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谦恭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程谦恭,男,甘肃静宁人,中共党员,1962年12月10日出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30余项科研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3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含合著)5部(第一作者2部);获省部级二、三等科技进步奖10项。已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30名,正在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2名。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暨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暨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人物经历
现任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暨中国国家小组成员;国际地质灾害减轻协会(ICGdR)终身会员、助理主席,ICGdR期刊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编委;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同行评议专家;铁道部铁路科技专家,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招标评标委员会评委专家;四川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四川省评标专家,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技术专家;《土工合成材料资讯》特邀指导专家。
1979.09~1983.07,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勘探系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08~1984.08,宁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助理工程师,从事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84.09~1987.07,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勘探系 构造地质专业(地质灾害方向),攻读并获得“构造地质学”理学硕士学位;
1987.08~1994.08,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地质勘探系讲师,从事构造地质、遥感地质教学与科研工作;
1994.09~1998.02,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副教授,在职攻读并获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学博士学位; 1998.03~1999.1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副教授,从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程”方向科研工作;
1999.11~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系教授(2003年增列为博导),从事“地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0.01~2000.0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2000.09~2002.06,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程”方向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
(1)本科教学课程:岩体力学;构造地质学;地质专题。
(2)硕士教学课程:地质灾害理论与实践;灾害工程模型试验的理论与方法。
(3)博士教学课程:地质灾害专论;岩土体的损伤与断裂。
研究方向
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工程)、岩土工程(抗滑桩、土钉、地下连续墙结构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暨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国土资源部科技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40余项科研工作。在国内外顶级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60篇,三大检索论文20篇,出版科技专著3部。
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30余项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10篇,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50余篇,出版科技专著(含合著)5部(第一作者2部);获省部级二、三等科技进步奖10项。已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43名,正在培养博士生8名、工学硕士生14名、工程硕士生21名。
科研成果
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35项科研项目。
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 2014.01-201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抗地震液化机理研究(编号:41372292)”,项目负责人;
[2] 2012.01-201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1172260)”,项目负责人;
[3] 2002.0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远程滑坡液化减阻和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项目编号:40172093)”,项目负责人;
[4] 2012.01-201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软基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沉降特性研究”(编号:51108393)”,项目指导与项目主研(本人指导的文华博士为青年基金项目的负责人);
[5] 1999.01-20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40172093)”(项目负责人:胡厚田),项目主研(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1);
[6] 2005.01-200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冻土冻融状态与震电效应实验研究(项目编号:40472157)”(项目负责人:刘争平),项目科研骨干(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2);
[7] 2008.10-201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控制”(首席科学家:崔鹏;973项目编号:2008CB425800)课题一“强震作用下斜坡失稳破坏机理及分布规律(项目编号:2008CB425801)”(课题一负责人:黄润秋)子项目“强震诱发崩滑灾害高速远程流动机理与动力特征研究(子项目负责人:程谦恭)”,课题一科研骨干,子项目负责人;
[8] 2001.01-2004.1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综合自然地理学(项目编号:40025103)”(项目负责人:崔鹏)子课题“高速滑坡转化成滑坡型湿碎屑流的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程谦恭),项目科研骨干,子课题负责人;
[9] 2012.01-2014.12,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编号:20110184110018)”,项目负责人;
[10] 2000.01-2000.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流体动力学研究(第28批)”,项目负责人;
[11] 1999.01-1999.1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制研究(第24批)”,项目负责人;
[12] 2004.01-2007.07,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0331849457)”,项目负责人;
