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俨

明朝初期阁臣

胡俨(1361年/1364年2月20日—1443年9月20日),字若思,号颐庵,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祖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金川镇瓦桥村),明朝初期阁臣。

人物生平
自幼好学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三命通会》作至正二十四年正月十七日(1364年2月20日)),胡俨出生于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胡俨自幼好学,天资聪慧,受学于当时正在担任虞部员外郎的伯父胡琏,以师友相称。熊钊向来以古文辞自视甚高,一见到胡俨,就说胡俨有所教养,于是以古文法教授胡俨。长大以后,胡俨博览群书,对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占卜方面的书籍,无不精通,家中的长辈都对他赞赏有加。
副榜入仕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胡俨参加江西乡试,以《书经》考中举人第二名。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胡俨在南京参加会试,中副榜,授职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教谕。胡俨以师道自任,劝勉诸生,务实学习,励行节约,以变华亭浮靡的学风。胡俨还每日亲自给诸生讲授,常常讲到半夜,即使是严冬酷暑也不停止,当地的百姓对他很推重。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胡俨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胡俨守孝期满,改到长垣县(今河南省长垣县)任教谕,请求给予便地养家,后又改到余干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任职。批准学官请求便地即是从胡俨开始。胡俨在余干期间,得到士子爱戴,政绩居多。
建文元年(1399年),胡俨被推荐任为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知县。他主持开凿桐陂水,灌溉田地,使百姓获利。县境有虎伤人,胡俨斋戒沐浴后向神灵祷告,老虎便逃走了。桐城县人把他供祀在朱邑祠。
成祖恩遇
建文四年(1402年),副都御史练子宁把胡俨推荐给朝廷,说:“胡俨具有的知识足以通达天人,他的才智足以参佐帷幄。”等胡俨被召来时,燕王的部队已渡过了长江。朱棣即位后,说:“胡俨懂得天文,就让钦天监考考他。”考完之后,钦天监官员上奏说胡俨确实通象纬、气候之学。七月十日(8月8日),又因解缙的推荐,明成祖授予胡俨翰林院检讨之职。九月,胡俨与解缙、胡广等七人进入内阁,参预机务。胡俨在内阁时,受皇上顾问,他从不与人争先,但稍嫌戆直。十一月十日(12月4日),升为翰林院侍读。
永乐二年四月二日(1404年5月10日),明成祖升胡俨为左春坊左谕德。
掌管国子
永乐二年九月二十九日(1404年11月1日),胡俨被任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便不再参预机务。当时国子监用法严峻,国子生请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边。胡俨到任后,立即上奏废除了这条规定。
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幸临北京,召胡俨赴行。
永乐八年二月六日(1410年3月11日),明成祖将要北征,命胡俨以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掌管翰林院事务,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胡俨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当时,海内统一已近五十年,明成祖正内兴礼乐,外怀要荒之地,公卿大夫彬彬然多是文学之士。胡俨作为馆阁宿儒,朝廷大著多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他都担任总裁官。他主持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一行一动都有师法。
