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一卷,刘宋慧简译。有老公年百二十,而甚贫穷,欲来见佛,释梵断绝之。佛使阿难唤之来,说其往因,出家证果。
简介
佛说贫穷老公经,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
沙门俱。
菩萨万人。尔时天龙鬼神无央数大众共会恭敬围绕。闻佛说法无不欢喜。时有一贫穷老公。年二百岁。眉生秀毛。耳出于头。齿如齐贝。手过于膝。貌而视之似如有相。而贫穷辛苦衣不盖形。五体
裸露腹恒饥虚。行步才动示有气息。闻佛在世心独欢喜。昼夜发愿由来十年今始得果。扶杖而来求欲见佛。释梵侍门敕不通之。
老公因大唤曰。我生世不幸。贫穷辛苦饥饿寒冻。求死不得活无所赖。我闻世尊仁慈普逮。万物蒙赖莫不受恩。心独欢喜昼夜发愿。由来十年今始得果。是以远来乞一特见求离众苦。而卿断我。既违我愿又乖圣意。岂宜尔乎。佛已知之。顾语阿难。汝宁见耆年长寿有相老公而罗罪未毕者乎。阿难长跪叉手白佛言。安有福耆寿而有罗罪。罗罪之人岂得有相。生所未见今在何许。佛言。近在门外释梵断之。可呼使前。于是老公匍匐肘进。见佛悲喜涕泪交流。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生世不幸。贫穷辛苦饥饿寒冻。求死不得活无所赖。我闻世尊仁慈普逮。万物蒙赖莫不受恩。心独欢喜昼夜发心愿一奉颜。由来十年今始得果。向在门外久不得前。计欲还去气力不堪进退无路。但恐命绝秽污圣门重增其罪。不悟天尊已哀矜之。得蒙前进如此而死无复恨矣。唯欲速终毕罪后世。愿得垂恩赐其上慧。佛言。人之受生生死因缘。以多因缘致有罪根。今我为汝说其本源。卿前世时生豪强大国明慧王家。时为太子憍贵非凡。上为父母所珍。下为臣民所奉。用此恣意轻陵于人。高目大视矜抗邈然。财产巨亿皆是民物。百姓贫穷皆坐课[佥*殳]。唯知聚积不知布施。时有贫寒沙门。名曰静志。从远国来故往诣卿。所求不多唯乏法衣耳。而卿了不当接。遇之甚恶。既不乞衣又不与食。空坐著前。去复不听。昼夜七日七夕水浆断绝。小有气息命在转烛。而卿见此方大欢喜。聚众看之以为至乐。边有侍臣而谏卿曰。太子莫尔。沙门慈恭道德内存。冻之不寒饿之不饥。所以来乞欲为福耳。既不施与安使穷逼。幸发遣之莫招其罪。太子答曰。此是何人诈称道德。试小困之才不令死。正尔放去无所忧也。即便遣去驱逐出国。未出国界十余里中。遭逢饿贼欲杀啖之。沙门因言曰。我是贫冻沙门。羸瘦骨立肉既腥臊不中啖也。空当见杀而无所任。饿贼曰。我饥困累日但食土耳。卿虽小瘦故是肉也。终不相放。但当就死。如此前却纷纭良久。太子得知便往救曰。我已不能乞其衣食。宁当复使饿贼杀之耶。贼见太子皆各叩头。首过谢罪放沙门去。时沙门者今弥勒菩萨是也。憍贵太子者今卿是也。卿今受此贫穷之罪者。坐前悭贪也。所以得长寿者活救沙门之命也。罪福报应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老公白佛。去事已尔愿毕于今。愿得以垂残之命。得作沙门。后生世世常侍佛边。佛言。善哉善哉。应时老公须发堕地法衣自然著。身体气力强健。耳目聪明。即得上慧入三昧门。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汝昔为太子 不识仁义方 憍贵自放恣 恃为大国王 自谓无罪福 以此可保常 岂悟生死对 于今受其殃 从罪复蒙祐 得睹天中天 能脱既往罪 垂命入法门 永离悭贪心 长受智慧根
世世侍佛边 保寿万劫存
于是老公
比丘。闻经欢喜为佛作礼。尔时世尊语阿难。若有诵斯经者。当见贤劫千佛。行斯经者。令后世宣传。当从弥勒佛受决。如来广长舌所语无有异。一切大众闻佛说已。欢喜受持为佛作礼佛说贫穷老公经。
白话译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一起。在场另有菩萨万人。当时,天龙鬼神、无数大众共来集会,恭敬围绕着佛,听佛说法,无不欢喜。
当时,有位贫穷的老公公,年龄已经二百岁了。老公公眉毛秀丽,耳朵大出头廓,牙齿整齐洁白,手臂长过膝盖。若光凭相貌看的话,老公公似乎长着瑞相。但老公公却贫穷、辛苦、衣不遮体。他的四肢和头颈裸露在外,肚肠又常饥饿。仅在行路的时候,才会挪动身子,表明尚存气息。老公公听说佛在世,内心非常欢喜,昼夜发愿想要见佛。他从发愿开始出行,历经了十年,方才到达。
老公公扶着手杖前来,想求见佛。但帝释和梵天把守着大门,下令不让通报。老公公因此大声唤道:“我生来世间,不幸遭遇贫穷、辛苦、饥饿、寒冻、求死不得、活着又无依靠。我听说世尊仁慈,普惠众生。万物仰赖着佛,莫不蒙受其恩。于是我内心非常欢喜,昼夜发愿想要见佛。我从开始出行直到此地,历经了十年,方才到达。我远行而来,就是为了乞求特别一见,求愿能离开众多苦患。而你们却拦着我,不但不能如我心愿,又与圣意不符。难道这样作合适吗。”
