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

浙江黄岩籍法师

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昧疏》等。

人物介绍
谛闲法师,俗姓朱,出家后法名古虚,字谛闲,浙江黄岩人。生于清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幼年丧父,曾入私塾读书,不数年,以家贫辍学,到他舅父的中药店作学徒。由于他赋性聪敏,稍长之后,渐通达医道。
主要经历
十八岁时
随俗授室,自设中药店于黄岩城北门,兼理方脉。越两年,以先后妻死子亡、慈母见背,感悟人生无常,即到临海县白云山,依成道和尚剃度出家。二十四岁,到天台国清寺具足戒,初学禅观,颇有领悟。二十六岁到平湖福臻寺敏曦老和尚座下,听讲《法华经》,理解渐开。奉命充为侍者,潜究经典,颇有领会。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年二十七,到上海龙华寺,听晓柔法师讲《法华经》,翌年(一八八五年)又听大海法师讲《楞严经》,兼讲偏座-即小座覆讲。是年应杭州六通寺之请,升大座讲《法华经》。某日在座上讲至《舍利弗授记品》,寂然入定,默不一语。逾时出定,则舌粲莲花,辩才无碍,答难析疑,舒展自在。他一生说法利人,肇端于此。
讲经圆满,回到国清寺闭关潜修。这时上海龙华寺方丈迹瑞法师,是天台宗四十二代祖,对谛闲十分器重,一再劝请他出关助理寺务,并任他为龙华寺副寺。谛闲到龙华寺后,一方面管理寺务,一方面在寺中听经。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迹瑞为他传法授记,授他为传持天台教观四十三世祖。此后数年,他应各地之请去讲经弘法,并在慈溪圣果寺闭关三年,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出关,先在上海龙华寺讲《楞严经》、《四教仪集注》,之后到各地讲经。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年四十六岁),首任永嘉头陀寺住持,这以后历任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住持。
光绪三十四年
(一九〇八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金陵刻经处创办新式教育的佛教学堂“只洹精舍”,请谛闲去担任学监。只洹精舍的学生中,出家缁众有太虚、仁山、智光、开悟、惠敏等人。一年后只洹精舍以经费困难停办,谛闲受南京毗卢寺之请,开讲《楞严经》。这时江苏省僧教育会创设“僧师范学堂”,谛闲以杨仁山之推荐,继月霞法师后出任学堂监督。
民国元年(一九一二年),驻锡上海留云寺,在寺内组织“佛学研究社”,自任主讲,先后讲《圆觉经》、《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等。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受宁波当局之请,出任四明山观宗寺住持。他受任之后,仰体四明大师遗志,立志恢复祖庭。他募集巨金,重建大殿、天王殿、念佛堂、禅堂、藏经阁等,重为佛像装金,重订规约,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改观宗寺名为“观宗讲寺”,数年之间,使观宗寺成为东南一大名刹。
