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出席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与东盟五国首脑会谈,并在菲律宾马尼拉发表了被后人称为“福田主义”的演说。
演说内容
和平繁荣
日本不做军事大国,要为
东南亚以至世界的和平及繁荣作出贡献;
加强交流
日本要在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与其它亚洲国家加强交流,并作为真正的朋友,建立心心相通的互信关系;
对等合作
以「对等合作者」的立场,积极配合东南亚各国的团结和「坚韧性」,并致力改善印支半岛各国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重要性
外交原则
是「战后日本第一次阐明了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日本外务审议官吉野文六之言论);
政策总结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十年以来日本东南亚政策的总结;
政策核心
是七十年代以后日本东南亚政策的核心;
明确承诺
明确承诺日本以和平和对等的方法与东南亚各国开展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交流。
对话录
亚细安极峰会议对话录:
日 期:1977年8月7日
时 间:下午3时30分至6时25分
事件背景:六巨头会议讨论的重点是在印支(中南半岛)“陷共”后东南亚地区出现新的形势下,日本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合作新关系提出新的政策。在会谈中,各首脑时而轻松幽默、时而针锋相对,在笑谈中阐明了本地区合作需求和希望所在。
胡申翁(马来西亚首相,会议主席):1977年的盛会,我们不必客套,长话短说,我们将讨论如下问题:(一)对亚细安之将来,日本作何考虑。(二)亚细安产品输往日本市场的问题。(三)原产品的价格稳定问题。(四)亚细安五大工业计划问题。(五)日本对第三世界的期望。以上五项,我们希望福田首相先给我们发表高见。
福田(日本首相):本人自1976年12月就任首相之初,即以东南亚为我国外交重心,并且希望在方便之时尽早访问各国,今天我很庆幸得有机会与亚细安五国首脑欢聚一堂。我这次的访问希望能打开亚洲新时代的一页。
日本和亚细安接触的历史还很新,虽然如此,更有加强发展的必要,双方迄今仅是金钱与物质的表面关系,日本与亚细安应在和平与繁荣方面以平等伙伴的地位共同创造互的命运,我到此地来不单仅是提供各种经缓。我以为“心连心”的结合应是吾人最大的目的。
关于通商贸易问题,日本时下还处在困苦状态中,打开这个困境是日本经济成长向前的必要途径,其结果也能促进日本增加输入,而亚细安诸国也能受到好一方面的影响。
关于亚细安产品输入日本方面,日本的基本方针是自由市场性质。对于输出方面,亚细安各国应作努力推行。为此日本将在国内设立亚细安产品永久陈列场所以从中协助。
关于特惠关税方面,仅供予亚细安五国特惠条件形成的“集团”化,吾人应加慎重行事,就此一问题,希望在东京举行的“商谈”中再来讨论。至于非关税璧垒问题,我以为应由专家们加以检讨。
我很感激此次应邀前来与会,此次前来并非单仅为了提供援助,是“心连心”真诚讨论共同加强经、政、文化关系,希望听取各位的意见,并且听听“亚细安”极峰会议的结果。
马可斯(菲律宾总统):(以轻松语气说道)亚细安极峰会议的联合公报已经于6日发表,全在那里。
他宁(
泰国首相):关于日本对印支三国的合作关系,可否见告?
福田:一如昨日二届“极峰会议”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亚细安对印支已表明了共存的立场,我本人对此立场甚表赞同。虽然政治体制的不同,各国也应走在一起。如果维持紧张的气氛,对亚洲的和平将不会有利。它们和苏联的种种关系也有许多传说,但是印支三国也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日本虽把亚细安当是第一优先伙伴,但也认为有必要与印支三国保持接触。(笔者注:日本自始自终的第一伙伴事实上是美国)
马可斯:(带有进逼的态度)这个会议至为重要,日本既把它对东南亚政策明确的表明出来,是件重要的事。但是,总结来说,实施手段、方法并未交代清楚,难免使人怀疑日本的诚意,这里是不是能对实行的方法见告?(接着马可斯又似在补充说)时下设有的“亚细安论坛”可善加利用。
李光耀(
新加坡总理):亚细安和日本是同乘一条船,日本是在豪华舱内,亚细安是在二等舱,总之大家是同搭一条船。倘若这条船遇难,日本是不是和亚细安跳上同一艘救生艇?如果我们是同在救生艇内而终于获救,我们是不介意日本仍可回到它原有的豪华舱位,而我们仍留在二等经济舱。如果日本想跳上另一救生艇逃命,我们便将选择另一条船。日本对亚细安已比过去更加关怀,最好应作一些思考上的调整。
福田:(作了一个会心的微笑,未作正面回答)我和我国的领袖们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参加此盛会,虽然日本愿与此区域合作,但它必以认真的方式进行,这样世界其他国家便不致于误会日本的立场。因为排除他人的“集团主义”是件很危险的事。
苏哈多(印尼总统):关于日本经济合作方面,希望再谈一点。
福田:有人以为日本将成为军事大国,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国之安全,并非依靠军力的强大,民生的安定才是根本支柱,这是吾人经济合作的观念。日本的ODA(政府援助)中有48%是拨给亚细安国家,今后也将加倍。
李光耀:从什么时候开始?
