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糊三阁老”,系明宪宗时期内阁的三位大臣万安、刘珝、刘吉的谚称。成化年间,明宪宗昏庸,而三位阁臣不能有所匡正,以至于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此外,据《万历野获编》,三人又因面见明宪宗时不知如何对答、只知叩头喊“万岁”而被谑称为“万岁相公”。(参见万岁阁老)
出处
纸糊三阁老包括
明宪宗时期的内阁首辅
万安、大学士
刘珝、大学士
刘吉。据《明史·列传第五十六·刘吉传》记载,由于万安等人在成化年间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对明宪宗的种种失德之举(纵容
汪直及
西厂的骄横只是其中之一)不能有所匡正,以至于万安、刘珝、刘吉三位阁臣被人们戏称为“纸糊三阁老”、
六部尚书则戏称为“
泥塑六尚书”。
关于万安等阁臣,还有“
万岁阁老”、“
万岁相公”的典故;其中,“万岁相公”的主人公正是“纸糊三阁老”。
万安
万安生平简介
万安(
万岁阁老),约1417—1488年,字循吉。明代
眉州人,即今
四川省
眉山市东坡区尚义镇万冲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
明宪宗宠臣、外戚。万安青少年时期在
眉山读书,据说他小的时候挺聪明,遗憾的是他长大后,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钻营上后为
明孝宗朱祐樘罢官。
万安相关史料
万安,安循吉,眉州人。长身魁颜,眉目如刻画,外宽而深中。正统十三年进士。改
庶吉士,授编修。 成化初,屡迁
礼部左侍郎。五年命兼
翰林学士,入内阁参机务。同年生詹事李泰,中官永昌(李永昌)养子也,齿少于安。安兄事之,得其欢。自为
同官,每当迁,必推安出己上。至是议简
阁臣,泰复推安曰:“子先之,我不患不至。”故安得入阁,而泰忽暴病死。
安无学术,既柄用,惟日事请托,结诸阉为内援。时
万贵妃(
万贞儿)宠冠后宫,安因内侍致殷勤,自称子侄行。妃尝自愧无门阀,闻则大喜,妃弟锦衣指挥通(万通),遂以族属数过安家。其妻王氏有母至自
博兴。王谓母曰:“向家贫时,以妹为人娣,今安在?”母曰:“第忆为四川万编修者。”通心疑是安,访之则安小妇,由是两家妇日往来。通妻著籍禁内,恣出入,安得备知宫中动静,益自固。侍郎刑让、祭酒陈鉴与安同年不相能。安构狱,除两人名。
七年冬,彗见天田,犯太微。廷臣多言君臣否隔,宜时召大臣议政。大学士
彭时、
商辂力请。司礼中官乃约以御殿日召对,且曰:“初见,情未洽,勿多言,姑俟他日。”将入,复约如初。比见,时言
天变可畏,帝曰:“已知,卿等宜尽心。”时又言:“昨御史有疏,请减
京官俸薪,武臣不免觖望,乞如旧便。”帝可之。安遂顿首呼万岁。欲出,时、辂不得已,皆叩头退。中官戏朝士曰:“若辈尝言不召见。及见,止知呼万岁耳。”一时传笑,谓之“万岁阁老”。帝自是不复召见大臣矣。
其后
尹直入阁,欲请见帝计事。安止之曰:“往彭公请召对,一语不合,辄叩头呼万岁,以此贻笑。今吾辈每事尽言,太监择而闻之,上无不允者,胜面对多矣。”其容悦不识大体,且善归过于人如此。
九年进礼部尚书。久之,改户部。十三年加
太子少保,俄改
文渊阁大学士。孝宗出阁,进吏部尚书、
谨身殿大学士,寻 加
太子太保。时
彭时已殁,
商辂以忤
汪直去,在内阁者刘珝、
刘吉。而安为首辅,与南人相党附;珝与尚书
尹旻、
王越又以北人为党,互相倾轧。然珝疏浅而安深鸷,故珝卒不能胜安。
十八年,汪直宠衰,
言官请罢西厂。帝不许。安具疏再言之,报可,中外颇以是称安。《文华大训》成,进
太子太傅、
华盖殿大学士。复进
少傅、
太子太师,再进
少师。
当是时,朝多秕政,四方灾伤日告。帝崇信道教,封金阙(金阙真君)、玉阙真君为上帝,遣安祭于
灵济宫。而
李孜省、邓常恩方进用,安因彭华潜与结,藉以排异己。于是珝及
王恕、
马文升、
秦纮、
耿裕诸大臣相继被逐,而华遂由詹事迁
吏部侍郎,入内阁。朝臣无敢与安牴牾者。
华(彭华),
安福人,大学士时(
彭时)之族弟,举景泰五年会试第一。深刻多计数,善阴伺人短,与安、孜省比。尝嗾萧彦庄攻
李秉,又逐
尹旻、罗璟,人皆恶而畏之。逾年,得风疾去。
孝宗嗣位,安草登极诏书,禁言官假风闻挟私,中外哗然。御史
汤鼐诣阁。安从容言曰:“此里面意也。”鼐即以其语奏闻,谓安抑塞言路,归过于君,无人臣礼。于是庶吉士邹智,御史
文贵、
姜洪等交章列其罪状。先是,歙人倪进贤者,粗知书,无行,谄事安,日与讲
