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谏诗

讽谏诗(韦孟)

《讽谏诗》是西汉诗人韦孟创作的一首四言古诗。该诗从诗人自身家世述起,自,韦氏代有功德,昭昭勋业。接着指出楚王刘戊荒淫无道,劝他“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该诗中平正和,有雅乐遗音,得儒家温柔敦厚之旨。

作品原文
讽谏诗(并序)
孟为元王傅1,傅子夷王及孙王戊2。戊荒淫不遵道3,作诗讽谏曰: 
肃肃我祖4,国自豕韦5。
黼衣朱黻6,四牡龙旂7。
彤弓斯征8,抚宁遐荒9。
总齐群邦10,以翼大商11。
迭彼大彭12,勋绩惟光13。
至于有周14,历世会同15。
王赧听谮16,寔绝我邦17。
我邦既绝18,厥政斯逸19。
赏罚之行,非繇王室20。
庶尹群后21,靡扶靡卫22。
五服崩离23,宗周以坠24。
我祖斯微25,迁于彭城26。
在予小子27,勤唉厥生28。
阨此嫚秦29,耒耜以耕30。
悠悠嫚秦31,上天不宁32。
乃眷南顾33,授汉于京34。
於赫有汉35,四方是征36。
靡适不怀37,万国逌平38。
乃命厥弟39,建侯于楚40。
俾我小臣41,惟傅是辅42。
矜矜元王43,恭俭静一44。
惠此黎民45,纳彼辅弼46。
飨国渐世47,垂烈于后48。
乃及夷王49,克奉厥绪50。
咨命不永51,唯王统祀52。
左右陪臣53,此惟皇士54。
如何我王55,不思守保56。
不惟履冰57,以继祖考58。
邦事是废59,逸游是娱60。
犬马悠悠61,是放是驱62。
务彼鸟兽63,忽此稼苗64。
烝民以匮65,我王以愉66。
所弘非德67,所亲非俊68。
唯囿是恢69,唯谀是信70。
睮睮谄夫71,谔谔黄发72。
如何我王,曾不是察73!
既藐下臣74,追欲从逸75。
嫚彼显祖76,轻兹削黜77。
嗟嗟我王78,汉之睦亲79。
曾不夙夜80,以休令闻81。
穆穆天子82,临尔下土83。
明明群司84,执宪靡顾85。
正遐由近86,殆其兹怙87。
嗟嗟我王,曷不斯思88!
匪思匪监89,嗣其罔则90。
弥弥其逸91,岌岌其国92。
致冰匪霜93,致坠匪嫚94。
瞻惟我王95,时靡不练96。
兴国救颠97,孰违悔过。
追思黄发98,秦缪以霸99。
岁月其徂100,年其逮耇101,
于昔君子102,庶显于后103。
我王如何,曾不斯览104!
黄发不近105,胡不时鉴10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元王:指楚元王刘交。据《汉书》载,汉朝建国六年,刘邦废楚王韩信,分其地为二国,立其父兄刘贾为荆王,同父弟刘交为楚王。楚王有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韦孟曾被任命为傅。傅:辅佐。
2.夷王:刘交之子刘郢客,夷王是郢客谥号。王戊:刘交之孙刘戊,袭封王位,故称王戊。他后来谋反被诛,无益号。
3.荒淫:荒唐淫乐。不遵道,盖指“为薄太后服私奸”“与吴通谋”等事。(见《汉书·楚元王传》)道:道义。
4.肃肃:庄严诚敬的样子。祖:指韦孟的先祖。
5.豕(shǐ)韦:上古部落名,彭姓,被征服,是殷商时代一强大诸侯。
6.黼(fǔ)衣:绣有白黑色斧形花纹的礼服。朱黻(fú):绣有黑青相间花纹的红色礼服,是上公的服装。
7.四牡(mǔ):指四匹公马驾车。牡,公马。龙旂(qí):旗上画着龙。旂,同“旗”,上画龙形竿头系铃的旗。
8.彤(tóng)弓:朱红色的弓,古代帝王赐给有功的诸侯的。有彤弓的诸侯,就有了代帝王征伐其他诸侯国的权利。
9.抚宁:安定。遐荒:边远广大的地方。遐,远。荒,荒服,离王畿最远的地方。
10.总齐:统领。总,统领、统管。齐,齐一。群邦:各邦国。邦,指诸侯国。
11.翼:辅助。商:指殷商王朝。
12.迭(dié):更替,轮流。大彭:与豕韦氏同时强大的另一部落,也是殷商时代一诸侯。
13.勋绩:功勋。光:大。
14.至于:到达。
