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栓,男,现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秘书长
个人简介
胡长栓,男,笔名胡存之,1970年2月生,河南嵩县人,哲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研究室(新闻办公室)主任,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学习经历
1991年9月进入
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1995年7月以《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沉思》(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11期)的学士学位论文优秀通过答辩,获法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考入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师从丁立群教授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文化哲学,2001年7月以《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获“黑龙江省第二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硕士学位论文优秀通过答辩,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1年9月考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师从我国已故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10月高清海教授去世后,继续师从我国著名学者孙正聿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年6月以《怀疑论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优秀通过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7年7月-2012年6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袁贵仁教授的指导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工作履历
1995年7月-2001年9月,东北农业大学社科系教师,其中2000年晋升为讲师。
2001年9月-2008年4月,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教师,其中2003年被破格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并于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借调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工作。
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任中共
黑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
2008年8月至2009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教体卫处副处长。
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研究室(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2012年6月-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办公厅研究室(新闻办公室)主任。
曾任原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规划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现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秘书长。
研究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怀疑论。
主要成果
先后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江海学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求是学刊》《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上海)《东北师大学报》《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辑刊》《甘肃社会科学》等二十余家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走向文化哲学》学术专著1部,参加编写教材多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1项、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项、
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先后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佳作奖1项,黑龙江省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1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黑龙江大学科研奖多项。
学术论文
1) 科学的文化复兴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12.P55-68.
2) 从科学哲学到文化哲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2.P19-23.
3) 表达生存焦虑的怀疑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3.P75-80.
4) 形上生存观与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11.P124-128.
5) 怀疑论研究中的两个教条 哲学动态 2007.6.P34-40.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内涵 光明日报 2009.1.23.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品性 光明日报2012.1.29.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使命 光明日报2012.10.9.
9)《科学发展铸辉煌》:喜迎十八大 成就映荧屏 光明日报2012.11.4.
10)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8.3.
11) 从认识论到生存论 江海学刊 2006.3.P56-61.(《新华文摘》2006年第17期论点摘编)
12) 超越真理观的认识论视界 社会科学战线 2004.6.P12-18.(《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1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2期索引)
13) 超越现实的形上之思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1.P28-33.(《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索引)
14) 文化的辩证法及社会的文化规范 求是学刊 2001.3.P27-32.
15) 试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 求是学刊 1997.5.P25-28. (人大复印资料97.10,中国改革发展文库,获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
16) 逻辑与怀疑 求是学刊 2004.5.P46-51.
17) 文化与文化哲学的形而上追思 东北师大学报 2002.5.P23-28.
18) 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3.5.P21-25.(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9) 正义的进化——人类文化的当代命运 北方论丛 2004.3.P109-113.
20) 文化合理性的追寻与批判 长白学刊 2001.4.P54-58.
21) 关于哲学发展的时代性深思 社会科学(上海)1997.9.P23-27.(人大复印资料97.11。)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辩正 社会科学辑刊 2003.4.P17-21.
23) 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辽宁大学学报 2003.2.P89-94.
24) 人学研究的反思 北华大学学报 2004.5.P54-57.(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12期全文转载)
25) 实践理念的人学还原 甘肃社会科学 2002.5.P66-88.
26)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怀疑论的存在 山东大学学报 2005.3.P81-86.
27) 论近代理性派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4.4.P35-40.
28) 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前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3.1.P60-63.
29) 马克思哲学的葛兰西解读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4.P44-46.
30) 试论邓小平理论的最高本质 社会科学(上海)1997.1.P16-19.
31) 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 北方论丛 2003.6.P85-88.
32) 论文化哲学研究中的思维悖论 哲学之路 2003.第一辑.P289-304.
33) 人类正义的形而上之光 求是学刊 1999.3.P107.
34) 全面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图书商报 2007.11.
学术著作
1) 走向文化哲学(专著·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增补项目”)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8。
2) 马克思主义原理辅助教材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副主编)。
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习指导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6 (参编)。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辅助教材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副主编)。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参编)。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参与。
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参与。
科研获奖
1) 2003年7月《文化哲学的悖论及其历史向度》获黑龙江省第二届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优秀论文。
2) 2006年12月《超越真理观的认识论视界》获黑龙江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三等奖。
3) 2009年3月《从认识论到生存论》获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年二等奖。
4) 2006年3月《超越真理观的认识论视界》获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5) 2008年2月《从认识论到生存论》获2008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 2000年8月《试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选择》获黑龙江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佳作奖。
7) 2005年11月《超越真理观的认识论视界》获黑龙江大学2005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8) 2004年11月《从科学哲学到文化哲学》获黑龙江大学2004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9) 2003年6月获吉林大学研究生“精英杯”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10) 2002年6月获吉林大学研究生“精英杯”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11) 1999年10月获东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优秀论文奖。
科研项目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历史唯物论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第四十二批)
2)历史唯物论的当代人本学研究,黑龙江省2008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一般项目
3)科学的文化性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4,1-2005,12)
4)后现代科学观研究,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1-2007,12月)
5)怀疑文化研究,2005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5,12-2006,12)
6)科学的文化性研究,2003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3,10-2004,10)
7)后现代科学观研究,2004年黑龙江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4,12-2005,12)
相关报道
1)简评《走向文化哲学》
2)文化存在论的先验基础及其思辨逻辑
3)哲学·文化·文化哲学——读《走向文化哲学》
4)科学与人文的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