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师孟

宋代名臣

程师孟(1015—1092),字公辟,号正议,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生于官宦之家。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历任光水、钱塘县令,桂州通判,楚州、夔路和河东提点刑狱,在夔路开仓赈济灾民;在河东兴修水利,防治水患。治平元年(1064)入京任三司都磨勘司,管理河北四榷场事务。熙宁元年(1068)九月,以光禄卿出为福州知府。翌年四月动工。修建子城城墙,并扩建其西南隅;又以余力疏浚河湟,修造桥梁。熙宁三年(1070),师孟在庙学内建厅舍,州学教授有厅自此始。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请文学家曾巩作《道山亭记》。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作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福州人民为师孟建生祠于乌石山千福寺,在祠旁立石碑,镌刻他的诗作。师孟在广州6年后,入京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将作监,又移知越州、青州。后以年老辞官归里,进正议大夫。著有《奏稿》1卷,《续会稽掇英录》20卷、《广平奏议》15卷、《诗集》20卷、《长乐集》1卷。均佚。

人物生平
程师孟幼时聪慧,年五六岁便会作诗。景佑元年(1034年),张唐卿榜,考取文科进士。初任光水钱塘县令及桂州通判。庆历中(庆历:1041年至1048年)改知南康军,楚、邵二州,任夔路提点刑狱。(宋代的刑狱提点主管所属各州的司法和监察,兼管农田水利),后转任河东路刑狱提点,泸水一带西戎多次进犯渝州边地,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很远,有敌警讯,率兵一整天才能到。程师孟奏请迁路治到渝州。夔州路部没有常平粟,奏请建常平仓。恰逢凶年歉收,赈济饥民不足,即下令调用其他的储备粮,不等向上报告。官吏害怕,告诉他这样做不行。师孟说:“一定要等待报告,挨饿的人都饿死了。”最后还是开仓放粮。辖区内有很多傍接山谷的土地,每年春夏大雨,水势大而浑浊,俗称“天河”。程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治行为东南之最。他总结经验,写成《水利图经》,颁发各州县。嘉佑元年九月(1056年农历9月)至嘉佑八年(1063年),任洪州知州。洪州经常有水灾,师孟积石为江堤,开渠章沟,设北闸以调节水的升降,洪州水患遂免。治平元年(1064年),入京任三司都磨勘司,管理河北四榷场事务。有一次,皇帝命他招待辽国使者萧唯辅,接伴契丹使,萧惟辅说:“白沟之地属于宋、契丹相连地区,今南朝(指宋朝)植柳数里,而以契丹人在界河捕鱼为罪,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师孟说:“两朝都应当遵守誓约,涿郡有案牍条文可以供检查督察,你舍弃文书,凭口说,岂不是想生事吗?”萧惟辅惭愧地辞谢而去。治平三年(1066年),任江西路转运使。袁州发生了盗患,因本州的小吏充当他们的耳目,好久不能抓到他们,师孟捉拿几个小吏审讯送狱后,盗贼即被擒获。
熙宁元年九月(1068年农历9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太守。为政简易严明,痛惩地方豪恶,审理案件,公正无私,下属都不敢蒙蔽他。曾在福州当过四十年的老吏夏铧说:他见过太守多人,没有一个不受他们欺骗,只有两位太守是例外,师孟便是其中之一个。善作,简明率直,有自乐天之风,诸多改革,被誉为:“发隐摘伏如神”。福州旧有子城,建筑甚为坚固,宋初统一全国后,朝廷令将子城拆毁,余下的只有3尺,不能防御盗贼。历任太守均准备修建,均因费用大而作罢。师孟一来福州,就对转运使说:“我只要20万缗钱,就能修建子城。”熙宁元年冬(1068年冬),与陈襄、沈公仪、湛仲膜、刘执中、杜伯通、马益损游乌石山。