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

红原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北与若尔盖县相接,东西与松潘县黑水县阿坝县相邻,南与马尔康市、理县相连,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界线,总面积8398.2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红原县辖6个镇、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邛溪镇玉龙社区崇唐巷13号。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总人口数为49583人,城镇化率43.65%。

历史沿革
西汉,红原县境属汶山郡。
晋、隋,袭旧制。
唐代,在刷经寺地区设有恭州、流县。
元朝,建立土司制,设松州、潘州,辖地包括今红原中北部大部,后划归陕西行省。
明代,县境中北部仍置松州,隶松潘厅;南部置杂谷安抚司。
清朝,县境西北部隶松州,东南部壤口、四寨属四土司中的梭磨土司和卓克基土司,后又隶理番厅。
民国时期,红原南部和北部分别由理藩县和松潘县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3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设治红原刷经寺,时间长达4年。
1958年8月,阿坝州府迁治马尔康,理藩县由原地域迁往红原境内,治地刷经寺,红原始有正式建制。
196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红原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9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红原县撤销龙日乡,设立龙日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红原县辖6个镇、4个乡:邛溪镇刷经寺镇安曲镇瓦切镇龙日镇色地镇麦洼乡阿木乡江茸乡查尔玛乡。县人民政府驻邛溪镇玉龙社区崇唐巷13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红原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北与若尔盖县相接,东西与松潘县黑水县阿坝县相邻,南与马尔康市、理县相连。地理坐标在北纬31°50′~33°22′,东经101°51′~103°22′之间。总面积为8398.2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红原县地势为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貌具有山原向丘状高原过渡的典型特征。县境中部查针梁子高耸隆起,形成自然分界线,海拔4300多米,南部为山原,北部为丘状高原。
气候
红原县属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寒冷,四季难以明显划分,春秋短促,长冬无夏,热量低;干雨季节分明,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烈;灾害性天气多。一月为冷月,平均为-10.3℃,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10.9℃;极端最低气温为-36℃,最高25.6℃。年均日照2417时,1970年最长,达到2644小时,1961年最短,为2095小时,年均降水为753毫米,80%是集中在5~10月,年均积雪期为76天,长达3个月,短在2个月左右。
水文
红原县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以查针梁子为分水岭,东南为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北部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红原县国有土地总面积为829572.65公顷,其中,国有林地112927.33公顷,占国土总面积13.61%;国有草地504207.0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60.78%;国有湿地195491.53公顷,占国土总面积23.56%。
生物资源
红原县境内植物有1000余种,主要有红景天、松贝、虫草、雪莲花、甘松、秦艽、羌活、大黄、黄芪等。动物有200余种,主要有梅花鹿、马鹿、天鹅、盘羊、苏门羚、藏马鸡、猞猁、斑羚、喜马拉雅山旱獭、藏狐、灰毛兔、鹰、狼、豹、豺、林蛙、黄河条鳅、厚唇鱼、水獭、牦牛等。
矿产资源
红原县矿产主要有泥炭、黄金、砂石等。泥炭储量16亿立方米,黄金储量约100吨。此外,还有储量40万吨的褐煤及石灰岩矿。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红原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红原县常住人口为46644人。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有户数13357户,人口总数为49583人。其中:男性24807人,女性24776人。总人口中农牧业人口41098人,非农业人口8485人。0-17岁14990人,18-34岁13749人,35-59岁15914人,60岁及以上4930人。全年出生人口893人,死亡人口491人,自然增长人口491人。城镇化率43.65%,较上年上升0.46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红原县有藏、汉、羌、苗、回、彝、蒙古、土家、傈僳、满、瑶、侗、纳西、布依、白、壮、傣等民族分布。截至2021年末,红原县有汉族5496人,藏族42887人,羌族397人,回族174人,其他民族292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红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7593万元,同比增长0.7%。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83787万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1427万元,同比下降3.8%;第三产业增加值102379万元,同比下降1.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2:5.5:52.3调整为42.4:5.8:5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774元,较上年的41854元,减少80元,同比下降0.2%。
2022年,红原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88万元,比上年增长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1290万元,比上年增长31.9%。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959亿元、同比增长23.8%。
