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胪镇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辖镇

西胪镇,隶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地处榕江西南岸,潮阳区东北部,东部濒临榕江下游及出口处的牛田洋,东南至南部毗邻河溪、和平、铜盂镇,西北部与谷饶、关埠二镇接壤,东北部隔榕江与揭阳市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09.8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胪镇有人口160526人。

历史沿革
西胪镇古属奉恩乡。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西胪地域境内已有竹山岭(今竹岭村)、龙波(今波美居委)、白水塘(今泉塘村)和龙仔(今海田村)等村落。
洪武十四年(1381年),西胪地城属竹山都。
西胪初名西芦,创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因地处榕江口西岸,近处海滩芦苇丛生,故名。后因村落东背牛田洋,西朝小北山,水流随地势倾斜由西及东,分左右人境,绕村而过,改称西泸。又由于地肥物阜,属鱼米之乡,又改称为西胪至今。
民国十年(1921年),西胪属第八区。
1952年,属第十七区。
1956年,分西胪、波美2大乡。
1958年,合并西胪、波美、桑田,华阳四乡,成立幸福公社。
1959年,桑田,华阳分出,原来的西胪、波美二大乡合一,改为西胪公社。
1983年12月,改称西胪区。
1986年11月,改为西胪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西胪镇辖西一、西二、竹林、波美4个居民委员会,泉塘、陂头、东潮、竹岭、海田、后埔、乌石、青山、洋文、店后、兴平、埔尾、龙西、东凤、西凤、南凤、内輋、龙溪、里溪、尖山、外輋、岩前、乌岩23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西胪镇辖4个社区、23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胪镇地处榕江西南岸,潮阳区东北部,东部濒临榕江下游及出口处的牛田洋,东南至南部毗邻河溪、和平、铜盂镇,西北部与谷饶、关埠二镇接壤,东北部隔榕江与揭阳市相望。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09.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胪镇处于榕江下游平原,东北面榕江环绕。
人口
2011年末,西胪镇辖区总人口1735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6人,农业人口165778人。
截至2019年末,西胪镇户籍人口203000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胪镇有人口16052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西胪镇工商税收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2元,比上年增长19.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39.6%。
2017年,西胪镇完成农业产值6.905亿元,占年任务100%;工业产值1.455亿元,占年任务100%;固定资产投资额9.67亿元,占年任务100%;完成本级工商税收788万元,占年任务119%。
2019年,西胪镇有工业企业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1个。
农业
西胪镇农业耕地面积3.23万亩,山林面积6.81万亩。以农业为主,是潮阳区乃至汕头市草虾膏蟹、尖头、咸水草鱼、罗非鱼(非洲鲫鱼)等,品质上乘,其中草虾主要销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经济价值较高。粮食种植面积6.52万亩,总产量约3.29万吨;海淡水养殖8504亩,产量7150吨,水果种植面积2.37万亩,年产量1.8万吨。2011年,农业总产值4.9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4422元,比上年增长19.1%。
