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源流论

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肝胆源流论》是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渡舟、 杨波。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篇。其上溯经典,下逮百家,分类详释,广集名注,熔肝胆平、病、疹、治于一炉,合理法、方、药为一体,对古今中外肝胆要论进行了高度综合。
本书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肝胆系统专著,是中医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必备之书。本书选文广博,论理精详,既述又作,每多卓见,使得肝胆理治自成体系。
图书目录
肝胆类纂溯源 上篇
第一类 肝系生理……………………………………………………(3)
肝脏生理 ………………………………………………………(3)
筋生理 …………………………………………………………(36)
目生理…………………………………………………………(43)
第二类 肝系经穴…………………………………………………(56)
肝经穴…………………………………………………………(56)
冲脉经穴………………………………………………………(68)
目与诸经………………………………………………………(76)
第三类 肝系疹法…………………………………………………(81)
脉诊……………………………………………………………(81)
1、常脉…………………………………………………………(81)
2、病脉…………………………………………………………(85)
色疹……………………………………………………………(102)
1、常色 ………………………………………………………(102)
2、病色 ………………………………………………………(105)
尺肤疹…………………………………………………………(108)
闻疹……………………………………………………………(111)
解梦……………………………………………………………(111)
第四类 肝系病治 ………………………………………………(116)
治肝诸法 ……………………………………………………(116)
肝病证治 ……………………………………………………(121)
1、肝病要侯 …………………………………………………(121)
2、肝郁证治 …………………………………………………(124)
3、肝痹淤 ……………………………………………………(131)
4、肝气证治 …………………………………………………(145)
5、肝风证治 …………………………………………………(169)
6、肝火证治 …………………………………………………(176)
7、黄疸湿热诸毒证治 ………………………………………(186)
8、肝寒证治 …………………………………………………(225)
9、上热下寒证治 ……………………………………………(229)
10、肝虚证治…………………………………………………(230)
11、肝水证治…………………………………………………(249)
筋病证治………………………………………………………(254)
1、筋病成因及治法……………………………………………(254)
2、筋气不利证治………………………………………………(260)
3、筋热证治……………………………………………………(263)
4、筋虚证治……………………………………………………(266)
5、痉病证治……………………………………………………(274)
目病证治 ………………………………………………………(282)
1、泣出…………………………………………………………(282)
2、目眩盲………………………………………………………(286)
3、目痛…………………………………………………………(292)
4、目黄…………………………………………………………(293)
5、目赤黑………………………………………………………(295)
6、目风…………………………………………………………(296)
7、目不眴………………………………………………………(297)
经脉病治 ………………………………………………………(298)
1、肝经脉病治…………………………………………………(298)
2、冲脉病治……………………………………………………(309)
3、经病证治……………………………………………………(314)
第五类 肝系针灸……………………………………………(322)
针刺大法………………………………………………………(322)
肝病针灸………………………………………………………(324)
1、肝热病刺治…………………………………………………(324)
2、肝气病刺治…………………………………………………(326)
3、肝痹血瘀病刺治……………………………………………(327)
4、肝疟病刺治…………………………………………………(327)
5、肝经脉病刺治………………………………………………(328)
6、肝病灸法……………………………………………………(330)
筋病证刺………………………………………………………(331)
目病刺治………………………………………………………(334)
第六类 肝病预后…………………………………………………(337)
察时 ……………………………………………………………(337)
察脉 ……………………………………………………………(343)
察色 ……………………………………………………………(347)
第七类 胆生理……………………………………………………(349)
第八类 胆经穴……………………………………………………(357)
第九类 胆疹法……………………………………………………(370)
第十类 胆病证治…………………………………………………(375)
胆腑病治 ………………………………………………………(375)
1、胆热证治……………………………………………………(375)
2、胆郁证治……………………………………………………(379)
3、胆气冲逆证治………………………………………………(408)
4、胆虚证治……………………………………………………(409)
5、疟病证治……………………………………………………(414)
胆经脉病治……………………………………………………(418)
第十一类 胆针灸…………………………………………………(427)
