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市

袁可立创作的诗

观海市,是袁可立所作的一首诗。在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在登州看到了数年难得一遇的海市蜃楼,遂诗兴大发,在蓬莱阁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观海市》诗。

观海市刻石
明袁可立《观海市诗》刻石,计九方,在山东蓬莱阁避风亭内。诗题全名为《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诗文刻石为作者的同年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书丹。董其昌在袁可立诗后跋称“弟以米家法书之”,对苏轼的书法“犹不欲让”。字为一代高手温如玉摹勒刻石,温“工真草隶篆,尤喜钩临法帖,有肃府帖传世,肃府石刻为盖代名迹。《观海市》刻石在肃府帖之后,其技艺已臻化境,故董于尾跋中盛赞其“勒石得法”,使董书增色,以至“可敌长公(苏轼)之笔”。
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袁可立在登州看到了数年难得一遇的海市蜃楼,遂诗兴大发,在蓬莱阁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观海市》诗,为海天增色,成为中国古代一份珍贵的“海市”实录。公元1994年,河南省睢县图书馆馆长刘学升将这一珍贵石刻复制于睢县袁可立的别业袁家山大殿东壁,使其得以回归故土,传为睢阳文化佳话。
相关作品
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 并序
(明)袁可立
余建牙东牟,岁华三易。每欲寓目海市,竟为机务缨缠,罔克一觐。甲子春,方得旨予告,因整理诸事之未集,又两阅月,始咸结局,于是乃有暇晷。仲夏念一日,偶登署中楼,推窗北眺,于平日沧茫浩渺间,俨然见一雄城在焉。因遍观诸岛,咸非故形,卑者抗之,锐者夷之;宫殿楼台,杂出其中。谛观之,飞檐列栋,丹垩粉黛,莫不具焉。纷然成形者,或如盖,如旗,如浮屠,如人偶语,春树万家,参差远迩,桥梁洲渚,断续联络,时分时合,乍现乍隐,真有画工之所不能穷其巧者。世传蓬菜仙岛,备诸灵异,其即此是欤?自已历申,为时最久,千态万状,未易殚述。岂海若缘余之将去而故示此以酬夙愿耶?因作诗以记其事云。
登楼披绮疏,天水色相溶。
云霭洚无际,豁达来长风。
须臾蜃气吐,岛屿失恒踪。
茫茫浩波里,突忽起崇墉。
坦隅迥如削,瑞采郁葱葱。
阿阁叠飞槛,烟霄直荡胸。
遥岑相映带,变幻纷不同。
峭壁成广阜,平峦秀奇峰。
高下时翻覆,分合瞬息中。
云林荫琦坷,阳麓焕丹丛。
浮屠相对峙,峥嵘信鬼工。
村落敷洲渚,断岸驾长虹。
人物出没间,罔辨色与空。
倏显还倏隐,造化有元功。
秉钺来渤海,三载始一逢。
纵观临已申,渴肠此日充。
行矣感神异,赋诗愧长公。
译文和注释
译文
我奉命治军镇守登州,转眼间已经过去三年。每每想看到海市,都是因为军务太忙,没有机会睹见。天启甲子年的春天,我接到了皇命准许我回家养病。因为很多事情没有交接完毕,又过了两个月,方才有了一个结局,终于有了赋闲的时间。仲夏的五月二十一日,我偶然登上巡抚公署办公楼,推开窗子向北眺望,平日里苍茫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一座雄伟的城池。再看那岛屿,都和原来的样子不太一样。低矮的立了起来,高突的变得平坦,有许多的宫殿楼台出现在他们中间。再仔细看,楼栋瓦檐,色彩分明,形形色色都有。