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保卫战是李克强总理2017年3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
词语解读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
PM2.5)浓度明显下降。
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各地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初显: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约三成,酸雨面积下降恢复至20多年前的水平……成绩是显著的,但距老百姓期待还有差距。一些地区进入采暖期后雾霾频发,冬季空气质量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了,甚至还有地区频现爆表,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
随着治理大气污染向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是,无论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场蓝天保卫战,我们都必须打好,坚决打赢,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保卫蓝天的攻坚战怎么打?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明确的“作战方案”——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从加快解决燃煤污染到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从加强机动车排放管理到应对重污染天气,报告里每一项任务部署都是冲着“啃硬骨头”去的。各地应进一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把一项项硬任务落到实处,让大气污染治理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12个新词
2017年两会,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
治理重点
一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二是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一要加快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加快秸秆资源化利用。二要全面推进污染源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对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明确排放不达标企业最后达标时限,到期不达标的坚决依法关停。三要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四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扩大重点区域联防联控范围,强化应急措施。五要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对偷排、造假的,必须严厉打击;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三是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
四是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抓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启动森林质量提升、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第二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工程试点,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00万亩以上,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治理成果
同2013年相比,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2.7%,曾经深入“霾伏”的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更是下降了39.6%。而北京,PM2.5平均浓度从每立方米89.5微克降至58微克。
2018年7月18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47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67个。
2018年7月9日至22日,生态环境部抽调人员组成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377个县(市、区)开展第三轮次强化督查。督查组共检查点位(企业)31628个,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330个。
2019年1月7日,2018年蓝天保卫战“成绩单”出炉。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9.3%,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分别为60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1.8%、10.2%、10.8%。
作为三年蓝天保卫战的首战之年,2018年的这场蓝天保卫战打得漂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不仅京津冀等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在下降,而且从“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均超额完成时序进度和年度目标要求。
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军中无戏言,完不成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必将被问责。”刘炳江在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说,2019年将组织开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评估,督促各地落实重点任务,对空气质量恶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的地区及责任人将进行问责。
2019年7月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1至6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4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0个。
主要监测指标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臭氧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从蓝天保卫战三大主战场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反弹。1至6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7.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上升4.8%。其中,北京市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为62.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上半年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4.1%。
汾渭平原11个城市1至6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4.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上升4.8%。
从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看,上半年168个重点城市中,临汾、邢台、石家庄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拉萨、深圳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从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程度看,168个城市中,南宁、宿州、肇庆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好;泰安、大连、临沂市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相对较差。