[13] 2004.01-2007.06,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项目编号:z2004-2-51002)”,项目负责人;
[14] 2003.01-2005.1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速远程滑坡动力学机理研究(项目编号:重点03143)”,项目负责人;
[15] 2003.01-2003.12,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青藏铁路冻土技术的研究—路基的调查监测与整治措施的研究(项目编号:2003G021—A)”(项目负责人:高波),项目科研骨干(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排名2);
[16] 2005.01-2006.1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 ,项目负责人;
[17] 2003.01-2004.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大射电望远镜(FAST/SKA)贵州台址普查及相关环境研究(项目编号:黔科合计字2040)”,项目负责人;
[18] 2011.01-2012.12,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长大隧道地质灾害勘察交变电磁场三维有限元计算”(2010JY0066),项目负责人;
[19] 2008.10-2010.5,“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20] 1999.01-1999.12,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基金项目“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全程流体动力学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KF012)”,项目负责人;
[21] 1997.01-1998.12,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渭北坍陷滑坡区工程地质环境系统工程研究(项目编号:SX210),项目负责人。
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
[22] 2014.06-2017.06,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川藏铁路高山峡谷区高陡边坡深厚卸荷带工程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23] 2010.11-2013.12,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铁路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项目负责人;
[24] 2014.06-2015.06,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南宁铁路枢纽膨胀土路堤填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5] 2011.04-2013.12,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铁路采空区上方路桥地基变形及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6] 2009.05-2010.12,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厦深铁路潮汕车站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及沉降变形控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27] 2007.01-2008.12,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郑西客运专线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8] 2006.09-2008.12,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29] 2008.10-2010.5,兰州铁路局项目“陇海线路基检测”,项目负责人;
[30] 2008.02-2008.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梓潼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负责人;
[31] 2007.01-2007.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四川里伍铜矿采空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项目负责人;
[32] 2006.11-2007.5,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广元市煤矿采空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
[33] 2006.07-2006.12,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四川省九龙县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与压覆矿产资源调查”,项目负责人;
[34] 2000.01-2000.12,中国科学院高访学者资助项目“滑坡型干碎屑流转化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
[35] 2000.1-2001.12,西南交通大学学科建设基金项目“灾难性高速远程滑坡流体动力学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99XM16)”,项目负责人;
专利成果
[1]王玉峰,程谦恭,仲昱全,等. 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化研究的流化装置:中国,ZL 2013 2 0491644.6[P]. 2014-01-08
[2]王玉峰,程谦恭,罗忠旭,等. 用于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变特性研究的剪切流变装置:中国,ZL 2013 2 0677883.0[P]. 2014-04-30
期刊论文
SCI论文和英文期刊论文
[1]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Zhu. Surfac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of quartz grains from rock avalanche basal travel zones.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SCI, Published on the web 10 July 2014, 10.1139/cgj-2013-0284)
[2]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 Wen, Jian-lei Cao. Comparison on the vertical behavior of lattice shaped diaphragm wall and pile group under similar material quantity in soft soil.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SCI, Accepted October 21, 2014/Published Online)
[3] Fawu Wang,Qiangong Cheng,Lynn Highland et al.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some larg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Sichuan Province,China.Landslides,2009,6(1):47-54.(SCI, WOS: 000265043200005)
[4] Wei Xue-li, Chen Ning-sheng, Cheng Qian-gong, He Na, Deng Ming-feng, TANOLI Javed Iqbal. Long-term Activity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 Case Study from Qionghai Lake basin, Southwest of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3): 607-624 (SCI, WOS: 000336319100004)
[5] Qian-gong Cheng, Jiu-jiang Wu, Dong-xue Zhang, Feng-ping Ma. Field testing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column supported earth platforms constructed on soft soil.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2): 124-139