在接主观宗寺之后,他成立了“观宗学社”,自任主讲,专攻天台教观。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应北京名流居士的邀请,北上在京中讲《楞严经》,京中善信,踊跃赴会,使他道誉远播。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京中复设讲经会,由徐蔚如居士南下礼请,他乃再到京中讲《圆觉经》,由蒋维乔、黄少希从旁记录,讲经历两月始毕,成《圆觉经讲义》数十万言。离京之际,叶恭绰、蒯若木两居士各致赠二千银元,其他信众亦有馈赠。谛闲即以此款,扩充观宗学社为正式僧教育机构,是时入学僧侣,有仁山、妙柔、倓虚、静权、宝静妙真、可端、常惺、显荫、持松等,后来这些人分灯于大江南北,各为天台重要法匠。
到了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谛闲把观宗学社改组为《弘法研究社》,由座下弟子宝静协助社务。宝静学识渊博,辩才无碍,讲经授课,亦深受学僧欢迎,由是入学者增多,研究社乃扩大规模,增加预料,培养了大批的佛学人才。同时,研究社发行“弘法月刊”,弘扬天台教义。
民国十八年
(一九二九年),谛闲的门人倓虚,在东北哈尔滨创建极乐寺,就寺传戒,请谛师为得戒和尚。时,他已七十二岁高龄,不辞辛劳,远赴东北。四众闻风而来者人数极众,盛况空前。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他又应上海玉佛寺的礼请,开讲《楞严经》。自春至夏,历时四阅月讲毕,其间从未请人代座,每次登座二、三小时,从无倦态。
上海讲经圆满,返回宁波观宗寺,自感体力衰退,即电促时在云南弘法的弟子宝静返回宁波,为宝静传法授记,授为天台宗四十四代祖。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九日(阳历七月三日),安详坐逝。临终前书偈曰∶
“我经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旃。”世寿七十五岁,僧腊五十五年。
门下弟子
谛师一生讲经说法四十馀年,岁无虚日。他先后修缮或重建的寺院,计有天台山万年寺、永嘉的头陀寺、绍兴的戒珠寺、黄岩的常寂寺,及海门西方寺。他门下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宝静、常惺、倓虚妙真显荫、持松等。在家弟子十馀万人,遍及各地,著名的有蒋维乔徐蔚如等人。
受戒学法
谛闲法师,清咸丰八年(1858年),出生于浙江黄岩,俗姓朱,名古虚,号卓三。9岁进入乡塾,天资聪敏。远非一般孩童所能比肩,每见沙门行脚路过,经常与沙门谈天请益。19岁时,自己在黄岩北门开了一间药铺,同时也替病人切脉看病,登门求诊者络绎不绝,加上他医德高尚,遇到贫苦的患者,他就送诊施药不取分文。深受附近百姓的尊敬。世事无常,难以测料,他的母亲、妻儿相继病故。谛闲强烈地感到时光易逝,幻影匪坚,认为药物虽然众多,医术虽然高明,但只能医身,不能医心,只能治病,不能治命。遂于20岁时到临海白云山从成道法师出家。不久,他的大哥跟踪追至,迫令还俗,两年后,再到白云山随师研习经典。
24岁,在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戒期圆满后,留寺栖心禅寂,日夜加行,功夫日进。25岁至平湖福臻寺,从敏曦老法师听讲《法华经》。因初次听讲,《法华经》的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的义理,一时茫然,难以契入。寺中授虚法师对谛闲赏识有加,送给他一本《法华会义》,于是,他白天听讲,夜晚披寻,连续多天的不懈参究,终于玄解顿开,全经要义刹那洞然。授虚对谛闲的进步深表赞叹,认为“稀有”,敏曦赞为“法门龙象”。28岁时开大座,先于杭州六通寺,开讲《法华经》,一天讲至《授记品》,寂然入定,再出定时,文思泉涌,辩才无碍,答难析疑,舒展自在。一生说法利人,其端肇此。
29岁,在上海龙华寺听瑞芳法师讲《禅林宝训》,并由龙华寺方丈端融和尚授记付法,传持天台教观第43世。端融语重心长,谆谆嘱咐他要好好继承宗统,光大法门。
弘法参禅
