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

梁斌创作长篇小说

《红旗谱》是现代作家梁斌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版时间1957年。

内容简介
清末某年秋天的冀中平原的锁井镇。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48村防汛筑堤集资购地48亩地的凭证——古铜钟!滹沱河畔的千里堤上,柳树林中,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挥着明晃晃的铡刀,赤膊上阵保护古钟,严老祥也挥斧助战。冯兰池砸钟难以得逞,他请来地主严老尚调虎离山,骗走了朱老巩,砸毁了古钟。朱老巩悲愤交加,吐血而死。他死后,冯兰池又想斩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儿,逼得他15岁的儿子朱小虎离乡背井去闯关东。
30年后的初春,当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怀着复仇的强烈愿望返回了故乡。在保定火车站,他遇到了童年的伙伴严志和。严志和不堪忍受冯兰池的压迫,正要去闯关东。朱老忠劝说严志和:天塌下来有我朱老忠接着,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咱拧成一股绳和冯老兰干,非报这份血仇不可!朱老忠回到家乡的消息传到冯家大院,冯老兰十分惊恐,他的儿子冯贵堂劝他对村民施行小恩小惠。
这年秋天,严志和的大儿子运涛、江涛,朱老忠的儿子大贵、二贵在地里劳动时,逮到一只非常名贵的脯红鸟,他们希望以鸟换车马。冯老兰见到这只鸟后,非常渴望得到这只鸟,但却遭到了孩子们的拒绝。冯老兰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壮丁。朱老忠明知是报复,但强压住心中的愤怒,想实现一文一武的复仇计划,忍痛割爱,让大贵去当兵。
第二年春天,出外做工的运涛偶遇中共地下县委书记贾湘农,在其引导之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共产党就是穷人党,并开始在村里宣传革命道理,与他相爱的姑娘春兰大胆地穿起了绣有“革命”二字的衣服。二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不怀好意的冯老兰为了娶春兰“做小”,乘机中伤。大家非常生气。
大革命的汹涌澎湃,运涛受党派遣南下参加了北伐军。临行前,他与春兰海誓山盟,依依惜别,运涛在北伐军中任见习连长,给家里的第一封信报告了北伐军节节胜利的大好消息。第二封信却告诉家人,他已于1928年4月被捕,被关押在济南监狱。严志和为了探监,卖了二亩宝地,正欲起程,运涛的奶奶得知了孙子被捕的消息,暴病而死。严志和的精神几乎崩溃,一病不起。朱老忠帮助严志和办完了丧事,又陪江涛到济南探监。他们见到了以政治犯身份被判无期徒刑的运涛。运涛告诉他们,他是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是被背叛革命的蒋介石投入大牢的。此时已是共青团员的江涛决心像哥哥一样,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
1929年冬天,中国共产党保定特委贾湘农和江涛经过慎重研究,决定根据广大农民的要求,在年关发动群众抗捐抗税,组织农民进行反割头税斗争。按照特委部署,江涛回到锁井镇,发动群众。朱老忠、朱老明、朱老星、严志和、武老拔以及当兵归来的大贵都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腊月二十五大集那天,按照贾湘农的指示,锁井镇的农民在江涛的带领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张嘉庆带领纠察队担任保卫,朱老忠等人紧紧地护卫着江涛、贾湘农。江涛、大贵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县政府迫于压力,屈服了。反割头税斗争取得了胜利,农民认识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纷纷要求加入农会。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秋天,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东三省。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敌寇的暴行激怒了中国人民,保定二师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学潮斗争。江涛、张嘉庆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二师学潮涉及到全市,13所学校罢课,要求停止剿共,枪口对外。省府宣布解散学校,开除了数十名学生,并派军队包围了学校,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突出敌人的包围,朱老忠、严志和给保二师送来了米面。但敌人提前冲破了学生的防线,血腥镇压了保二师学潮,学生死伤多人,江涛被捕入狱,张嘉庆受伤被关进教会医院。严志和因二儿子又被捕入狱,悲痛欲绝,想跳河自杀。朱老忠鼓励他要挺住,为孩子报仇。
学潮失败的第二天,朱老忠装扮成三轮车夫,从教会医院救出了张嘉庆。
人物形象
朱老忠
朱老忠形象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文学在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是一个横跨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农民的优秀品质。
第一,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当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亲眼目睹了父亲朱老巩被地主冯兰池气得口吐鲜血而死的惨剧,父亲临死前留下的“只要有口气,就要为我报仇”的嘱托,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他时刻牢记这血海深仇。“他一想起家乡,心上就像辘轳一样,搅动不安”,“回去!回到家乡去!他拿铜铡铡我三截,也得回去报这份血仇”!返乡之后,耳闻目睹了朱老明被气瞎双眼,严志和负气欲远走他乡,冯兰池落井下石,乘人之危勒索“宝地”等等人间不平之事,进一步激化了他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形成了他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