乌石山,又名道山,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中部。师孟登山揽胜,认为此山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遂改名:“道山”。据《神解记》记载山上有三十三景,因为没有标识,有的景物无处可寻,有的景物产生争议。师孟进行搜访,祥加考证,核定各景名称如“天章台”、“冲天台”等。均用篆书写,刻在岩石上,又增建了“道山”等三景。加上旧的和现在有的,称为三十六景。后来又发展很多景物,至宋末统计,已有四十九景,但人们仍称乌石山三十六奇,这名称就是师孟确定下来的。熙宁二年四月(1069年农历4月),修建原有城墙,并扩建东南隅,城周长950丈,厚4丈。前后仅费19万缗钱,又以余力浚河湟,历时仅用半年。福清县香岩寺与洋屿村民争讼,历久未决。师孟上奏朝廷,凡沿海泥淤地方,应准许人民筑堤为田,遂结束这桩讼案。熙宁三年(1070年),福州庙学大兴,他决定在庙学花园内添建教授宿舍。教授有宿舍,自此时始。福州旧威武军门(今鼓楼前),自前任太守元绛建有双门,师孟便利用那些楼房,设置铜壶滴漏,用击鼓方法,通告市民,作为标准时间。其最大特点是每隔一刻钟左右,“铙神”能在水力机械作用下自动击铙8下。该装置在中国水钟发展史上可谓少见,在宋、元、明时期,是计量时间的标准器具,并设置在皇家钟鼓楼上。滴漏建成,师孟在漏室中题诗二,其一云:“台门新漏一声闻,此时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须谈及叶参军。”叶参军,指当时工程技术总监叶左院。由此可见程公不贪功的高尚品格。其二云:“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厘。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吉凶时,指准确报时十分关键。由此诗可见程公对报时人的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其责任重大。师孟提倡植榕,绿化福州,还留下不少诗篇和“霹雳岩”、“天章台”、“冲天台”、“光禄吟台”、“宿猿洞”等题刻。光禄吟台,又称“玉尺山”,位于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1070年),光禄卿、福州太守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现还保留着清代曲池、石桥、小亭等景观,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他还采取一些有益于民生和文教的措施,如罢用铁钱,救灾荒,聘贤才,兴教育等。福州人民感激地说:“国家历任福州太守,谢泌以惠受著名,蔡襄以严肃见称,程公可谓两者俱备。”师孟性又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因建亭其上,名“道山亭”,他又游闽山保福寺,僧人为此刻“光禄吟台”于石。师孟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乌石山志》记载:在天章台左,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可比道家蓬莱、方丈、瀛洲,因篆书镌“道山亭”三字,曾巩作记,林希书而勒诸碑。后亭圮碑没。明万历(万历:1573至1620年)初,提学副使胡定复作道山亭,诸士于亭侧竖感知碑,林熑为记。道光二十年(1840年),神光僧镜妙重建。现八角型的道山亭是1955年重建的,高4米、直径4米,上部重檐翘角,仰面四层叠井,六向设美人靠,木构加纹绘。2008年又修饰一新。元丰二年(1079年),请当时福州太守曾巩作《道山亭记》,为道山亭写记,使道山亭随曾巩大名,流传千古。2008年,在道山亭北面重建了《道山亭记》碑,碑文由现代书法家张潜华先生题写。宋熙宁三年(1070年),在福州任职虽仅有一年九个月,但百姓感念他的治绩和官德,为他建生祠于乌石山千福寺,并在祠旁立有诗碑,镌刻他的诗作。他虽不是福州人,但对福州人民贡献很大,《宋史》对于他治理福州的政绩:“筑子城,建学校,治行最东南”这十一字的评价。