房中术。安昵之,因令就试,得进士。授为庶吉士,除御史。帝一日于宫中得疏一小箧,则皆论房中术者,末署曰“臣安进”。帝命太监怀恩持至阁曰:“此大臣所为耶?”安愧汗伏地,不能出声。及诸臣弹章入,复令恩就安读之。安数跪起求哀,无去意。恩直前摘其牙牌曰:“可出矣。”始惶遽索马归第,乞休去。时年已七十余。尚于道上望
三台星,冀复用。居一年卒,赠太师,谥
文康。
初,孝穆
皇太后(
纪淑妃)之薨,内庭籍籍指
万贵妃。孝宗立,
鱼台县丞徐项上书发其事。廷臣议逮鞫万氏戚属曾出入宫掖者。安惊惧不知所为,曰:“我久不与万氏往来矣。”而刘吉先与万氏姻,亦自危。其党尹直尚在阁,共拟旨寝之。孝宗仁厚,亦置不问,安、吉得无事。
安在政府二十年,每遇试,必令其门生为考官,子孙甥婿多登第者。子翼(万翼),南京
礼部侍郎。孙弘璧(万弘璧),
翰林编修。安死无几,翼、弘璧相继死。
刘吉
刘吉生平简介
刘吉(
刘棉花)(?—?),
河北省
博野县大程委村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成化十一年(1475)成为内阁成员。他官至
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而尸位素餐,精于营私,因此屡遭谏官弹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排挤打击弹劾他的人,得以在内阁任职18年。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至弘治五年八月(1487年-1492年)任当朝首辅一职。
刘吉相关史料
《明史 列传第五十六》
刘吉,字祐之,
博野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
庶吉士,授编修,充
经筵官。《
寰宇通志》成,进修撰。天顺四年
侍讲读于东宫,以忧归。
宪宗即位。召纂《英宗
实录》。至京,上疏乞终制。不允,进
侍读。《实录》成,迁
侍读学士,直
经筵。累迁
礼部左侍郎。
成化十一年与
刘珝同受命,兼
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寻进
礼部尚书。孝宗出閤,加太子
少保兼
文渊阁大学士。十八年遭父丧,诏起复。吉三疏恳辞,而阴属贵戚万喜为之地,得不允。《文华大训》成,加
太子太保,进
武英殿大学士。久之,进
户部尚书、
谨身殿大学士,寻加少保兼
太子太傅。
孝宗即位,庶吉士
邹智、御史姜洪力诋万安、
尹直及吉皆小人,当斥。吉深衔之。安、直皆去,吉独留,委寄愈专。虑言者攻不已,乃建议超迁科道官,处以不次之位。诏起废滞,
给事中贺钦、御史
强珍辈十人已次第拟擢,吉复上疏荐之。部曹预荐者惟
林俊一人,冀以此笼络言路,而言者犹未息。庶子张升,御史
曹璘、
欧阳旦,南京给事中方向,御史陈嵩等相继劾吉。吉愤甚,中升逐之。数兴大狱,智、向囚系远贬,洪亦谪官。复与中官
蒋琮比,逐南御史
姜绾等,台署为空。中外侧目,言者亦少衰。
初,吉与万安、刘珝在成化时,帝失德,无所规正,时有“纸糊三阁老,
泥塑六尚书”之谣。至是见孝宗仁明,同列
徐溥、
刘健皆正人,而吉于
阁臣居首,两人有论建,吉亦暑名,复时时为正论,窃美名以自盖。
弘治二年二月旱,帝令儒臣撰文祷雨。吉等言:“迩者奸徒袭
李孜省、邓常恩故术,见月宿在毕,天将阴雨,遂奏请祈祷,觊一验以希进用。幸门一开,争言祈祷,要宠召祸,实基于此。
祝文不敢奉诏。”帝意悟,遂已之。五月以灾异请帝修德防微,慎终如始。八月又以灾异陈七事。代王献海青,吉等言登极诏书已却四方贡献,乞勿受。明年三月偕同列上言:“陛下圣质清羸,与先帝不同。凡宴乐游观,一切嗜好之事,宜悉减省。左右近臣有请如先帝故事者,当以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
太宗(明成祖
朱棣)典故斥退之。祖宗令节宴游皆有时,陛下法祖宗可也。”
土鲁番使者贡狮子还,帝令内阁草敕,遣中官送之。吉等言不宜优宠太过,使番戎轻中国。事遂寝。 既又言:“狮子诸兽,日饲二羊,岁当用七百二十,又守视校尉日五十人,皆繁费。宜绝诸兽食,听自毙。”帝不能用。十二月,星变,又言:“迩者妖星出天津,历
杵臼,迫营室,其占为兵,为饥,为水旱。今两畿、河南、山西、陕西旱蝗;四川、湖广岁不登。倘明年复然,恐盗贼窃发,祸乱将作。愿陛下节用度,罢宴游,屏谗言,斥
异教,留怀经史,讲求治道。
沙河修桥,江西造瓷器,南海子缮垣墙,俱非急务,宜悉停止。”帝嘉纳之。帝惑近习言,颇崇祈祷事,发经牌令阁臣作赞,又令拟神将封号。吉等极言邪说当斥。
吉自帝初即位进
少傅,兼
太子太师,
吏部尚书。及《宪宗实录》成。又进
少师、