[6] Qiangong Cheng,Jiujiang Wu,Zhang Song,Hua Wen. The behavior of a rectangular closed diaphragm wall when used as a bridge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2,6(4):398-420
[7]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Xin Liang, Jian-lei Cao.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high loess slope reinforced by the combination system of soil nails and stabilization piles.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3): 252-259
[8] Y. F. Wang, Q. 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Z. X. Luo. Mechanism analysis on vertical gradation of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Research, 2013, 1(3): 94-105
[9] Hua Wen,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Fanchao Meng, Xiaodong Chen.Diaphram wall-soil-cap interaction in rectangular-closed-diaphragm-wall bridge foundation.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3(1):93-100
[10] Fawu Wang, Ping Sun, Lynn Highland, Qiangong Cheng.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chanism of rapid and long runout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2014, 1:1
EI论文
[11] 王玉峰,程谦恭(通讯作者),朱圻.汶川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反粒序特征及机制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6):1089-1106(EI:20123915464869)
[12]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黄英儒. 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开挖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5):1032-1046(EI论文)
[13]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张柯宏,仲昱全,罗忠旭.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模型实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 35(10): 2775-2786(EI论文)
[14]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车琪.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制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6): 1212-1226(EI论文)
[15]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侯文学,李炜.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动力学分析. 岩土力学, 2014,35(10): 2909-2926(EI论文)
[16]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华,曹建磊. 软土地基格栅式地下连续墙与群桩桥梁基础竖向承载性状对比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36(9): 1733-1743(EI论文)
[17]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 华,曹建磊,张建磊. 软土地基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载荷模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 待刊(EI论文)
[18]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孟祥龙. 黄土高边坡土钉-预加固桩复合支护体系性状分析.岩土力学,2014,35(7):2029-2040(EI论文)
[19] 梁鑫,程谦恭(通信作者),陈建明,李良广. 采空区上方高速铁路桥梁群桩基础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5,36:待刊(EI论文)
[20] 李传宝,程谦恭(通信作者),梁鑫,张世亮. 采空巷道上方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35(11):3101-3110;3128(EI论文)
[21]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0):2881-2889(EI:20124715691889)
[22]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贺宏武,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1):3323-3331(EI:20125215843094)
[23]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1,32(7):2001-2006(EI:20113114207720)
[24]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黄土边坡开挖与支护效应的离心模拟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0,31(11):3481-3486(EI:20105213524075)
[25]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杨林浩,原郭兵,王玉峰.黄土高边坡开挖过程变形监测分析.铁道学报,2010,32(5):119-124(EI:20104813430658)
[26] 胡明鉴,程谦恭,汪发武.易贡远程高速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138-143(EI: 20090811917550)
[27] 胡明鉴,汪发武,程谦恭.基于高速环剪试验易贡巨型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0):1602-1606(EI:20094912530069)
SCI论文和英文期刊论文
[1]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Qi Zhu. Surfac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s of quartz grains from rock avalanche basal travel zones.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SCI, Published on the web 10 July 2014, 10.1139/cgj-2013-0284)
[2]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 Wen, Jian-lei Cao. Comparison on the vertical behavior of lattice shaped diaphragm wall and pile group under similar material quantity in soft soil.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SCI, Accepted October 21, 2014/Published Online)
[3] Fawu Wang,Qiangong Cheng,Lynn Highland et al.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some larg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Sichuan Province,China.Landslides,2009,6(1):47-54.(SCI, WOS: 000265043200005)
[4] Wei Xue-li, Chen Ning-sheng, Cheng Qian-gong, He Na, Deng Ming-feng, TANOLI Javed Iqbal. Long-term Activity of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A Case Study from Qionghai Lake basin, Southwest of China.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4, 11(3): 607-624 (SCI, WOS: 000336319100004)
