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利克·费米

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恩利克·费米(意大利文:Enrico Fermi,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意大利皇家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院院士,生前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

人物生平
1901年9月29日,恩利克·费米出生于意大利罗马。
1918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比萨高等师范学院(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of Pisa)就读。
1922年,从比萨高等师范学院毕业,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Laurea degree in physics)。
1923年,获得意大利政府奖学金(scholarship)前往德国,在哥廷根大学马克斯·玻恩(Max Born)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
1924年,前往荷兰莱顿研究所工作。
1926年—1938年,担任罗马大学(University of Rome)理论物理学教授(Professor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29年,被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任命为意大利皇家学院院士。
193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2月,带着全家前往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此后为了逃避意大利的反犹太主义法律(Italy's anti-Semitic laws),就没有返回意大利,与家人一起移居美国。
1939年1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工作,并在美国进行了第一次裂变实验(fission experiment)。
1942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University of Chicago's Metallurgical Laboratory)从事钚和反应堆研究。
1944年7月,被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第一任主任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聘任为部门负责人和副主任,并参与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9月,以费米的名字命名,新的F部门成立;9月,成为美国公民(American citizen)。
1945年,从洛斯·阿拉莫斯搬到芝加哥;7月,担任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Professor of physics);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4年11月28日,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因胃癌(Stomach cancer)逝世,终年53岁。
1976年,入选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National Inventors Hall of Fame)。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26年,恩利克·费米在他的第一篇主要论文“Sulla quantizzazione del gas perfetto monoatomico (in Italian)”中发展了量子统计⼒学,用来描述由⼤量满⾜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的费⽶⼦组成的系统中,粒⼦处在不同量⼦态上的统计规律,同时保罗·狄拉克也独立发现了这一规律,因此称为费⽶—狄拉克统计(Fermi-Dirac statistics)。
1942年12月1日,恩利克·费米指导设计和制造出来的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self-sustaining nuclear reaction)首次运转成功,被命名为“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1)。
1943年10月4日,见证了X-10石墨反应堆进入临界状态。
1945年7月16日,恩利克·费米见证了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中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代号为“Gadget”的核弹试爆(Trinity test),并正确计算了Gadget的当量。
恩利克·费米最后几年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的研究,1949年揭示宇宙线中原粒子的加速机制,研究了π介子、μ子和核子的相互作用,并提出宇宙线起源理论。1949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的第一个复合模型。1952年发现了第一个强子共振──同位旋四重态。
恩利克·费米生前在《自然(Nature)》《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理论物理学进展(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250多篇科学论文,代表论文有:
Fermi E. Über die Theorie des Stoßes zwischen Atomen und elektrisch geladenen Teilchen[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24, 29(1): 315-327.
Fermi E. Zur Quantelung des idealen einatomigen Gases[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26, 36(11-12): 902-912.
Fermi E. Statistical method to determine some properties of atoms[J]. Rend. Accad. Naz. Lincei, 1927, 6(602-607): 5.
Fermi E. Eine statistische Methode zur Bestimmung einiger Eigenschaften des Atoms und ihre Anwendung auf die Theorie des periodischen Systems der Elemente[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28, 48(1-2): 73-79.
Fermi E. Magnetic moments of atomic nuclei[J]. Nature, 1930, 125(3140): 16-16.
Fermi E. Über den ramaneffekt des kohlendioxyds[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31, 71(3-4): 250-259.
Fermi E. Quantum theory of radiation[J].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32, 4(1): 87.
Fermi E, Amaldi E, D'Agostino O, et al. Artificial radioactivity produced by neutron bombardment[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Containing Papers of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1934, 146(857): 483-500.
Fermi E. Versuch einer Theorie der β-Strahlen. I[J].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1934, 88(3-4): 161-177.
Fermi E. Radioactivity induced by neutron bombardment[J]. Nature, 1934, 133(3368): 757-757.
Fermi E. The ionization loss of energy in gases and in condensed materials[J]. Physical Review, 1940, 57(6): 485.
Fermi 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chain reacting pile[J].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946, 90(1): 20-24.
Fermi E, Marshall L. Interference phenomena of slow neutrons[J]. Physical Review, 1947, 71(10): 666.
Fermi E, Teller E. The capture of negative mesotrons in matter[J]. Physical Review, 1947, 72(5): 399.
Fermi E, Marshall L.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utrons and electrons[J]. Physical Review, 1947, 72(12): 1139.