福田:今后五年;日本也决定拨出10亿美元作为支助亚细安的五个工业计划,这是我此次到来的目的之一。
马可斯:起初我以为这是一项宣传,我很兴奋,这是日本领袖第一次在宣布援助之时把数目公布出来,我想请问福田阁下,对这个数目是不是可以作为阁下个人担保或政府担保,或已得到国会的同意?
福田:我与国会谈过。
李光耀:在援助时日本将在其GNP中占多少?
福田:将不会少过0.7%。ODA今后五年将加倍增加数目,其使用方法,我们将尊重亚细安方面的意见。我们对亚细安五大工业计划将予以支持,也祝其成功。
马可斯:日本表示不成为军事大国,而愿将力量集中在对世界和平的贡献,我对此内心表示感谢。
李光耀:日本表示一方面能保持固有文化传统,一方面又能使国家现代化,我们可从中取得其经验加以学习。亚细安和日本的关系,在此次会议之后也将进入新的阶段。
胡申翁:日本政治家在谈话中如此坦率的还是首次。马来西亚对其农业、食粮的生产极为重视,对外国前来投资的环境改善也努力为之。关于对印支三国的关系,我们也有诚意给予援助,并且伸出友好的手,可是都没有得到对方的良好反应。
福田:要鼓励私人投资前来,不应有许多限制,比方法律上的问题、签证问题、用人问题,这些限制都将影响到一些私人投资到来,一些国家有必要将投资环境加以圆满改善。
胡申翁:我很遗憾这些事件曾在马来西亚发生过。
他宁:对这些限制我感到内疚,返国后我将和我的同僚们谈商此事,加以检讨修改。泰国与共产邻邦的关系极为紧张,局势也很严重。
福田:亚细安对印支采取的立场非常正确,美国自越战后对越南的政策也是正确的,我们对印支国家,不应抱有对抗的态度,我们对他们要有同情心,他们的民族主义意识也很强,不好把他们逼到苏联或中国的怀抱。他宁先生,你以为印支真的会进攻泰国吗?
他宁:边境的情势确实很严重,我们猜不透共产党人的想法,不过我们不能不有所预防。
马可斯:日本对美军自韩国撤军之事作何看法?
福田:我们非常关心此事,因为地理上我们与韩国很接近,我们在那里有很大的经济投资,不过我不以为那里将会发生重大事故。日本不以为中国的军力足以对日本构成威胁,苏联的军事威胁才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在经济上的强大是因为我们在军事上的经费很小,它仅占GNP的0.6%(此时福田的随员向他指正是0.8%),对不起,是0.8%。
李光耀:我们请福田首相将最一时期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经济会议及与美国卡特总统会谈的经过说一说,资深的福田,对世界经济非常熟悉,也素有研究,在当前世界领袖中,是唯一出席过两次在伦敦举行的经济会议,一次是战前(30年代),另一次是最一时期,我们想向你了解更多详情。
福田:1973年的石油危机是由先进国引起的,应负很大的责任,当下先进国的责任应该是使世界经济加以改善,恢复景气,我在伦敦会议及会见卡特总统时都作如此主张,世界的人口将再度增加,世界也将进入能源缺乏的时代,这是件严重的事。
至于较前的伦敦经济会议,在讨论世界经济危机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无成就。随后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今日我们面对的经济难题,比上回更严重。
李光耀:我们也想了解福田首相的世界观。
福田:今天碰上的世界大难题,经济混乱和政治混乱与以往不能相提并论,世界需要共同协调,共同依赖。对于文化、传统不同的亚细安,日本有很高的评价,不久前的伦敦会议上对劳工、通货膨胀及经济不景三大问题,先进国对其对策都有一致看法。
胡申翁:谢谢你,福田先生,给我们不少宝贵的意见。如果没有异议,我们着手拟定联合声明好了。
福田:我也期望再有这种机会。
新演讲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22日在东京发表演讲,首次全面阐述亚洲外交政策,倡导构建亚洲防灾防疫网。
福田把这次演讲要点定位为“新福田主义”,认为这应是日本今后30年遵循的亚洲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新福田主义”
福田当天下午在有关“亚洲未来”的论坛上发表题为《太平洋成为“内海”之时》的演讲。
这是福田1976年9月上台以来,首次全面阐述亚洲外交政策。福田沿袭父亲、已故前首相福田赳夫1977年提出的“福田主义”思路,把这次演讲定位为指导日本未来30年亚洲外交政策的“新福田主义”。
福田说,日本与亚洲其他国家应该是“分享利益、共担问题的同僚同伴关系”。
“在21世纪,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开上世纪把太平洋割裂成东方与西方的狭隘观念?”福田说,“重要的是,亚太地区的所有国家致力于建立互信关系。”
福田康夫的父亲福田赳夫于1977年8月历访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表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基本原则,即“福田主义”,改善了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日本媒体认为,“新福田主义”的地域范围远超“福田主义”,不仅涵盖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还把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南北美洲纳入其中。
福田说,16世纪时,地中海的贸易造就了欧洲繁荣,亚太国家今后应该把太平洋变成地中海那样能频繁进行人员及物资往来的“内海”。
“随着交通手段的发展,如今太平洋已缩小成地中海,今后还将进一步缩小,”福田展望说。
多项承诺
福田在演讲中提出有关日本对亚洲发展的多项承诺:支持东盟为实现共同体;强化日美同盟;使日本成为一个和平合作国家;加强日本与各国青少年的交流等。
福田具体阐述说,东盟处于亚太地区“区域合作的枢纽位置”,日本考虑将来设立负责东盟事务的大使和东盟代表部;今后30年应该成为“消除亚洲贫富落差的30年”。