第二,朱老忠具有豪爽仗义、急公好义的性格。朱老忠的这种性格正是作者对劳动人民正直无私、慷慨仗义的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二十多年闯荡江湖的经历,练就了他一身的侠肝义胆。起初,朱老忠乐于助人的品德中更多地包含了“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比如他初回锁井镇,听说朱老明瞎了双眼并破了产,就立刻去探望,说:“大哥!你甭发愁,好好养病吧,好了再说。有朱老忠吃的,就有你吃的,有朱老忠穿的就有你穿的。”说着,掏出十块血汗钱,往炕上一扔,咣啷一响,又说:“看看,够治眼病吗?”这一言一语很有传统文化中仗义疏财的江湖好汉的风采。当江涛无钱上学时,朱老忠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小牛犊资助江涛;运涛被捕入狱,老奶奶情急之下辞别人世,朱老忠主动帮助严志和料理丧事,并代替严志和步行到济南探监,而且还承担起了他们全家生活的担子。这一切,都表现出朱老忠的古道热肠、慷慨无私。但这种江湖义气在后来的斗争中,尤其在找到中国共产党之后,逐渐升华为一种阶级的情感与责任,这时他表现出的是一个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以服从阶级利益为天职的高度觉悟,如帮助欲寻短见的严志和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在保定二师学潮中冒着危险为学生送食品,营救被困学生等举动,就不仅仅是出于江湖义气。
第三,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朱老忠避祸闯关东,颠沛流离二十五载,在长白山挖过参,在黑河里打过渔,在海兰泡淘过.....漂泊流离的生活不仅磨炼了朱老忠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和见识。所以,他虽然时刻想为父报仇,但却未像他父亲那样赤膊上阵,“出水才见两腿泥”的口头禅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回到锁井镇后,地主冯兰池不断的寻衅滋事,但朱老忠始终按兵不动,即使当冯兰池唆使人把大贵绑了壮丁,他仍然泰然处之,因为他认识到父亲朱老巩式的赤膊上阵、朱老明式的打官司告状都不可能扳倒冯兰池。他订下了“一文一武”的长远复仇计划,让江涛去读书,大贵去从军,抱定“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的心理。这对于中国农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进步,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要想在与地主的斗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有“印把子”“枪杆子”,只凭一时之勇是于事无补的。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朱老忠参加了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他自觉地把个人的复仇计划与整个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斗争结合在一起,从传统的草莽式英雄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在“反割头税斗争”中,他冲在最前面;在“保定二师学潮”中,他救出了张嘉庆。
朱老忠的成长道路,是每一个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现代中国农民的必由之路。朱老忠的形象,高度概括了我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历程,在他身上,既有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又闪现着新时代农民的英雄特征。他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概括了20世纪初期中国农民的历史踪迹。
严志和
严志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他与朱老忠的英雄形象相互映照,如果说朱老忠是农民群体中优秀分子的代表的话,那么严志和这个形象在中国农民中更具有普遍性。作品主要刻画了严志和内向、勤劳、朴实、善良,但又软弱、狭隘的性格特征。他仇恨地主阶级,状告冯兰池失败,老母亲暴死,被逼卖掉宝地,儿子一个被杀害,一个被逮捕,这一切都激起了他心中反抗的火花。但他又胆小怕事,只求能够忍气吞声地活下去,他的生活信条是:“什么也别扑摸,低着脑袋过日子吧!”生活的不幸使他的心里“像铅块一样,又凉又硬”,他甚至想投河自杀,而在斗争中又不时地表现出软弱动摇。他在朱老忠等人的帮助下,不断摆脱旧的精神负担,使觉悟逐渐提高,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他的思想变化过程,集中表现了中国大多数农民在旧社会遭受苦难及逐渐觉醒的过程。
创作背景
创作素材
1930年冬天,梁斌虽然不在乡村师范的学生之列,却因为闲置在家而参加了“反割头税运动”。在此之前的1928年夏天,梁斌从蠡县高小毕业,他于战乱中考上了保定的育德中学,但因其母亲重病需要“冲喜”,他不得不放弃学业仓促完婚。“反割头税运动”中,梁斌不仅和同村农民梁老宠一起散发传单,还联合二哥在自家门口安上了杀猪锅,对“反割头税运动”的整个情况都有所亲眼目睹,并据此而写下了小说里的“反割头税运动”。
“反割头税运动”发生以后,梁斌在原高小老师宋勃舟等人的帮助之下,顺利地考上了保定第二师范,并于1931年秋季开始进入保定第二师范求学。当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保定二师的广大师生热烈响应中共“抗日救国”的政治号召,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和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的学生运动。血气方刚的梁斌,自然受到了革命氛围的强烈熏陶,积极参加学潮并热衷于阅读进步书籍,主动去接近中共党组织,政治思想得到了很大提高。可惜的是,由于他身体染病,不得不离开保定回家休养,所以也因此而错过了“二师学潮”中最为轰动、最为壮烈的“七六”惨案。
梁斌本人虽然并没有直接参加这次学潮,但当事人大多都是梁斌的在校同学,“七六”惨案发生后,梁斌又访问了幸存者蒋东禹,从他那里获知了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同学们的无辜遇难和反动当局的凶狠残暴,这一切都使梁斌心灵震撼,难以释怀。因此,“七六”惨案便成为了刺痛梁斌内心的一棵“荆棘”。显然,梁斌选取保定“二师学潮”作为小说《红旗谱》创作的主要情节,是出于他对同学和战友的深切怀念与永恒纪念。
创作过程
1935年,梁斌创作了短篇小说《夜之交流》,最早反映“二师学潮”和“高蠡暴动”的文字记录,这篇作品虽然艺术技巧尚显不足,但却对后来创作《红旗谱》影响极大,诸如严运涛被捕过堂的故事情节、二师“七六”惨案发生的真实情景、军警洗劫学校图书仪器以及叫卖二师同学血衣的细节,都已被作者在小说中作了十分详尽的描述。
1941年冬,梁斌在新世纪剧社工作时,以一个宋姓老人的人生经历,创作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由此而塑造了朱老忠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初原型。该小说显然要比《夜之交流》丰满,它把时间设置为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高蠡暴动”并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基本上确定了后来《红旗谱》中朱老忠的活动框架。