15.会同:古代诸侯以事朝见帝王曰会,众见曰同,此泛指朝会。
16.王赧(nǎn):指周赧王。谮(zèn):谮言,进谗言,说别人坏话。
17.寔(shí):此。我邦:指豕韦氏诸侯
18.我邦既绝:指豕韦氏诸侯与周赧王断绝了关系。据《史记》载,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周赧王徙都西周,居王城(今河南境内),故与豕韦氏断绝了关系。
19.厥(jué)政:王室的政事。厥,其。逸:失。
20.繇(yóu):通“由”,从,自。
21.庶尹(yǐn):百官之长。群后:众诸侯。后,此指诸侯。
22.靡(mǐ):无,没有。
23.五服:古代王畿外圈,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24.宗周:周王朝的宗庙社稷。
25.微:衰落。
26.彭城:地名,在今江苏省铜山县。
27.予小子:指韦孟自己。小子,自称的谦词。
28.勤唉:忧愁唉叹。勤,忧。唉,叹声。
29.阨(è):同“厄”,困穷。嫚(màn):指受秦朝政法的嫚毒轻侮。嫚,嫚毒轻侮。
30.耒(lěi)耜(sì):上古时代的翻土工具,此指农具。《·系辞下》:“斫木为耜,揉木为来。”
31.悠悠:忧思。
32.上天:上帝、主宰万物者。宁:安。这句意思说上帝对于秦朝的轻侮嫚毒不安。
33.眷:顾爱。南顾:把惠爱倾向南方。汉高祖起义在丰沛,在秦京咸阳之南,故曰南顾。
34.授:授予。京:京邑。这句意思说把秦的京邑授予汉。
35.於(wū)赫(hè):赞叹词。
36.适:所到之处。怀:亲附。这句意思说所到之处没有不来亲附的。
37.征:用武力制裁,讨伐。
38.万国:四方各地。国,地域,地区。逌(yóu)平:平定,安定。逌,通“攸”,所。
39.厥弟:指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兄弟刘交。
40.建侯:立为侯伯。建,立。
41.俾(bǐ):使。小臣:韦孟自指,谦称。
42.辅:辅佐。
43.矜(jīn)矜:小心翼翼的样子。
44.静一:沉静守一,此说元王的德行。
45.惠:给人以好处。黎民:众民。
46.纳:接纳,任用。辅弼(bì):佐助,指皇帝的宰相大臣
47.飨(xiǎng)国:帝王在位年数。飨,同“享”,受用。渐(jiān)世:没(mò)世,死亡。
48.烈:功绩,功业。
49.及:到。夷王:指元王之子刘郢客。
50.克:能。奉:遵守。厥绪:指元王未完成的事业。绪,前人未竟的功业。
51.咨(zī):叹气的声音。永:长。
52.王:指王戊。统祀:纂统宗祀。
53.陪臣:陪从之臣,古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54.惟:为,是。皇士:美士,贤能之士。
55.如何:奈何。
56.守保:谓保持基业。
57.惟:想,思考。履冰:在冰上行走,比喻戒慎恐惧之至。《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8.祖考:祖父、父亲,此指祖先。
59.邦事:国家的政事。邦,国。
60.逸游:逸乐游闲。
61.犬马:猎犬和肥马。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此指王戊不恤国事,终日过着悠闲游乐的射猎生活。
62.放:放犬。驱:驱马。
63.务:事业。这句意思说以鸟兽娱乐为事业。
64.忽:不注意,不重视。稼苗:庄稼苗,此指农业生产。
65.蒸民:众民。蒸,通“燕”,众。匮:贫困。
66.愉:快乐。
67.弘:扩充,光大。德:德行,有德行的人。这句意思说王戊所重用的不是有德行的人。
68.亲:亲近,信任。俊:俊美,才智过人的人。这句意思说王戊所亲近的不是俊美之士。
69.囿(yòu):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恢:扩大。
70.谀(yú):奉承,谄媚,奉承谄媚的话。
