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始建于隋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截至2023年,是始建最早、规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关帝庙。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解州关帝庙的主体建筑在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和重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
明朝有历史记载的大规模重修有10余次,规模大小不等,其中嘉靖年间次数最多。洪熙元年(1425),由崇宁观道士主导,士绅参与共同完成了修缮。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关帝庙正殿,由知州张宁组织重修。正德年间,解州知州侯惟聪主导修缮关帝庙,嘉靖二年,山西巡按御史王士英拜谒关帝庙,见其庙貌败坏,遂委托平路知县桑景孝重修关帝庙,门墙、坊牌、献殿、正殿、寝宫、行廊、皆修饰一新,并在关帝庙前大道东西建砖门,造诸祭器,铸四铁狮子于门外。工程开始于嘉靖二年五月九日,经一月完成。嘉靖二十五年(1546)解州知州孔天叙接受巡盐御史之命令,动员商户捐资,官员捐俸,自殿寝、行廊以及坊壁、台砌修饰一新,经三月完工。嘉靖二十七年(1548)知州解情组织重修关帝庙,这次修建主要是修缮戏楼,并在西楼之南面建牌坊,又于午门之南建牌坊。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大地震,关帝庙遭到严重破坏,知州王维宁至庙拜谒,怅然而叹,遂捐俸金以修关帝庙,工程始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此次维修因为是在地震之后,修缮工程量比较大,耗时三年多,最终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竣工。张起龙担任解州知州后,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将筹划数年未举的修缮庙宇付诸实施,并创建莲花池,天启元年(1621)三月完工,至此关帝庙的格局已趋完善。
2005年,解州关帝庙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23年3月29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告,同意解州关帝庙景区名称变更为
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
景区布局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南部为结义园,四周桃林繁茂,春季花绽如锦,使人们俨然置身于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情景之中。结义园占地50余亩,是按照当年刘备、关羽、张飞涿郡三结义时的桃园意境而设计建造,中有结义坊、君子亭等主体建筑,四周古柏参天,湖光山色,园内翠竹绕湖,碧莲拂柳,小桥流水,桃花满山,亭台楼阁,曲径回廊。
重要景点
结义园
结义园,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由当时解州知府张起龙主持修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解州知州言如泗主持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并题“结义园”,由牌坊、君子亭、结义亭、假山等建筑组成。结义园牌坊高大雄伟,四柱三楼,坊内门庑一厦,单檐棚歇山顶,坊上雕刻精致,是关帝祖庙最为壮观的木结构牌坊。结义亭,为园内主体建筑,亭前有古松两棵,枝干遒劲,苍翠挺拔,亭进深5间,面阔5间,单檐卷棚歇山顶,四周有围廊,内有一通石碑,宽2米,高1米,上面线刻图画着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古树蟠虬,竹枝扶疏,桃花吐艳,仿佛当年之景色。
四龙壁
四龙壁位于关帝祖庙端门正南,是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烧制的琉璃影壁。从建筑学上讲,有遮避视线和丰富景观层次的效果;从文化角度上讲,属于中国传统风水学的“符瑞”范畴,有消灾降福,佑护生灵的作用。画面自上而下分为天、地、海三界,主体是四条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赋予了这座四龙壁诸多的传统文化内涵。
崇宁殿
崇宁殿是关帝庙的主殿,因关羽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而得此殿名。殿前月台上置一铜鼎香炉和一长方形供案,是清人仿照古代式样铸造的。月台前阶石上,雕有卷草、流云和二龙戏珠图案,犹仿皇宫规制。大殿面宽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殿一周有26根巨大石雕龙柱。龙柱上有升龙、降龙、祥云等,雕刻粗犷有力,与柱头额枋上的精雕细刻,形成强烈对比,相互衬托,各具美韵。正如庙内碑文所云:“殿阶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
