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篇目。
作品原文
长山赵某,税屋大姓[1]。病癓结以[2],又孤贫,奄然就毙。一日,力疾就凉,移卧橹下,及醒,见绝代丽人坐其傍。因诘问之,女曰:“我特来 为汝作妇。”某惊曰:“无论贫人不敢有妄想;且奄奄一息,有妇何为!”女曰:“我能治之。”某曰:“我病非仓粹可除:纵有良方,其如无资买药何!”女曰:“我医疾不用药也。”遂以手按赵腹,力摩之。觉其掌热如火。移时,腹中痞块,隐隐作解拆声[3]。又少时,欲登厕,急起,走数武,解衣大下,胶液流离,结块尽出,觉通体爽快。返卧故处,谓女日:“娘子何人,祈告姓氏,以便尸祝[4]。”答云:“我狐仙也。君乃唐朝锗遂良[5],曾有恩于妾家,每铭心欲一图报。日相寻觅,今始得见,夙愿可酬矣,”某自惭形秽,又虑茅屋灶煤,污染华裳。女但请行。赵乃导入家,土莝无席[6],灶冷无烟,日:“无论光景如此,不堪相辱;即卿能甘之,请视瓮底空空,又何以养妻子?”女但言:“无虑。”言次[7],一回头,见榻上毡席衾褥已设;方将致诘,又转瞬,见满室皆银光纸裱贴如镜,诸物已悉变易,几案精洁,肴酒并陈矣。遂相欢饮。日暮,与同狎寝,如夫妇。主人闻其异,请一见之。女即出见,无难色。由此四方传播,造门者甚夥。女并不拒绝。或设筵招之,女必与夫俱。一日,座中一孝廉,阴萌淫念。女已知之,忽加诮让。
即以手 推其首;首过棂外,而身犹在室,出入转侧,皆所不能。因共哀免,方曳出之。积年余,造请者日益烦[8],女颇厌之。被拒者辄骂赵。值端阳[9],饮酒高会,忽一白兔跃入。女起曰,“舂药翁来见召矣[10]!”谓兔曰:“请先行。”兔趋出,径去。女命赵取梯。赵于舍后负长梯来,高数丈。庭有大树一章,便倚其上;梯更高于树抄。女先登,赵亦随之。女回制首曰:“亲宾有愿从者,当即移步。”众相视不敢登。惟主人一僮,踊跃从其后。上上益高,梯尽云接,不可见矣。共视其梯,则多年破扉[11],去其白板耳。群入其室,灰壁败灶依然,他无一物。犹意僮返可问,竟终杳已。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税屋大姓:租赁大姓的房屋而后。
[2]症(zheng 争)结:腹中痞块之病。
[3]解诉声;裂解的声音。坼,据青柯亭刻本,原作“拆”。
[4]尸祝,谓设位祝祷。尸,古代祭祀时,设生人象征鬼神,称之为“尸”。 后人逐渐改用画像、牌位。
[5]褚遂良唐初大臣、书法家。字登善,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博 涉文史。贞观中历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武则天即位后,因反对武则天 遂遭贬斥而死。
[6]土莝(cu6 错):土炕铺着碎草。土,土炕。莝,切碎的杂草。此据 青柯亭本,原作”土茎”。
[7]言次,说话之间。
[8]造请者:登门请见的人。
[9]端阳:节令名,农历五月初五。
[10]春药翁。指月中玉兔。春药,用杵臼捣药。《神异记》:月中有玉 兔,持杵捣药。
[11]扉:门扇。
白话译文
山东长山县有个赵某,从一个大姓人家租了一间屋居住。他得了一种腹中长肿块的病,又孤苦贫困,病得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死了。
有一天,他极力支撑着病重的身体寻找凉爽的地方,移到屋檐下就躺下了。醒来以后,看见一位绝代佳人坐在自己身旁,就询问她。女郎说:“我是特地来给你做媳妇的。”赵某吃惊地说:“且不说穷人不敢有这种妄想,如今我已奄奄一息,有妻子又有什么用?”姑娘说:“我能治你的病。”赵某说:“我的病不是短时间能够治好的。纵然有良方,没有钱买药又有什么办法!”姑娘说:“我治病不用药。”于是就用手按着赵某的肚子,用力按摩,赵某觉得她的手掌像火一样热。过了一会儿,赵某腹中的结块,隐隐约约地发出拆解分裂的声音。又过了一会儿,赵某就想上厕所。他急忙爬起来,走出几步,解开衣裤就大泻起来。粘液倾泻,结块都排出来了,只觉得浑身十分爽快。他回来躺在原来的地方,对姑娘说:“娘子是什么人?请你告诉我姓氏,以便立个牌位祭祀。”姑娘说:“我是狐仙。你前世原是唐朝的褚遂良,曾经对我家有恩,我经常铭记在心,想要报答。天天寻找你,今天才见到了你。长久以来回报的愿望算可以实现了。”赵某因自己貌丑感到惭愧,又顾虑茅屋被灶烟薰得很黑,会弄脏了姑娘华丽的衣服。姑娘只是请求跟他一起去,赵某就领着她进入自己家中。土炕上铺着碎草,连席子也没有。灶膛是冷的,多日不曾烧火做饭了。赵某说:“且不论家境如此贫寒,不忍心屈辱你;即使你能心甘情愿地留下。你看瓮底空空,又用什么来养活老婆孩子?”姑娘只说:“不要担忧。”她说话的功夫,赵某回头一看。只见床上毛毡被褥都已铺设好了。赵某正要询问,又一转眼间,满屋已用银光闪闪的纸裱糊得像镜子似的,各种东西也都变换了。几案精致光洁,上面已经摆好了酒菜,于是两人就欢快地对饮起来。天晚了就和姑娘一同睡下,和夫妻一样。