1943年在边区文联工作时,梁斌又将短篇小说《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扩充为中篇(发表在《晋察冀文艺》上时改名为《父亲》),朱老忠形象明显有了很大变化,在这个中篇里,严知孝这个人物出现了。
此外,五幕话剧《五谷丰登》和短篇小说《抗日人家》,也是围绕这些相关题材的文学创作,它们也从不同侧面强化了《红旗谱》中的人物与事件,共同建构起了《红旗谱》故事情节的主体思路。
1943年以后,梁斌奔波于紧张的战地生活,较长时间内放下了创作,直到1953年,他才重新拿起笔来,全面去构思长篇小说《红旗谱》。为了能够使《红旗谱》具有历史真实感,梁斌不仅为了增加生活体验而南下参加农村土改,而且还多次去拜访当事人和重游革命故地,听到了更多关于“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的民间传说。梁斌写《红旗谱》的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创作阻碍,洋洋数十万言的文稿短时间内便得以完成。1956年,梁斌信心十足地把书稿交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萧也牧和张羽在仔细阅读之后,发现作品描写革命斗争的主题很好,既符合对新中国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出版宗旨,而小说中的传奇色彩又能够获得广大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他们同时也认为稿件本身的艺术质量却还远未达到一部红色经典的出版要求。于是,张羽看完初稿后给梁斌回了一封长信,他从“第一读者”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梁斌在张羽和萧也牧的鼓励之下,再次回到河北去拜访当年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对《红旗谱》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更为严格细致的重大修改。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红旗谱》所反映的时代正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历史悲剧即将结束,新的觉醒、新的斗争序幕已经拉开的新旧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九一八”事变,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但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革命从低潮走向高潮。《红旗谱》就是在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冀中平原锁井镇朱严两家农民三代人和冯家地主两代人之间尖锐的斗争的描写,谱写了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运动的壮丽史诗。作者把农民反抗地主的斗争上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精心描绘了“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惊心动魄的一幕。地主冯兰池为独吞公产,指使人砸钟灭口,农民朱老巩、严老祥为维护四十八村的利益挺身而出,拼死护钟,大闹柳树林。但古钟终于没能逃脱被毁灭的命运,朱老巩气得口吐鲜血而死,严老祥被迫远走他乡,朱老巩十五岁的儿子虎子被逼只身闯荡关东,它为后文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的反抗斗争铺设了一个宏阔的历史背景。二十五年之后,当年的虎子,如今已是人到中年的朱老忠携妻带子重返家乡,由此揭开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矛盾斗争新的一页,小说也进入正文。在小说的正文,作家梁斌描写了运涛南下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运涛入狱,江涛领导反割头税运动,保定二师学潮等情节,把乡村与城市,锁井镇与全中国的革命斗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以及农民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并揭示出农民的斗争如不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洪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只有与无产阶级革命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汹涌之势不可阻挡。从而也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获得自身的解放。
《红旗谱》通过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形象的塑造,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感人至深的英雄谱系,艺术地概括了中国近、现代农民的斗争道路。朱老巩、严老祥是小说塑造的第一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中国农民传统性格的化身,嫉恶如仇,遇到不平揭竿而起,赤膊上阵。朱老忠、严志和是第二代农民形象,他们是从自发反抗走向自觉革命的一代农民,他们一方面继承了父辈身上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具有了比父辈们更高的思想境界。运涛、江涛等是第三代农民形象,在他们身上,既流淌着父辈们反抗精神的血液,又注入了无产阶级崭新的生命因子,并以他们身上新鲜的生命活力去影响父辈们,一经投身革命,便成为坚定不移的革命者。这样看来,作者在序幕中浓墨重彩所描绘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故事就不单是为农民朱严两家与地主冯家的世代矛盾作铺垫,作者更倾向于把它作为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反抗斗争及命运的缩影。朱老巩手抡铡刀力护古钟的壮举使他成为一代农民英雄,但又只是一个草莽英雄,他像中国历史上无数揭竿而起的农民一样,虽然惊天动地,但最终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说,“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于《红旗谱》的情节而言是第一个故事,而对于几千年的农民起义英雄来说是最后一个故事。它形象地说明了即使像朱老巩这样最勇敢的农民,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凭个人的单枪匹马,其结局只能是一幕惨烈的悲剧。所以,当以朱老忠为代表的农民一经找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便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从此,中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全新的斗争,作品所描写的“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学潮”两大内容正是这一全新斗争的深刻表现。