佛知道了这事,回头对阿难说:“你有没有看见一位长寿瑞相的老公公,遭受罪报,还未完尽。”阿难双手合十,长跪着问佛:“长寿福相之人,怎会遭罪报,遭罪报之人,又怎会有瑞相,弟子没看见那人,他哪里。”佛言:“他就在门外,帝释和梵天拦着他。你去传唤,让他前来。”于是老公公摆动着肘关节,匍匐前进。
老公公看见佛后,又是悲伤又是欢喜,鼻涕眼泪交错一起。老公公向佛行礼,双手合十,长跪着对佛说:“我生来世间,遭遇不幸,贫穷、辛苦、饥饿、寒冻、求死不得、活着又无依靠。我听说世尊仁慈,普惠众生。万物仰赖着佛,莫不蒙受恩典。于是我内心非常欢喜,昼夜发愿想要一瞻佛尊容。我从开始出行至此,历经了十年,方才到达。刚才我在门外,久久不得前来。盘算着要回去,但又气力不够,真是进退无路。我只是怕自己命终,秽污了圣门,重重增添罪恶。不曾醒悟,天尊已经哀怜体恤了我。我得蒙允许前来,如此死去,也不再有遗憾。但愿我速速命终,罪报结束,在后世中,蒙佛恩垂赐我上等的智慧。”
佛言:“人之所以会承受生命,是因为生死的因缘存在。你许多的因缘,导致了这罪根。我就为你,说说你的本源。你在前世中,出生在豪强大国的明慧王家。那时你是太子,你觉得自己尊贵,便骄傲非凡。你上被父母珍爱,下被臣民侍奉,所以你恣意妄为,随意欺负人。你眼目高傲、自负,轻视、不接纳他人。你的财产巨亿,却都是来自于民间。百姓生活贫穷,被征收着课税。你却只知道聚敛财物,不知道布施。
那时,有个贫寒的沙门,名叫静志。他从遥远的国度前来,到了你那里。沙门所求的不多,只是缺少法衣。你那时不但完全不接纳他,而且对待沙门甚是恶毒。你既不给他衣服,又不给他食物。你让那沙门空坐在门前,又不许他离开。沙门在七日七夜中,水浆断绝,只剩下一点气息,性命犹如蜡烛上蜷转将灭的火苗。而你看见这场景后,却大生欢喜,聚来众人观看,以此大乐。身旁有个服侍你的大臣,劝你说:‘太子不要这样。沙门慈心,恭敬真道,内存品德。他们受冻,却不感到寒冷。肚子缺乏食物,却不感到饥饿。沙门之所以前来化缘,是为了给你营造福报啊。你既然不能施给沙门安宁的生活,也不要穷加逼迫。希望太子放他走,不要自招罪报。”
太子回答:‘这是什么人哪,还假装自己有品德。我只是用小小的困难试探一下,才不会让他死呢。就按你说的办,放他走,你不要为此忧愁了。’太子即便放了沙门,将他驱赶出国。沙门还未走出国界十多里,便在路中遇到了饥饿的贼。贼想要杀他吃。沙门说:‘我是贫穷受冻的沙门,身躯瘦弱,仅靠骨架支撑着。我的肉味腥臊,也不中吃。就算被杀,也是白白受死,没什么用。’饿贼说道:‘我饥饿受困已经多日,吃的是土。你虽然瘦小,但也是肉啊。’贼终不肯放沙门走,要让沙门死。贼向前捉,沙门往后逃,现场杂乱了好一会儿。太子得知沙门被困住,便前往搭救,他说:‘我已经没给沙门衣服和食物了,难道还让饿贼杀了他不成。’贼看见太子,一个个全都叩头认罪,放沙门去了。
那时的沙门,就是弥勒菩萨。那时尊贵骄傲的太子,就是你。你遭这贫穷罪报,是因为前世吝啬。你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前世救了沙门的命。罪报和福报,相应行为而生,如同影子跟随身形,又如回声应声音而起。”
老公公对佛说:“过去的恶行已经遭报应了,但愿这罪报能结束。愿我在垂暮残存之年,能成为沙门。将来生生世世中,常服侍在佛身边。”佛言:“善哉,善哉。”正当那会,老公公的胡须和头发自然掉在地上,法衣自然穿在身上。老公公身体气力强健,耳目聪明,即时得着上等智慧,入三昧门。那时,世尊说偈颂道:
汝昔为太子 不识仁义方 憍贵自放恣 恃为大国王
自谓无罪福 以此可保常 岂悟生死对 于今受其殃
从罪复蒙祐 得睹天中天 能脱既往罪 垂命入法门
永离悭贪心 长受智慧根 世世侍佛边 保寿万劫存
《偈颂意思》
你昔日是太子时,不懂得仁义正直。因为觉得自己尊贵,便任由胡作非为。你凭借自己是大国的王子,便自称不存在罪报和福报,境况可保长远。那时的你,怎么会领悟‘出现和灭去是对应的’这个道理。你遭受这祸殃,是从罪恶中来。但你又蒙受福报护佑,得以目睹佛,脱离过去的罪报。在垂暮之年入法门,永远离开吝啬,长久承受智慧的根种,世世代代服侍在佛身边,年寿存留万劫。
年寿存留万劫:这句经文应该是对应‘世世代代服侍在佛身边’而言的。因为佛也会涅槃,这句经文不是指老公公永远活着不死。
老公公比丘听闻经后欢喜,向佛作礼。
这时,世尊对阿难说:“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文,将得见贤劫中的千佛。奉行这部经文,又把这经文在后世中宣传的人,必定将从弥勒佛那里授记。”如来广长舌相说出的话,真实不虚。
一切大众听闻佛说这经典后,欢喜受持,向佛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