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尚

东晋时期名士、将领

谢尚(308年~357年6月14日),字仁祖。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名士、将领,豫章太守谢鲲之子、太傅谢安从兄

人物生平
坐中颜回
谢尚从小就很孝顺。七岁时兄长去世,他哀恸的感情超出礼法,亲戚无不感到奇异。八岁时,更显得聪明早熟。谢鲲曾带谢尚为宾客饯行,有客人说:“这小孩子是座中的颜回啊。”谢尚应声答道:“座中没有仲尼,怎能辨别出颜回!”一席的宾客没有不惊叹的。
太宁元年(323年),谢尚十多岁时,他父亲谢鲲去世。当时丹杨尹温峤来谢尚家吊唁,谢尚号啕大哭,哀伤至极。之后擦干眼泪诉说经过,举止言语异于平常的孩童,温峤十分看重他。
才艺兼备
谢尚在成人后,聪明坦率、智能超群,分辨理解的能力无与伦比,他行为洒脱、不拘细节,不做流俗之事。喜欢穿绣有花纹的衣裤,叔伯们责怪他,他因此改掉了这一嗜好,从此显名于世。
谢尚擅长音乐,广通多种技艺。司徒王导十分器重他,把他比做西晋名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常称他为“小安丰”,召他为自己的属官。谢尚又世袭父亲爵位咸亭侯。他刚到司徒府通报名帖时,王导因府上正有盛会,便对他说:“听说你能跳《鸲鹆舞》,满座宾客渴望一睹风采,不知你可否满足众人意愿?”谢尚说:“好。”便穿好衣服戴上头巾翩翩起舞。王导让座中宾客拍掌击节,谢尚在广众之中俯仰摇动,旁若无人。他就是如此的率真任意。
谢尚后来迁任西曹属。当时有些人因战乱遭逢父母离绝的不幸,议论的人中有人认为做官管理国家大事,婚姻延续百代世系,在道理上并无妨碍。谢尚议论说:“典法礼仪的建立,都是遵循情理,开启弘扬礼义道德。如果命运中遇到艰难不幸,就应该以大义作决断。无后之罪,天地所不容,婚姻家庭乃是延续世系光大宗族的根本,这无疑不可阻滞。至于亲属生离的悲哀,父子死别的痛苦,悲痛之沉重,莫过于此。因身患不适的小病,尚且有损于视听,使人忘却思索考虑,更何况怀抱伤心之巨痛,悲哀之至忧,方寸已乱,怎能管理国家政务呢!有良知的人决不贸然谋求荣耀利禄。贪图利禄荣耀这一类,也决非是有良知的人所追求的本旨,只会开启轻薄之门而长流弊之风。那些执意隐居田园不求仕进、守志不改的人,尚且应推崇他们的节操以弘扬高洁的风尚,更何况那些含悲怀痛的不幸之人,还要去鼓励他们谋取富贵荣耀吗?”