32岁时谛闲法师在龙华寺讲《法华》,听众2000多人。法会圆满后,至镇江金山江天寺,连住两年,弃教参禅。以后,至宁波慈溪芦山圣果寺掩关,潜心天台教观研究。旋又接受信众的要求,复至龙华寺讲《楞严》,撰写了《楞严经序指味疏》。每日听众踊跃,四众欢腾,日计2000余人。然而其中“肤学居多,尚不谙字义句节,安求理趣。”《楞严经序》为天如禅师所撰,文义幽微,所以谛闲法师作《指味疏》,俾初学的有所遵循。此《疏》提纲挈领,剖析深刻,言简意赅,便于初学。从此,谛闲法师闻名遐迩,先后应各方信众的邀请,经常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讲经说法,座无虚席,《法华》、《楞严》、《教观》、《梵网》无所不讲,多至数千,法缘殊胜,叹未曾有。
宣统二年(1910年),江苏各界人士在南京创办全省佛教师范学校,公推谛闲法师为校长兼总监督。清末民初,战乱频繁,硝烟弥漫,佛学不振,谛闲法师有鉴于此,乃慨然应聘,驰赴任所,选择各省笃实有为的青年僧众,分班讲授,解行并进,开创了近代僧伽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民国初年(1912年)冬,谛闲法师受聘住持宁波观宗寺,宋元丰年间(1078-1085),四明五世孙亦然法师,按照《观无量寿佛经》修观行法,于延庆寺东北角空地,建房60余间,中有宝阁,四周环以16观堂,以修观行,故名观宗。几经兴废,至清乾隆、嘉庆年间;重修殿堂,增建僧房,方始独立门庭,别设方丈。谛闲法师处众谦和,持身有则,自受任住持,不辞辛劳,将大殿、天王殿、念佛堂、禅堂、藏经阁等,整修一新,并创设了观宗研究社。各方缁素,云聚于斯,蔚为东南名刹,谛闲法师勋劳卓著,被誉为观宗寺中兴之祖。
洁身护法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提出骇人听闻的《二十一条》密约,举世为之震惊。其中“传教自由”一条,国内佛教徒反对尤为激烈。为了安抚民意,孙毓筠秉承当局之命,在北京设讲经法会,延请谛闲法师开讲《楞严》。为维护国权,弘扬大法,谛闲应邀振锡北上,任大乘讲习会主讲,中外人士赴会听讲者,日数万人,其中王公巨卿,各国公使,蒙藏喇嘛,莫不欢跃赴会,颂祷之声,震动天地。自大法东流,法会之盛,今古罕匹。
时民国初定,百废待举,各处有毁庙兴学之议,围绕地方庙产,屡屡发生纠葛。内务总长朱启钤,特拟定了《寺庙管理条令》,咨询于师,颁发全国各地。袁世凯以总统名义,赠以“宏阐南宗”之匾,饬令地方官悬之寺中,以志景仰。
不久,袁世凯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筹备恢复帝制,公然设立“筹安会”,授意各界劝进。国人对此,无不咬牙切齿,义愤填膺。但趋炎附势,上书劝进的无能政客也不乏其人。谛闲法师志尚清高,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多次表示:“僧人唯知奉持佛法,不知有民主君主。”洁身自爱,未曾以一言劝进。讲经期满,即振锡南归。
讲经育才
1918年,北京发起讲经会,徐文蔚居士主其事,拟请谛闲法师开讲《圆觉经》及《大乘止观》。徐文蔚亲自南下至观宗寺迎请。遂由仁山、倓虚两法师随同乘轮北上,到达北京后,谛闲法师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白天撰写讲义,晚上登座宣讲,一连讲了三个多月,法众济济,请求皈依的不下数万。蒋维乔、黄少希等,从旁记录讲义以外之语,写成《亲闻记》数十万言。《圆觉经》是谛闲日诵功课之一,历数十年之久,对经中的思想内含有十分深入的领悟,如今站在天台宗的角度,多发前人所未发,见解独到,令人叹服。
1919年,得到叶恭绰,蒯寿枢等人的慷慨捐助,成立观宗学社,为培养佛教师之所。执政段祺瑞送了“阐扬台宗”匾额。翌年,观宗学社正式开始,谛闲法师自任主讲,开讲《教观纲宗》、《十不二门指要钞》等,苦心孤诣,造就了不少弘法人才。仁山、常惺、宝静、显慈、倓虚等法师,日后纷纷弘化大江南北,成为佛门的中流砥柱。皈依他的弟子很多。如叶恭绰、蒋维乔、屈映光黄庆澜、庄庆祥等。