赵某的房主人听说了这件怪异的事,就请求见一见姑娘。姑娘就出来相见,并没有为难的神色。从此,这件事四方传播,登门求见姑娘的人很多,姑娘并不拒绝。有的人设筵招待他们,姑娘也一定和丈夫一起去。
有一天,酒筵中有一位孝廉,暗中产生了淫恶的念头。姑娘已经知道了,突然对他斥骂起来,立即用手推他的头,孝廉的头就伸出窗棂之外,而身子还在屋里。出不去,进不来,也不能转动。大家都请求宽恕他,姑娘才把他拽出来。过了一年多。登门拜访的人越发多了,姑娘十分厌烦。被拒绝的人就骂赵某。过端阳节的那一天,赵家请来了许多朋友饮酒,忽然一只白兔跑了进来。姑娘站起来说:“捣药翁来召见我们了。”对兔子说:“请你先走一步。”兔子跑出去,迳直走了。姑娘叫赵某拿了一架梯子来,有数丈高。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便把梯子倚在树上,梯子还高过树梢。姑娘先爬上去,赵某也跟着她。姑娘回过头来说:“亲戚朋友有愿意跟着去的,请立即登梯。”众人互相看着,没有人敢上去。只有屋主人家一个家童,踊跃地跟在他们后面。越上越高,梯子到头,就进入云彩,看不见了。大家一看那架梯子,原来是多年的一扇破门,去掉了镶板罢了。大家一齐进入他家一看,依然是原来的灰壁破灶,其它空无一物。还寻思着家童回来时可以问问情况,但竟然始终杳无踪迹。
作品鉴赏
本篇写狐仙报恩,为赵某治病,又结为夫妻,最后一同登梯白日升仙的故事。这类前世施恩,鬼狐图报,白日飞升的情节,是志怪小说常见的题材。本篇的可贵之处,是没有停留在浅浮的铺陈奇闻异事或者宣扬因果报应上,作者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下层人民的丰满形象,从而使小说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赵某与狐仙相见一段.是作者表现人物性格的重头戏,占了整篇小说的一半篇幅。赵某初见狐仙,狐仙表示“特来为汝作妇”,赵某不是因为忽然轻易得到“绝代丽人”为妻而“惊”喜,而是坚决表示。无沦贫人不敢有妄想.且奄奄一息,有妇何为”而“惊”拒。当狐仙治好他的腹中症结后.赵某没有因为已不“奄奄一息”而自认当可“有妇1,只是表示愿立牌位早晚祭祀祝赞以报恩。当狐仙讲出报恩原由后,赵某也没有居恩图报,认为得妻理所应当.:直到狐仙已经来到自己家中.仍然推辞以家贫无以养妻子。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一个诚朴忠厚,处处为他人着想的贫苦人的形象.显得f一分丰满。. 作者写赵某为唐朝褚遂良转世.不是。乱点鸳鸯谱”,也是从表现人物性格出发考虑的。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人,是唐朝重臣和著名书法家,在太宗朝历官起居郎。谏议人夫.累迁黄f J侍郎,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时升吏部尚书.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力谏不纳.乞归田罩,累贬爱州刺史,最后因国事家事忧愤去世。褚遂良以骨鲠直谏而闻名。据新旧《唐书》本传记载.褚氏在太宗朝任谏议人夫时,兼知起居注.负责记载皇帝每天的一言一行。一次唐太宗问褚氏记录了些什么事,并要求看他写的起居注。褚氏指出起居注的作用是“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戒,庶几人主不为非法”,并且一rI拒绝了太宗“躬自观史”的要求。太宗又不放心地问:。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褚遂良说:。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表明了不为天威所胁.忠于职守的决心。在高宗朝,褚遂良力谏高宗不能废皇后立武则天为后,不顾性命,指出武氏“昔事先帝”,以至高宗和武则天恼羞成怒。褚氏进谏不成.把官笏放在殿阶之卜,叩头流血,日:。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蒲松龄选择这样一位在封建士人夫看来是忠直强项的占人,作为自已小说中人物的前身,除了为增加小说传奇色彩,表现赵某性格特征外,恐怕也寄托了自己的善恶臧否.反映了作者的美学理想。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