区域督查
京津冀地区
2018年7月11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29个。
检查清单内涉气“散乱污”企业1636家,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4家,占比为0.2%;未发现清单外涉气“散乱污”企业。检查清单内应淘汰燃煤锅炉企业482家,未发现拆除不到位问题;发现清单外应淘汰燃煤锅炉12台。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15个,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13个,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6个,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8个,露天矿山未落实减尘抑尘措施问题2个,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20个,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问题45个,其他涉气环境问题4个。
7月11日,北京市第2督查组对丰台区的东方龙珠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有一台0.25蒸吨燃煤锅炉,未在2017年10月底前取缔,不在当地应淘汰锅炉清单内。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1督查组对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利民浴池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有一台0.65蒸吨燃煤锅炉,未在2017年10月底前取缔,不在当地应淘汰锅炉清单内。
山西省晋城市第1督查组对晋城市城区的巨德型材有限公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正在生产,PVC加热熔化工序未安装VOCs收集处理设施,有机废气直排;原料搅拌和破碎工序未安装收尘设施,粉尘无组织排放。
河南省开封市第2督查组对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的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检查时发现,大量煤灰露天堆放,未采取防尘抑尘措施,扬尘污染严重。
对上述问题,生态环境部已通过督办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调查处理。
2018年8月10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200个督查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12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92个(其中1家企业有2台应淘汰燃煤锅炉,1家企业有3台应淘汰燃煤锅炉),如下:
一、检查清单内涉气“散乱污”企业1361家,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2家,占比0.1%;未新发现清单外涉气“散乱污”企业。
督查组检查发现,清单内涉气“散乱污”企业2家,存在整改不到位问题。其中,北京市房山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辛集市1家。
二、检查清单内应淘汰燃煤锅炉企业375家,未发现燃煤锅炉未拆除;发现清单外应淘汰燃煤锅炉11台。
督查组检查发现,清单外应淘汰燃煤锅炉11台。其中,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市西河李家肉糕饭店1台(0.1蒸吨)、晋州市新星饭店1台(1蒸吨)、赵县天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1台(0.1蒸吨)、灵寿县泓泽苑饭店1台(0.5蒸吨)、平山县二伟馒头房1台(0.5蒸吨),唐山市路北区万环耐酸碱瓷厂3台(均为0.1蒸吨以下),廊坊三河市鑫家大众浴池2台(均为0.5蒸吨以下),保定涿州市金兴液压机械有限公司1台(0.2蒸吨)。
三、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7个。
其中,天津市北辰区1家;河北省唐山遵化市2家,廊坊市广阳区2家,沧州市新华区1家;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家。
四、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11个。
其中,北京市顺义区1家;天津市北辰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1家,唐山市路南区1家,衡水市桃城区1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邢台市巨鹿县1家;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1家,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家;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1家,新乡市卫滨区1家。
五、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12个。
其中,北京市顺义区1家;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1家,廊坊市广阳区1家,保定市满城区1家、定州市1家,沧州市青县1家、东光县1家,邢台市巨鹿县1家;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1家,长治市城区1家、郊区1家;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1家。
六、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8个。
其中,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1家,沧州市经济开发区2家、沧县1家、东光县1家;河南省郑州巩义市1家,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1家,新乡市获嘉县1家。
七、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10个。
其中,北京市顺义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1家,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1家,保定市高阳县1家,邢台市新河县1家、临西县1家;山西省长治潞城市2家;河南省郑州巩义市1家,焦作孟州市1家。
八、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问题30个。
其中,北京市昌平区1家;天津市北辰区1家;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2家、辛集市1家,唐山市玉田县1家、丰南区1家,廊坊市广阳区2家、大城县2家、安次区1家、三河市1家、固安县1家,保定市涞水县2家、竞秀区1家、清苑区1家,沧州市吴桥县2家、高新技术开发区1家、海兴县1家、河间市1家、东光县1家;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2家、万柏林区1家,阳泉市平定县1家;河南省郑州新郑市1家,新乡市获嘉县1家。
九、其他涉气环境问题1个。
督查组检查发现,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联昌药业有限公司存在垃圾焚烧现象。
对上述问题,生态环境部已通过督办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调查处理。
汾渭平原
8月23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90个督查组对汾渭平原的95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发现涉气环境问题106个。
一、检查清单内涉气“散乱污”企业271家,发现整改不到位问题17家,占比为6.3%;未发现清单外涉气“散乱污”企业。
督查组检查发现,清单内涉气“散乱污”企业存在整改不到位问题17家。其中,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1家;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家;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4家、长安区2家、蓝田县2家、灞桥区1家、阎良区1家、鄠邑区1家,宝鸡市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眉县1家,咸阳市三原县1家。
二、检查清单内应淘汰燃煤锅炉企业58家,发现2台燃煤锅炉未拆除,占比为3.4%;发现清单外应淘汰燃煤锅炉3台。