洪熙致仕
洪熙元年二月十八日(1425年3月7日),胡俨以病请求退休,明仁宗朱高炽赐给敕书,奖励慰劳他,进升他为太子宾客,仍兼国子监祭酒。退休后,朝廷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以礼部侍郎之衔召胡俨,胡俨推辞归家。
胡俨在家二十年,方岳重臣都以师礼对待他。胡俨与他们交谈,从不曾说到他个人的事。他自处淡泊,岁时的衣食才刚够需要。
身后哀荣
正统八年八月二十七日(1443年9月20日),胡俨去世,终年八十三岁。讣闻,明英宗派遣官员谕祭,命令有司负责营葬。
天顺二年七月二十三日(1457年8月12日),胡俨之孙胡顺乞求进入国子监读书,得到明英宗的批准。
弘治元年十月七日(1488年11月10日),监生江纪等人请求为胡俨赠谥,未得朝廷回复。
弘治三年正月二十一日(1490年2月10日),桐城知县陈勉将胡俨、胡颐和西汉的朱邑合为一祠祭祀。
主要影响
胡俨台阁体诗作中,不管是出于公务所作应制类诗,如上朝、扈从、谒陵、侍游、侍宴、咏祥瑞等类诗歌,亦或是与同僚酬赠所作之诗,其显著特点即喜用一些色彩灼艳之词,同时使用如“红”“紫”“金”“碧”等表示颜色深重之词来强化其台阁语言之富丽堂皇,并结合使用一些不与凡间等同之事物,如紫霞、红云、蓬莱、金鳌等,来显露其诗歌之典雅高贵,进而渲染帝王威仪,及皇家雍容华贵之气氛,最终以达鸣国家之盛等效果。而除了颜色之词外,同时亦喜使用一些表达特定含义的数词,如“万国”“九霄”“五云”等,起一个夸张歌颂效果的同时,来表达一个特定颂主鸣盛的主题。
另外,胡俨台阁体诗作中有很多有关对当朝的歌颂、对能够得到帝王宠眷的感激,并将皇帝的这种知遇之恩,直接或可说是直白的表露在其诗歌里面。虽然,此类抒写方式亦是台阁文臣惯用之方式,但是胡俨台阁体诗作中对帝王恩宠的感激、对当朝的歌颂,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是虔诚的歌颂,即所表之情有其由衷的一面。如其台阁体诗作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朝期间所作台阁体诗,多用“漏”字来感叹岁月之流逝,表达己身“怀恩报国迟”的无奈,同时则强调自己身微而又始终蒙受皇恩之事,进而直白言说自己对圣恩难报之“惭愧”等;而致仕归家后所作台阁体诗,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多通过对一颗“丹心”的强调,来表明自己对帝王之忠情、对圣恩之感激等。故其台阁体诗作亦有“诗言志”主题的参与,而此“志”亦指其台阁体诗作中,所传达出来的儒家入仕、忠君报国等思想外,更有其真情参与的一面。
历史评价
明成祖朱棣:朕即位以来,尔七人(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者,朝夕相与共事,鲜离左右。(《明太宗实录》引)
明仁宗朱高炽:卿以文学事我太宗皇帝,首居翰林,继升谕德,辅朕春宫,未几升掌监学。先皇帝之宠儒者,与儒者之遇圣明,皆至盛矣。而卿居太学不数岁,复召入翰林史事,效劳滋多。(《明仁宗实录》引)
熊钊:南昌胡若思,笃学好古,于经史百家之言,靡不研究,发而为文,积以成编。予得其书而读之,其气英迈,其辞雄伟,其所本一归之义理之渊微,彝伦之雅正,无萎靡不振之习,有浩博宏广之容。其所以养之于中,不浅而深也,明矣。(《颐庵文选》引)
陶宗仪:俨文辞妍赡,精于草书。(《书史会要》)
邹缉:其才识器度益明而达,而其文章纯深雅奥,可与古作者并也。观其铺张至治之美,以黼黻乎国家之盛,雄伟光大,富赡不穷,卓乎其不可及也。天下之人仰而望之,惟恐其或后。至求所以光昭其先德,发挥其事功,又无不造而请焉。而公应酬之者,常若取诸其左右而不以为难。呜呼,此非其学问之有素、养之深而积之厚,何以至是哉?(《颐庵文选》引)
练子宁:俨学足达天人,智足资帷幄。(《明史》引)
杨士奇:豫章胡若思先生,自其童冠从乡先生,得吾郡王与耕经学之传,从而得虞公之传,益自肆力,浚而深之,扩而大之。盖于诸书无所不读,而必本于经;于学无所不通,而必主于圣贤之道。尝施其政教于百里之邦矣,已而入禁林,典词命,侍讲读,遂兼谕德,辅导储君。又拜大司成为国子,及四方来学之师。先生智识有余,材猷宏远,而凡存诸心见诸言行者,皆在于仁义。至为文章,严于矩矱,而雍容温裕,词洁义正,于经旨必融会众说而推明之,弗极弗已。序、记、铭、传之类,虽时应人之求,未尝苟有称说,非其笃于经之道,而不愧乎古君子之文者乎?若夫见诸词赋,体物缘情,端厚而微婉,有古人之意者,盖自袁伯长、虞伯生而后复见于先生焉。(《颐庵文选》引)
