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

浙江省绍兴市秦望山

秦望山即刻石山,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土名“燕子岩头”,“自诸暨入会稽,此山最高”。

旅游指南
古越之地,历史悠久,一桥一石皆有来历,山川江河更是一部物化的史书。别的不说,窥其名,便可探一番历史的烟云者,量莫大焉。如绍兴城南的秦望山,便因当年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地,远望南海(今杭州湾)而得名。
遥想2200多年前的那个初冬,龙车凤辇、万夫簇拥的一代霸主,于诸暨、大越一路逶迤而至会稽祭禹之后,登临五百多米的秦望山巅,远眺浩瀚的大海,俯视脚下新征服的领地,那种君临天下、舍我其谁的威严和雄仪,该是何等的气势。也许天下为王者,除了指点江山的得意外,都有激扬文字的嗜好,登临秦望山的秦始皇同样忘不了这一茬。于是他命随行的丞相李斯,手书小篆,铭文刻石,以颂政德。秦望山因秦始皇的登临望海而成越中名山,也因李斯的铭文刻石,而成绍兴于兰亭之外的又一书法重地。
其实,即使秦望山没有秦始皇的登临和李斯的铭文刻石,在会稽群山中也是独傲翘楚的。海拔543.6米的秦望山是会稽山秦望、法华、兰渚、香炉、云门、委宛等众山的最高峰。作为越地的标志,秦望山一定意义上就是会稽山的代表和特谓。“南登秦望山,目极大海空。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奚谷壑争喷薄,江湖递交通。振缗还早潮,弭棹候长风。”挺拔巍峨的山势,众峰之杰的雄竣,使秦望山成为俯瞰越中胜景的最佳所在。“悬瞪孤危,径路险绝;板箩扪葛,然而能升。山上无甚高木,当由地迥多风所致。”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中寥寥数笔的记载,则将秦望山陡峭险艰的风光和山腰树木葱茏,山顶惟有裸岩、灌丛的独特气象和体貌摹写得纤毫毕露。“绝顶高峰路不分,岚烟长锁绿苔纹。猕猴推落临岩石,打破下方遮日云。”在唐朝诗人萧翼的眼里,云蒸霞蔚,气吞碧湖,势入东溟的秦望,无疑更是一座“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仙山了。  当然有过一代霸主登临的秦望山,无论对自身还是对绍兴,更是一种值得依仗的机杼和乖巧。古往今来,尤其是唐朝一代,罗隐、李邕、萧翼、薛据、皎然、白居易、陆亘、方干等众多骚人墨客,登临秦望并留下金声玉振,想来概与这种机杼和乖巧不无关联吧。而对“书法之乡”的绍兴,李斯在秦望山巅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俗称《李斯碑》),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
来源:《市场报》 (2004年03月26日 第二十六版)
相关作品
作者/杨威
始皇帝以海内为家,巡秦望而越中勒功。中山兔毫,述以平一之霸德;金星石砚,宣以混同之雄烈。置郡牧以四九,六国之宗社丘墟;却匈奴以七百,四夷之君臣宾服。走车书于万里,文轨同焉;铸金人以十二,兵戈销矣。火消水长,普天非周氏之国;缁衣黔首,率土尽秦市之民。追风蹑景,逶迤于钱塘南北;凤盖鸾旗,辐辏乎会稽上下。千乘万骑以来萃,象辂龙车而遥临。立石颂德,席卷之志遂焉;登山望海,囊括之意得焉。
以为诸侯削平,自可百叶为君。是以壮怀摧,逸志振。寻仙之方士才出,造天之阿房遽构。城长万里,崇高而限天限地;道广廿丈,通达于燕国楚国。北地之巡行方罢,东鲁之游兴复起。朝览琅邪之山色,夕观洞庭之湖光。穷仓廪以充奢欲,殚脂膏而骋骄心,焚诗书以愚民智,坑诸生而遏众听。役四海之苍黎,如犬如马;困六合之赤子,作奴作囚。独夫之荼毒横流,兆民之疾苦罔顾。不知玉阙之外,遍是饥劬之人;金城之下,几多恸哭之女。
及乎龙去鼎湖,鹿失渭川。蓬山之仙人未睹,沙丘之形骸已崩。陈吴偏袒以首倡,连兵扫其余威;刘项提剑而后继,拥众拔其根本。骊山之巨构未毕,虎视之强秦已无。始皇之王欲万代,季君之运终二世。嗟乎!谓功过五帝,不识五帝以仁义而成功;谓地广三王,不知三王以德化而统地。民者国之本也,德者政之基也。不恤民而能长久者,未之闻也;不修德而能安固者,未之有也。霸业荒凉,怅望而祖龙已遐;日月深远,吊古而秦辙可鉴。
【注释】
【1】 始皇帝:即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海内:国境之内,全国。古谓我国疆土四面临海,故称。《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秦望:浙江省诸暨市秦望山,是会稽山脉的名山,因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地,远望南海而得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此山祭大禹,望南海,立石刻颂秦德。越中:越国的中心地带会稽山地区。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司马相如《封禅文》:“勒功中岳,以章至尊。”