[5] Qian-gong Cheng, Jiu-jiang Wu, Dong-xue Zhang, Feng-ping Ma. Field testing of geosynthetic reinforced and column supported earth platforms constructed on soft soil.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2): 124-139
[6] Qiangong Cheng,Jiujiang Wu,Zhang Song,Hua Wen. The behavior of a rectangular closed diaphragm wall when used as a bridge foundation.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2,6(4):398-420
[7] Jiu-jiang Wu,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Xin Liang, Jian-lei Cao.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high loess slope reinforced by the combination system of soil nails and stabilization piles.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2014, 8(3): 252-259
[8] Y. F. Wang, Q. 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 Z. X. Luo. Mechanism analysis on vertical gradation of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Research, 2013, 1(3): 94-105
[9] Hua Wen, Qiangong Cheng (Corresponding author),Fanchao Meng, Xiaodong Chen.Diaphram wall-soil-cap interaction in rectangular-closed-diaphragm-wall bridge foundation.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2009,3(1):93-100
[10] Fawu Wang, Ping Sun, Lynn Highland, Qiangong Cheng.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mechanism of rapid and long runout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Geoenvironmental Disasters, 2014, 1:1
EI论文
[11] 王玉峰,程谦恭(通讯作者),朱圻.汶川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反粒序特征及机制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31(6):1089-1106(EI:20123915464869)
[12]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黄英儒. 不同支护模式下黄土高边坡开挖变形离心模型试验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5):1032-1046(EI论文)
[13] 王玉峰,程谦恭(通信作者),张柯宏,仲昱全,罗忠旭. 高速远程滑坡裹气流态化模型实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 35(10): 2775-2786(EI论文)
[14]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车琪. 牛圈沟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机制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33(6): 1212-1226(EI论文)
[15] 朱圻,程谦恭(通信作者),王玉峰,侯文学,李炜.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三维动力学分析. 岩土力学, 2014,35(10): 2909-2926(EI论文)
[16]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华,曹建磊. 软土地基格栅式地下连续墙与群桩桥梁基础竖向承载性状对比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36(9): 1733-1743(EI论文)
[17]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文 华,曹建磊,张建磊. 软土地基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载荷模型试验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34: 待刊(EI论文)
[18] 吴九江,程谦恭(通信作者),孟祥龙. 黄土高边坡土钉-预加固桩复合支护体系性状分析.岩土力学,2014,35(7):2029-2040(EI论文)
[19] 梁鑫,程谦恭(通信作者),陈建明,李良广. 采空区上方高速铁路桥梁群桩基础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5,36:待刊(EI论文)
[20] 李传宝,程谦恭(通信作者),梁鑫,张世亮. 采空巷道上方高速铁路桩板结构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2014,35(11):3101-3110;3128(EI论文)
[21]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0):2881-2889(EI:20124715691889)
[22] 于进江,程谦恭(通信作者),贺宏武,李成辉,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2,33(11):3323-3331(EI:20125215843094)
[23]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强夯激励下黄土边坡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1,32(7):2001-2006(EI:20113114207720)
[24]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刘争平.黄土边坡开挖与支护效应的离心模拟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10,31(11):3481-3486(EI:20105213524075)
[25] 龚成明,程谦恭(通信作者),杨林浩,原郭兵,王玉峰.黄土高边坡开挖过程变形监测分析.铁道学报,2010,32(5):119-124(EI:20104813430658)
[26] 胡明鉴,程谦恭,汪发武.易贡远程高速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138-143(EI: 20090811917550)
[27] 胡明鉴,汪发武,程谦恭.基于高速环剪试验易贡巨型滑坡形成原因试验探索.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0):1602-1606(EI:20094912530069)
[28]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陈晓东,孟凡超.竖向荷载下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群墙效应研究.岩土力学,2009(1):152-156 (EI:20090811917611)
[29]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宋章.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基础负摩阻力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4):0541-0548(EI: 082311304497)
[30]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宋章.桩(墙)单位侧摩阻力与轴向应变关系的解析解及其应用.岩土力学,2008,29(12):3342-3348(EI:090111830568)
[31]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孟凡超,陈晓东.矩形闭合墙桥梁基础墙-土-承台相互作用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007,40(8):67-73(EI:074210875104)
[32] 文华,程谦恭(通讯作者),陈晓东,孟凡超.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2):1823-1830(EI:080311032811)
