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诗草》是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船山诗草》收录了3000余首诗。前人对张问陶有“青莲再世”的评价。《船山诗草(套装上下册)》还选录了一些散见于各类书中的有关作者的轶事资料附后。
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又号蜀山老猿、药庵退守。四川遂宁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御史、山东莱州知府。因看透嘉庆衰世政治之腐败,于嘉庆十六年(1811)辞官,漫游吴越,后侨寓苏州虎丘。著有《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四四、《
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四、《国朝诗人征略初编》卷五一有传。
胡传淮撰《
张问陶年谱》,巴蜀书社二零零五年出版。《船山诗草》二十卷为张氏晚年自订,嘉庆二十年石韫玉刻于吴门。后其乡人陈葆森从张立轩处收集船山未刻遗稿,请诗人
顾翰编选为《船山诗草补遗》六卷,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黄丕烈辑《士礼居丛书》,曾收录《船山诗草选》六卷,录诗五百余篇。
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有整理本《船山诗草》出版,列入《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船山自序谓:“自十五岁乾隆戊戌年始,至四十岁嘉庆癸亥年止,共二十六年得诗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删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分为十五卷。其甲子四十以后诗另卷附后,观存者之有不必存,知删者之有不应删矣,惬心之事难哉。”是集收录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嘉庆十八年(1813)所作诗,按年编排为十五集。依次为卷一《乐府》、卷二《戊丁集》、卷三《戊己集》、卷四《出山小草》、卷五《松筠集》、卷六卷七《乞假还山集》、卷八《扁舟集》、卷九《骡车集》、卷十到卷十三《京朝集》、卷十四《奇零集》、卷十五《己庚集》、卷十六《辛癸集》、卷十七《依竹堂集》、卷十八《出守东莱集》、卷十九《药庵退守集》上、卷二十《药庵退守集》下。
石韫玉《刻船山诗草成书后》:“文园遗稿叹丛残,手为删存次第刊。名世半千知己少,寓言十九解人难。留侯慕道辞官蚤,
贾岛能诗当佛看。料理一编亲告奠,百年心事此时完。”
船山作诗主性灵,与
袁枚、
蒋士铨齐名。
袁枚《答张船山太史书》云:“诗人洪稚存太史,旷代逸才,目无余子,而屡次来信颂执事之才为长安第一。”《答张船山太史寄怀即仿其体》云:“忽然洪太史,夸我得奇士。西川张船山,槃槃大才子。”可见船山当时影响之著。关于张问陶诗歌,论著较多,此不赘言。《船山诗钞》稿本,今存《张船山诗稿》一卷(藏
四川省图书馆) 、《京朝集》三卷(藏上海图书馆 ,有清
陈用光、
吴嵩梁评)。《船山诗草》二十卷、《船山诗草补遗》六卷,清嘉庆二十年刻本道光二十九年增修本,收录入《
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四七六册,
中国人民大学和
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编纂、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影印出版。
张问陶(1764—1814),清代著名诗人,乾嘉诗坛射雕手,亦是巴蜀元明清三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最有名气的大诗人、书画家。其诗论主张独创,诗中有我,要有真情;而其诗篇戛戛独造,绝去依傍,大雅不群,别开境界,成就卓著,是一位独立的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太白少陵复出”。船山遍交宇内名士,一时名流如
袁枚、
赵翼、
宋湘、
洪亮吉、
石韫玉、
吴锡麒、
法式善、
孙星衍、
梁同书、
桂馥等,并相推重,心折其诗。其诗作流播海内外,日本商人愿以高价相购,奉使来朝者皆以得其诗为荣。朝鲜士人争相传抄,致使“朝鲜纸贵”。其天才踔厉,价重鸡林。四海骚人,靡不倾仰。张问陶与袁枚、赵翼同为性灵派执牛耳者,其诗在当时已广受重视,时人洪亮吉更将其与李白、苏轼等大诗人相提并论。“谪仙和仲并庶几,若说今人已无偶”。今人钱钟书先生也早就提议将“乾隆三大家”中的蒋士铨换作张问陶,方能名实相副。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
胡传淮《
张问陶年谱》、《
张船山书画年谱》、《
张问陶研究文集》等文献。
《船山诗草》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又号花韵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五十七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旋视学湖南。历官四川重庆府知府,山东按察使。因事被劾革职,念旧劳赏编修。乃引疾归,主讲
苏州紫阳书院二十余年。尝修《苏州府志》,为世所重。
张问陶于嘉庆十六年(1811)辞官,漫游吴越,后侨寓苏州
虎丘,嘉庆十九年(1814)病逝于苏州。张问陶逝世后,
石韫玉将其所撰《船山诗草》二十卷刊刻于吴中。