出守北境
谢尚后来任会稽王友,入朝补任给事黄门侍郎。又出任建武将军、历阳太守,改任都督江夏义阳随三郡军事、江夏相,将军称号不变。当时,安西将军庾翼镇守在武昌,谢尚多次前往庾翼驻守处商议军务。他曾与庾翼一起练习射箭,庾翼说:“你如果射中箭靶,我就将我的鼓吹赠送给你。”谢尚应声拉弓,箭中靶心,庾翼当即将他的鼓吹送给了谢尚。谢尚为官清廉,理政简易,他刚到任时,郡府用四十匹布为谢尚造乌布帐。谢尚将其拆散,拿去为将士们做了衣裤。
建元二年(344年),朝廷下诏任命谢尚为南中郎将,其余官职不变。适逢车骑将军庾冰病逝,朝廷又命谢尚以原职都督豫州四郡军事,兼任江州刺史,以图抑制在荆州的庾氏,但被庾翼先发制人。谢尚便又被改任为西中郎将、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守历阳
兵败降职
永和八年(352年),殷浩北伐,派谢尚率部驻扎在寿春,进号为安西将军。当初,苻健部将张遇向谢尚投降,谢尚对他不加安抚。张遇十分恼怒,便谋反并占据许昌。五月,谢尚与姚襄一同进攻张遇。前秦苻健派苻雄苻菁率领二万步骑兵去救援,双方在颍水的诫桥交战,谢尚等人大败,死伤共一万五千人。谢尚逃回淮南,姚襄则丢弃军用物资,护送谢尚到芍陂。谢尚把所有后事全托付给姚襄,殷浩也只能退屯寿春。谢尚因兵败被送交给廷尉治罪。当时谢尚的外甥女康献皇后褚蒜子临朝执政,便特令只将谢尚降职为建威将军
当初,谢尚前往寿春时,派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守枋头。适逢冉闵之子冉智与其大将蒋干来归附,又派使者刘猗前往谢尚处求援。戴施留住刘猗,询问传国玉玺的消息,刘猗返回后将事情告诉蒋干。蒋干认为谢尚已败,无法援救自己,便犹豫不决。戴施派参军何融率壮士一百人冲破包围进入邺城,登上三台帮助守城,何融骗蒋干说:“现在可以把传国玉玺交付给我。强敌在城外,道路封锁难行,我等也不敢贸然运送传国玺,可派一名使者冲出城去奔告朝廷。天子闻知传国玉玺已在我处,知道足下等人的至诚之心,必定派大军救援,并将厚封足下等。”蒋干便把玉玺交给了何融,何融携带玉玺飞奔返回枋头。谢尚派振武将军胡彬率三百骑兵迎接玉玺,送至京师建业。当时苻健部将杨平驻扎在许昌,十月,谢尚派冠军将军王侠攻克了许昌,将杨平击败。不久,谢尚被征召回朝,授职给事中,赏赐轺车鼓吹,驻守在石头城
备置太乐
永和九年(353年),谢尚升迁尚书仆射,又出任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前将军、豫州刺史,依旧任给事中、尚书仆射,镇守历阳,加都督豫州扬州之五郡军事,谢尚在任内颇有政绩。他上表朝廷请求召回朝,因而留在建业,代理尚书仆射。不久,谢尚晋号镇西将军,镇守寿春。他在任内搜集查访民间乐人,并制造石磬,为朝廷准备太乐。江南一带有钟石的音乐,就是从谢尚开始的。
病卒历阳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收复洛阳,上疏朝廷请求任命谢尚为都督司州诸军事。谢尚准备前往洛阳,但因病未上任。同年五月,流民郭敞等一千多人挟持陈留内史刘仕投降反叛的姚襄。朝廷十分震惊,任命周闵为中军将军,驻扎在宫中,而谢尚则从历阳返回,戍卫京师,加固长江防线,严密守备。次年十月,朝廷命谢尚总督并、冀、幽三州军事。
永和十二年(356年),谢尚因病无法料理政事,朝廷命丹阳尹王胡之接替他任职。
升平元年(357年),谢尚又被任命为都督豫、冀、幽、并四州军事。因病重,被征召回朝,拜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还未抵达建康,就在历阳病逝,终年五十岁。朝廷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简”。
人物评价
总评