华盖殿大学士。吉柄政久,权势烜赫。帝初倾心听信,后眷颇衰。而吉终无去志。五年,帝欲封后弟伯爵,命吉撰诰券。吉言必尽
封二太后家子弟方可。帝不悦,遣中官至其家,讽令致仕,始上章引退。良赐敕,驰驿如故事。 吉多智数,善附会,自缘饰,锐于营私,时为言路所攻。居内阁十八年,人目之为“刘绵花”,以其耐弹也。吉疑其言出下第举子,因请举人三试不第者,不得复会试。时适当会试期,举子已群集都下,
礼部为请。诏姑许入试,后如令。已而吉罢,令亦不行。吉归,逾年卒。赠太师,谥文穆。
刘珝
刘珝生平简介
刘珝(1426——1490),字叔温,号古直。明代
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
青州市
高柳镇阳河村)人。1448年(正统十三年)进士,授编修。
天顺时任太子(即后来的宪宗)侍讲。宪宗即位后,以东官旧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读学士。1474年(成化十年)升
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翌年兼
翰林学士,入内阁
参预机务。
宪宗称他为“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枚,文“嘉猷赞翊”。不久升任吏部尚书,再加太子
少保、
文渊阁大学士。受命编《文华大训》,书成,加
太子太保,进
谨身殿大学士。后在万安、刘吉两人的排挤下于成化十八年致仕。弘治三年(1490年)卒,谥“文和”。 明
弘治皇帝御赐祭联:忠禆于国,允称一代名臣;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有《古直文集》、《青宫讲义》传世。
刘珝相关史料
《明史 列传第五十六》
刘珝,字叔温,
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
侍讲东宫。
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
经筵日讲。成化十年进
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
侃侃,闻者为悚。学士
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明年诏以本官兼
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
少保、
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
太子太保,进
谨身殿大学士。珝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员外郎林俊以劾
梁芳、
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
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初,
商辂之劾
汪直也,珝与万安、
刘吉助之争,得罢
西厂。他日,珝又折
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会珝子鎡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
奏之。帝大怒,决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
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驰驿,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甚厚。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
时内阁三人,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珝既仓卒引退,而
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年卒,谥文和。
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
《
明史》认为,“纸糊三阁老”中,万安“贪狡”,刘吉“
阴刻”,刘珝相较二人为优,但喜好高谈阔论,也被时人认为“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