2022年,红原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7元,较上年增加1253元,增长5%。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30元。城乡收入比1:2.2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63元,较上年增加1560元,增长3.8%;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6元,较上年增加1099元,增长6.3%。
第一产业
2022年,红原县农林牧渔总产值132515.86万元,同比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5046.3万元,同比增长0.07%;林业产值2019.99万元,同比增长5.54%;牧业产值125449.57万元,同比增长3.54%。蔬菜和食用菌产量11149吨,同比增长3%;牛肉产量14137.46吨,同比下降3.57%;牛奶产量39144.6吨,同比增长21.9%。年末牲畜出栏122043混合头,同比下降3.7%,其中牛出栏114245头,同比下降2.37%,羊出栏7798只,同比下降20.48%,年末存栏牲畜490755混合头,其中牛472384头、羊3166只、马15205匹。
第二产业
2022年,红原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0699万元,可比价同比下降4.9%,从行业类别看:采矿业增加值1387万元,同比增长40.9%;制造业增加值8786万元,同比下降7.3%;电力业增加值526万元,同比下降33.3%。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个,企业从业年平均人数653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1227.5万元,同比下降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实营业务收入49196.6万元,缴纳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72万元,企业利润总额达1833.5万元。
2022年,红原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28万元,同比增长13.4%。
第三产业
2022年,红原县邮电业务总量2260万元,比上年下降16.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345户,比上年增长15.5%。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41395户,比上年下降2.5%,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220户。
2022年,红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41万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批发销售额483.3万元,同比增长14.6%,实现批发业增加值320万元,同比增长0.6%;商品零售35542万元,同比增长1.5%,实现零售业增加值8573万元,同比增长0.4%。住宿营业收入5038.3万元,同比下降5.8%,实现住宿业增加值4561万元,同比下降15.4%;餐饮营业收入8977.7万元,同比下降7.5%,实现餐饮业增加值2821万元,同比下降9.4%。按销售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172万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86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9%和-2.9%。按行业分:批发业483万元,同比增长14.6%;零售业35542万元,同比增长1.5%;住宿业5038万元,同比下降5.8%;餐饮业8978万元,同比下降7.5%。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7961.1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5183.7万元,同比增长13.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20633.3万元,同比下降5.6%,其中农业及支农贷款余额29817.7万元,同比增长180.8%。
交通运输
综述
红原县境内有兰州—马关公路(G248)、S217、S301线、瓦松公路、壤黑公路贯穿全境,阿坝红原机场建成通航,久马高速(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西成铁路(阿坝州段,预计2029年建成通车)正在加快建设。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243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243千米,较上年增加39千米。
航空
阿坝红原机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西北部的红原县龙坝,平均海拔3535米,为藏区高高原机场。始建于2012年,是国内民用机场,主要以功能性旅游机场定位。能满足空中客车319、波音737及以下机型的客机起降,机场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50吨的目标设计,航站楼面积7155平方米。已开通成都、重庆、温州、拉萨、惠州、西宁城市航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红原县实施县中、藏中综合教学楼等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校舍、宿舍2.78万平方米;修订完善《红原县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奖励办法》,完成义务教育新生系统划片区招生工作,增核中小学教师编制210名,全县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比达12%,完成壤口小学、龙日坝小学校点布局调整。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有中小学校共14所(未包括幼儿园),其中小学12所,中学2所,在校学生总数9214人。其中:小学生5957人;中学生3257人。专任教师总人数595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40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93人。
文化事业
2022年,红原县通过第六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年度复核测评。常态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文体活动,《远方的家》系列节目《牦牛之乡—红原》等节目在央视播出。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拥有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40.4千册,同比增长9.2%。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拥有县级体育场馆1个。