飘渺中能辨出形体的,有的象雨伞,有的象旗帜,有的象佛塔,有的如人窃窃私语,到处是绿树成荫,春意盎然。高低不平,远远近近,桥梁和岛屿之间,断断续续联在一起,时而分离时而结合,一会儿显形,一会儿隐身,就是美术大师也难以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这巧夺天工的美意和灵气呀。人们世代相传的蓬莱仙山、琼楼玉宇、美轮美奂,难道就是此情此景吗?自已时历申时,时间很长,形态各异,变幻万千,真是用语言也难以形容啊。难道是海神显灵,因为我将要离开这个地方而有意现出美妙的海市蜃楼以满足我多年的夙愿吗,所以赋长诗来记述这个奇妙的事件。
登楼推窗北眺望,天高碧水相互溶。
云海滔滔望不尽,豁然开朗来长风。
蛟龙倒海蜃气吐,平常岛屿失原形。
茫茫浩波连天海,壁立高墙突其中。
断垣立角如刀劈,霞光万道瑞气浓。
楼阁飞檐接灵霄,云烟翻蹈荡心胸。
群山簇簇相映带,千态万变尽不同。
峭壁倏忽成广阜,平峦耸耸秀奇峰。
高高下下时翻起,瞬息万变分合中。
云树成林映美玉,向阳山麓照花红。
佛塔巍巍互对峙,雄峻奇伟夺天工。
千家万户居海岛,隔海万丈架彩虹。
红女白婆飘忽走,光影婆娑辨不清。
瞬息隐没穷变幻,绝世造化巧天工。
出镇驱虏守渤海,业历三年始遭逢。
自巳历申费时久,得见海市无憾生。
即赴归程动天地,赋诗千言拜长公。
河南睢县电视台《历史名臣袁可立系列片》对《海市诗》的翻译答案如下:
登楼推开花窗棂,碧水蓝天色相溶。
云烟弥漫无边际,畅通无阻贯长风。
顿时海面吐白气,遍观诸岛失原形。
苍茫浩渺波光里,突然耸立一雄城。
城角陡峭如刀削,祥云瑞气郁结浓。
楼阁层叠掩栏杆,烟霞凌空荡心胸。
远方小山披彩带,变幻纷繁各不同。
峭壁变得低又平,平峦又成奇秀峰。
上上下下时翻覆,分分合合瞬息中。
云间林木美枝盛,向阳山脚树丛红。
佛塔座座相对立,鬼斧神工造峥嵘。
河里小洲布村落,断案架桥赛长虹。
人物出没在其间,不辨真实与虚空。
忽里显现又忽隐,天地造化玄妙功。
手握兵器抚登莱,至今三载才一逢。
纵观历时巳至申,饥腹渴肠今日充。
临行谢神赐机遇,赋诗愧煞东坡公。
注释
【甲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
【仲夏】古人将每季三个月依次名为孟仲季,此值农历五月。
【建牙】军前大旗叫牙旗,古时武官到一地镇守,即在其地树旗,也叫建牙。明代首任登莱巡抚陶朗先因涉赃遭免,天启皇帝提出“弹压登莱非公不可”而让自己的帝师袁可立担任此职。
【东牟】即登州。
【岁华三易】岁华,岁时。易,变更。即经过三年时间。袁可立以天启二年(1622)四月十四日任职,至天启四年四月遭魏忠贤排挤离职,在登州过了三个年头。
【罔克一觏】罔,不。克,能够。觏(gou),遇见。没能够遇见一回。
【咸】都。
【旨】皇帝的命令。天启四年,魏忠贤已经开始执掌朝命,袁可立以病辞官是迫不得已,也是魏忠贤剪除孙承宗左膀右臂的开始。
【予告】汉时有功的官吏退休叫予告。后世大臣年老致仕回籍,亦称予告,表示优礼。“天启四年三月二十一日乙亥,军门(袁可立)以病上辞本,准回籍调理,大理少卿武之望代之。沈总兵亦回籍,杨国栋代之云。”(《敬亭先生续集·朝天录》)
【阅】经历,经过。
【暇晷】(gui)空闲时间。
【念一日】念,或写作“廿”。念一日在这里即是仲夏的五月二十一日。
【卑者】低矮的。
【夷】平的意思。
【谛观】仔细地看。
【盖】伞盖。
【浮屠】佛教名词,宝塔。
【偶语】相对私语。
【自巳历申】约当上午十时到下午五时,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自巳至申计四个时辰,由巳尾至申头,也在四个小时以上。
【殚】(dan)尽。
【海若】海神。
【缘】因为。这句的意思是:“莫不是海神因为我就要离开这儿才特意显示这个(海市)给我看,以满足我一向的愿望吗?”