石韫玉《刻船山诗草成书后》云:“文园遗稿叹丛残,手为删存次第刊。名世半千知己少,寓言十九解人难。留侯慕道辞官蚤,贾岛能诗当佛看。料理一编亲告奠,百年心事此时完。”
清代诗人
顾翰曾编选《船山诗草补遗》六卷,并为之序,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顾翰在《船山诗草补遗序》中云:“见其跋涉关河,崎岖戎马,欲歌欲泣,情见乎辞,以为太白、少陵复出也。” 顾翰(1783—1860)字木天,号蒹塘、简塘,江苏无锡人。嘉庆十五年(1810)举人。历仕咸安宫教习、安徽含山、定远、泾县知县。工诗词。著有《拜石山房诗》、《拜石山房词》。
明治初年,日本诗坛领袖
森春涛将
张船山、陈碧城、郭频伽的绝句选编成《
清三家绝句》,小野湖山《序》曰:“春涛森翁所选三家绝句,三家为谁?曰张船山,曰陈碧城,曰郭频伽,皆近世巨匠。”张船山在日本诗界由“名家”一跃而为“巨匠”。《
清三家绝句》为日本明治时期汉学家森春涛手钞,其子
森槐南校。《
清三家绝句》中,选张船山绝句165首、陈碧城绝句200首、郭频伽绝句174首,总计539首。1878年刊刻,日本茉莉诗店刻。
船山诗价重鸡林,
日本、
朝鲜来京师求其诗者,络绎不绝,在东南亚影响甚巨。日本嘉永元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即1848年)
和刻本《张船山诗草》,全套七册,16开,线装,此为日本所见的早期船山诗刻本,和纸刻印精美,带藏书印。
在清代,
张问陶诗集之抄本、刻本广为流播之际,又有研究者毕生从事《船山诗草》的注释工作。清代同治年间,蜀中
江津(今属
重庆市)李岑注、江海清增注《船山诗注》二十卷,于同治九年(1870)席珍山馆刻印行世,为研究张问陶诗做了基础工作。
《
船山诗草全注》,全四册,180万字,2010年
巴蜀书社出版。成镜深、
胡传淮主持编注,参加注释人员有成镜深、胡传淮、彭静中、罗应涛、宋国祥、郭孝儒、王光浒、李建强、汪旭、罗莹、吴静、杨继联、曾晓洪、陈松柏、伏元杰、阳小燕等。该书将清代大诗人张问陶撰《船山诗草》20卷及《船山诗草补遗》6卷,进行了注释,并补充了《船山诗草》佚诗近100首,是目前最为完备的
张船山诗歌注本。
《
张问陶年谱》,胡传淮著,2000年巴蜀书社出版、2005年修订再版。此《年谱》十余万言,第一部分概述了张问陶的世系以及家族诗人等;第二部分按年月记载张问陶的生平、爱好、交游及创作成就,重点介绍其诗作,系年编谱;第三部分为附录,汇集有关张问陶的资料及《张问陶研究资料索引》,为学者进一步研究张问陶提供了信息。年谱体例完备,信息量大,又扎实严谨,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作者
胡传淮,1964年8月生,四川省
蓬溪县人。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著名文史学家、
张问陶及其家族研究专家。主要研究
清诗、巴蜀文化及乡邦文献。
《
张问陶研究文集》,
胡传淮主编,2009年11月由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40万字,500页,对
张问陶的生事、诗歌、诗论、书画等方面进行了卓有建树的探讨,尤其对张问陶在清代
乾嘉诗坛的地位及影响,作了公正客观的评价,汇集国内清代文学研究专家、学者的论文为一集,质量甚高,可谓研究张船山之学术论文的集大成。为深入研究
张船山的政治观、文学观及张氏诗、书、画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丰厚、珍贵的参考资料。
《
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
胡传淮主编,2012年11月
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清代蜀中
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折桂如林,风雅满门,是蜀中明清两朝数百年间最为引人瞩目的文学世家。其家族“代有诗人,人有诗集”,其主要成员有
张鹏翮、
张懋诚、张懋龄、
张勤望、
张顾鉴、
张问安、
陈慧殊、
张问端、
张问陶、
林佩环、
张问莱、
杨古雪、
张问彤、
张筠、
张瑶缃等,他们在创作上以诗歌为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中以
张问陶最为突出。其家族在仕宦、科举、文学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
清代四川第一家”。本书本着去粗取精的原则,选择
张问陶家族诗歌作为选析对象,从张氏家族诗人现存6000余首诗歌中,精选出13位诗人50首诗作,进行简注和赏析,以期通过本书,凸显
张问陶及其家族的文学业绩,从而尽可能客观地确定其家族在清代巴蜀文学发展史和清诗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宣传、普及张氏家族诗歌提供一种读本。
《
张问陶资料汇编》,
许隽超、
胡传淮合编,2016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全书上下册,共48万字,是中华书局“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的首部清代诗人资料汇编,张问陶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最新成果。本书为四川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系列成果,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委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