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棉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际古地理学会领导

胡修棉,男,1974年4月生,江西新建人,博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A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古地理学报》编委,国际古地理学会领导。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9.09 - 2002.07,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地质方向)博士学位
1996.09 - 1999.07,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地质方向)硕士学位
1992.09 - 1996.07,成都理工学院地质系,获地质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07–,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于2003年11月、2008年11月、2009年4月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9–2011.8,英国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地球科学学院合作访问研究(合作者Hugh D. Sinclair 教授)
2002.07–2003.7,意大利马尔理工大学(Marc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海洋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Massimo Sarti教授)
现任国际古地理学会领导。
学术兼职
2013年3月-2017年12月,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609项共同主席
2003年3月-2006年12月,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494项(青年科学家项目)主席
2007年3月-2010年12月,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555项目秘书
2002年3月-2006年12月,国际地球科学计划第463项目秘书
2013年4月-2017年,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4年起,国际沉积地质学会(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SEPM)会员;2008年起任SEPM中国大使(Chinese Ambassador)
2010年起,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会员
2004年起,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dimentologists, IAS)会员
学术期刊任职
2015年起,《地学前缘》助理编委
2014年起,《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s in China – D-Earth Sciences》编委
2014年起,《古地理学报》、《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编委
主编国际沉积地质学会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91 “白垩纪大洋红层”(2009)
主编国际期刊专辑《Sedimentary Geology》(Vol. 235, issues 1-2, 2010)、《Cretaceous Research》(Vol. 38, issues 1-2, 2012)
荣誉奖励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年入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A类)
研究兴趣
大陆碰撞、高原隆升与沉积盆地
中新生代温室气候与古海洋
青藏特提斯地质演化
大洋红层与黑色页岩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沉积学,41525007,2016.1-2020.12,主持,进行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 晚中生代东特提斯古海洋和古环境演变, 2011CB822001,主持,进行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拉萨地体措勤—申扎盆地白垩纪沉积演化, 41472081, 2015.1-2018.12,主持,进行中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子课题,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前后关键地层的沉积学研究,XDB03010106, 2012.10-2017.10,主持,进行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藏南晚白垩世-古近纪宗卓混杂岩及其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关系,41172092,2012.1-2015.12,主持,已结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海相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与气候变化,2006CB701402,2006.1-2010.8,主持,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西藏特提斯海的关闭过程:藏南沉积记录的响应,40772070,2008.1-2010.12,主持,已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火山岩屑砂岩及其与冈瓦纳大陆的最后裂解, 40302017,2004.1-2006.12,主持,已结题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藏西南喜马拉雅白垩纪-古近纪沉积演化:从新特提斯到喜马拉雅的转变,2006.1-2008.12,主持,已结题
国际地球科学计划IGCP494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特提斯域中白垩世大洋沉积:从黑色页岩到大洋红层的转变,2003.1-2006.12,主持,已结题
学术论文
As 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SCI)
(1)Hu X., Garzanti E., Wang J., Huang W., An W., Webb A., 2016. The timing of India-Asia collision onset – facts, theories, controversies. Earth-Science Reviews, v. 160, p. 264–299.
(2)Hu, X., Wang, J., BouDagher-Fadel, M., Garzanti, E., and An, W., 2016, New insights into the timing of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from the Paleogene Quxia and Jialazi formations of the Xigaze forearc basin, South Tibet: Gondwana Research, v. 32, p. 76-92.
(3)Hu, X., Garzanti, E., Moore, T., and Raffi, I., 2015, Direct stratigraphic dating of India-Asia collision onset at the Selandian (middle Paleocene, 59 ± 1 Ma): Geology, v. 43, p. 859-862.
(4)Hu, X.M., An, W., Wang, J.G., Garzanti, E., and Guo, R.H., 2014, Himalayan detrital chromian spinels and timing of Indus-Yarlung ophiolite erosion: Tectonophysics, v. 621, p. 60-628.
(5)Hu, X., Scott, R.W., Cai, Y., Wang, C., and Melinte-Dobrinescu, M.C., 2012,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Different time scales and models of origin. Earth Science Reviews, v. 115, p. 217-248.
(6)Hu, X., Sinclair, H.D., Wang, J.G., Jiang, H., and Wu, F.Y., 2012, Late Cretaceous-Palaeogene stratigraphic and basin evolution in the Zhepure Mountain of souther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the timing of India-Asia initial collision: Basin Research, v. 24, p. 520-543.
(7)Hu, X.M., Zhao, K.D., Yilmaz, I.O., and Li, Y.X., 2012, Stratigraphic transition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from the Aptian oceanic anoxic event 1a (OAE1a) to the oceanic red bed 1 (ORB1) in the Yenicesihlar section, central Turkey: Cretaceous Research, v. 38, p. 40-51
(8)Hu, X., Wagreich, M., Yilmaz, I.O., 2012, Marine rapid environmental/climatic change in the Cretaceous greenhouse world. Cretaceous Research, v. 38, p. 1-6.
(9)Hu, X., 2012,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Nd isotopes as a provenance tool in southern Tibet for constraining the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v. 53, p. 51-58.
(10)Hu, X., Huang, Z., Wang, J., Xu, K., Hu, W., and Jansa, L., 2012, Geology of the Fuding inlier in southeastern China: implication for late Paleozoic Cathaysian paleogeography: Gondwana Research, v. 22, p. 507-518.
(11)Hu, X., Jansa, L., Chen, L., Griffin, W.L., O'Reilly, S.Y., and Wang, J., 2010, Provenance of Lower Cretaceous Wölong Volcaniclastics in the Tibetan Tethyan Himalaya: Implications for the final breakup of Eastern Gondwana: Sedimentary Geology, v. 223, p. 193-205.
(12)Hu, X., Cheng, W., and Ji, J., 2009, Origin of the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as interpreted by Visible Reflectance and Inorganic Geochemistry from the Vispi Quarry Section, Central Italy, in Hu, X., Wang, C., Scott, R.W., Wagreich, M., and Jansa, L., eds.,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Stratigraphy, Composition, Origins and Paleoceanographic/Paleoclimatic Significance: Tulsa, OK, SEPM Special Publication 91, p. 183-197.
(13)Hu, X., Jansa, L., and Wang, C.S., 2008, Upper Jurassic-Lower Cretaceous stratigraphy in south-eastern Tibet: a comparison with the western Himalayas: Cretaceous Research, v. 29, p. 301-315.
(14)Hu, X., Jansa, L., and Sarti, M., 2006, Mid-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in the Umbria-Marche Basin, central Italy: Constraints on 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e: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v. 233, p. 163-186.
(15)Hu, X., Wang, C., Li, X., and Luba, J., 2006,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in southern Tibet: Lithofacies, environments and colour origi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v. 49, p. 785-795.
(16)Hu, X., Jansa, L., Wang, C.S., Sarti, M., Bak, K., Wagreich, M., Michalik, J., and Sotak, J., 2005, Upper Cretaceous oceanic red beds (CORBs) in the Tethys: occurrences, lithofacies, age, and environments: Cretaceous Research, v. 26, p. 3-20.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