【2】 中山兔毫:即中山毫。用中山兔毛所制的笔。古代常用为名笔的代称。李白《殷十一赠栗冈砚》:“洒染中山毫,光映吴门练。”王琦注引王羲之《笔经》:“诸郡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平一:平定,统一。《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休烈,平一宇内。”霸德:指霸业。《北齐书·文宣帝纪》:“大崇霸德,实广相猷。”
【3】 金星石砚:即金星砚。古代名砚。曹昭《格古要论·古砚论·砚名》:“龙尾砚、金星砚,已上俱出歙县,皆砚之异名。”欧阳修《谱牡丹记·砚谱》:“歙石出於龙尾溪,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以金星为贵。”混同:统一。《汉书·地理志下》:“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雄烈:伟大的功业。《三国演义》:“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4】 郡牧:犹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四九:即三十六。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六国:指战国时位于函谷关以东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宗社:宗庙和社稷的合称。《南史·虞寄传》:“朕不食言,誓之宗社。”丘墟:荒凉残破,成为废墟。《封神演义》:“眼见七庙不守,社稷丘墟,我何忍见!”
【5】 七百:七百里。贾谊《过秦论》:“(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宾服:归顺,服从。《汉书·食货志上》:“匈奴称藩,百蛮宾服。”
【6】 文轨: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谢安传》:“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
【7】 金人:铜铸的人像。《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兵戈:指兵器。李白《大猎赋》:“韬兵戈,火网罟。”
【8】 火消水长:火,火德。水,水德。消长,即盛衰。《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普天:天下。《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上定洪业,使普天一统。”周氏:周朝。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天子之亟务也。”
【9】 缁衣:黑色衣服。《史记·秦始皇本纪》:“衣服旄旌节旗皆上(尚)黑。”黔首: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更民名曰黔首。”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犹言四海之内。《北齐书·文宣帝纪》:“网疏泽洽,率土归心。”秦市:秦朝。聂夷中《住京寄同志》:“役役大块上,周朝复秦市。”
【10】 追风:良马名。崔豹《古今注·鸟兽》:“秦始皇有七名马,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凫。”泛指名马。蹑景:良马名,泛指名马。逶迤:曲折延续不绝貌。钱塘:钱塘江。
【11】 凤盖:皇帝仪仗的一种。饰有凤凰图案的伞盖。欧阳修《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讲筵诸公》:“晓谒龙墀罢,行瞻凤盖翩。”鸾旗:天子仪仗中的旗子。上绣鸾鸟,故称。冯延巳《寿山曲》:“鸳瓦数行晓日,鸾旗百尺春风。”辐辏:聚集。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众美辐辏,表里发挥。”会稽:会稽山。
【12】 来萃:来集。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巴蜀缙绅,莫不来萃。”象辂:以象牙为饰的车子,为帝王所乘。《隋书·礼仪志四》:“讲之旦,皇帝服通天冠、玄纱袍,乘象辂,至学,坐庙堂上。”龙车:指天子的车驾。王安石《题永昭陵》:“龙车不可望,投老涕沾衣。”遥临:谓从远处到来。
【13】 立石:树立碑石。《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颂德:歌颂功德。席卷:如卷席一般。形容全部占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4】 囊括:犹言全部占有。
【15】 削平:铲平,消灭。江淹《恨赋》:“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自可:自然可以。百叶:犹百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秦)自谓本枝百叶,永垂洪晖,岂寤二世而灭,社稷崩圮哉?”