工业
2011年,工业企业14家,主要从事生产经营塑料制品、五金制品、油气贮存销售、红木家私、土木工程等。工业总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交通运输
2011年末,西胪镇27个村(社区)已经基本实现村村有硬底化干道通往镇区,总长54千米,部分道路实现亮化并配套绿化,初步形成四通八达交通网络。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西胪镇建有西凤公园、西凤生态公园、西二宫前公园、西二继凤公园和后埔公园5个乡村文化公园,竹林、南凤、兴平等7个村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有西凤书画协会、象棋协会,部分村还组建音乐队、少年腰鼓队、仪仗队、英歌队,逢重大节假日都组织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西胪镇有2所高中和12所初中,小学26所,在校中小学生3.23万人,教职员工1500人。西胪镇筹集资金639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14所,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西胪镇有卫生院1所,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为一级甲等卫生院,建有一幢三层门诊住院综合楼,设置床位50张,总投资1600多万元。各村(社区)均设有医疗站,共32所,卫生医疗人员136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西胪镇电话用户近2万户,宽带用户300多户。
历史文化
抗敌记
抗日战争时期,即1943年(民国32年)8月13日至1944年(民国33年)5月16日的两年多时间里,广东省潮阳县西胪乡人民,配合当地抗日杀敌自卫大队和国民党驻军9连,先后几次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歼敌数百名,缴获各种武器枪支、军旗等战利品一大批,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
人物故事
西胪镇的民谣有:“西胪古今名人多,故事一讲几大箩,故事岂能当饭吃,肚子饥饿没奈何。”这里滋生出《铁面按察》、《虎山烽火》、《苏六娘》、《碧血钱坑》、《杨健生》、《庄山》等故事,并被编成潮剧、话剧在潮汕地区及东南亚一带广泛流传,西胪古镇也被誉为“故事之乡”。
《苏六娘》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广西按察使、法学家郭浩任满,不回福建莆田县祖家,携眷到潮阳定居,与大儿子郭琳居西胪泉塘村,郭浩在任期间,秉公执法的事迹在广西被编成桂剧。郭浩到潮阳定居后,好多传奇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并被编成《铁面按察》搬上舞台。明代,西胪村青年郭继春与揭阳县吕浦村表妹苏六娘互相爱慕,反抗封建婚姻,苏六娘被沉江而死,尸体飘至榕江下游,被渔民捞起,安葬于榕江边白屿小埔上,苏六娘的坟墓,20世纪60年代初在学大寨平整耕地时被毁去。郭继春与苏六娘相爱的故事,也广泛流传,并被编为潮剧《苏六娘》,还制成电影戏剧片搬上银幕。
《碧血钱坑》
西胪人陈琴生(公元1886至公元1919年),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据《潮阳县志》记载:“陈琴生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先后担任孙先生秘书、粤军参谋长、第四军军长等要职,民国八年(1919年),在揭阳县钱坑寨(今属揭西县)销毁鸦片时被暗算身亡,年仅34岁。”陈琴生牺牲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新中国建国前被编成话剧《碧血钱坑》。
《虎山烽火》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驻在河溪乡的中队由中队长永芳敖幸率领,进犯西胪,西胪民众群起而攻之,在虎山与日寇激战,全歼包括永芳敖幸在内的日军49人,成了轰动潮汕的一次抗日大捷。西胪民众斗日寇的故事在潮汕各地被广为传颂,并被编成语剧《虎山烽火》。
《杨健生》