熙宁三年六月(1070年农历6月),调任广州知州。熙宁四年(1071年),再任经略史。熙宁四年十月(1071年农历10月),知州师孟“举大筑”西城,避开“弥旬涉月而不休”的多雨季节。熙宁五年春(1072年春),主要工程完工,“无一朝之雨而落”。熙宁五年正月十七(1072年农历1月17日),“新城见于水中,逾数刻不没,海旁之民走观者无不骇异”,皆认为是南海神显灵所致。筑城之事遭到流言蜚语,师孟易职之事布于朝野,“藩汉之民”至庙乞神,皆如所愿。熙宁六年二月(1073年农历2月),升迁为谏议大夫,再任广州知州,官民又以为南海神庇佑而致。师孟在广州“为守四年”,“谷登民阜,冠盗衰急,而瘴疬不作,蒙神之助居多”。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十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10月),师孟六谒南海神,祈谢神降甘霖。先是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正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1月),“以天久不雨”,祭祀天地百神及名山大川,师孟率广州地方官员赴南海庙祭祀;此后,“两祷两谢,获应颇异”。熙宁七年八月(1074年农历8月),“上以久旱,精祷天下名山大川”,师孟第五次奉诏“致祠南海洪圣广利昭顺网”,精诚所至,“已而休应,云获复命,行赛谢之礼。三祈三报,南海神灵异一斑。熙宁七年正月十五(1074年农历1月15日):与金君卿、李宗仪、许彦先同游广州药州。熙宁六年十二月至熙宁七年四月(1073年农历12月至1074年农历4月):四谒南海广利昭顺王,师孟之子德叟、义叟陪位。熙宁七年正月二十三日(1074年农历1月23日):在广州府南海东庙立石,碑文陈述了师孟在南海东庙祭拜神灵的过程和当时祭拜神灵的状况。熙宁八年五月十日(1075年农历5月10日),代还,同郡守僧彦游,师孟之子德叟、义叟、纯叟待行。师孟在广州治理时大力提倡国际贸易,增加税收,使广州居民安居乐业。
师孟为贺契丹主生日诞辰,到涿州,契丹排列入席位置,迎客的人向正南而坐,涿州的官吏向西而坐,宋使向东而坐。程师孟说:“这是看不起我。”不入席就座。从太阳偏西一直争至黄昏,跟随他的人为他担惊失色,师孟语辞气概更加坚毅,叱责傧相改变安排,于是,改为要迎客的人坐西向东。第二天,涿人在郊野为他饯行,他疾驰而过,头也不回。熙宁九年(1076年),入京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熙宁十年五月至元丰二年(1077年农历五月至1079年),任越州太守,升京东安抚使,正义大夫。元丰三年(1080年),出治青州。元丰四年(1081年),告老还乡,返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师盂历宫大郡,用法公正,几豪强犯法的一律严治,不畏权势。书法家米芾说:“程师盂以文学登科,以政绩升迁,以言语折服敌人,以恬退告老。”到处都有政绩表现,洪、福、广、越州皆有生祠。
个人作品
著有《奏稿》1卷,《续会稽掇英录》20卷、《广平奏议》15卷、《诗集》20卷、《长乐集》1卷。
亲属成员
程师孟,程立信三子,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寿七十八;宋景佑元年(1034年)娶唐朝秘书监贺知章后裔贺仿之女,生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卒于元丰六年七月(1083年农历7月),师孟将她妆奁之类的东西全部送人。元丰七年三月(1084年农历3月)下葬于桃花之坞(今江苏省苏州市),寿六十九,累封长乐郡君。
生有十一子二女:宽,嘉佑六年(1061年)王俊民榜,文科进士,十年没做成官(1061至1071年)。有大抱负,识时务。皇上即位,下诏请求直言时敝,上书献计献策几万字。当时考取了功名的第一名,还没当上官,就和他弟弟七人卒在父母亲前面,只剩下三个弟弟陪伴父母左右。容,讳德叟,任开封府阳武县县丞;宏,直州军事推官;纯叟,承务郎;二女:长女嫁郊社斋郎郭钧,次女嫁颖昌府长社县令陈廓。孙男女有十二人。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