[33] 宋章,程谦恭(通讯作者),孟凡超,龚维明.水平荷载下黄土地基单片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8,29(8):2183-2188(EI: 084411671521)
[34] 宋章,程谦恭(通讯作者),龚维明,陈晓东.静载荷下黄土地基矩形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研究.岩土力学,2008,29(10):2713-2718(EI:084511686914)
[35] 程谦恭,张倬元,黄润秋.侧翼与滑床复合锁固切向层状岩体滑坡动力学机理与稳定性判据.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1):1874-1882(EI:2004318296463)
[38] 程谦恭,胡厚田,胡广韬,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撞击弹落冲击夯实成坝的动力学机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1):43-46(EI:2000115000821)
[39] 程谦恭,胡厚田,胡广韬,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临床弹冲与峰残强降复合启程加速动力学机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73-176(EI:2000235148886)
[40]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侧翼锁固平面旋转式滑坡动力学机理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5):634-639(EI:2000475345508)
[41] 程谦恭,胡厚田.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全程运动学数值模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35(1):18-22(EI:2000095313220)
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
[42] 程谦恭.格栅式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抗地震液化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14,(1):35-44
[43] 程谦恭.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裹气流态化减阻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12,(1):1-8
[44] 程谦恭.高速远程滑坡液化减阻和超前冲击气浪机理研究.学术动态,2004,(1):17-20
[45] 程谦恭,文华,宋章.矩形闭合墙桥梁基础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建筑技术,2009,40(3):198-203
[46] 程谦恭,王玉峰,朱圻,王宏丹.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机理.山地学报,2011,29(1):70-80
[47] 程谦恭,张倬元,黄润秋.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山地学报, 2007,25(1):72-84
[48]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高边坡渐进性破坏粘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工程地质学报,2000,8(1):25-30
[49] 程谦恭,胡厚田,彭建兵.剧冲式高速滑坡及滑坡坝演化过程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3):29-36
[50] 程谦恭,胡厚田.剧冲式高速滑坡全程动力学机理分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 26(4):19-23
[51]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周期分析.火灾科学,1996,5(1):53-56
[52]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性与环境变化.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18(2):25-33
[53] 程谦恭,胡广韬,肖荣久.中国近五千年来地质灾害事件群发周期初步研究.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5,17(4):48-54
[54] 程谦恭,杨铭君,苏宝怀,赵淑芳,徐继刚.陕西省地质灾害区划及活动规律统计分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5,17(1):34-42
[55] 程谦恭,胡广韬,张骏.中国近三千年来火灾群发期与环境变化.大自然探索,1995,14(53):74-79
[56] 程谦恭,樊双虎.南秦岭东段冷水河向斜构造解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3,15(增刊):71-78
[57] 程谦恭.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上).灾害学,1990,(3):76-81
[58] 程谦恭.中国古代山崩地裂陷灾害年表(下).灾害学,1990,(4):60-67
[59] 程谦恭.华山北麓断裂断层泥的基本力学性质.西北地震学报,1990,12(2):93-97
[60] 程谦恭.秦岭北麓现代泥石流灾害活动周期的灰色预测.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9,11(4):48-58
[61] 程谦恭.论渭河盆地现代山崩滑坡和地裂陷灾害的活动周期.水土保持学报,1989,3(3):71-83
[62] 程谦恭.论渭河盆地现代泥石流活动周期.水土保持学报,1989,2(3):37-47
[63] 程谦恭.华山北麓断层崖与大地震重复周期分析.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8,10(4):53-64
[64] 吴九江,程谦恭,文华. 地下连续墙在日本的多样化发展,工业建筑,2013,43(1):144-149
[65] 吴九江,程谦恭,王寒冰,文 华.超大面积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分析.工业建筑,2012,42(5):115-124
[66] 梁鑫,程谦恭,杨颋,李传宝,黄太武.高速铁路采空区群桩受力机理数值模拟.铁道标准设计,2014,58(5):49-54
[67] 梁鑫,程谦恭,王长宝,李传宝.高速铁路采空区桩板结构复合路基受力机理数值模拟.铁道标准设计,2014,58(4):1-4
[68] 梁鑫,程谦恭,杨晓云.含水率对采空区顶板稳定影响研究.铁道标准设计,2012,(9):15-18
[69] 成永刚,程谦恭. 斜坡海拔高度对滑坡贡献率的研究. 路基工程,2014,(5):57-60
[70] 于进江,程谦恭,李成辉,吴九江,文华.潮汕车站桩—网复合地基管桩承载性状数值分析. 铁道建筑,2011,12:95-98
[71] 宋章,程谦恭,李东.闭合型地下连续墙竖向承载性状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11,10:59-65
[72] 宋章,程谦恭.闭合型地下连续墙内土芯承载性状分析.高速铁路技术,2011,2(6):18-26
[73] 宋章,程谦恭,张炜.黄土的动强度特性试验分析.路基工程,2009,(6):65-66
[74] 宋章,程谦恭,张炜,孟凡超.原状黄土显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状分析.工程地质学报,2007,15(5):646-653
[75] 宋章,程谦恭,张炜,孟凡超.原状黄土的结构强度变形特性分析.铁道工程学报,2007,(3):6-12
[76] 宋章,程谦恭,孟凡超,陈晓东.矩形闭合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沉降特性分析.公路,2007,(9):5-12
[77] 张东雪,程谦恭.潮汕车站软土地基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研究.铁道建筑技术,2012,(1):54-59
[78] 姚志勇,程谦恭,孟祥龙.观音堂隧道高边坡抗滑桩现场监测分析.路基工程,2010,(3):95-97
[79] 姚志勇,程谦恭,王寒冰.潮汕车站深厚软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规律数值分析.路基工程,2011,(6):95-98
[80] 龙秀均,程谦恭,许强.水库塌岸特征参数与库岸物质组成关系.路基工程,2010,(5):151-153
[81] 周建富,程谦恭,朱圻.黄土高陡边坡开挖及土钉支护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工程,2010,(3):9-12
[82] 李传宝,程谦恭,徐彩风.滇中红层地区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路基工程,2007,(5):102-104
[83] 宫同伦,程谦恭.渭河盆地地质灾害灰色系统的探讨.灾害学,1988,(4):75-81