1969年7月28日,西胪受到强台风海潮袭击,公社革委会主任杨健生奋不顾身,带领群众抗风抢险,光荣牺牲,年仅39岁。杨健生牺牲后,被省革委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杨健生在西胪的许多感人故事被传为佳话,并被编成潮剧《杨健生》,在粤东地区广为传播。
《庄山》
庄山(1757至1775年),字鸣国,潮阳西胪东凤村人。6岁进私塾,业师陈雄恩。庄山聪颖敏学,业师曾于塾中出联对:“猪食猪母菜”,众弟子正思索时,庄山对出:“鸡啄鸡冠花”。业师又出对“云水清沙”,庄山辄对上“月朗星稀”,业师觉得庄山是个可造就人才,授以庾信鲍照等名家经典著作,庄山皆领悟,诗词歌赋无所不通,7岁时他就作诗《送业师之凤城应试》:
缱绻平明送业师,簪花预卜插冠时。铜钱万选留青象,碧树千丛望楚枝。7岁童子作出此诗,人皆赞其才华横溢而称其为神童。9岁时,庄山的父亲因“非罪差”而被官府羁押,庄山即作诗一首呈潮州知府曾公,要求放出父亲。曾公不信小小童子能作此诗,即召庄山来府衙,当面要庄山背出所作诗,庄山即背诵如流。曾公又疑此诗是他人代作,即现场测试,先出“李白”要求答对,庄山即对上“杨朱”。曾公又出上联“莲出污泥清高清洁称君子”,庄山脱口而对:“松生峻岭丰叶丰枝封大公。”曾公大喜,即令人放出庄山父亲,且收庄山为义子。庄山12岁列弟子员,其年知府曾公向上宪推荐其入童子科,候召试
庄山写得一手好小楷,“毫笔落纸细若镂金,工能本锦。”他能诗词歌赋,《凤山文献录》辑存他《凤山十二景诗并序》、《石井岩八景》诗、《春日登高》、《重九登高》、《偶成》、《无题》、《韩江泛舟》、《白莲》、《淡菊》、《木芙蓉》、《梅花村》诗,又有《夜月》诗30首,现录其《十五夜月》诗:流辉美色地铺霜,水漫无澜田野光。皎皎形态清明朗,素娥捧镜出梳妆。
除上面提及的呈诗联对救父外,庄山经深入搜集,在乾隆四十年编辑成《凤山文献录》,收入自元代至其时的凤山乡里郭、张、庄、李、陈诸姓中文人所作诗文一百多篇,且有作者简介,为整理保护乡土文化作出贡献。
庄山在18岁时英年早逝。
文物古迹
绍聪祖祠
绍聪祖祠位于西胪镇东凤村(俗称凤山庄),始建于公元1929年,祠堂位于凤山上凤东侧,坐东北向西南,占地6000多平方米,有宽埕(小广场)、池塘;主座占地近900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双火巷的标准潮汕双背剑古民居建筑物。绍聪祖祠的光荣史始于1943年之夏。当时,潮汕地区大部沦陷,日寇的铁蹄迫近西胪。国难当头,东凤村人庄汉梁挺身而出。这位30多岁的汉子年青时跟随过彭湃闹革命,一身正气和勇气,并且有一定的战斗经验。庄汉梁动员乡绅卖掉公田换来2挺机枪和一批步枪、弹药,召集本乡壮丁56名,于1943年8月10日成立“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自任中队长。自卫中队的队部及队员驻地就设在绍聪祖祠。绍聪祖祠的门前宽埕(小广场)就是军事训练基地。自卫队员经过严格的训练,个个成为“神枪手”和“飞行军”。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绍聪祖祠进行修缮;2010年入选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风景名胜
综述
西胪镇名胜古迹有凤山古寨、波美圩、黄詹墓、石马宫墓、萧洵墓、蔡贞姑墓、苏六娘墓、梅峰寺、长美岩、古雪岩以及潮汕民俗馆、西凤生态公园等。
人文景观
西胪镇有始建于唐代的梅峰寺和无水桥,建于宋代的长美岩寺,建于元代的古雪岩寺,建于明代的黄氏宗祠,这些古建筑,集石刻、木雕、嵌瓷、泥塑等民间工艺,反映了不同朝代的独特建筑风貌。各处古建筑还留下了一批历代名人学者的古诗文,其中元代诗人陈牧隐有《题凤山古寨》一诗,诗曰:“保障当年建义旗,凤山磐石绕阳溪。英雄战垒今何在?万古鸦声对落晖。”明代御史、学者陈大器有《乌岩洞》题咏:“拄杖梯云乌道斜,石岩深处有僧家。灵根不秘千年迹,留取夭桃一树花。”有一片古树林,百年以上的古树逾千株,其中有植于宋建炎年间的槐荫树,植于元代的梅树,植于清道光年间的铁树。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名儒、潮州知府黄詹墓,明代御史、学者陈大器墓。
古雪岩
古雪岩位于潮阳区波美村,古时岩中钟鼓相闻,梵呗悠扬,香火甚旺。但在历史长河中,几经沧桑,遭火烧兵燹之祸。明弘治戊午(1498)科举人黄用直主持重修。清末围歼山贼,抗日时期围歼日寇,解放后的土改事件都使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迨至“文革”时期,在极左思潮冲击下,宅更为遭殃,被夷为平地,文物损失惨重。