71.睮(yú)睮:谄媚的样子。谄(chǎn)夫:谄媚的人。
72.谔(è)谔:直言无讳的样子。黄发:老人。《诗·鲁颂·閟宫》:“黄发台背,寿胥与试。”《笺》:“黄发、台背,皆寿征也。”
73.察:察觉,知晓。
74.藐(miǎo):疏远、轻视。下臣:臣对君的谦称。
75.追欲:追求情欲。纵逸:放纵逸乐。
76.显祖:对祖先的美称。
77.削黜:削夺贬黜。
78.嗟(jiē):感叹声。
79.睦亲:宗族中的近亲。
80.夙夜:早晚,朝夕。
81.休:美。令闻:美好的声誉。
82.穆穆: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
83.下土:地,对天而言。此指国家人民。
84.明明:犹黾黾,勉力。群司:百官。
85.宪:法令。靡顾:无所顾望。
86.遐:远。
87.殆(dài):危。兹:此。怙(hù):依靠,仗势。这句意思说王戊怙恃汉戚,不自勖慎,以致危殆。
88.曷(hé):为什么。斯:这,这些。
89.监:通“鉴”,镜。这句意思说王戊不思先王之德,不以前人之覆为借鉴。
90.嗣:子孙,后继者。罔则:没有法则,无从效法。
91.弥(mí)弥:渐渐,稍稍。
92.岌(jí)岌:很危险的样子。
93.致冰匪霜:致冰无不先由微霜。
94.致坠匪嫚:致坠无不先由骄慢。以上二句是说,祸福非突然到来,都是渐渐生成的。履霜坚冰至,非一日之寒。
95.瞻:视,望。惟:助词。
96.时:是,这些。练:阅历,看到过。这句意思是说这些往昔之事,皆在王心,无所不阅。
97.兴国:振兴国家。救颠:挽救颠覆,挽救危亡。
98.黄发:指老人。此指蹇叔秦穆公的老臣。
99.秦缪(mù):指秦穆公。以上二句事出《左传》。鲁僖公三十三年,秦缪公伐郑,兵过肴山为晋狙击,大败而归。秦缪公归作《秦誓》,悔恨自己未听老臣蹇叔劝阻。其中说:“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
100.徂(cú):往。
101.逮(dài):及,到。耇(gǒu):高寿。
102.昔君子:指秦穆公。
103.显:光显。后:后世。
104.览:视,看。
105.不近:没有亲近。
106.时:是。鉴:借鉴。
白话译文
韦孟是楚元王的傅,还曾辅佐过元王之子夷王及元王之孙刘戊。刘戊荒唐淫逸,不遵循诸侯道义,韦孟作诗讽谏。曰:
庄严诚敬韦氏先祖,豕韦氏时自建宗祀。
祖公身穿花纹礼服,四马驾车插着龙旗。
手持彤弓得专征伐,抚恤安定边远王畿。
统领当时各个邦国,共同辅弼强大商帝。
豕韦大彭互为盟伯,建立巨大历史功绩。
到了周的时代,参与每代天子盟会。
可惜赧王听信谗言,从此断绝豕韦关系。
王室自绝豕韦之后,国家政事放逸衰微。
诸侯擅自赏功罚罪,权力不再出自王室。
百官之长众多诸侯,没人扶持没人保卫。
五服之地分崩离析,宗庙社稷于是崩溃。
我的祖先势力也衰,辗转迁徙彭城定居。
到了我这不材一代,生平令人唉叹忧郁。
暴秦嫚毒生活困苦,陇亩耕耘亲执耒耜。
秦王残苛轻侮慢法,上天对他不能安恤。
上帝顾爱移向南方,他把秦京授予汉室。
多么显赫大汉天子,征服四方诸侯土地。
戎车所到靡不怀归,全国统一太平盛世。
同父兄弟元王刘交,分封于楚建宗立祠。
我得幸为一个小臣,任命太傅辅助王事。
小心谨慎的楚元王,温恭克俭沉静守一。
惠爱百姓恩泽下民,采纳辅弼大臣谏议。
一直享国到他逝世,垂留许多丰功伟绩。
夷王接续元王之业,尚能奉承先帝统绪。
可叹他的寿命不长,终临我王纂统宗祀。
王的身边陪从之臣,都是一些贤能之士。
可是他们所事君王,不思保守宗庙社稷。
他不怀思履冰之艰,继承祖先未竟事业。
国家政事开始荒废,荒淫逸乐追求欢娱。
猎犬猎马自在悠闲,任意追逐任意驰驱。
鸟兽声色酷求酷嗜,忽视稼穑荒废农事。
人民百姓贫困嗷嗷,我的国王却自欢愉。
我王不用有德之人,而所信却不是贤士。
皇家苑囿愈益扩大,阿谀之言倍加听信。
谄媚小人得意忘形,忠正老臣直言争辩。
奈何我王一意孤行,政昏国败竟不察知。
亲近老臣逐渐疏远,我王放纵追求情欲。
轻侮祖先冒犯神灵,忽视神灵削夺贬黜!