【夙(su)愿】一向的愿望。
【披绮疏】披,推开。绮疏,雕饰花纹的窗扇。
【云雾】云气,远处的山峦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
【洚】(jiang)洪水,大水泛滥,这里指大海。
【无际】犹无边;无涯。唐 曹松 《题甘露寺》诗:“天垂无际海,云白久晴峰。”
【豁达】 开通;通敞 豁达来风凉。三国 魏 刘桢《公宴诗》:“华馆寄流波,豁达来风凉。” 唐 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依微闻鸡犬,豁达值阡陌。”
【长风】远风。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须臾】一会儿。
【蜃气】蜃,贝类,古人误认为海市是蛟蜃吐气所化。
【恒踪】平日的迹象。
【茫茫】 广大而辽阔。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俯视 大江 奔,茫茫与天平。”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今年且四十有六矣,茫茫沧海,不知此生再遇知己如 鸿干 者否?”
【浩波】 大波,洪波。
【突忽】莽撞唐突貌。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貌恭而性狠,智小而谋大,趦趄狗盗,突忽猪贪。”
【崇墉】高城或城墙。崇,高大。墉,城墙。
【垣隅】垣,短墙。隅,墙角。
【迥】挺拔。
【瑞彩】(ruì cǎi)吉祥的霞光异彩。 《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二六莲台生瑞彩,波罗花放满园香。”
【郁葱】(yùcōng)指树林等茂盛,竹树郁葱。清 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倾城往送,手植坟松。勿翦勿拜,千秋郁葱。”
【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唐 柳宗元《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诗之一:“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引申为繁密貌。唐 温庭筠《汉皇迎春词》:“猎猎东风展燄旗,画神金甲葱茏网。”
【阿阁】四面有檐的楼阁。
【槛】(jiàn)栏杆。唐 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烟霄】云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荡胸】心胸摇荡。唐 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遥岑】(yáo cén)远处陡峭的小山崖。岑,小而高的山。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变幻】变化莫测;不规则地改变。
【映带】(yìng dài)景物相互映衬。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纷】众多,杂乱。五彩缤~。~乱。
【不同】不相同;不一样。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峭壁】陡峭的山崖。
【阜】(fù)土山:高~。土山。《广雅·释丘》:“无石曰阜。”
【峦】(luán)连绵的山,泛指山。
【阳麓焕丹丛】全句的意思是向阳的山麓下盛开着一片红花。 焕(huàn),照耀;焕发光彩,放射光芒。如:焕目:耀眼;光芒映射,使人眼花。
【对峙】(duìzhì) 两山相对耸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资水》:“县左右二冈对峙。”
【峥嵘】(zhēng róng)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鬼工】指技艺高明,如鬼斧神工。
【村落】村庄。 清 郑燮 《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诗:“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敷】(fū)布置,铺开,摆开:~设。~陈(铺陈,详细叙述)。
【洲渚】(zhōu zhǔ) 水中小块陆地。唐 杜甫 《暮春》诗:“暮春鸳鹭立洲渚,挟子飜飞还一丛。”
【断岸】(duàn àn)江边绝壁。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长虹】喻指拱形长桥。
【出没】(chū mò) 出现与隐没。
【色与空】色空是佛教的概念,色指有形的实体,空指产生色的虚无的东西。袁可立又号”闲闲居士“,他的好友董其昌也是禅理大家,在这里运用”色“、”空“观念来写诗述景是符合他本人思想境界的。
【倏】(shū)极快地:倏忽|倏已半年。
【造化】创造演化,指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功能。《淮南子·原义》:“乘云陵霄,与~者俱。”
【元功】(yuán gōng)大功;首功。《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