针刺大法………………………………………………………(427)
胆腑病刺………………………………………………………(427)
1、胆气盛逆……………………………………………………(427)
2、胆热…………………………………………………………(429)
3、胆虚…………………………………………………………(431)
4、疟证…………………………………………………………(431)
经脉病刺………………………………………………………(432)
第十二类 胆病预后………………………………………………(434)
第十三类 体质……………………………………………………(438)
第十四类 摄生……………………………………………………(452)
第十五类 预防……………………………………………………(456)
第十六类 运气……………………………………………………(462)
运气之常………………………………………………………(462)
运气灾变………………………………………………………(468)
运气参治诸法…………………………………………………(488)
肝胆百家汇流 下篇
华氏肝胆论《中藏经》……………………………………………(499)
肝胆病侯要览《诸病源侯论》……………………………………(501)
肝病侯……………………………………………………………(501)
胆病侯……………………………………………………………(502)
黄病侯……………………………………………………………(502)
治肝三十法辑按《西溪书屋夜话录》……………………………(507)
肝胆证治要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514)
肝病证治…………………………………………………………(514)
1、肝实热…………………………………………………………(514)
2、肝胆俱实………………………………………………………(515)
3、肝虚寒…………………………………………………………(515)
4、肝胆俱虚………………………………………………………(516)
5、肝劳……………………………………………………………(516)
黄疸病证治………………………………………………………(517)
筋病证治…………………………………………………………(522)
目病证治…………………………………………………………(524)
胆病证治…………………………………………………………(528)
1、胆实热…………………………………………………………(528)
2、胆虚寒…………………………………………………………(529)
论肝胆生理病理(《医学起源》)…………………………………(531)
乙葵同源论(《医宗必读》)………………………………………(533)
肝胆病机论(《血证论》)…………………………………………(535)
肝胆病证论(《笔花医镜》)………………………………………(537)
秦氏治肝法(《谦斋医学讲稿》)…………………………………(539)
论肝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541)
论肝无补法(《质疑录》)……………………………………………(545)
治肝补脾论(《吴医汇讲·沈悦庭》)………………………………(546)
肝胆虚实论治(《重订严氏济生方》)………………………………(547)
诸郁源乎肝(《医碥》)………………………………………………(549)
木都达之论(《吴医汇讲·朱应皆》)………………………………(550)
论肝郁(《谦斋医学讲稿》)…………………………………………(551)
平肝即舒肝,非伐肝说(《读医随笔》)……………………………(553)
肝气肝火肝风之病机及治则(《类证治裁》)………………………(555)
肝气证治(《知医必辨》)……………………………………………(556)
妇人肝气论(《笔花医镜》)…………………………………………(559)
论冲气证治(《医学衷中参西录》)…………………………………(560)
肝风证治(《临证指南医案·华岫云》)……………………………(561)
肝火证治(《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562)
黄疸论证(《景岳全书》)……………………………………………(563)
五疸论治(《重订严氏济生方》)……………………………………(565)
肝胆部药队列方(《笔花医镜》)……………………………………(568)
秦氏治肝方论(《谦斋医学讲稿》)…………………………………(571)
肝胆心得论集……………………………………………………………(580)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辨……………………………………………………(580)
试论肝位中焦及其意义…………………………………………………(582)
试论肝为气枢及其意义…………………………………………………(590)
主参考书目录……………………………………………………………(596)
原序
欲升岱岳,非径奚为,远渡大洋,无舟焉往,欲救肝胆之病,必须撰用能治之书。夫如是,则若登高而有径,航海而有舟。所著《肝胆源流论》一书,意在成为治疗肝胆病之舟、径也。
考以五脏系统分类归纳疾病之法,盖始于《中藏经》、《千金要方》等书。因其系统性强且有规律可寻,故为医家撰述所效法。本书既沿五脏分类之法,上承古人之义,又旁采百家之言,,而汇名流之精。探幽抉微,提要钩玄,深入浅出,俾肝胆疾病之治一目了然。
山东数位作者。皆一时之英俊,而又有济世活人之胸怀。其集思广益,众志成城,逾时三载,稿凡数易,终于撰成是书。承蒙青睐,嘱余为之修饰,青老结合,横向联系,亦医坛之佳话也。吾以为此书虽不能尽愈肝胆之病,然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触类而长之,则死过半矣。
刘渡舟 序于北京
岁次戊辰十月九日
人之所病病病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今肝病多而少效者,盖因道少矣。感于斯,则勤求古训,博览群籍,穷源竟委,采撷百家,春秋凡三易,寒暑计数往,乃成《肝胆源流论》合上下两篇。 余尝思,骐骥不遇伯乐则徒有千里之志,而和璧不得良工则难为世人所宝。刘老乃当今杏林名家,高寿已七十有几,仍不辞劳苦,为拙作妙润神饰,斧正点睛,俾此书始臻完善,是愚之幸,亦生民之幸也。
今且付梓,前辈提携之恩,礼贤下仕之德,后生没齿难忘,故谨记以跋。
杨 波
时己巳仲春即望日谨跋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