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文化部国家主题性创作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人物履历
2020年11月3日,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届国家
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委员。
艺术年表
1980年 《问客》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1985年 油画《共和国旗手》获全国“卫士之光”美展银奖
1992年 《十环》获全军美展三等奖
1993年 《中国蓝盔》获全国首届
中国画大展佳作奖
《雪域秘境》获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优秀作品奖
1994年 《师生》在未设等级奖的第八届全国美展被评为优秀作品
1995年 《高原之花》获全国青年国画大展一等奖
1996年 《和平颂》获北京中国国际书画周金奖
以作品《神秘的面纱》被评为当代中国画坛百杰之一
《烛影摇红》参加中国艺术大展
1998年 《力的凝聚》获全军抗洪美展二等奖
1999年 《热血男儿》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
2001年 参加军事美术代表团出访欧洲八国
《师生》参加“百年中国画展”
2003年 《天使在人间》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
《欢乐凉山》获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作品奖
当选为北京美协理事
2004年 《梦圆时刻》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
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梅传东君信》
2005年 当选为中国书协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儿女英雄》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美展,
文化部第三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并获最佳作品奖,获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
2006年 《阳光牧场》作为特邀作品参加首届中国写意画展
应邀创作《长征组画》(5幅)参加“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并被
军事博物馆收藏
《河源人家》等5幅作品参加“正当代·盛世中国”
中国美术出版界提名展
《吉祥高原》参加由
中国美术馆、
国家博物馆和
中央电视台等五单位联合举办的当代百名书画英才作品展,并被评为当代百名书画英才之一
《摩登时代》参加中国美协当代中国画提名展
2007年 《雪域子民》《心灵之光》等多件作品参加中国美术创作院首届院展
《冰岛间歇喷泉》参加“同一个世界”美展,并赴
墨西哥参加世界巡回展首展
《
井冈山革命斗争》(与刘大为合作)入选国家重大
历史题材创作工程
《雪狼突击队》获全军美展银奖,并参加“军魂·艺术文献展”
2008年 《彝乡朗日》《山路》等作品参加《彝乡风情》邀请展
《生死挺进》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
担任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参加中国美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09年 《雪狼突击队》在第11届全国美展中获首届
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
与刘大为合作完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作品《会师井冈》并在
中国美术馆展出
《矿工》参加“民生·生民”现代中国
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
《欢乐高原》参加“向祖国汇报·灵感高原”全国美展
《天光》等4件作品参加当代中国画学术提名展
6月参加大陆美术家代表团到台湾交流
9月参加全军美术代表团赴港澳出席全军美展
新闻发布会及开幕式
2010年 作品《中国钓鱼岛》和《金秋》参加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2届院展
《中国钓鱼岛》《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画报及手机报发表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刘秉江为《中国钓鱼岛》撰文《钓鱼岛,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中央美院教授
陈谋为《中国钓鱼岛》撰文《钓鱼岛,中华儿女的心之所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立文为《中国钓鱼岛》撰文,呼吁将《中国钓鱼岛》画作载入中小学教科书,北师大侍子卉等4名学生撰文,期盼将《中国钓鱼岛》画作及
刘秉江教授的文章载入中小学教科书。《中国钓鱼岛》画作和三位教授及四名中学生的文章在发表,引起网民极大反响
参加中国美术代表团赴日本,出席第11届全国美展特选作品展开幕式,并在日本
参观访问参加中国美协写生团赴新疆写生10天
《塔吉克老人》等3幅作品参加中国美协“阳光新疆”写生展
与刘大为、
李翔等在
宁波美术馆举办五人作品联展,参展作品10件
与
马援、
夏荷生等在
珠海美术馆举办五人作品联展,参展作品15件
被《中国名家风采》、《中国翰墨大家》等评为2010年度最具
学术价值和升值潜力金鼎12家
《天光》等5件作品参加中国画名家全国巡回展
《高原红》等11件作品参加军旅画家6人展
为玉树地震捐赠作品4幅及现金5万元
7月在新成立的直属国家文化部的学术机构
中国画学会中任常务理事
历时200天创作的大型组画《民族之光》﹝共56幅,每个民族1幅,每幅尺幅为182x145cm﹞于6月2日全部完成,7月1 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
冯远,中国书协顾问
欧阳中石等出席展览。
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当天
新闻联播、北京电视台一套节目
北京新闻作了报道,中央电视台二套、
北京电视台二套节目播出了专访。新华社发了
新闻通稿,全国多家报刊转载,北京晚报、
新京报、
人民武警报等作了整版报道,
