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镇,隶属于重庆市奉节县,地处奉节县西北部,东与巫溪县接壤,南接大树镇,西邻青莲镇,北靠巫溪县新店,距奉节县政府驻地36.7千米,区域总面积180.57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明末清初,属北岸永里。
清朝时期,属竹园坪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竹字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竹园、高治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属竹园、高治乡;同年8月,竹园、高治乡合并为竹园镇。
1950年,属第九区。
1958年11月,竹园乡改为竹园公社。
1983年10月,竹园公社改为竹园乡。
1985年10月,撤竹园乡,设置竹园镇。
行政区划
2011年,竹园镇下辖竹园、高治、场镇3个社区,亭子、五龙、九龙、百步、华吉、邓坪、草坪、义和、无山、岔河、建设、龙潭、红马、金狮、丰竹等15个行政村;下设20个居民小组、8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竹园镇下辖3个社区、15个行政村:市场社区、竹园社区、高治社区、无山村、岔河村、建设村、龙潭村、金狮村、红马村、百步村、华吉村、义和村、草坪村、邓坪村、九龙村、五龙村、亭子村、丰竹村,镇人民政府驻文明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竹园镇地处
奉节县西北部,东与
巫溪县接壤,南接
大树镇,西邻青莲镇,北靠巫溪县新店,距奉节县政府驻地36.7千米,区域总面积180.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竹园镇地处大巴山余脉末端,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大坡陡;地形复杂,喀斯特地形占30.0%,坡度超过25°的土地占耕地的35.0%;主要山峰有天转山、轿顶山、穿山等,境内最高峰轿顶山位于红马村,海拔1498米;最低点燕子岩位于邓坪村,海拔550米。
气候
竹园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1200.0毫米。
水文
竹园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崔家河,又名竹园河,发源于竹园镇高石坎,东流至竹园坪,折南至岔河,右纳双坪沟,转东南过龙池,左纳草坪沟,转南流入大树镇境内,长17.4千米,流域面积90.0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1.9立方米/秒,河网密度0.6千米/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竹园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风暴、冰雪、干旱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4—11月。
自然资源
竹园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石灰石等10多种矿藏,其中煤炭地质储量2.5亿吨,可采量1.5亿吨;已开采的煤矿主要位于高治、龙池片区,面积达112.4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竹园镇总人口4729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452人,城镇化率45.4%;另有流动人口1274人。总人口中,男性24592人,占52.0%;女性22702人,占48.0%;14岁以下7504人,占15.9%;15—64岁32861人,占69.5%;65岁以上6929人,占14.7%;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竹园镇人口出生率6.3‰,人口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长率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66.9人。
截至2018年末,竹园镇户籍人口为4563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竹园镇财政总收入3845.0万元,比2010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9%。2011年,竹园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
2018年,竹园镇有工业企业1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
农业
2011年,竹园镇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1.5亿元,比2010年增长8.0%,农业增加值0.7亿元。竹园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洋芋、小麦为主。2011年,竹园镇生产粮食1.6万吨,人均325千克,其中水稻0.5万吨,玉米0.5万吨,洋0.5万吨,小麦0.1万吨。竹园镇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料作物等。2011年,竹园镇烤烟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0.1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0.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0.8万吨。竹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竹园镇生猪饲养量6.5万头,年末存栏3.8万头;羊饲养量1.5万只,年末存栏0.6万只;牛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3万头;家禽饲养量44.2万羽,上市家禽16.0万羽。2011年,竹园镇生产肉类0.3万吨,其中猪肉2700.0吨,羊肉90.0吨,禽蛋3500.0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2011年,竹园镇水果种植面积2628.0亩,产量820.0吨,主要品种有柿子、苹果、梨、葡萄、桃、红枣。竹园镇渔业以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面积0.2平方千米。2011年,竹园镇鱼塘养殖面积15.3公顷,产量51.2吨。2011年,竹园镇渔业总产值81.8万元。
工业
竹园镇工业以煤矿开采为主。2011年,竹园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比2010年增长7.6%,工业增加值1.2亿元。2011年,竹园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30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比2010年增长8.0%。
商贸
2011年末,竹园镇有商业网点130个,职工195人。2011年,竹园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4亿元,比2010年增长18.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0%。
金融业
2011年,竹园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6.0亿元,比2010年增长7.0%;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5.0%;人均储蓄2537元;各项贷款余额1.6亿元,比2010年增长2.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竹园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36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4所,在校生6025人,专任教师5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0%;初中2所,在校生2988人,专任教师2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0%,小升初升学率99.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0%。竹园镇主要学校有竹园中学、高治中学,其中竹园中学在校生2697人,专任教师142人。2011年,竹园镇教育经费达3306.5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303.4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竹园镇有文化专业户6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71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藏书8000余册;农家书屋18个,建筑面积900平方米,藏书5.4万册;有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人。2011年末,竹园镇有体育场地8处;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0%。2011年末,竹园镇有广播喇叭8只,入户率70.0%,通响率85.0%,广播综合覆盖率90.0%。2011年末,竹园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91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00户;有卫星接收器2300套,电视综合覆盖率80.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竹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5个;病床10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1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8人。2011年,竹园镇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0万人次,住院手术537台次,出院病人0.6万人次。2011年,竹园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1.0/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万人,参合率98.9%。
社会保障
2011年,竹园镇城镇基金收入合计223.4万元,比2010年增长0.6%,基金支出合计11.5万元,比2010年增长0.4%。2011年末,竹园镇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50人,比2010年末增加50人,其中参保职工145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0人,分别比2010年末增加36人和9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503人,比2010年末增加100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465人,比2010年末增加5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7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1321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91人,比2010年末增加5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6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961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503人,比2010年末增加100人。
交通
2011年末,竹园镇有县镇级公路3条,总长50千米,其中县道18千米,乡道32千米。
历史文化
竹园镇因境内先民开街贸易的圆坝长满蓼竹,取名竹园坪,后简称“竹园”。
风景名胜
竹园镇主要景点有燕子岩、龙门桥风景画廊、野人湖、白马寨、红马寨、金狮寨、宝塔寨、九龙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