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汉语拼音 bēi wén,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
引证解释
1. 刻在碑上的文字。《
后汉书·卢植传》:“专心研精,合《
尚书》章句,孝《
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年十二,随母至
颍川,读故太丘长
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山王御碑跋》:“臣等不敏,幸得同侍经筵,钦覩御制,不胜感激流涕,谨拜手稽首,书於碑文之左。”
蔡东藩 《
清史演义》第二回:“努尔哈赤不见犹可,见了碑文,暗觉惊诧异常。”
郭小川《三门峡》诗:“你呀,一不刻碑文,二不录诗篇,只记下:巨人的脑汁
汗液埋葬了万险千难。”
2. 文体名。《
后汉书·孔融传》:“﹝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蔡邕铭思,独冠古今。
桥公之钺,吐纳典谟;朱穆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
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碑文有辞,皆为韵语,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志铭之
滥觞也。”
基本介绍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
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
蔡邕,一个是唐朝的
韩愈。
蔡邕曾对卢
子干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
韩愈撰《
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
柳宗元参加
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
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做法,却是值得提倡的。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发展历程
碑文的概念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国
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和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
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
实用文体。
分类
体裁
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以下三类: 1、功德碑。这类碑是为活人歌功颂德的。旧功德碑一般有三种形式。有的全用韵文写成,如
公元前的二一九年
秦始皇登泰山顶,
李斯刻石颂扬他的武功文治。
有的前序后颂,序为散体,颂为韵文,如
李白写的《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有的全是散文,没有颂之类的韵文,如《敦煌太守裴岭纪功碑》。
这类碑文是为活人写的,解放后,我国已没有人立这种碑了。
不过,在中国以外华侨聚居的地方,立功德碑的还是不少。2、
庙碑。
解放后,破除迷信,没有人再为神灵鬼怪立碑,但我们国家的古代
寺庙建筑颇多,都是难得的名胜古迹,需要修补或重建,修建时立碑记事,以垂示后人。
不过,作这类碑文应侧重叙述古迹的兴废历史,古迹确定的依据以及重建过程中的有关事项。
旧式墓碑
有两种:(1)标名碑。墓碑的正面标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这种碑多是死者子孙所立。也有学生给老师、女婿给岳父岳母、夫给妻、妻给夫、朋友之间立墓碑的。现将
墓碑文中对亡灵的称谓简介如下:(2)简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这种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著作、逝世年月、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
七言或
骚体都行。大多数是死者后代请托别人撰写的。
如韩愈的《
柳子厚墓志铭》。也有介绍死者介绍得更简单的碑文和简短的墓志铭。显祖考某某太府君之灵(对祖父)显祖妣某某太夫人。
定制
古人的墓碑、墓志都有定制。碑多是长方形,
螭首
龟趺。碑头用篆体书写某朝某
题目
称墓碑铭并序的,是先序,次碑,后铭;称墓志铭并序的,先序,次志,后铭;称墓志或墓碑的,有志或有碑而无铭;称墓铭的,有铭而无志;也有虽只名志或碑,却各项都具备的。
体制
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
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 。
体裁格式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书法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
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
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
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已基本绝迹,但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
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例文
碑文例文,青岛,能逆睹也先生做。铭 记
拭泪执笔,拂涕铭文,勒石慰痛,记吾慈亲!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五岁失恃,飘蓬无依。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公婆,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包田,瘠土创业,蜚誉区县,
经纬有方,刻苦勤勉,三八红旗,屡授模范。
祸福旦夕,慈母罹恙,坚强抗病,三载疴床。
弥留之际,犹思远方,为儿不孝,累母牵肠。
回天乏术,零五永别,音容杳杳,人天相隔。
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
五旬遗德,百年流芳,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铭记于斯,喻嗣不忘!