[84] 蔡性恕,程谦恭,吴益平.陆上火山碎屑流沉积剖面的研究.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8(1):1-12
[85] 吴九江,文华,程谦恭.雅安地区过湿土改良技术室内试验研究.路基工程,2012,(2):89-91
[86] 许强,黄润秋,程谦恭,丁秀美,李东山,李彦荣.三峡库区泄滩滑坡滑带土研究.工程地质学报(中文核心期刊),2003,11(4):354-359
[87] 徐富强,崔鹏,程谦恭.蒋家沟流域泥石流形成条件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工程地质学报,2002,10(增刊):168-172
[88] 张骏,卢玉东,程谦恭,陈晓东.岩溶区地裂缝灾害程度两级模糊综合评判.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4):1-7
[89] 张骏,陈晓东,程谦恭,胡建平,卢玉东,李雪梅.温泉水库坝址区断裂活动性氮气测量成果分析评价.高原地震,1996,8(3):22-29
[90] 宫同伦,苏生瑞,程谦恭.陕西淳化圣人桥平缓盖层中复杂褶皱的成因-兼论重力滑动构造的分类.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87,9(3):8-18
[91] 赵法锁,彭建兵,毛彦龙,胡高社,程谦恭.平面旋转变形边坡及形成条件初探.西北地质科学,1999,20(1):57-65
国内外学术会议论文
[92] Qian-gong Cheng, Yu-feng Wang, Jiu-jiang Wu.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excavated high loess slope reinforced with soil nails and pre-reinforced-stabilizing piles.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6 – 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2014: 185-193
[93]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Qi Zhu. A case study of an extremely rapid rockslide and its landslide dam.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833-840
[94]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Qi Zhu. Airblast generated by rock avalanch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841-848
[95] Qian-gong Cheng,Yu-feng Wang.Nanda Rockslide-Avalanche of 14 August 2002,in Ailao Mountain,Yunnan Province,China.In:Williams et al.eds.Geologically Active-Volume of papers from the 11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93-102
[96] Qian-gong Cheng ,Guang-tao Hu.Onset of rockslide by the peak-residual strength drop.In: Zuyu Chen,Jianmin Zhang,Zhongkui Li et al eds.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30 June-4 July,2008,Xi'an, China.Volume 2:1119-1125.2008,Taylor & Francis Group,London.(ISTP,ISI:000266239200147)
[97] Qian-gong Cheng.A plane-torsion rockslide with a locked flank: a case study.In:Zuyu Chen,Jianmin Zhang,Zhongkui Li et al eds.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Proceedings of th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30 June-4 July,2008,Xi'an,China.Volume 2:1133-1141.2008,Taylor & Francis Group,London.(ISTP,ISI:000266239200149)
[98] Qiangong Cheng,Peng Cui,Fuqiang Xu.Preliminary research of synchronous periods of mountain avalanches,landslides,and ground fissures over the past 5000 years in China.In:J.L.van Rooy and C.A.Jermy eds.Engineering Geolog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Proceedi
ngs of 9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934-931.Durban,South Africa,16-20,September 2002
[99]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 Qi Zhu. Facies succession of rock avalanches trigger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 Sichuan, China.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2 ,Landslide Processes–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4: 671-680
[100] Yu-feng Wang, 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 Jiu-jiang Wu. Field monitoring of the behavior of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oversize-deep-soft soil. In: G Lollino, D Giordan, G B Crosta,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for Society and Territory-Volume 6,Applied Geology for Major Engineering Projects–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14: 175-184
[101] Yu-feng Wang,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Qi Zhu. Centrifuge testing of soil-nailed excavations of loess slop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67-1574
[102] Yu-feng Wang,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Qi Zhu.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high loess slope in excavation: case study.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41-1548
[103] Qi Zh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Yu-feng Wang. Centrifuge model tests on soil nailing and pre-reinforced-stabilizing pil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loess high slope. In:Eberhardt E, Froese C, Turner A K, et al. Landslides and Engineered Slopes: Protecting Society through Improved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and 2nd North American Symposium on Landslides,June 3 to 8,2012,Banff,Alberta,Canada. 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2: 1549-1554
[104] Jin-jiang Y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hui Li,Hua Wen.Model test research on bearing behavior of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super large area and deep soft soil.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378-379: 470-476(EI:20114614519463)
