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怡(1911年一1949年11月21日),乳名银园,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乡人,中共党员,毛泽东三弟毛泽覃之妻、贺子珍胞妹,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原副部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1年12月,贺怡出生于江西永新县
禾川镇。1920年,她入禾川镇秀水小学读书。1922年夏,跟着姐姐贺子珍转入基督教会在禾川镇办的福音学校读书。1925年春,由于与贺子珍参加孙中山逝世追悼会而被赶出福音小学,后转入王家祠女子小学继续求学。
1926年6月,15岁的贺怡和贺子珍一同参加平民夜校。通过平民夜校的学习,受到革命思想的启蒙教育,逐渐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同年7月,她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永新县第一批共青团员。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贺恰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县党部妇女部工作。
投身革命
1927年3月,贺怡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中共永新(临时)县委成立,贺怡和她的姐姐贺子珍、哥哥贺敏学当选县委委员;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因公开揭露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的事实,她被开除出国民党;5月,贺怡出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妇女部副部长,接任贺子珍的工作;6月,遭到国民党右派搜捕,和家人逃往吉安;8月,找到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被派往到吉安第四女中读书,并以读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1928年10月,贺怡在传递文件途中,被伯父带回家中关禁。她设法逃离后,党组织认为她不宜再在四中读书。
奋战赣西
1929年2月,贺怡被调往中共赣西特委,从事妇女工作;同年4月,贺怡与时任赣西南特委书记的
刘士奇结婚。1930年,在“二七”陂头会议上,贺怡当选为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此后,她和特委妇运书记陈婉如共同负责赣西南妇女工作。同年8月中旬,中共赣西南特委执行中共“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刘士奇受到批评和处理,贺怡受其牵连也被停止工作和正常组织生活。
1931年6月,贺怡任永(丰)吉(安)泰(和)特委委员兼保卫局长,不久又负责妇女部工作;7月20日,与毛泽覃结为伉俪。
1932年3月,贺怡任中共公略县委妇女部部长。任职期间,贺怡想尽办法调动公略县委所辖的劳动妇女的革命积极性,培养妇女干部。与此同时,她还经常深入到乡村去做实际工作,号召当地妇女参加革命斗争。
事业波折
1932年10月,贺怡出任中共瑞金县委组织部部长。1933年3月,临时中央迁到瑞金后,在中央苏区开展反对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毛泽覃遭到斗争和打击,贺怡作为家属也承受了压力,她被撤销职务后,被送进中央党校。
1933年10月,随着反罗明路线斗争规模的扩大,贺怡在中央党校成为重点斗争的对象,罪名是“帮助小组织形成”和“参加了反党小组的活动”。中央党校校长博古执行王明“左”倾错误,意欲开除贺怡的党籍,因副校长董必武反对,并亲自担保以半年时间来对贺怡进行考察,贺怡得以保住党籍,但还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1934年春,贺怡服从组织安排,率工作队到瑞金夏肖区开展基层工作,对柏树下村的查田进行复查,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贺怡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得到董必武、何叔衡、邓发等同志的赞扬。不久,贺怡被任命为中共夏肖区委书记,领导夏肖区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成为瑞金县的标杆。贺怡用自己的努力和业绩,为自己正名。
地下斗争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退出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贺怡、毛泽覃夫妇被留下坚持游击战争。贺怡因怀有身孕,未能随毛泽覃所率部队行动,而是留下开展地下工作;同年12月,经组织安排,贺怡化名胡招弟,乔装向赣州出发。此后,由于敌人搜捕频繁,贺怡多次转移。在贺怡的领导下,赣州地下党活跃在“白区”,为闽粤赣边游击队的斗争提供支持,地下党的组织也得以发展。
到1936年夏,中共地下党员已有140多名,还成立了湖边、五云桥、河西等五个区委。经贺怡提议成立中共赣县临时县委,贺怡担任县委书记,领导整个赣南党的地下工作。
1937年,“七七”事变后,项英、陈毅来到赣州,派人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根据粤闽边区特委的安排,贺怡在大余县池江学习一段时间后,于11月下旬回到吉安,在新四军驻吉通讯处担任民运部长兼统战部长,在吉水、吉安等地发展、扩大中共党组织。
1939年1月,贺怡被调往中共广东省委妇女部工作。1940年6月30日,贺怡在韶关活动时,被国民党特务逮捕。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她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保守组织的机密,并以吞金的方式对抗敌人的暴行。后来,她被中共中央用俘获的国民党将领换回并转到延安治疗。
随军参战
1941年1月,“
皖南事变”爆发后,贺怡和陈毅军长等人一道奔赴苏北抗日前线。抗日战争胜利,贺怡回到陕北,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由于身体虚弱,她被安排在中央机关,边工作,边休养。
1949年9月,贺怡被分配到江西工作,并担任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
因公殉职
