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地处永善县西南部,东与墨翰乡接壤,南接茂林、大兴镇,西邻黄华镇并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隔江相望,北与水竹乡交界。区域面积286.6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41839人。
历史沿革
清朝,建县之初为彝目普伍所居之台都地,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为永善县城。
1951年,县城迁往井底(今溪洛渡镇),县城驻莲峰达221年之久,故有老永善之称。
1950年至1953年9月,设永善县第一区。
1954年10月,改称第六区。
1958年10月,改公社,乡改大队,辖区划出黄坪归黄华,莲峰更名红星公社,划出大荡、官寨,建立畜牧场。
1962年3月,公社改区,恢复莲峰名,大队改公社,牧场并入莲峰区。
1969年1月,区改公社,公社改大队,所辖区域未变。
1984年,复称区,大队改乡,增设和平、狮田2乡。
1988年初,撤区建乡,划出万和、和平、松田、文潭、官寨5村建立万和乡,三合、新坪2村划归黄坪乡,双河村划归水竹乡。
2005年,撤销莲峰、万和2乡组建莲峰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莲峰镇辖莲峰、南林、新店、狮田、米田、六井、后山、黑寨、大荡、官寨、和平、万和、松田、文潭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4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莲峰镇下辖1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莲峰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莲峰镇地处
永善县西南部,东与墨翰乡接壤,南接茂林、大兴镇,西邻
黄华镇并与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隔江相望,北与水竹乡交界。区域面积286.6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莲峰镇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呈高台状南北向倾斜斜褶。主要山脉有五莲峰,境内最高峰位于米田村镜子山,海拔3189米;最低点位于万和村柯榔,海拔540米。
气候
莲峰镇多年平均气温12.1℃,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5.1℃,最低月均气温-1.8℃(2008年1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11年7月),无霜期年平均189天。生长期年平均2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4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9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6.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7月最多。
水文
莲峰镇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流域,金沙江由南向西北在境内流程长8.8千米,流域面积1.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520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7.1亿立方米。五莲锋山脉把当地水资源切割成南北两个水系,南系汇于洒渔河注入横江与金沙江交汇。北系则汇集到三道水小河和柯榔小河,注入金沙江。
自然灾害
莲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冻、倒春寒、冰雹、低温、干旱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0.8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2005年5月3日,降雹时间约30分钟,境内六井村、林口等三个村民小组的屋顶瓦片几乎被砸碎林木树枝损坏殆尽,粮食作物青苗遭到毁灭性的损害。
自然资源
莲峰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铁、锌、石膏及花岗岩等,但是规模开采量不足。其他自然资源有市级自然保护区1个,江边河谷各地带盛产经济林果,高寒地带党参、天麻等名夷野生中药材均有分布。
人口
2011年末,莲峰镇辖区总人口3955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28人,城镇化率11.7%。另有流动人口2868人。总人口中,男性21379人,占54.1%;女性18175人,占45.9%;14岁以下8385人,占21.2%;15~64岁26739人,占67.6%;65岁以上4430人,占11.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5796人,占90.5%;有回、彝、苗等6个少数民族,共3758人,占9.5%。超过500人的少数民族有回、彝、苗3个民族,其中彝族1639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3.6%;回族1146人,占30.5%;苗族637人,占16.9%。2011年,人口出生率15.42‰,人口死亡率7.02‰,人口自然增长率8.4‰。
截至2019年末,莲峰镇户籍人口4183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莲峰镇财政总收入191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3.3%。农民人均纯收入2679元。
2019年,莲峰镇有工业企业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2个。
农业
莲峰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869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8040万元,比上年增长7.9%,农业增加值109.8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2.7%。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794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41629头,牛年末存栏2686头,羊年末存栏9349只,家禽年末存栏30340羽。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4277万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9.5万亩,林木覆盖率30.4%。
商业
2011年末,莲峰镇有商业网点76个,个体工商户790户,从业人员1922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9万元,比上年增长6.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7.2%。
金融
2011年末,莲峰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84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638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莲峰镇有完小22所,单小2所,在校生3952人,教职工2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初中2所,在校生1239人,教职工285人。
2011年,莲峰镇教育经费达2198.5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187.1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2.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9%、19.09%、19.75%。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莲峰镇有各类科技人才6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人,经营管理人才15人,技能人才35人,农村实用人才56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莲峰镇有镇文化广播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个,小型文化广场4个,各类图书室19个,藏书5万多册。
2011年末,莲峰镇有体育场地4处。3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2%。
2011年末,莲峰镇有53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044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莲峰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4个。专业卫生人员7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4541人次,出院病人1873人次。
2011年,莲峰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480人,参合率86.83%;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2‰、1.6‰、1‰。
社会保障
2011年,莲峰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5户,人数181人,支出44.885万元,比上年增长32.41%,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14.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292人次,支出21.46万元,比上年增长78.3%;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80人次,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18户,人数4292人,支出39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1人,支出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医疗救助49人次,支出14.63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649人,支出23.25万元,比上年增长76.8%;191人次,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21%。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8185人,紧急转移安置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9777亩,倒塌房屋19间,直接经济损失887万元,救灾支出7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莲峰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0千米,投递点1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6.53万份、期刊0.14万册,业务收入16.37万元,移动基站9个,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镇覆盖,移动电话用户达5000余户,固定电话用户384户。
2011年,莲峰镇年售电量累计完成4875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42%,供电可靠率99.4%。
2011年末,莲峰镇区有10千伏安变电站、供电站1个。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246个村民小组中已通电217个,占88.2%。
交通运输
2011年,莲峰镇境内有省级公路横穿全境长54千米,连接5个村28个村民小组896户;县乡公路长45.5千米,连接墨翰,经大关与213国道相连。另有县乡公路53千米通往大兴镇;镇村公路长62.6千米连接9个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2011年建成莲峰镇客运站,日发客运汽车30余班次,微型客车可达自然村组。有客运车辆75辆,年客运量万余人次;货运车辆117辆,年货运量14.4万吨。2011年末,镇区5条街道,总长6.2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莲峰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背靠五莲锋,山峰突兀,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
文物古迹
莲峰镇境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