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街道,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地处覃塘区中部,平天山西南部,东与港北区根竹镇接壤,南与石卡镇相连,西与黄练镇毗邻,北与蒙公乡为邻,辖区总面积135平方千米。2011年末,覃塘街道总人口80869人。
历史沿革
清代,为郭北一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分为8区时为覃塘区覃塘乡,区公所驻地在覃塘圩。
1949年12月,设立50个乡镇时,为覃塘乡。
1950年5月,设16个区时,属第三区,称为覃塘乡,区公所驻地在覃塘圩。
1958年2月,设6个区时,属覃塘区,称覃塘乡,区政府驻地在覃塘圩。
1959年,改为覃塘公社。
1985年,设覃塘镇。
2016年,覃塘镇镇撤镇设立覃塘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覃塘街道辖覃塘1个居民委员会,覃南、龙岭、龙凤、黄鹤、拥兴、周村、甘碑、谷罗、六务、大郭、姚山、珠砂、杨志、回龙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7个居民小组、53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覃塘街道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覃塘社区、荷塘社区、六务村、谷罗村、龙岭村、龙凤村、姚山村、大郭村、黄鹤村、覃南村、周村村、杨志村、回龙村、甘碑村、拥兴村、珠砂村,街道办事处驻覃塘北街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覃塘街道地处
覃塘区中部,平天山西南部,东与港北区
根竹镇接壤,南与
石卡镇相连,西与
黄练镇毗邻,北与蒙公乡为邻,辖区总面积1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覃塘街道地处镇龙山脉东北面,平天山西南面。地势为西高东低、南低北高。中部平原区,西北部岩溶平原地区,东南部丘陵区。主要山脉有平天山脉和镇龙山脉。平均海拔60—80米,最高峰龙头山海拔871米,最低点珠砂海拔58米。
气候
覃塘街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暖秋凉,夏长炎热高温多雨,冬短寒冷。多年平均气温21.5℃,1月平均气温12.3℃,7月平均气温28.6℃。生长期年平均350天,无霜期年平均341天。年平均降水量1640.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10月,7月最多。
水文
覃塘街道主要地表河流为鲤鱼江,境内长30多千米。有地下河一条,埋深6米,面积50平方千米,总流量273升/秒。
自然灾害
覃塘街道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台风、低温、霜冻等。洪涝灾害平均五年一遇。台风灾害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5—8月,最严重的一次台风灾害发生在2006年7月,强台风“碧利斯”横扫全境,受灾人口656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5平方千米,房屋倒塌320间,经济损失15.5万元。
自然资源
覃塘街道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金、银、铝、锰、锌矿、优质石灰石、三水铝土。石灰石蕴藏量3.4亿吨;三水铝蕴藏量为中国国内最大,含量高,表层易开采。石灰石已开发,矿区位于台泥(贵港)有限公司东面,矿区面积3.86平方千米,年生产能力120万吨水泥和石灰。
2011年,覃塘街道有耕地面积5.6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7万亩。
人口
2011年末,覃塘街道总人口8086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140人,城镇化率65.71%。另有流动人口8800人。总人口中,男性41082人,占50.8%;女性39787人,占49.2%;14岁以下12900人,占16%;15—64岁58989人,占72.9%;65岁以上8980人,占11.1%。总人口中,以壮族为主,达61201人,占75.68%。2011年,人口出生率14.3‰,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9.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9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覃塘街道完成财政总收入6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40万元,增值税623万元,企业所得税480万元,个人所得税22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780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8072元。
2017年,覃塘街道财政收入8029.7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约33.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6亿元。
农业
2011年,覃塘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4.34亿元,比上年增长5.68%,农业增加值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25.1%。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43万吨,人均328.1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木薯、水果、蔬菜等。2011年,甘蔗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7.5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3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4万头,年末存栏3.8万头;家禽饲养量71.38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1.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78%。2011年末,累计造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0.9万吨。渔业以青鱼、草鱼为主,2011年,渔业总产值4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2011年,农业机械机具总量约1.82万台(套)。
工业
覃塘街道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实现工业增加值9.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各类民营企业200多家,职工15000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11家。
商贸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商业网点200个,职工50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主要商品为水泥、食糖、石灰粉、毛尖茶、莲藕、木材等。
金融业
2011年,覃塘街道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3420万元,比上年增长7%,占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的4.5%。年末有5家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4%。
邮电业
2011年,覃塘街道邮政业务总量18万多元。电信业务收入300多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871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15所,在校生5000人,专任教师5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273人,专任教师4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小升初升学率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6%。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0%,比上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市级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农村实用人才1291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文化站1个;电影院1座,1000多个座位;覃塘社区老人活动中心1个,村级活动中心15个;镇级图书馆1座,农家书屋15个,藏书共30余万册;粤剧团3个,曲艺团20个,村级舞蹈队4个。2011年末,镇文化电视站1个。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镇98%左右的农户能收看30个频道以上的电视节目,收视率达90%。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体育场地25处,体育社团10个,各级体育社会指导员50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4%。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农民运动会。2001年,覃塘镇获自治区农民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村卫生所15个;病床100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6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50人,乡村医生60人,注册护士100人。各村均建立高标准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7%。
社会保障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7户,人数652人,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月人均171元,比上年增长9%;城市医疗救助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65人次,共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02户,人数7260人,支出82.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68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50人,支出77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医疗救助411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300人次,共支出37.3万元,比上年增长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6万元,比上年增长8%。年末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5万人,比上年增长4%,参保率达到8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覃塘街道有邮政所1处,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600多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0%以上;宽带接入用户2200多户。
交通运输
覃塘街道境内有黎湛铁路和南广高铁,国道324线、209线和省道南梧公路在镇区交会。日过往汽车2万辆次以上。有客运汽车直达广州、南宁等地。
历史文化
明末此地交通方便,后来逐渐形成圩镇,因覃姓人最早定居于此,以姓命名,故称覃塘。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覃塘圩得名。
所获荣誉
2022年11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