谢尚才艺兼备,《晋书》说他“善音乐,博综众艺”,在很多领域均有造诣及建树。他精通各种乐器,又善草书,今已不传。他善鸲鹆舞,时人都予以很高的赞许。谢尚善吹笛,曾于牛渚月夜于江中吹笛以和袁宏咏史诗,《对韵全璧续编》将此事与寿阳公主始兴梅花妆并列。谢尚出镇边境,颇有政绩。在配合桓温、殷浩的北伐中,获得了传国玉玺。他在镇守寿春时,又采拾中原乐人以备制太乐,史称“江表有钟石之乐,自尚始也”。
谢尚出镇历阳,并任豫州刺史长达十二年(346年—357年),使陈郡谢氏得以列为方镇,成为屏藩东晋朝廷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历史评价
司马岳:尚往以戎戍事要,故辍黄散,以授军旅。
阮孚:清畅似达。
王导:见谢仁祖,恒令人得上。
孙绰:清易令达。
桓温: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尚,神怀挺率,少致人誉,足以入赞百揆,出蕃方司。
何尚之:渡江已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郗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举、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即何充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觊等,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
法琳:王导、周顗,宰辅之冠盖。王濛、谢尚,人伦之羽仪。次则郗超、王谧、刘(阙)、谢容等,并江左英彦,七十馀人。皆学综九流,才映千古。
窦臮: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谢氏三昆,尚草特峻。犹注飞涧之瀑溜,投全牛之虚刃。
房玄龄:① 简侯任总中台,效彰分阃;正议云唱,丧礼堕而复弘;遗音既补,雅乐缺而还备。君子哉,斯人也!② 安西英爽,才兼辩博。宣力方镇,流声台阁。
田余庆:① 陈郡谢氏在东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以谢鲲、谢尚、谢安三个人物为代表。谢鲲跻身玄学名士,谢尚取得方镇实力,谢安屡建内外事功。② 谢尚曾配合殷浩北伐,进兵中原,于邺城得传国玺,又于寿春采拾中原乐人以备太乐,这在当时都是大事。谢尚还数度被徵,供职京师。桓温曾赞许他‘入赞百揆,出蕃方司’ ,也就是有入相出将之才,并于北伐平洛后请谢尚进驻洛阳,抚宁黎庶。
个人作品
谢尚善草书,但作品已不传,据说苏轼曾见过谢尚手迹并于《东坡题跋》中有所述及。《宣和书谱》记载其草书作品《馀寒帖》,称他“作草书深得昔人行笔之意。论者以比注飞涧之瀑溜,投全牛之虚刃,盖得之矣。”
隋书》载梁有卫将军《谢尚集》十卷录一卷,散骑常侍《谢尚集》十六卷,至唐时已亡至五卷,今已全部亡佚。《全晋文》有《谈赋》、《遭乱父母乖离议》、《与张凉州书》、《与杨征南书》。《晋诗》有《大道曲》、《赠王彪之诗》、《筝歌》。
轶事典故
时无竖刁
陶侃临终时没有一句有关朝廷兴利除弊、官吏进退等大事的遗言(但《晋书·陶侃传》载有陶侃遗言),朝臣都引之为憾。谢尚听闻此事后说:“现在没有像竖刁那样的人,所以陶公不用留下遗训。”时人认为这是有德者的话。
目为令达
世人评论谢尚美好旷达。阮孚说他:“高尚通达,类似旷达。”又有人说:“谢尚不做作、美好,优异。”
仁祖弹弦
有人拿别人来和谢尚并列而不那样看重他。桓温说:“诸位不要轻易评论,仁祖(谢尚字)跷起脚在北窗下弹琵琶的时候,确是有飘飘欲仙的情意。”
清易令达
抚军大将军司马昱曾问孙绰说:“谢尚怎么样?”孙绰说:“清廉平易,美好通达。”
觉未脱衰
王濛和刘惔一同在乌衣巷桓伊的家中开宴畅饮。这时,谢尚从他叔父、尚书谢裒的坟墓上回来,他在谢衷安葬后三天奉神主回祖庙哭祭,大家想邀请他来宴饮。开头派人去请,他还没有答应,可是已经把车停下;又去请,便立刻掉转车头来了。大家都到门外去迎接,他就亲亲热热地拉着人家的手下了车。进门后,刚刚来得及脱下头巾,戴上便帽就入座,直到痛饮中途,才发觉还没有脱掉孝服。