胡广:今公之文,沉实不肆,温厚雅赡,有疏宕之气,凿凿乎欲追古立言之为。盖其履师儒之位,表率学者,必以明经讲道为务,而不为虚言,要其归,一本于道德而已矣。使天下后世,佩诵而矜式之,不如是不足以传远。此公之文有不可以已者如此。(《颐庵文选》引)
杨溥:先生天资颖悟,自幼好学……既长,博极群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皆通其说,先辈皆称许之。(《国子祭酒胡先生墓碑》)
杨荣:其文之正者,有得于孟之绪;雄健宏深,有造乎司马、昌黎之奥伟。然成一家言,足以追古之作者。(《文敏集》)
朱权:今先生之文,其辞雍容,而其气洋溢。蔼然蔚然之意,见乎言意之表。故其文幽深混涵,人莫可测。仰而视之,若匡庐华岳,岿然有层峦迭嶂,莫能跻其分寸;俯而察之,若彭蠡洞庭,浩乎洋洋,莫能得其蠡测;臆而思之,若空明之灏瀚;味而咀之,若玄酒之与太羹。其高处,若蹑层霄,挽牛斗于星河之上;其妙处,若郢人之斫垩,凛乎其不可犯而又得之;其妍丽也,若桃源春晓,霞舒雾卷,旭日初旦也;其抑扬也,若天驷脱羁,振鬣一鸣,而万马皆喑;其壮也,若横㮶西风,挥戈指日;其清也,若老鹤之巢松,孤猿之叫月;其幽深思远者,若幽兰之发乎深谷,但闻其芬馥,而莫测其所从来……其楚词也,如《谒文丞相祠》及《石鼓》、《毁璧》、《秋风》等篇,皆深得骚体,其意趣高古而人所形容不至者,而皆得之矣。又若《友竹》、《友桐》之序,皆能摹写造化而得物之性情,可谓尽其神矣,岂庸腐可得而想像哉?至于诗、词、乐府之作,如《述古》、《杂咏》之诗,大能感发人之情兴,又可慨也。其碑铭、墓志也,如《温忠武公庙碑》之作,皆能昭述前烈,以继后世,万古一日也。(《颐庵文选》引)
王洪:盖其所作,必欲追踪古人,事核而喻切,辞醇而旨远,沨乎舂容正大之音,可以无愧于古。而公则欿然自视,若不足也。……洪与公同游禁林十有余年,朝夕承公之诲,至论古之作者,未尝不慨然于斯。(《颐庵文选》引)
姚夔:如胡俨、陈敬宗、李时勉俱师范可尊,至今为人思仰。(《明宪宗实录》引)
叶盛:监学规模如胡俨、陈敬宗,他如魏骥、陈泰、李敏、马谨,亦有可称。(《明宪宗实录》引)
黄佐:①天资颖悟,自幼好学……既长,博极群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皆通其说。(《直内阁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公俨传》)②俨在七人中,遇有顾问,必从容审度而后对,未尝以才智先人,时论多之。(《直内阁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公俨传》)
郑晓:心存抚字,政尚宽平。蠲逋赈乏,除虎驱蝗。表祀循良,历有惠绩。(《名臣记》)
袁衮:官祭酒者,前有宋讷、胡俨之仪轨,后有李时勉、陈敬宗之刚严。(《世纬》)
雷礼:幼好学,书琴诗文皆有传授。(《国朝列卿纪》)
项笃寿:公以身为教,不言而诸生化之。语曰:前有宋、胡,后有李、陈。信哉!(《今献备遗》)
詹景凤:俨行书矫健而苍,楷书精熟而整。(《詹氏性理小辨》)
李邦华:祖宗朝如黄淮、杨士奇、金幼孜、胡俨、薛瑄、李贤、杨一清、张孚敬等,未尝由词林也,而建竖颇不居人后,概可睹矣。(《请法祖宗制用人疏》)
陈弘绪:澹台灭明、徐稚、罗从彦、胡俨、张元祯、舒芬、魏良弼、万廷言、万思谦、邓以赞、李材十一先生,皆吾郡之名儒也。(《江城名迹》)
查继佐:祭酒宽厚自不及讷,顾色笑匪怒,为风人之所深嘉。但朝夕圣经,忠孝大义,凿凿而不免夺情。在后世沸廷诤为名高者,不知其几矣。(《罪惟录》)
张廷玉:①俨在阁,承顾问,尝不欲先人,然少戆。(《明史》)②淮功在辅导,胡广、金幼孜劳著扈从,胡俨久于国学。观诸臣从容密勿,随事纳忠,固非仅以文字翰墨为勋绩已也。(《明史》)③胡俨当成祖之世,尤称人师。(《明史》)
轶事典故
胡俨担任湖广考官时,看到杨溥的文章,非常惊异,在其上题写道:“此文作者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世人都认为他知人。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胡俨著有《颐庵集》30卷,《四库全书》收《颐庵文选》2卷,其中诗文各1卷。又有笔记小说作品《胡氏杂说》1卷。
绘画作品
胡俨工书善画,尝“以水墨秃笔画羊、鹿,甚有生动”,“工竹石、兰蕙,极有意致”。现存画作有《瑞狮(兽)图》(又作《太狮少狮图》)、《封侯图》、《秋林呦鹿图》、《立轴》。
史料索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