督查组检查发现,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昌隆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有2台(1台1蒸吨、1台5蒸吨)清单内应淘汰燃煤锅炉未按要求拆除。
督查组检查发现,清单外应淘汰燃煤锅炉3台。其中,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神州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台(均为10蒸吨),晋中介休市炤丰年间酒店1台(1蒸吨)。
三、工业企业未安装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11个。
其中,山西省吕梁市岚县2家、柳林县1家,晋中市寿阳县2家,临汾市汾西县1家,运城市夏县1家、永济市1家;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1家;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1家、潼关县1家。
四、工业企业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问题9个。
其中,山西省吕梁市兴县1家,晋中市平遥县4家;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家、西安国际港务区1家,宝鸡市陇县1家。
五、未按错峰生产要求停产问题1个。
督查组检查时发现,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秉信环保包装有限公司未按错峰生产要求实施停产。
六、VOCs整治不到位问题6个。
其中,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2家、岚县1家,运城市临猗县1家;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临潼区1家。
七、工业粉尘无组织排放问题8个。
其中,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1家,晋中市昔阳县1家,临汾市洪洞县1家、霍州市1家,运城市盐湖区1家、芮城县1家;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1家;陕西省宝鸡市凤县1家。
八、建筑工地扬尘管理问题2个。
其中,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1家;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1家。
九、物料堆场未落实扬尘治理措施问题43个。
其中,山西省吕梁市兴县5家、离石区2家、柳林县1家、孝义市1家,晋中市昔阳县4家、太谷县2家、左权县1家、寿阳县1家,临汾市洪洞县3家、乡宁县1家,运城河津市2家;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2家,三门峡市陕州区1家、渑池县1家;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1家、周至县1家,宝鸡市凤县2家、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咸阳市旬邑县1家,铜川市印台区2家、铜川新区1家,渭南市潼关县5家、华州区1家、蒲城县1家。
十、其他涉气环境问题4个。
督查组检查发现,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阳平镇东营村幼儿园,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道桥西村、周至县哑柏镇坡典村存在焚烧垃圾现象;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新大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存在恶臭影响。
对上述问题,生态环境部已通过督办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调查处理。
2018年9月24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90个督查组对汾渭平原的9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共发现涉气环境问题38个。对上述问题,生态环境部已通过督办问题清单交办相关市、县(区)人民政府依法调查处理。
圆满收官
2021年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宣布《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同时公布了“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回答了人们关心的大气污染防治最新情况。
谈及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已全面完成各项治理任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8.8%。
十四五目标
保卫蓝天 “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初定
“十四五”的目标指标设置仍坚持
PM2.5和优良天数两个指标,初步考虑337个城市,PM2.5要同比下降10%,相当于未达标城市要下降15%,优良天数提高到87.5%。
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
继续强化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坚定不移地推进氮氧化合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协同减排,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水泥、焦化、玻璃等行业深度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治理和源头替代,推动PM2.5与臭氧浓度共同下降,实现协同控制。
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
“十四五”时期,突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指导各地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散煤治理是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解决雾霾的重要举措,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重污染天气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科学制定“十四五”期间各地重污染天数下降指标,严格考核,根据各地形成重污染的成因不同下达不同目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
严控秸秆露天焚烧
坚持严格管控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利用卫星监控等科技手段,监控各地尤其是东北地区焚烧秸秆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适时派专业团队赴东北地区开展秸秆禁烧督导。推广成功模式,尽可能把利用率提高,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导致重污染天气的问题。
汽车污染减排成为重点
机动车等移动源是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通过对重污染过程科学监测和分析,PM2.5从优到良、轻度、中度到重度、持续重度,拉抬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即氮氧化合物排放转化成硝酸盐。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
力保冬奥会空气质量安全
将尽一切努力确保冬奥会空气质量安全,兑现承诺。加快推进各项大气污染治理任务,指导各地加快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和企业污染深度治理等工作。加强监测预警研判,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对违纪违规行为“零容忍”
近日,河南居民匿名举报环境问题遭污染企业报复,经查明是内部人员泄露举报者个人信息。对此,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已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进行通报,对违纪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护短,绝不姑息。
刘友宾同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坚决打击环评文件弄虚作假。2020年以来,全国累计对733家单位和671人实行失信记分,将31家单位和17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