文化活动
四月初八古庙会暨关帝巡城
在解州关帝庙,相传关公于农历四月初八受封,至期,远近乡民,甚至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的百姓和商贾均蜂拥而来,祭拜祈福,歌舞娱神、摆摊卖货,并举行“试枪棒,较拳勇”一类的武术比赛,祭祀关公的同时,推动了物资和文化的交流。“关帝巡城”最早始于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年——公元1119年),亦即关羽被宋徽宗封为 “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时期,庆典多有“恭请神架绕境祈安降福”等仪式活动。当地老百姓亦有农历四月初八关老爷巡城的传说,巡城之目的多是驱邪逐鬼,祓除不祥,降福赐瑞,保境平安等,大同小异。巡城当日,解州居民万人空巷,经过迎神、进俎、上香、荐酒、恭读请神文后十六抬大轿中的关帝圣像在锣鼓、令旗开道和仪仗队、信众等的簇拥下,来到解州的重要街道上。所到之处,家家摆放贡品,户户焚香迎神,虔诚之至。每年目睹盛况的民众包括来自福建、山东、河南、香港、台湾等地区数万人。
关帝庙文化旅游节
国际关公文化节是关公故里运城每年都要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是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祭祀关公,由来已久,历代相沿。从1990年起,每年10月(即农历九月)在关公故里运城市举办规模盛大的集旅游、文化、民俗、经贸于一体的大型国际性商旅活动——中国运城国际关公文化节。金秋大祭是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祭典摹仿明代祭关的规范,集河东民间祭奠之传统,全部祭典包括鸣鼓、迎神、行礼、奠玉帛、上香、进俎、行初献礼、读祝文、行终献礼、饮福酒、送神、望燎、献艺、礼毕等14项仪程;祭品用古祭最高的太牢规格(整牛、整猪、整羊);祭祀乐器有编磬、笛、管、埙、笙、琵琶、筝、鼓等八音,所奏曲牌依明代所用“中和、宁和、寿和、豫和、熙和、安乐”六和之曲而谱成;所献舞蹈亦仿效明时“文德之舞”和“武德之舞’构思编排。整个祭祀活动规模宏大,庄严肃穆。
六月二十四关帝诞辰
至宋代,官方已认可关羽生日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解州一隅与全国大多地区,以“六月二十四”为期,关公诞辰庆典,也应有近千年历史了。解州关帝庙自2000年开始,每逢关帝诞辰,都会举办大型的民间祭祀活动,此活动以“赐福添寿”为主题,吃寿面、民间艺人献艺、茶艺表演、戏曲演出等活动穿插其中,祠内祠外交相辉映,热闹非凡。
清明祭祖
2024年4月4日,甲辰年常平关帝庙清明祭关帝盛典开幕式如期举行。由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关公文化研究院和运城市关公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活动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之以礼、传承家风”为主题全面展开。来自山东、北京、河北、河南、内蒙及山西等省市的关氏宗亲、游客信众近千人聚集常平关帝家庙,共同参加清明祭祖活动,追思缅怀关帝遗风,传承关氏家训,弘扬忠义精神。
其他看点
解州关帝庙留存着浩瀚的文化遗存,庙内藏有的1375件(套)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方面保有展现榫卯结构、木雕记忆的古建艺术以及230棵古树名木。这些,赋予了解州关帝庙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
春秋楼前面有“气肃春秋”坊,为四任三间三楼十戗杆结构。楼脊正中饰以琉璃葫芦,寓意福禄,两边为琉璃凤吻一对,为山西历代仅有。花板雕绘莲菊、瑞兽等图案,当心间下层额枋浮雕龙头、花卉,立柱前后置抱鼓石。牌坊两侧各铸有铁狮子和供养铁质胡人(牌坊和铁人、铁狮子均是春秋楼的有机组成部分)。狮子昂首挺胸,威武雄健;铁人为胡人形象,高鼻深目,是饲养狮子的域外人。
端门为正庙第一道门,建于清代,通体砖构,歇山顶,檐下施仿木砖雕斗拱。部辟三门,上部书“关帝庙”门匾与“扶汉人物”等匾额。门匾四周砖浮雕图案尤佳,二龙飞舞,团花紧簇,人物表情生动丰富。端门前两侧有两尊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铸造的铁狮子,通高在四米左右,纹饰精美,文字清晰,铸造质量优良。
焚表炉是寺庙举行祭祀活动时焚烧表帛、纸糊“三牲”的用具。多为铁质或铜质,少许为石质。此焚表炉铸造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总高8.95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两层十角攒尖顶。像一座十菱形塔式楼阁;下部基座甚高,束腰两层,最下部为龟脚兽面。整体构思精细,铸造精巧,庄重威严。