【16】 壮怀:豪壮的心怀。张煌言《海上》:“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发鬼神愁。”逸志:纵欲放荡之志。李群玉《穆天子》:“穆满恣逸志,而轻天下君。”
【17】 寻仙:《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古仙人)、高誓(古仙人)”,“(秦始皇三十二年)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史记·封禅书》:“邹衍以阴阳主运显於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造天:上达于天。极言高大。阿房:指阿房宫。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建造。《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葛洪《抱朴子·君道》:“鉴章华之召灾,悟阿房之速祸。”
【18】 城:指长城。
【19】 道:驰道。《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廿丈:二十丈。秦一步为六尺,秦一尺约合现在23.1厘米,五十步约69.3米,一丈约3.3米,69.3米为21丈,这里取其整数,故曰广廿丈。通达:通行。
【20】 北地:北地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义渠县(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巡行:出行巡察,巡视。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明年渠成,帝亲巡行。”东鲁:原指春秋鲁国。后以指鲁地(相当今山东省)。秦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七年间,曾多次巡行东鲁,立石勒功颂秦德。《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于是乃并渤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二十九年)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还过吴,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游兴:巡游的兴致。
【21】 琅邪:山名,“邪”通“琊”,又作琅琊。位于山东青岛胶南琅琊镇。《史记·秦始皇本纪》:“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洞庭:洞庭湖。《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浮江,至湘山祠(在洞庭湖君山上)。”
【22】 仓廪:贮藏米谷的仓库。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实仓廪。”奢欲:奢侈的欲望。《后汉书·宦者传序》:“皆剥割萌黎,竞恣奢欲。”脂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李敬方《汴河直进船》:“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骄心:骄矜之心。《韩非子·解老》:“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焚诗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四年)(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民智:人的聪明才智。黄遵宪《纪事》:“民智益发扬,国富乃倍蓰。”坑诸生:诸生,众儒生。《汉书·叔孙通传》:“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遏:抑止,阻止。众听:犹民听。指民众的舆论。
【23】 役:驱使,役使。苍黎:百姓。蒋士铨《临川梦·遣跛》:“怨天公意歹,苍黎困水灾。”
【24】 六合:天下。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赤子:比喻百姓,人民。刘大櫆《祭尹少宰文》:“泰山乔狱,忽然崩摧。斯文何托,赤子畴依?”
【25】 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杜牧《过骊山作》:“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荼毒:毒害,残害。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德祐表诏》:“诏书到日,其即归附,庶生灵免罹荼毒,宗社不至泯绝。”横流:充盈,遍布。司马迁《封禅文》:“协气横流,武节飙逝。”兆民:泛指众民,百姓。《礼记·月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疾苦:指人民生活中的困苦。荀悦《汉纪·宣帝纪一》:“荡涤烦文,除民疾苦。”
【26】 玉阙:指皇宫、朝廷。夏完淳《青楼篇与漱广同赋》:“有时玉阙朝诸侯,有时金门征群流。”饥劬:饥饿劳累。白居易《题座隅》:“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27】 金城:如金属铸成的坚固城墙。这里指长城。几多:多少。《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恸哭之女:这里指孟姜女哭长城事。
【28】 龙去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杨云鹏《送王希仲北归》:“龙去鼎湖中国换,鹤归华表昔人非。”鹿:比喻政权。如:逐鹿。渭川:即渭水。孟浩然《登总持寺浮图》:“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29】 蓬山:即蓬莱山。相传为仙人所居。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沙丘:古地名。秦始皇巡视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形骸:身体。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比读庄生之文,悟其元旨,知物论生於是非,生死累於形骸。”崩:旧称皇帝死为崩。《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
【30】 陈吴:指陈胜、吴广。偏袒:解衣裸露一臂。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其伍皆袒右,故曰偏袒。《史记·陈涉世家》:“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首倡:首先倡导。岳飞《奏李道归顺状》:“李道将带五百余人,首倡归顺,已到邓州。”连兵:联合兵力,集结军队。苏轼《贾谊论》:“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雄雌。”余威:余剩未尽的威力。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31】 刘项:指刘邦、项羽。提剑:《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后以“提剑”谓起兵。杜牧《感怀诗》:“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拥众:聚众,拥有众多兵员。傅玄《晋鼓吹曲·惟庸蜀》:“拥众数十万,窥隙乘我虚。”根本:事物的根源,基础,最主要的部分。《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致殁身。”
【32】 巨构:指高大的建筑。袁桷《次韵蒋商卿》:“巨构千础承,珍裘百狐聚。”虎视:谓如虎之雄视。形容威武之状。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3】 王:称王,作皇帝。万代:《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季君:王朝末代的君主。这里指胡亥。二世:两代。曹冏《六代论》:“昔夏、殷、周 之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
【34】 功过五帝:五帝,上古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位帝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仁义:仁爱和正义。《吕氏春秋·适威》:“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成功:成就功业事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35】 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武王。德化:犹德教。王逢《题马洲书院》:“德化三王并,威仪百代尊。”统地:统治区宇。
【36】 恤民:谓忧虑人民的疾苦。《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
【37】 修德:遵循实行德政。安固:安定巩固。《荀子·强国》:“自四五万而往者,强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安固,非大之力也,隆在修政矣。”
【38】 霸业:称霸诸侯的事业。《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荒凉:荒废,凄凉。祖龙:指秦始皇。胡曾《咏史诗·东海》:“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39】 深远:指时间的久长。枚乘《七发》:“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吊古:凭吊往古之事。陈与义《登岳阳楼》:“白头吊古霜风里,老木苍波无限悲。”秦辙:谓秦代的教训。
作者简介:杨威,字逸驎,1985年生,安徽砀山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作品涉及序、赋、论、记、传、墓志铭等多种古代文体。
地图信息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