婺源弘法
佛光寺位于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湖坑村黄荆尖,因山顶常现佛光,故名佛光寺。佛光寺原名佛光社。
1919年,归里养病奉亲的江谦先生在江湾创办了佛光社;佛光社成立之初,大师云集,其中印光大师为名誉社长,谛闲法师和弘一法师均在此弘法。
弘法写作
1924年,谛闲法师有感于历年水火刀兵,饥馑瘟疫,相继滋蔓,民不聊生,国无宁日,以为如不再忏悔,祸患就将不堪设想,特在观宗寺开讲《梁皇忏》,并撰成《梁皇忏随闻录》三册,欲使礼忏者一见此录,即顿生惭愧恐惧之心,由此入圣超凡,转污成净。谛闲法师怀着弘法利生的大愿,毕生辛勤为法,诲人不倦。他到处讲经,不断写作。1928年,完成了长达八九万字的《观经疏钞演义》的编述。《观经疏钞》全名为《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疏》系天台智□所作。《钞》为四明尊者知礼所撰。谛闲法师读诵此经,从未间断。只是《疏钞》已历时500多年,有许多学人苦无门径可寻,为此,他发心将40多年奉持此经的心得体会和盘托出。经过他加工修改的《演义》条分缕析,层次清楚。
坐化西逝
1929年,谛闲法师的门人倓虚于哈尔滨创建极乐寺,就寺传戒,请法师为得戒和尚。谛闲法师以72岁的高龄,飞锡北上,求戒比丘多达100多坛,每天下午4时开座,至翌日上午10时圆满,诸执事皆轮番休息,两位阿阇黎也疲倦不支,唯法师趺坐坛中,历18小时有余,端然不动,亦不饮食便利,见者无不肃然起敬,而不知法师是常住定中。1932年7月2日,这位闭关三次,说法48年,毕生以住持正法,净化人间为己任的老人,索笔书偈:“我经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力。”写毕,含笑坐化,向西而逝。各界吊唁者不下数万人。谛闲法师圆寂时,其在家弟子蒋维乔顿首敬撰像赞曰:“巍哉大师,乘愿再来。行归净土,教演天台。建大法幢,作狮子吼。声教广被,暨于九省,作育僧材,芃芃棫朴。法乳分流,自南而北。化缘即尽,安详坐逝。临终写偈,以励后嗣。式瞻遗像,相好光明,高山仰止,垂范人天。”
谛闲法师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台宗泰斗。梵行高尚,缁素钦仰。他的高足倓虚法师曾在香港新界弘法精舍华南佛学院撰文赞美他:“古人有三不朽,一曰立德,次曰立功,三曰立言。然则世之立德者,未必立言、立功,立功者未必立德立言,而立言者,亦未必立功立德,唯我大师兼而有之。夫乘戒俱急,止观圆融,勤苦自处,慈悯待人,立德也。兴建伽蓝,树立学社,培植后进,卫教弘法,立功也。法嗣天台,行修净土,疏经流布,昭示因果,立言也。诚以大师智者嫡传,传峰嗣响,法门龙象,近世耆德,曩年弘化南北,海宇钦崇,凡当时知名之士,莫不以归依下为荣。”
谛闲法师一生奔走弘法,讲肆遍于南北,他的著作很多,1951年,倓虚法师搜集遗述120余万言,撷英摭华,删繁就简,斟酌去取,编订校勘,并由叶恭绰,蒋维乔复勘,编成《谛闲法师遗集》及《谛闲大师语录》先后由香港华南佛学院出版。
谛师圆寂,蒋维乔居士挽以联云∶
说法四十八年,教观圆融,普为人天垂模范;
示寂七月三日,端详坐逝,无边刹土现庄严。
主要著作
他生平的著作,主要有《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金刚经新述》、《楞严经叙指味疏》、《始终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后来由弟子倓虚等辑为《谛闲大师遗集》行世。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