经过多年来的修建,如今殿宇辉煌,亭阁挺秀,莳花遍地,寺道广阔,佛像庄严,五百罗汉(各高30余公分,泥塑)形态各异,风格奇特。还将着手筹建玉佛殿、佛教艺术馆。
梅峰寺
梅峰寺位于广东省潮阳市西胪镇乌岩村后,故又称乌岩寺。
据《潮阳县志》记载∶「唐大历初年,福建人陈宝通在西岩寺削发为僧,拜惠照和尚为师,自号大颠和尚,后在乌岩村创建梅峰寺。」 又据《潮州先贤录传》一书记载∶「梅峰寺建于唐代中后期(公元七八九~八二四年),因满山默林而得名。」可见,梅峰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我们沿着弯曲蜿蜒的环山公路,驱车来到寺前时,顿觉心旷神怡,寺院四周,群峰如黛,怪石嶙峋,清风阵阵,果香扑鼻,景色清幽秀丽。
寺院由天然石洞配置人工建筑巧妙构成。前面的大雄宝殿为人工建筑,面积约二百平方米,分前后两厅,两边有厢房,建筑古朴大方,大雄宝殿历经一千多年的烽烟战火,几经摧残,历代都曾维修,至仍保留唐代的建筑风格。大雄宝殿后面,有「开天佛祖堂」,这里是一天然石洞,奇趣的是,进洞的门由二支直立石柱、上面一片大石构成,酷似人工构建,但仔细一看,石柱与山石相连,上面的大石也系天然形成,由大门进佛堂,两块岩石交叉盖顶,岩石交接处有一大孔,透过阳光,似一天然露天小院,小院后面的石洞为「开天佛祖堂」,供奉「开天佛祖」塑像,佛祖塑像慈祥逼真,栩栩如生。佛祖堂「墙壁」和「屋顶」皆为天然岩石,石壁上有唐代碑记石刻,可惜因年代久远,好多石刻文字模糊不清。 梅峰寺有浮雕石刻老母像、佛手印、无水桥、清泉飞渡、地下隧道、织布洞等胜景,石刻老母像刻工精巧,足见潮州地区唐代石雕艺术已十分高超,「佛手印」在石壁上,壁上天生一个人手手印,民间传说是大颠和尚为试其功力,用手击石而印下的,清泉飞渡在寺傍山坡,坡前泉水顺着怪石飞流而下,蔚成奇观,地下隧道系天然岩洞,长约二千馀米,可直通山坡背面的内村。
梅峰寺前有一大山坑,山坑上有一无水桥,山坑下面全是怪石自然铺成。无水桥建于唐代,明嘉靖年间的《潮阳县志》记载∶「唐大颠曾居梅峰寺,筑石梁架两山之间,高数丈,称无水桥。」无水桥在潮汕古建筑中不但年代久远,且因奇特建筑闻名海内外。桥为南北走向,全由石块砌成,分为二孔二墩,桥墩四方形,由方石块砌成,桥面为十五块石板铺砌,石板各长五.五三米,宽○.五六米,桥高十九.三米,建筑严谨坚固,历千馀年而巍然不动。而更奇特的是,「无水桥」下的山坑,千馀年来未见滴水,纵使暴雨倾盆,附近山洪暴发,无水桥下的深坑仍然只见坑底怪石,未见水流,此一奇特现象,曾引起有关专家学者关注,据考证,山坑怪石下尚有深坑暗流,山坡泉水从地下暗流流去,暗流深达十余米,故山洪再大,洪水也不会涌到上面。民间传说,元末明初,道人何野云(俗称虱母仙)曾从无水桥下怪石缝隙处向石下暗流钓鱼,常有银鳞金鲤上钩。传说并不可信,但无水桥坑底无水,地下有暗流早在明代已有传闻。
梅峰寺千年来曾留下了好多名人学士的身影和足迹。明代御史、学者陈大器曾到此处游览并赋诗,留有「柱杖梯云鸟道斜,石岩深处有僧家」的名句。
地方特产
杨梅是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果树。其优稀品种乌酥核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相传清朝末年内輋(潮汕译音,原字为上中下结构,由“山大车”组成)村农民郑董株野生杨梅单株选育嫁接繁殖的。乌酥核杨梅属迟熟种,高产、优质,较运,适应出口,果粒圈套,每公斤60多粒,果实深紫红色,核小酥化、肉厚质脆、汁多味甜。可食部分占90%以上,可溶性因形物13%左右,每100克果肉含糖12-15克、有机酸0.5-1.8克,还含有铁、维生素C鞣酸等,果仁含油40%,适应鲜食。
乌酥核杨梅适应性广,惊蛰后开花,芒种后采收,熟期一致,成熟期耐湿性强,在多雨的情况下不致大量落果,但花期怕严寒雨雾,需肥是较多,产量不稳定,寿命短。
西胪山区果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根据杨梅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通过培植;植后三年,选在惊蛰前后的晴朗天气无东北风日子进行嫁接;加强嫁接后栽培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增施钾肥等科学用肥法、精细的土壤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取得丰收。西胪果农掌握了栽培杨梅的可行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