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司镇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辖镇

百福司镇,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地处来凤县最南部,东与湖南省龙山县桂塘镇接壤,东南与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为邻,南连酉阳县五湖乡,西南接酉阳县车田乡,西北邻大河镇绿水镇,北邻酉阳县兴隆乡,镇人民政府距来凤县城45千米, 区域总面积190.1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百福司镇户籍人口为31478人。

历史沿革
周朝时期,为巴子国五溪地。
三国时期,属吴荆州武陵郡。
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来凤县。
民国时期,属来凤县四区,区公所设在百户司。
1950年,设立卯洞区。
1958年,成立卯洞公社。
1984年,再次区划调整,设立百福司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百福司镇辖桂林书院1个居民委员会,新安、捏车坪、冉家坡、舍米糊、合光、虎头落、堡上、廖家坝、新材沟、安抚司、木车坝、劫道河、洞塘坝、高洞、荆竹堡、安家堡、可洞、岩坝子、南河、梅子坳、观音坪、石梁子、沙道湾23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百福司镇辖1个社区、23个行政村:桂林书院社区、兴安村、捏车坪村、冉家村、舍米湖村、合光村、虎头落村、堡上村、廖家坝村、新才沟村、安抚司村、木车坝村、怯道河村、洞塘坝村、高洞村、荆竹堡村、安家堡村、可洞村、岩坝子村、南河村、梅子坳村、观音坪村、石梁子村、沙道湾村;镇人民政府驻桂林书院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百福司镇地处来凤县最南部,东与湖南省龙山县桂塘镇接壤,东南与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为邻,南连酉阳县五湖乡,西南接酉阳县车田乡,西北邻大河镇绿水镇,北邻酉阳县兴隆乡,镇人民政府距来凤县城45千米, 区域总面积190.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百福司镇境内大部分为山地,平坝与山地面积比为1:7,地势西高东低,一般海拔530米。最高峰位于高洞村黄泥池组,海拔1127米;最低点位于鸡笼滩,海拔339.9米。
气候
百福司镇属亚热带季湿润型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长于秋,夏长于冬,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8~18.5℃。年日照时数1260小时,无霜期269天,年均降雨量1494毫米。
水文
百福司镇境内属西水河水系和怯道河水系,西水河经南河村堡上组进入,经落印潭、卯洞、纳吉滩、集镇、大步桥、干河沟、鸡笼滩流入重庆西阳县,全长25千米。怯道河经洞塘坝村小若角、后坝、垭垅湾、安抚司集镇、怯道河、龙板,廖家坝于集镇处汇于西水河,全长20千米。境内其他溪流计187条。
自然灾害
百福司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雷击和地质滑坡等。冰雹主要发生在二高山以上,3~5年一遇,最多发的是洪涝灾害,5~10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是1998年洪灾。
自然资源
百福司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铅锌矿、锰矿、萤石、硫铁矿、方解石、煤等矿藏,地质储量约32689.5万吨。
2011年,百福司镇有耕地面积48599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辖区总人口3065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110人,城镇化率20%。总人口中,男性15977人,占52.1%;女性14680人,占47.9%;14岁以下4343人,占14.2%;15~64岁23692人,占73%;65岁以上2622人,占8.6%。总人口中,以土家、汉和苗族为主,占99.6%,其中土家族15683人,占51.2%;汉族10388人,占33.7%;苗族4523人,占14.75%。2011年,百福司镇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8.4‰,人口自然增长率6.1‰。
截至2019年末,百福司镇户籍人口为3147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百福司镇财政总收入306.5万元,比上年增长41.9%。
截至2019年末,百福司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农业
2011年,百福司镇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烟叶为主。农业总产值8036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粮食播种面积5.9万亩,生产粮食2.1万吨,其中水稻0.7万吨,玉米0.4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蔬菜、花生、西瓜、橘柚、桃、李、梨等。烟叶产量1.2万担,实现经济收入12337万元。油料播种面积1.4万亩,总产1246吨;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万亩,总产1.9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百福司镇生猪饲养量8.8万头,年末存栏4.8万头;羊饲养量0.5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饲养量29.2万羽,年末存栏8.7万羽。
工业
2011年,百福司镇工业以制鞋、竹木制品、石材、建筑材料为主,工业生产总值3140万元。2011年末,百福司镇境内有工业企业5家,其中县级规模企业3家,职工350人。
商贸
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商业网点398个,职工421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2.8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百福司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各项贷款余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邮政业
2011年,百福司镇邮政纯收入7.3万元。
交通运输
百福司镇境内有248省道,长8千米,乡道总长250千米,通村公路总长150千米,村组公路硬化里程40千米。有桥梁16座,码头8个。有各种运输车辆892辆,大小船只35艘。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镇区客运站1座,日发客运汽车34班次,日均运送旅客1030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750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4所,在校生1232人,专任教师1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5人,专任教师4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98%。2011年,百福司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10万元,比上年增长3%。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农村科协1个,有各类科技人才261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镇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室(服务中心)24个,农家书屋22个,各类藏书1.5万册。音乐、舞蹈、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56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学校体育场6个,农民体育场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门诊部1个;床位8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7张,固定资产总值1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4名,其中执业医师20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20人。2011年,百福司镇完成诊疗4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7045人,参合率95.1%。