赏析
匾额
教思维水,佑启后人,余荫泽后,
青史永垂,德音永响,风范遗世,泽被后世,昭明日月,治世久远。
千秋楷模,功德永昭,源远流长,明德维馨,祀事
孔明,流芳百世,继序不忘。
墓碑联
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
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银子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
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倒骑龙本牛眠地,须坐虎是马鬣封。
伴牛山眠千秋禄,与虎形居万代福。
香田万顷奔眼底,高峰千座来胸前。
万家灯火依山堞,百转滩头绕石楼。
祖德无穷千秋常祀典,儿孙百代万古绍书香。
远水绕玉带状对马鬣,泰岱列名堂穴起牛眠。
法祖尊亲佑起万代兴隆,酬功报德培植百年仁义。
现代碑文欣赏
程砚秋墓志铭,程砚秋的灵柩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墓碑上镌刻着由
马少波同志撰稿的碑文,全文如下:
程砚秋同志,
满族,北京人,生于一九零四年。六岁时学习京剧、
昆曲。曾受业于名师
王瑶卿之门。十七岁即成班演出。他在歌唱和表演方面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戏剧艺术上获得了成就。三十余年来,他的艺术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博物馆
简介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
陕西省博物馆,始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
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31900平方米,现有
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碑林价值
碑林价值主要在于其
历史价值及所包含的书法价值,十分有利于历史研究、
文化旅游、书法流传等方面的发展。
孔庙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庙旧址,其建制可追溯到
北宋末年。保存的照壁、牌坊、泮池、
棂星门、华表、
捍门、
碑亭、
两庑等多为
明清的建筑,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陈列于小殿两侧的
唐景云钟、
大夏石马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精品。前者铸于
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
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于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
漕运使吕大宗等人为保藏唐末五代战乱而委弃市井的唐《
石台孝经》、《开城石经》及
颜真卿、
柳公权等所书的著名石碑而兴建的,经历了金、元、明、清、
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艺术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
汉唐盛世,
造型艺术因反映
时代精神而大放异彩。
碑文还原
自美国
康奈尔大学的一支研究队伍向人们展示了如何用
X光荧光(XRF)成像技术来还原古代
石刻文字。他们的这种新方法使已经腐蚀了的两千多年前的石刻文字重见天日。据了解,该项研究应用了在地质学、
考古学和
物质科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非破坏性
化学分析方式,即XRF成像技术。据介绍,X光
荧光成像技术有很大的潜力成为碑文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工具。
“
同步加速器是一种高强度的X光仪器,它比医学成像中使用的管道X光仪要强烈一百万倍。”
康奈尔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唐纳德-比德贝克说道。康奈尔
高能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将电子和
正电子放入同步加速器内,并使它们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高速运转,由此产生一道高能的极端强烈
的X光。这道强烈的X光随即被用于从
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借出的三块刻着文字的大理石上面。大家也许对荧光管道比较熟悉,在一根
荧光管里,无数原子高速旋转在表层,从而将较高能量的
紫外线转变为较低能量的
可视光。类似的情形发生在了大理石上面。被照射了荧光X光的大理石内部,无数原子高速运转,随即将石头的表层照亮了。在其中一块几乎被完全腐蚀的大理石中,XRF成像技术清晰地描绘出了原有文字的轮廓,甚至在那些人眼已看不到的地方,文字的轮廓也显现出来了。而对于另两块磨损较小的大理石来说,XRF成像技术将帮助科学家解密原始
语篇,并提供新的信息来研究那些文字是如何刻上去的。康奈尔大学的凯尔·克林顿教授说:“这意味着我们将能够还原数以千计的石头上的碑刻文字,也有可能包括
德拉古法典的一部分。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新技术将能运用到任何一种公众文件,包括许多法典、法令、宗教文献及金融资料。”所选的三块碑石中有两块雕刻着
拉丁文,另一块为古
希腊文,它们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磨损情况。X光荧光成像技术在这三块大理石的刻字区域中探测到了微量的铁、锌和铅。铅制的
凿子通常被用来雕刻石头,而刻上去的文字则往往会使用含有
金属氧化物和
硫化物的色素来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