福田把日美同盟定位为“亚太地区的稳定器”,同时表示日本将继续支持美国等在印度洋的“反恐”行动。
鉴于中国四川发生大地震以及缅甸遭遇强热带风暴,福田在演讲中倡导构建“亚洲防灾防疫网”,将亚洲各国紧急救援组织连为一体,共同应对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等突发事件。
引发揣测
福田提出“新福田主义”的时机引发媒体和观察人士揣测。
日本《产经新闻》23日援引政府内部消息来源说,福田政府认为,今后30年间,随着美苏为中心的冷战体制消失,除了日美同盟,日本与中国、俄罗斯、韩国等亚太国家构建共同体的机会已经来临。
不过,东京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中野弘一(音译)认为,福田想通过外交提升支持率。
共同社本月初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福田内阁的支持率跌至19.8%。这是2001年森喜朗内阁下台以来,日本内阁支持率首次跌破20%。
“我猜,他想借助外交东风,提升自己的低支持率,”路透社援引中野的话说。
相关资料
1977年8月,日本首相福田赳夫访问了马、缅、印尼、新、泰、菲六国。8月18日,他在访问的最后一站马尼拉发表了题为《我国的东南亚政策》的演讲后被通称“福田主义”。其要点是:(1)不做军事大国。(2)建立相互信赖关系。(3)积极提供合作。这三点来源于对1950年代以来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1980年代,日本与亚洲关系得到了较顺利的发展,历届内阁都奉行“福田主义”,坚持不作军事大国的方针。可以说,“福田主义”的影响,使日本赢得了良好的地区环境,从而促使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
进入1990年代,由于日本政坛的整体右倾,福田门下本应继承其衣钵的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二人却离“福田主义”越来越远,且小泉纯一郎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针对时下日本的外交政策,日本政坛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公开指责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并批评日本国内支持参拜靖国神社的观点。他的话,是日本政坛Nearly a decade来不曾有过的。
他就是福田康夫——福田赳夫的长子、日本政坛在位最长的官房长官。
福田康夫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此后一直在原丸善石油公司工作了十七年,直到40岁,他才开始步入政坛,其父当选首相后,福田康夫成为首相私人秘书,1990年,54岁的福田康夫首次当选议员,进入政界,深得父亲的亲传,对日本外交政治日益明白。由于其父福田赳夫创立了自民党内一大派系“福田派”(现已演变为“森派”),并一手培养了森喜朗、小泉纯一郎两位首相,故在森喜朗内阁及小泉内阁福田康夫两次留任,成为日本在任时间最长的官房长官。日本有媒体比喻福田是“公子”,而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是“书童”。
小泉纯一郎将卸任,同为森派成员的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两人被推为首相人选,虽然现任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呼声很高,但是自民党森派会长森喜朗原先希望先由福田出马,将来由安倍继之,以免派内分裂,但受到小泉支持的安倍没有让步的打算,森喜朗只能决定让他们参加党内自由竞争,这就冒着分裂的危险了,因为两人在派内各有相当的支持者。日本4月的民调显示安倍以51.9%的支持率远远抛离其他对手,被认为是二号人物的福田也仅获得22.1%的支持率。但进入5月后,福田相继出访约旦、阿联酋和美国,并且在美国受到了超规格的厚待。一时间日本国内各界揣测不已,分析说这是美国在暗示更偏爱温和的首相人选。随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福田的外交政策和安全观。5月安倍的支持率跌至40.1%,而福田上升到了31.4%。福田的外交政策和安全观秉承了其父的“福田主义”,呼吁为实现东亚共同体制定综合政策。这是构成福田康夫民望走强的基础。
不过福田还是一贯低调,至今都对是否参选首相不置可否,只说“我没有野心”。
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于1977年8月历访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各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发表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基本原则,即“福田主义”,内容主要包括:
1.日本不做军事大国,要为东南亚以至世界的和平及繁荣作出贡献;
2.日本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与其他亚洲国家加强交流,并作为真正的朋友,建立心心相通的互信关系;
3.以“对等合作者”的立场,积极配合东南亚各国的团结和“坚韧性”,并致力改善印支半岛各国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福田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东南亚政策的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