[105] Jin-jiang Yu,Qian-gong Cheng(Corresponding author),Cheng-hui Li,Hua Wen.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settlement regularity in pile-net composite found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261-263: 1251-1256(EI:20112714114885)
[106] Wang Ying,Cheng Qiangong,Wei Youyi,Bai Zhiyong.Geo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Qinghai-Tibet Railway.In:Williams et al.eds.Geologically Active-Volume of papers from the 11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CRC Press,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4583-4592
[107] 程谦恭,陈红旗.云南哀牢山大水井岩滑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见:《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35-348
[108] 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剧动式高速岩质滑坡临床峰残强降加速动力学机理分析.见:西安工程学院编.庆祝著名工程地质学家胡广韬教授从事地质工作50周年——地质工程与水资源新进展.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50
[109] 程谦恭,张俊,卢玉东,李雪梅.中国近五千年来地质灾害多尺度群发期与环境变化.见: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等编,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81-86
[110] 彭建兵,程谦恭.滑坡坝土石体力学性质及冲击夯实机理研究.见:程国栋主编.张咸恭教授八十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六十年贺文集:山的呼唤——工程地质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9:454-462
荣誉奖励
[1] 2014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生张柯宏、2013级硕士生陈锣增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2] 2014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1级硕博连读生吴九江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3] 2013年9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生仲昱全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4] 2012年12月,程谦恭指导的地质工程专业2009级直博生王玉峰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
[5] 2012年10月16日,程谦恭获第二届“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6] 2012年1月9日,程谦恭指导的文华的博士学位论文《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评为二〇一一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 “高速滑坡致灾机理及抢险加固技术研究”,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2):胡卸文、程谦恭、肖世国、罗刚、王玉峰;
[8] “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2011年度中国铁道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4)、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4):石有才、王亚军、张凤华、程谦恭、胡建国、张志军、霍玉华、董寿强、陈春华、龚成明;
[9] 2011年3月1日,程谦恭被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
[10] 2010年12月31日,程谦恭主持的“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入选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本科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11] 2010年3月,程谦恭指导的文华的博士学位论文《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矩形闭合型地下连续墙桥梁基础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研究》,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二〇〇九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2] “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5),获奖名单:孟凡超、陈晓东、王宇鹏、张兴顺、程谦恭、龚维明、薛官玉、刘明虎、江剑虹、李永乐;
[13] “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获200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陈红旗、田廷山、孟 晖、程谦恭、何政伟、王小东、薛群威、和怀忠、张小趁、陈亮;
[14] “黄土地区大跨度桥梁地下连续墙和箱型基础的应用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中交股份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5),获奖名单:孟凡超、陈晓东、王宇鹏、张兴顺、程谦恭、龚维明、薛官玉、刘明虎、江剑虹、李永乐;
[15] “观音堂隧道进口明洞段高边坡变形机理及桩钉复合支护技术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张凤华、王亚军、胡建国、程谦恭、王晋生、霍玉华、张志军、董寿强、陈春华;
[16] “郑西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明洞高陡边坡变形机理及土钉支护参数研究”项目,获2009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排名第4),获奖名单:原郭兵、牛犇、王建亮、程谦恭、秦德进、程文斌、李卫东、胡国伟、张聪原、郑保才。
[17] “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学术专著,获2001年度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胡厚田;
[18] “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学术专著,获1999年度优秀川版图书奖(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彭建兵、胡广韬、胡厚田;
[19] “剧冲式高速岩质滑坡运动全过程动力学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获2000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第1),获奖名单:程谦恭,胡广韬;
[20] “渭河盆地现代构造活动和地质灾害灰色系统的研究”,获1989年度地质矿产部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2),获奖名单:宫同伦、程谦恭、苏生瑞、丁莲芳。
科研团队
1 团队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地质灾害动力学与防灾减灾技术”创新团队
程谦恭,肖世国,杨情情,王玉峰,朱圻,吴九江,梁鑫,文丽娜,黄丽娟,任东兴,李艳
2 课题组教师队伍
程谦恭,肖世国,杨情情
3 指导博士生
4 指导工学硕士生
获奖记录
获1989年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优秀川版图书奖,
2000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1年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
2009年中交集团科技奖二等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