人民网﹑
新华网暨
新浪﹑
搜狐﹑
网易腾讯等数百家网站发了展览消息和专访文章。
创作表现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习仲勋、杨尚昆共同研究设立特区问题的作品《宏图》,并在《人民日报》发表
《高原红》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全国美展
《帕米尔阳光》等4幅作品参加中国友联画院赴德展
《少林,少林》等5幅作品参加由
齐鲁晚报在
济南举办的山东籍美术名家作品展
《高原雪霁》等3幅作品参加齐鲁晚报在济南举办的中国人物画名家作品展并为展览开幕剪彩
8月担任第4届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画评委
9月担任“金陵百家”中国画展评委
2012年2月 被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评为2011年度十大中国著作人权
2月 清华美院苗再新写意人物画研修班开课
3月 担任第四届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艺术成就
美术
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多次获奖,2009年《雪狼突击队》获第11届全国美展暨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1999年《热血男儿》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及
解放军文艺奖新作品一等奖;1994年《师生》获第八届全国美展大奖并参加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1979年《问客》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1992年《十环》获全军美展三等奖;1993年《雪域秘境》获全国首届山水画展优秀作品奖;《中国蓝盔》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佳作奖;1995年《藏花》获全国青年中国画展一等奖;1997年《红贝雷》获
中国人口文化奖一等奖;《力的凝聚》获全军抗洪美展银奖,被中国文联评为当代中国画坛百杰之一;2003年《天使在人间》获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欢乐凉山》获
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作品奖;2004年《道与艺合》等作品获
中国艺术研究院黄宾虹奖.同年获北京首届德艺双馨奖,2005年被
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
中央电视台、荣宝斋、雅昌艺术网和《中华英才》杂志评为百名中华书画英才之一,《儿女英雄》获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最佳作品奖、解放军新作品一等奖.2007年《大将组画》(合作)分获纪念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展银奖。程2008年《生死挺进》入选北京国际双年展;《民族人物》与《云涌井冈》分被神舟六号和七号带入太空;《欢乐高原》参加“向祖国汇报·灵感高原”全国美展,《矿工》参加“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2010年创作《中国钓鱼岛》,2011年创作表现
56个民族的大型组画“民族之光”并在
民族文化宫展出。书法作品参加第四、五、六届全国书法展,曾获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铜奖、全军书法大赛银奖等。2011年名族之光大型画册隆重出版。
作品为
中国美术馆、
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国家图书馆、
北京画院等诸多文博机构和海内外人士广泛收藏。
代表作品
《祝酒歌》《老对手》《问客》《共和国旗手》《红苹果》《十环》《中国蓝盔》《雪域秘境》《师生》《高原之花》《和平颂》《红贝雷》《神秘的面纱》《烛影摇红》《力的凝聚》《热血男儿》《天使在人间》《欢乐凉山》 《梦圆时刻》《道与艺和》《梅传东君信》《儿女英雄》 《阳光牧场》《长征组画》《河源人家》《吉祥高原》《摩登时代》《老舍先生》《丽人行》《铁干虬枝傲霜雪》《毛难妹子》 《雪域子民》《心灵之光》《冰岛间歇喷泉》《井冈山革命斗争》《雪狼突击队》《彝乡朗日》《山路》《生死挺进》《会师井冈》《矿工》《欢乐高原》《
危难时刻》《天光》《中国钓鱼岛》等。
艺术评论
笔墨品质、神韵与格局——苗再新的人物画
苗再新是当代中国画人物画领域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中年画家。他长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仅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有扎实的造型技巧和训练有素的笔墨功力,而且以浓厚的兴趣广泛涉猎各个艺术门类。除主攻国画外,他对书法、水彩、水粉、油画和雕塑也有实践经验。在中西绘画比较中,使他更深刻认识和体会传统国画语言的特长和魅力,也促使他思考前辈画家们在中西合璧中进行的艰苦探索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能拓展的空间。他深知,自己要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必须开阔视野,从纵横两个方面研究国画人物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在一篇《从艺心得》的小文中,他写道:“想中国画发展至 今,理论、样式与技法已相当成熟,再欲向前迈进一步何其难哉,然而发展亦属必然,故我辈尚须迎难而上,义不容辞。否则有何面目回望博大精深之传统,有何面目展望璀璨壮丽之未来呢?”。可贵的是,他有了这种
文化自觉和自信之后,又十分清晰地认识到如何落实于行动,那就是“用心画画”。用不用心画画,实际上是当前国画界以至整个画界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绘画创新,不外乎是审美理念和技艺两个层面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艺术家须用心对待。用心思考方向,不是口头高喊口号;用心处理一个个绘画技艺问题,掌握扎实的手工技巧,并在技艺中体现自己的心智,不满足于纯粹技巧的展示。很显然,苗再新是一位方向坚定、
审美理想清晰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