很可叹呵我的国王,你是汉的近亲宗室。
竟然不能夙兴夜寐,保持祖先美好声誉。
容止威严汉朝天子,他的光泽普照大地。
勤勉努力朝廷百官,执行法令无所顾忌。
匡正远方必由近始,王恃宗亲将致危殆。
很可叹呵我的国王,你为什么竟不深思?
不去深思不去鉴镜,给后继者什么法则?
荒唐逸乐稍稍放纵,就将危害社稷国家。
致冰无不先由微霜,致坠无不先由骄慢。
瞻前顾后我的国王,历史故事无不阅历。
振兴国家挽救颠危,谁肯违远悔过之事?
追怀思念忠直老臣,秦缪公才成以霸业。
日月更迭岁月过去,人的年岁及将老大。
圣贤伟大仁人君子,却庶几能光显于后。
奈何奈何我的国王,竟然没有看到这些!
忠直之臣不得亲近,为何还不及时鉴戒!
创作背景
汉景帝二年(前155),薄太后去世。楚王戊在服丧期间违制,论处削土,就私下与吴王阴谋勾结叛乱;而且楚王戊荒淫无道、不思德政,众臣劝阻不听,反遭威胁施刑,纷纷逃离。作为楚王戊傅的作者韦孟,曾为楚王戊祖父元王、父夷王两代傅,对楚王戊有很深的感情,眼看戊行为不端,很是担心,于是作该诗来劝谏戊。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全诗共分三个段落,首段着重写豕韦氏盛衰变迁,并颂扬了楚元王“恭俭”、“惠民”的美德,同时,表明自己作为一个王侯老臣,出身高贵,教养有素,忠君辅主,大节卓著。该部分以叙史来讽谕王戊。
第二部分歌颂汉朝立国,承天昌盛,封建立楚,元王功德声望很高,并且拥有一批贤才俊杰,为王戊留下珍重的基础。这就表明作者自己负有国家重托,辅助王戊保守基业,必须对王戊无道行为提出忠告。于是急切而尖锐地批评王戊骄横淫逸,不务根本,违反法制,毁坏传统,信谄拒谏,疏远老臣,危害国家,十分危险。
最后一段恳切希望王戊明察,改过自新,一再地告诫王戊如再不思改悔,妄为下去,必将危及邦国,离坠国亡身已为时不远。并语重心长地劝戒王戊要以春秋时秦穆公为榜样,改过自新,以“兴国救颠”,挽救危局。这里表明,作者儒家忠君爱国、孝道臣节的思想贯彻始终,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形象。
该政治讽谏诗,无论从内容性质和篇章体制,无疑是摹仿和继承了《诗经》美刺的传统,它与《诗经》大小雅中一些政治讽谕诗一样,是为了警戒昏庸无道的统治者,以挽救邦国的危亡。但从中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揭露统治者丑恶的行为,关心民生疾苦和国家命运的美德,从这方面来说是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全诗语言质直,陈词恳切,感情真挚,率直、忠诚、急切之情充溢全篇,读之令人感动至深。又因今存汉代文人四言诗,以它为早,所以一般认为它是首倡四言的代表作品。
名家点评
明朝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三):“先后布置,事事不遗。”
清朝沈德潜《古诗源》:“肃肃穆穆,汉诗中有此拙重之作,去变雅未远。”
清朝刘熙载《艺概》:“汉诗,风与颂多,而雅少。雅之义,非韦傅《讽谏》,其孰存之?”
作者简介
韦孟(生卒年不详),彭城(郡治今江苏徐州)人,西汉诗人。 汉高帝六年(前201),韦孟为楚元王刘交傅。后又为元王子夷王刘郢客、孙王刘戊傅。在“七国之乱”前曾作《讽谏诗》对王戊淫逸进行劝谏。王戊不听,遂辞官,迁家于邹。另有《在邹诗》,卒于邹。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