社会保障
2011年,百福司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3户,人数527人,支出12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月人均203.2元,比上年增长11.3%;医疗救助5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07人次,共支出13.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23户,人数2498人,支出32.8万元,比上年增长88.1%,月人均7.7元,比上年增长59.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24%。社会福利院费用5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4%;敬老院2家,床位109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4人。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6.1万元,使32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0.7万人,参保率72%。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邮政支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805份,业务收入25.6万元。电信企业1个,通讯业务代办点12家,通信基站28个,通讯信号覆盖率100%,手机用户8015户,程控电话500部,宽带用户243户。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1.8万立方;镇区主要道路两侧均建有D500排水管道3200米。
截至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镇区供电所1个,年供电650万千瓦时,年增长10%。
2011年末,百福司镇有镇区有花坛1处,绿化面积0.4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百福司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原为百户长官司,取其谐音为百福司而得名。
文物古迹
舍米湖摆手堂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河东乡土家山寨,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堂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土家先民发祥于长阳武落钟离山,巴务相为其最早的领袖,号为廪君,古称巴人。巴人后迁至施南(今恩施州)、湘西(现湘西州)、渝水(今重庆市)等地,少数迁至贵州省境内,来凤舍米湖村地处湘鄂渝三省交界的群山中。
古巴人战争阵前舞蹈谓巴渝舞,后由渔猎发展为以种养为主的农业生产后,巴渝舞加进了一些农耕畜养动作,演变为后来的摆手舞,现今已成为土家族人民的传统舞蹈。
来凤县现存摆手堂3处,最大最完整的是舍米湖摆手堂。此堂占地500余平方米,呈长方形,大门形似牌坊状。在大门与神堂之间,有一条石铺甬道,道旁有高大古柏。神堂的墙壁是石块砌成,屋面覆盖人字披黑色布瓦,无雕梁画栋和斗拱飞檐,显得古朴厚重。神堂中,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现存古碑系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和同治二年(1863年)维修摆手堂时所立。这里有上千年的古寨,几百年的古堂,为渝东、湘西、鄂西土家族摆手舞的发祥地,因而被誉为“摆手之乡”、“神州第—摆手堂”。
清咸丰年间陈秉钧(云南广南县人,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进士,官刑部侯部主事)在《题土王词》一诗中形容:“五代兵残铜柱冷,百蛮风古洞民多,而今野庙年年赛,里巷犹传摆子歌。”同治年间彭施锋著诗云:“福石(百福司)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迭,一片缠绵摆子歌”,更证明摆手歌舞在该地相当盛行。
风景名胜
卯洞离集镇中心三千米,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境内,是一座天然形成的溶洞,酉水河到此进入洞中伏流,洞长220米,宽58米,洞高38米。关于卯洞,在酉水流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玉皇大帝云游至酉水河上空,被这里秀美的山水所吸引。令鲁班在酉水上游的佛潭绝壁上(即来凤的仙佛寺)修凿佛像,打通下流一绝壁以百姓免遭水患之苦,以鸡鸣为期,必须当晚完工。鲁班就安排徒弟打通下游的绝壁,自己就在佛潭开凿佛像。等到雄鸡报晓,鲁班已将佛潭的佛像凿好,才发觉徒弟贪睡尚未动工,没有将阻挡水道的绝壁凿通,于是用凿子在悬崖下戳了几下,便形成一个狭小的洞,因为当时是卯年卯月卯时,所以称之为“卯洞”。鲁班临走前,又在佛潭扔下一只草鞋,每隔20年化成一只铁船,用以疏通下游的卯洞。所以人们常说:“要等卯洞开,需等佛潭铁船来”。美丽的传说给卯洞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卯洞风景区的特点是洞穴密集。亦有三绝:一是独特的洞中漂流;二是溶洞星罗棋布,在十几千米路程中,共有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溶洞;三是几处漂流段惊险刺激,最高的浪头可达6米多。卯洞漂流一日游三省,实为“野味十足”、“惊魂刺激”的旅游极品。亦有古迹可考,据载:五代时,有向伯林者,漫水土司之弟也,夜盗其兄的佩印,口衔渡河。其兄觉而追之,印惊落于潭,伯林逃往他砂(地名)不归。“落印潭”之名由此而来。
在卯洞洞口的正上方,一百多米处有一个圆形的小洞,此洞名曰:仙人洞,据说那是在几百年(或者更长)以前先民遗留下来的杰作,是先民用来埋葬棺木之所,但无人能想象出先民是怎么在那没有任何辅助性工具的情况下,在陡峭的悬崖绝壁上雕琢出这奇特的洞穴的,这也给仙人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上穿洞主峰鸟瞰,落印潭、卯洞尽收眼底。卯洞卯洞,四十八洞。南岸较著名的有月亮洞,洞口形如月亮;燕子洞,洞容深不可测,数不清的岩燕遮天蔽日。北岸的大洞内有石磨龛,两块钟乳石,一似石磨,一似缠头帕的妇女在推磨,惟妙惟肖。正洞和大洞比肩而存,路径相通,洞内有大厅,厅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尤其四块巨石,像龙、像凤、像麟、像龟,人称“四大灵石”。“石上垂莲花十数瓣,天然生成,非人工。”这是《来凤县志》卷六的《地舆志·古迹》中的话,描述卯洞内石钟乳。“南山卯洞太奇绝,山势回环水势灭;其中灵怪多异常,大洞正洞景差别。”这是清代来凤一位知县游卯洞后的诗作。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百福司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2021年11月3日,百福司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11月,百福司镇(土家族摆手舞)被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2021~2023年度“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