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桥镇(已撤销),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地处冷水滩区东北部,东与祁阳县大忠桥镇接壤,南与伊塘镇、岚角山镇相连,西与上岭桥镇、高溪市镇毗邻,北与黄阳司镇隔湘江相望,总面积96.4平方千米。2011年末,竹山桥镇辖区总人口22629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属零陵县黄阳司镇。
从1950年开始竹山桥村一直属潮水乡、潮水公社管辖。香花坝1950年为大里乡和青山乡。
1956年,并入阳山观乡。
1958年,属曙光公社,潮水属七一公社。
1961年,建潮水公社,属楚江坪区管辖。香花坝公社属黄阳司区管辖。
1995年,撤区并乡建镇,将香花坝、潮水2个乡合并为竹山桥镇。
2015年,上岭桥镇与竹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上岭桥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竹山桥镇辖龙门社区居委会和刘家、胡家、上岭、渲溪、古塘、八角塘、三大桥、三口里、大坝头、龙门寺、楼子房、竹山桥、天子岭、香花坝、群勇、沿河、青山、长冲、湘江、大里、瓦厂坪、大塘、明塘等23个村民委员。下设3个居民小组、260村民小组。
截至2014年10月,竹山桥镇下辖1个社区和2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龙门寺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竹山桥镇地处
冷水滩区东北部,东与
祁阳县大忠桥镇接壤,南与
伊塘镇、岚角山镇相连,西与
上岭桥镇、高溪市镇毗邻,北与黄阳司镇隔湘江相望,总面积96.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竹山桥镇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东部山峦绵亘,丘陵起伏。
水文
竹山桥镇河道属长江流域。湘江河、烟江河环绕镇内13个村,镇内河道总长12.8千米,流域面积48.6平方千米,从西至东,经群勇村流入祁阳县境。
自然资源
竹山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烟煤、粘土等,其中烟煤储量56740吨,年产量1278吨。
人口
2011年末,竹山桥镇辖区总人口226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64人,城镇化率9.1%。另有流动人口6161人。总人口中,男性11760人,占52%;女性10869人,占48%;14岁以下3870人,占17.1%;15~64岁16561人,占73.2%;65岁以上2198人,占9.7%,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9.8%以上;2011年人口出生率13.2‰,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9.2‰。
经济
综述
2011年,竹山桥镇财政总收入1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万元,比上年增长8%;完成营业税15万元,增值税50万元,企业所得税20万元,个人所得税4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6%、5%,人均财政收入6914元,比上年增长12%。
农业
竹山桥镇有农业耕地面积32220亩,人均1.5亩;可利用草地25360亩,林地7023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占生产总值的51%。粮食作物以优质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2.6吨,人均56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水果和蔬菜。2011年水果种植9500亩,产量3.8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瓜、柑桔等;蔬菜种植2500亩。
竹山桥镇畜牧业以猪、牛、羊和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250头,年末存栏4157头;羊饲养量1536只,年末存栏846只;牛饲养量628头,年末存栏395头;家禽饲养量42213羽,年末上市32458羽。2011年生产肉类1132吨,其中猪肉938吨,牛肉116吨,羊肉78吨。畜牧业总产值9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5%。
截至2011年末,竹山桥镇累计造林7000亩,其中防护林3600亩,经济林2000亩,竹林14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9万株,林木覆盖率98.6%,活立木蓄积量7983万立方米。渔业以水产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水面7.9平方千米。2011年,人工水产养殖3.8平方千米,水产品总产量8230吨,主要品种有淡水鱼类、虾等。渔业总产值127.2万元,点农业总产值的5.3%。
工业
竹山桥镇工业以化工、铸造、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26929万元,比上年增长31%;实现工业增加值80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7.9%,工业实交税金1077万元,比上年增长12%。
商业
2011年,竹山桥镇社会商品零售额45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共有小型超市5家,小卖部18家。
金融
2011年,竹山桥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89.7万元,比上年增加9.9万元。截至2011年12月底,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额9876万元,同比增长6.2%,全年新增612万元。到2011年12月末,全镇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竹山桥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831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初中在校学生336人,专任教师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竹山桥镇有镇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场所18处,藏书20万余册,从业人员26人,境内有享誉全国的潮水农民磨漆画、千年古樟和民间壁画雕刻。
2011年,竹山桥镇有线电视用户285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竹山桥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22个;病床8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8张。专业卫生人员120名,其中执业医师18名,执业助理医师25人,注册护士7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3.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874台次,出院病人1.5万人次,病床使用率为98%。
2011年,竹山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为4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万人,参合率86.4%;统筹地区政策范围内平均住院补偿率65.2%,实际补偿率64.5%;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9岁,其中男性76岁,女性82岁;孕产妇死亡率1.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3‰、4.2‰、2.9‰。在辖区内24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社会保障
2011年,竹山桥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户,人数81人,支出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120元;城市医疗救助12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52人次,共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38户,人数1341人,支出104.6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65元,比上年增长30%;自然灾害受灾人口835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76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500亩,倒塌房屋62间,直接经济损失72万元,救灾支出48万元,比上年增长2%。
2011年,竹山桥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1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3.2万元,比上年增长4%。社会福利费46万元,比上年增长6%;社会福利单位3个,床位65张,其中收养机构床位40张,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床位15张,社区服务床位10张。社区服务设施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6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数8张。新增就业人员735人,有65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全年共帮助12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2011年,竹山桥镇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5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84人,参加工伤保险2856人,比上年末增加354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658人,比上年末增加125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38人,比上年增加23人,全年评定伤残等级114人,比上年增加52人,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987人,比上年增加125人。参加生育保险203人,比上年末增加25人,全年共有69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18人次。
2011年,竹山桥镇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9件,其中调解组织受理(含仲裁机构案外调解)68件,结案率为100%;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21件,当期共审结案件168件,结案率100%,比上年减少8%,涉及劳动者521,其中集体劳动争议3件,涉及劳动者154人。
基础设施
2011年,竹山桥镇有邮政办公楼一座,移动电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2860户,移动电话16000户,互联网用户1765户。
2011年,建成竹山桥镇自来水厂。
2000年,竹山桥镇变电站、供电站建成。
2011年末,竹山桥镇驻地绿化面积83.3平方千米。
交通运输
竹山桥镇有客运站1个,日客运量200人。322国道、界普(界牌——普利桥)路、冷竹(冷水滩——竹山桥)公路纵贯全镇,湘江河、烟江河环绕镇内13个村,水路运输较为繁忙。2008年修建竹山桥镇客运站,日均客容量200余人次。
历史文化
竹山桥镇因境内竹多桥多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