【秉钺(yue)】秉,拿着的意思。钺,古代一种类似斧子的兵器。秉钺,掌握兵权。与“建牙”意思相同。“建牙东牟”、“秉钺渤海”说的都是到登州做巡抚备兵防海。
【渤海】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渤海湾是明末对清“三防布置”战略中的重要一镇。
【纵观】恣意观看。清 蒋泩 《重表唐伯虎遗墓》诗:“诗作生涯酒作年,纵观大地总荒阡。”
【神异】神奇;神灵奇异。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密国》:“(呾密国)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
【赋诗】(fù shī)吟诗;写诗。清·范阳询《重修袁家山碑记》:“越明年二月,幕客陈云槎、朱紫函、高蓬山偕游袁家山。归,以所赋诗出以示余。”
【长(zhang)公】指苏轼,苏轼排行老大,所以人称苏长公。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犹排行为二以下,字次公少公。苏轼曾有《海市诗》在前,“愧长公”是作者袁可立表示对苏轼敬重之辞。后来袁可立对苏轼的这一感情纠葛一直波及到他的长孙袁赋诚身上,“故其(袁赋诚)自序曰:“先祖(袁可立)方筑东舍,梦苏明允先生来谒,东坡从之。明允顾问先祖曰:'渠来居是。’比觉,则生余。先祖喜为前贤所托,冀以有成,因命小字曰:'东居'。而钟爱甚笃。讵知一身蹇劣,半世落拓。宦业文章万不足与东坡为役。独是迹遍炎徼,若或似之,以此征梦,殆可羞矣。” (清 田兰芳《奉训大夫云南楚雄府通判袁公(赋诚)墓志铭》)
作品说明:作者袁可立曾经担任过登州军事首脑三年,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海市,到离任将去时竟看到了,因此十分高兴地写了长序并长诗,惟妙惟肖地把登州海市神奇的状况记录了下来。在众多的海市诗中是最为真实得体的一首。诗计刻石九方,嵌在蓬莱阁“避风亭”内。尤其要提及的是,代书人是作者的同年挚友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刻工是刻过《肃府阁帖》的一代高手温如玉。石末留有董、温跋语二及“天启甲子冬吴郡温如玉摹勒上石”隶书长款一行。董在跋中称颂袁的“大作雄奇”,说自己的字用的是“米家法”书写,更加上“勒石得法”,因之“可敌长公之笔”。他自己的评价如此,便可知是珠联璧合之珍品了,游客切勿等闲视之。因为苏轼并没有见到过海市,他的《海市诗》是无米之炊,所以袁可立的《观海市》就成为了记录登州海市最重要的诗文实录和文献瑰宝。清代佚名《山东海防志卷四》有收录。
作者介绍:袁可立(1562-1633),字礼卿,号节寰,又号闲闲居士,睢阳卫籍,睢州城内人。举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累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曾因敢言直谏削职为民,又因忤魏忠贤遭罢官。晚年出镇登州巡抚,参与明清战争高层指挥,节制朝鲜,整饬海防,成功诱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姻婿刘爱塔。与孙承宗、董其昌、高攀龙等友善,其门人黄道周、倪元璐、刘理顺等在明末天翻地覆的历史上留下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一页。善笔礼,工诗赋,受清朝“文字狱”所累,多所毁失。著作有《弗过堂集》、《抚登疏稿》、《评选古唐诗》、《韵学要览》、《古诗选》等。《观海市》诗为其在天启四年(1624年)春天登州巡抚即将离任时即兴所作。作者另有两首诗《蓬莱阁怀古》和《蓬莱阁望海》的刻石为其手迹,现完好保存在蓬莱阁的“苏公祠”内,可见其力透纸背之功,与其人品相得益彰。
天启四年(1624)五月二十一日,袁可立在登州公署中看到了数年难得一遇的海市蜃楼:“岛下先涌白气,状如奔潮,河亭水榭,应目而具,可百余间,文窗雕阑,无相类者。中岛化为莲座,左岛立竿悬幡,右岛化为平台,稍焉三岛连为城堞,而幡为赤帜。睢阳袁可立为抚军,时饮楼上。忽艨艟数十扬帆来,各立介士,甲光耀目,朱旗蔽天,相顾错愕。急罢酒料理城守,而船将抵岸,忽然不见,乃知是海市”(详载方以智《物理小识》、赵吉士《寄园寄所寄》)。遂诗兴大发,在蓬莱阁上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观海市诗》,字由其同年董其昌代笔书写,温如玉摹勒上石,成珠联壁合之珍品。公元1994年睢县文物部门将这一珍贵石刻复制于睢县袁家山上,使其得以回归故土,传为睢阳文化佳话。 (参见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孔贞运《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明实录》、《国榷》、《睢州志》、《蓬莱阁志》、《睢阳尚书袁氏家谱》等)
诗文选粹
蓬莱阁怀古
明 袁可立
夙慕蓬莱仙,今到蓬阁上。
神仙杳难求,海水空漭漭。
秦皇踪已沉,汉武终觖望。
田横五百人,至今堪惆怅。
义城鲁仲连,功成甘退让。
千载有同心,感时怀高尚。
蓬莱阁望海
明 袁可立
极目丹崖上,眺洋岛屿横。
雪花喷浪色,雷吼撼涛声。
师渡蛟潜窟,檄传虏徙城。
长安擢不远,望断暮云平。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