卫生事业
2022年,红原县完成县妇计中心二级乙等复审,新(改)建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2216平方米。
截至2022年末,红原县有卫生机构52个,卫生机构床位274个,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79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2人。
社会保障
2022年,红原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960人,较上年增加3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902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656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10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083人,城镇特困人员救助人数4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人数18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760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工业标准7488元/人/年。
环境保护
2022年,红原县新建生态防护带71.2千米3992亩、堤防护岸33.04千米、河岸缓冲带12.7千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43.26平方千米、河道24.2千米、地质灾害2处、废弃工矿取料点173处,牲畜超载率降至4.99%以下,6个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全县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红原因为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而得名,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建县,是中国2800多个县中唯一因红军长征走过而得名的县。
宗教
红原县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各处建有宗教祭祀场所和设施,寺院、白塔、玛尼堆、经幡、石经墙随处可见。境域内有藏传佛教寺院10座。其中,宁玛派5座,即麦洼寺、茸塔寺、热戈寺、龙壤寺、尼姑寺。格鲁派3座,即达格则寺、康玛尔寺、江宫寺。苯波教2座,即麻色寺、查龙寺。麦洼寺是川西北最大的宁玛派寺院。
方言
红原县境内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支安多语群草地话片。其主要特点发音正确,与书面文字拼读法基本相符;语法明确,与藏文文法规律相近;词汇丰富,且与正字法基本相同;普遍应用谚语,尤其是民间中老年人发言或交谈中,惯用生动谚语,且用得巧妙、恰当、贴切,别有意味和特色。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词汇中仍保留着文字厘定前的古藏语语音。县内除邛溪镇麻萨、热戈村外其余各乡除语音、语调等方面有不同,但没有根本性差异,交谈起来不受任何区域障碍。
非遗
截至2023年末,红原县共有16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
藏族民歌(川西藏族山歌)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川西藏族山歌是藏族人民在放牧、伐薪、田间劳动过程中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而创作的歌曲,节奏非常自由,旋律结构基本上采用分节歌的形式,一般以上下两个乐句或两至三个乐句构成乐段,第二乐句在演唱中不断重复或变化重复。藏族山歌常见的调式为羽、商、徵调式,旋律均为五声音阶,音域非常宽广,音程起伏也很大,有“云的飘逸,风的潇洒”之评,人们称之为“康巴昂叠”,意为康巴花材性的山歌,又称“康巴昂任”,意为康巴长调。其歌词多为三段,前两段常采用比拟手法,直到第三段才点出主题。
民俗文化
藏族传统服饰有肥腰、长袖、大襟、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特征。
敬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生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无论婚丧嫁娶、迎来送往、请求致谢、致敬祝贺、朝佛膜拜等,都离不开哈达。见尊长朋友均宜致哈达一根,富裕者可致阿西(丝织佛像或吉祥图案),双手手心向上鞠躬奉献。
尊敬尊者、老师、老人
行则鞠躬曲肘让于路侧,坐则让其上座。新年或写文章,首先赞佛和恩师功德。途遇尊者,要脱帽解下盘于头顶发辫、垂首、鞠躬,不得仰视以表绝对尊敬。遇老者应问安让于路侧,离去要祝安,同行则为其负物给以细心关照。朋友相见,先问安互拉手致礼,同身份者罕见面,见可互相碰额头致礼。客人到,应起立迎出帐外,躬身让于帐左,为其牵马坠镫问安,照管好客人马匹。男客入火塘右侧,女入左侧落坐,男结趺坐女跪坐姿。
祭祀山神一般在七八月间,各山神祭祀日不统一,近代已除去牲祭习俗,供献焚物要求洁净不沾荤腥污浊。安多地区共尊神山为阿尼玛卿山,有老祖先之意,下辖若干等级山神。每一尊山神有其名字、神奇传说、衣冠、面容、坐骑、武器及祀奉经文。每家有山神画像。部落大迁移,活佛也可在原神山处取三块石头,用宗教仪式将山神接到新迁处,山神也就在新区受僧俗官民奉祀,守护部落山水草原人畜不受侵害,使人们丰衣足食。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5月,红原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花海景区、月亮湾景区、日干乔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红原达格则神山圣湖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雅克音乐牧场景区、安曲下哈拉玛生态文化旅游景区、雅克鹿之谷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4日,红原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20年3月31日,红原县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29日,红原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6月30日,红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3年8月29日,红原县入选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的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公示名单。
2024年1月,红原县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