相关文化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关公纳入被官方祭祀的对象。《宋史·志五十八·礼八》载:宣和五年(1123年)关羽被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后,“从祀于‘武成王庙'”。明代,将关羽由“从祀”升级到“专祀”,祀典也日益隆重。据清乾隆《解梁关帝志·祀典》记载:明世宗嘉靖年间,朝廷祭祀仪礼开始形成定制。
随着祭祀活动的隆重,祭文的作用也更为重要。解州关帝庙祭文主要包括祭祀关公的祝文、祷告文,通过祭文,来达成人神交流。解州关帝庙祭文,现存最早的有明代祭文,随着官方对关公的崇奉,祭祀活动的增多,祭文也被更多地保留下来,成为研究关公文化的重要资料。
开发与保护
1957年,解州关帝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解州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17日,“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6年7月1日,《
运城市关圣文化建筑群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的制定开启了运城市通过立法保护文物的先河,坚持“不抵触、讲实效、有特色”的原则,实现了“关圣文化建筑群”文物保护工作有“专”法可依的目标,标志着“关圣文化建筑群”的文物保护工作走上了专用法律保护的轨道。
2021年9月,端门前的四龙壁进行保护修缮。此前因墙体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壁身向南倾斜200毫米,倾斜度2.5°;西部下沉160毫米,倾斜度0.683°;以及酥碱、粉化、风蚀等问题。经过打孔、灌水、抽水泥、14a槽钢内衬柔性材料对裂缝墙体进行多道横向环向围筛等工程,截至2022年5月完成了壁体纠偏。
2022年,成立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室,以保障和支持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州关帝庙的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涵盖了庙内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除此之外,还对关帝庙周围环境、土壤、气候进行整体监测,并对馆藏文物可能出现的位移、下沉、裂缝等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最后综合研判,制定出具体、科学、有针对性的措施。
2022年3月,古籍修复室正式成立。对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数据采集、梳理、分类、辑录等,利用科技手段对古籍文献全方位管理,实现电子文件的批量转接,让古籍文献得以陈列展示、再现风采,为公众提供一个可以近距离接触古籍文献的平台。
价值意义
解州关帝庙的牌坊和铁人、铁狮子均是春秋楼的有机组成部分。狮子昂首挺胸,威武雄健;铁人为胡人形象,高鼻深目,是饲养狮子的域外人。乃明代铸造精品。不仅对研究明代的铸造技术有较高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古代衣饰等提供了重要物证。
重要事件
1988年,解州关帝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和省级文明旅游景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关公信俗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3年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2015年被评为国家华侨交流基地。2022年9月3日,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2023年1月17日上午在龙城太原举办的首批“山西文化记忆项目”发布仪式上获得殊荣。
旅游信息
地址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
开放时间
4月1日至11月30日08:00—18:00 ,12月1日至3月31日09:00—17:00
春节开放时间:除夕 9:00—12:00 ,初一 8:00—16:00 ,初二至初六 9:00—16:00
交通
一、航空:
运城关公机场——18路公交——运城汽车站——11路公交——解州关帝祖庙
运城关公机场——18路公交——百货大楼站——3路公交——运中站——21路公交——常平关帝家庙
二、高铁:
运城高铁北站——7路公交——火车站——11路公交——解州关帝祖庙
运城高铁北站——7路公交——区检察院站——3路公交——运中站——21路公交——常平关帝家庙
三、铁路:
运城火车站——11路公交——解州关帝祖庙
运城火车站——16路公交——运中站——21路公交——常平关帝家庙
运城火车站——五洲商厦——运城至永济市大巴——解州关帝祖庙
四、公路:
运城中心汽车站——2路、12路公交——火车站——11路公交——解州关帝祖庙
运城中心汽车站——3路公交(区检察院站)——运中站——21路公交——常平关帝家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