夜梦谢鲲
据《名公法喜志》记载:谢尚仕晋官至镇西将军。他曾经梦到他的父亲谢鲲对他说:“西南方向有气到,抵挡的人一定会死。你应该建塔造寺来祈祷。如果来不及,可以在杖头刻塔的形状,见有气来就可以指着它。”谢尚醒后就在杖头刻小塔。后来果然有不寻常的一股气从天而下,直冲谢尚家里。谢尚就用杖头指着它,气就掉头消散,全家都获得保全。谢尚于是在永和四年(348年)造了一座“庄严”寺。
鬼怪传说
太平广记》载有谢尚的两则故事:夏侯弘说自己能看见鬼,并能和鬼谈话。谢尚的马却突然死了,谢尚十分恼火地来找夏侯弘说:“你如果能让我的马起死回生,就证明你确实能见鬼了。”夏侯弘就出去了半天,回来对谢尚说:“是庙里的神喜欢你的马,把马弄去了。你这马还能活。”谢尚坐在死马跟前,不一会儿,看见自己的马从外面跑回来,跑到死马跟前就消失了,那死马立刻就能动能走了。谢尚又对夏侯弘说:“我一直没有儿子,这是神鬼对我的惩罚吗?”夏侯弘很久没告诉他没有儿子是因为什么,他说:“我所见过的小鬼我都问过了。他们谁也说不出原因。”后来,夏侯弘忽然遇见一个鬼,坐着新牛车,带着十多个随从,穿着青丝布袍。夏侯弘一把抓住牛鼻子,车里的鬼问:“为什么拦住我?”夏侯弘说:“想打听件事。谢镇西没有儿子,他风流潇洒很有名望,可别让他断了子孙香火。”这时车里的鬼很难过地说:“你说的谢尚正是我的儿子。他年轻时曾和一个丫环私通,并向他发誓说绝不再结婚,后来却违背了自己的誓约。那丫环死了,在阴间告他,所以为惩罚他才不使他有儿子。”夏侯弘把这些话如实转告谢尚,谢尚说:“我年轻时确实有过这件事。”
弹奏琵琶
据《乐府广题》载,谢尚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时,曾于酒楼上据胡床衣紫罗襦弹琵琶作《大道曲》,往来的路人都不知道他是出镇一方的将军。
桃红柳绿
出自谢尚所作乐府诗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主要用于社会环境的虚写,表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多为太平盛世之状。
镇西妖冶故
宋祎曾经是大将军王敦的侍妾,后来又归属于谢尚。谢尚问宋祎:“我和王敦相比怎么样?”宋祎回答说:“王敦和使君相比,只是农家儿比贵人罢了。”时人认为这是谢尚容貌艳丽的缘故。
使人思安丰
王濛和谢尚同是丞相王导的属官。在一次宴会上,王濛说:“谢掾(谢尚)会跳一种特殊的舞。”谢尚就起坐跳舞,神情意态非常悠闲。王导仔细地看着他,对客人说:“他让人想起了安丰(王戎)。”
亲属成员
父亲
谢鲲,官至豫章太守。
妻子
袁女正袁耽的妹妹。
姐妹
谢真石褚裒之妻,康献皇后褚蒜子之母。
后代
谢尚无子,由堂弟谢奕将儿子谢康过继给谢尚世袭其爵位,谢康早死。谢康弟谢静又以其子谢肃继嗣,谢肃又无子。谢静之子谢虔又以其子谢灵佑作为谢尚的后代。
长女:谢僧要,嫁庾龢
次女:谢僧韶,嫁殷歆。
另有一女嫁王茂之,生王裕之
史料记载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
后世纪念
牛渚怀谢亭、祠和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这四座建筑均为纪念谢尚于牛渚采石时发现并赏识当时不为人所知的袁宏而建。其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今已不存。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就是将自己比作袁宏,而叹息当世无如谢尚那样的名士能发现并赏识自己。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