儿子巴耶塞特(未来的巴耶塞特二世)说道:“如果匈雅提家族继续统治着匈牙利,奥斯曼人便无法在巴尔干安枕而眠!”
浮华落寞
马加什一世接下来对巴尔干局势似乎绝望了。因为来回的奔波,1477年他在维也纳城下被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击败。
1479年,当马加什困于德意志事务无法脱身时,穆罕默德二世派兵入侵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爆发了布莱德菲尔德之战,屡败屡战的美男子拉杜也率兵支援土耳其人。马加什的部将保罗·基尼齐等人以少胜多,率领黑军将土耳其人打败,使得土耳其付出重大伤亡。
1484年,穆罕默德二世的儿子巴耶塞特二世派军队击败了斯特凡三世,夺取了白堡和基利亚两座重要海港,这次没人再来支援斯特凡了。失去门户的斯特凡三世被迫称臣,但保留了独立地位。
1485年,马加什再次对神圣罗马帝国发起全面战争,打败神罗皇帝腓特烈三世,夺下了维也纳,并几乎攻取了整个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基本盘尽失。
1490年,马加什去世,他只有一名私生子亚诺什,私生子不能继承王位,由于马加什的王朝只是一世之烈,他也无力更改继承法。讽刺的是,他的爱将保罗·基尼齐(布莱德菲尔德战役的指挥官)正是他基业的重要败坏者。
保罗·基尼齐支持来自波兰雅盖隆王朝的弗拉迪斯拉斯二世,赶走了马加什的私生子。后来基尼齐又解散了马加什国王组建的黑军,理由是黑军来源复杂,军纪不断腐化,已经沦为一支强盗集团。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主要问题应该还是基尼齐等人试图扩大贵族的权力。于是匈雅提父子的心血,终为他人做嫁衣。
雅盖隆王朝的统治下,被马加什压制下去的贵族势力继续扩大,动员力下降。终于在著名的摩哈赤之战当中被苏莱曼大帝给予毁灭性打击,匈牙利也亡于土耳其人之手。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