艺术特色
《红旗谱》在艺术上注重民族形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作品的主题和题材上。《红旗谱》真实描绘了中国北方的农村生活、风土人情,表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坚持斗争的伟大精神和性格。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朱老明三告冯兰池、脯红鸟事件等所表现出的壮烈情怀、侠肝义胆,鲜明地体现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文化传统。
其次,《红旗谱》的民族风格还表现在用中国古典小说的技法来描绘生活、刻画人物上。小说结构虽然不是章回体,却有意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技巧,每章六七千字,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全书围绕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反割头税斗争、保定二师学潮三大主要事件,精心编织了脯红鸟事件、大贵被抓壮丁、江涛上学、济南探监、料理丧事等无数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此外,作品还善于以行动、语言刻画人物,如朱老忠的手抡铡刀、严志和的跺跺脚、朱老明的仰天大笑等,无不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人物的语言更能充分而直接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如朱老忠的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刻画了他不逞一时之勇、深谋远虑的性格,“咱们什么也别扑摸,低着脑袋过日子吧”正是严志和胆小怕事性格的体现。
最后,作品的民族风格表现在语言的朴实生动、浑厚有力、富于个性化和地域色彩上。作品的叙事简洁流畅,如小说的开头:“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开门见山,又给读者留下悬念。作品在描写朱老忠在保定车站听到严志和说冯兰池还是那样霸道时写道:“心里那个火球,一下子蹿上天灵盖,脸上腾地红起来。闪开襟怀,把茶碗在桌子上一顿。伸手拍拍头顶,倒背手走来走去。”这是从群众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流畅,有力,并洋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作者在表现这一切时,又写到了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如杀年猪、过除夕、喝胜利酒等,无不具有冀中平原的地方色彩。
作品影响
《红旗谱》自1957年出版以来,很快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当时文艺界的一些领导人将其誉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茅盾更是把它看作是新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小说《红旗谱》再版印刷30余次,中国国内外销售量也高达500多万册,同时它还被改编成了话剧、电影、评剧、京剧、电视剧等。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2022年5月,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
作品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一部描绘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它以断代史的形式,以当时社会主流思想意识,诠释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反压迫与压迫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这样鲜明的主题,不仅使我们看到作者对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也使我们体会到革命战争小说的创作理念和时代背景。
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文学理论家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小说)由此展示了中国农民从自发反抗到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转折,表现了中国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觉醒、成长的历史和他们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完成了以阶级矛盾为主线,以农民为主要同盟军的中国民主革命史的文学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从民间的角度来解读《红旗谱》,就会发现这部小说在描写北方民间生活场景和农民形象方面还是相当精彩的……小说语言风格浑厚朴素,在看似有点自由散漫的叙事中,仿佛是无意地点染、绘织出一幅幅乡间的人情风土画卷。
作者简介
梁斌(1914—1996年),原名梁维周。1927年加入共青团,后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后来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开始文学创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梁斌创作了《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父亲》《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等作品。他的剧本在根据地演出,激励了冀中军民的斗争意识。1953年,梁斌调回河北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创作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写作,每天写作十几个小时,最后完成了《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