Fermi E, Richtmyer R D. Note on census-taking in Monte-Carlo calculations[R]. Los Alamos Scientific Laboratory, Los Alamos, NM (United States), 1948.
Fermi E, Yang C N. Are mesons elementary particles?[J]. Physical Review, 1949, 76(12): 1739.
Fermi E. On the origin of the cosmic radiation[J]. Physical review, 1949, 75(8): 1169.
Fermi E. High energy nuclear events[J].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50, 5(4): 570-583.
Fermi E.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the pions produced in high energy nuclear collisions[J]. Physical Review, 1951, 81(5): 683.
Fermi E. Experimental production of a divergent chain reac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1952, 20(9): 536-558.
Fermi E. Numerical solution of a minimum problem[R]. Los Alamos Scientific Lab., Los Alamos, NM, 1952.
Fermi E, Pasta P, Ulam S, et al. Studies of the nonlinear problems[R]. Los Alamos National Lab.(LANL), Los Alamos, NM (United States), 1955.
人才培养
1949年,恩利克·费米在芝加哥大学讲授课程“核物理”的笔记整理出版了《核物理(Nuclear Physics)》。
1954年,恩利克·费米在芝加哥大学讲授量子力学基本知识时,在每节课结束时都会为他的学生创造一个问题,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没有包含在费米的笔记中,但保存在他的学生的笔记中。《量子力学笔记(Notes on Quantum Mechanics)》(第二版)中包括一组由他以前的学生罗伯特·施卢特(Robert A. Schluter)编写了这些问题。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恩利克·费米的父亲阿尔贝托·费米(Alberto Fermi)是交通部总督察,母亲艾达·德·加蒂斯(Ida De Gattis)是小学教师。
恩利克·费米的妻子劳拉·卡彭(Laura Capon)具有犹太血统,这也导致此后为了逃避意大利的反犹太主义法律而全家移居美国。
1938年,德国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的两位化学家奥托·哈恩(Otto Hahn)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 Fritz Strassmann),与女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Lise Meitner)合作,试验用慢中子轰击铀元素,而且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检验核反应的产物,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铀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分裂成大致相等的两半,它们不是93号新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原子核的这一种变化现象过去还从未发现过。
1938年11月22日,在诺贝尔奖颁发后的12天,奥托·哈恩把分裂原子的报告寄往柏林《自然科学》杂志,该杂志1939年1月便登出了哈恩的论文,推翻了恩利克·费米的实验结果,说明诺贝尔奖搞错了。听到这个消息,恩利克·费米的第一个反应是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利用那里较好的设备,重复了奥托·哈恩的试验,结果和他的试验一样。费米坦率地检讨和总结了自己的错误判断。在裂变理论基础上,费米很快提出一种假说:当铀核裂变时,会放射出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击中其它铀核,于是就会发生一连串的反应,直到全部原子被分裂,这就是链式反应理论。
人物评价
恩利克·费米将他的研究重点放在原子核上,为β衰变理论做出了贡献(Fermi began to focus his research on the atomic nucleus, contributing to beta decay theory)。(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评)
。(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评)
后世纪念
费米子(Fermion)是指在一组由全同粒子组成的体系中,如果在体系的一个量子态(即由一套量子数所确定的微观状态)上只允许容纳一个粒子。由保罗·狄拉克给出,纪念恩利克·费米在这领域所作的贡献。
(Fermium)为人造放射性元素,元素符号为Fm, 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类似稀土元素。195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吉奥索带领团队首次发现镄,而后为了纪念物理学家费米将此元素命名为镄。
1954年,美国政府机构原子能委员会设立费米奖(Enrico Fermi Award),他是一项国际奖,恩利克·费米去世前成为首位获奖者,奖金为32万5千美元。费米奖每年颁发一次,用来奖励在核物理有高度成就的杰出人士,候选人由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各科学技术学会的官员投票选出。
1955年11月,芝加哥大学核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Nuclear Studies)更名为恩利克·费米核研究所(The Enrico Fermi Institute for Nuclear Studies);1968年1月,更名为恩利克·费米研究所(The Enrico Fermi Institute)。
1967年,以恩利克·费米名字命名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缩写为Fermilab或FNAL)建立,这是美国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巴达维亚附近的草原上。它官方上属于美国能源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但也隶属于芝加哥大学和大学研究协会(Univers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并由这两个机构负责其运作。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