1949年11月21日,贺怡在去赣南寻找小毛(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子)归来的路上,在吉安县凤凰圩遇车祸殉职,时年38岁。
担任职务
1945年,贺怡被选举为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人物事迹
传播革命思想
1926年7月,贺怡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永新县首批团员后,她积极工作,努力团结具有进步思想的女青年,如周淑女、王页莲、苏金香等,并帮助她们加入共青团组织。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贺恰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加入中国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县党部妇女部工作。她和贺子珍等人组成永新县城“十姐妹”讲演团,在城镇的街头巷尾,向劳动妇女宣讲。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永新的国民党当局随即倒向蒋介石。贺怡走街串巷散发革命传单,发表演说,揭露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的事实。贺怡的行动引起永新国民党右派的惧恨,要求她收敛言行无效后,将她开除出国民党;同年8月,贺怡遵照党组织指示,改名陈敏灵进入吉安第四女中学习,并以读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她一边在青年学生中宣传革命,做学生运动,发展党团员;一边还担任秘密交通员,传递党的重要机密。很快她就在学校发展了两名党员,成立一个党支部,还发展了两名共青团员。
开展妇女工作
1930年,贺怡当选为赣西南特委候补委员兼妇女部长后,为了帮助特委妇女部制订赣西南妇运工作大纲,她深入到乡村的妇女中,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为了组织赣西南地区的妇女积极参加攻打吉安的战斗,她走村串巷,组织洗衣队、慰问队。此外,她还组织了少数妇女武装,到斗争的前线与敌作战。
1932年3月,贺怡任中共公略县委妇女部部长后,在县委妇女部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在训练班上,贺怡以自身的工作经历,配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讲解宣传和发动妇女群众、做思想工作的方法。当时,公略县工会妇女主任黄云兰是个刚满17岁的小姑娘,当众讲话有些胆怯。贺怡鼓励她,并指导她当众讲话的具体方法。黄云兰受到启发和教育,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妇女宣传干部。
在抓好领导妇女工作的同时,贺怡还经常深入到乡村去做实际工作。她学着用当地土话向妇女进行宣传鼓动,和她们唠家常,讲革命道理,号召她们参加革命斗争。她还教年轻姑娘们唱起自己编的山歌,引发广大妇女们参加革命的热情。为了迅速完成县委的扩红任务,贺怡经常到区、乡参加扩红动员大会,并在会上呼吁壮大红军的意义她和区乡干部们一道,组织各种扩红竞赛活动,抓住好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纠正工作错误
1934年春,贺怡率工作队对柏树下村的查田工作进行复查。她和队员们对划定的地富分子,逐个核实材料,并依据政策作出结论。通过复查,柏树下村共有18户被错划成分的得到纠正。她还对中央机关工作组的官僚作风和“左”的做法提出批评。
不久,贺怡被任命为中共夏肖区委书记。贺怡领导夏肖区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夏肖区成为瑞金县的标杆。贺怡用努力和业绩,证明王明“左”倾错误给她定的“参加反党活动”结论是不实之词。
开展地下工作
1937年,贺怡在岗边排主持召开一次秘密会议,参加人员有贺怡、王贤选、何斌、罗孟文、何三苟等地下党的干部。会上,贺怡根据自己在“
白区”工作的经验,提出赣州地下党几项工作:以公开职业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点、交通站;为游击队筹措经费和物资;保存和发展地下党的组织;为有效掩护党的地下活动,派地下党员潜人敌人内部等。
在危险的环境中,贺怡不顾个人安危,秘密发展党员,扩大革命力量。白天,她和普通劳动妇女一样参加劳动;夜晚,她进行地下活动,发展了十几名地下党员,建立了两个党支部。
所获荣誉
人物生活
人物语录
“国民党右派是什么东西!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还想堵住天下百姓的嘴,休想!人死脸朝天,不死又过年,我贺怡就是要说!”
“共产党员不怕死,法庭是我的讲堂,刑场是我的乐园!”
“红军力量强大了,才能保卫苏维埃,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做好红军家属的优抚,就能解除红军战士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在前线打仗。”
家庭成员
逸闻轶事
1928年10月某日,贺怡到吉安码头工会的秘密联络点送文件,回来途中,遇上她的伯父。胆小怕事的伯父知道她参加中国共产党,怕受牵连,就把她带回家,想送她到省城去读书。贺怡坚决不从,并与伯父大吵大闹。伯父一气之下痛打她一顿,并把她关在家中。贺怡对伯父说:“共产党员不怕死,法庭是我的讲堂,刑场是我的乐园!”后在伯母的帮助下,贺怡逃离伯父家继续革命工作。
1929年,18岁的贺怡到赣西特委工作后,引起时任赣西特委秘书长的
刘士奇注意。当时刘士奇已经28岁,是位成熟的革命者,但形象老气,有“老夫子”之称。他平时关心、帮助贺怡,关照贺怡父母,并从经济上给予周济。后将贺怡父母调到特委机关工作。为此,贺怡和父母都感谢和敬重刘士奇。当刘士奇向贺怡求爱时,贺怡感到意外,但对刘士奇没有男女之情。在父母的支配下,贺怡最终同意与刘士奇结婚。因性格差异,两人婚后生活并不愉快。1930年,刘士奇受到中共执行“左”倾错误主义路线的影响,被撤销职务,调去上海学习,与贺怡解除婚姻关系。
1929年,贺怡受组织安排,照顾和掩护战斗中腿部负伤的
毛泽覃。贺怡每天配合郎中为毛泽覃处理伤口,并想方设法给他补充营养,滋补身体。两人相处融洽,互生好感,但都未表白。毛泽覃伤愈后,回到东固区委工作。而贺怡回到赣西特委不久就嫁给了刘士奇。直到1931年,贺怡和毛泽覃又在永(丰)吉(安)泰(和)特委重逢,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两人的感情迅速发展,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1933年,毛泽覃遭到王明“左”倾错误执行者的斗争和打击,贺怡拒绝与毛泽覃划清界线,拒绝揭发毛泽覃“反党”的罪行。1935年4月25日,毛泽覃在某次战役中牺牲;5月,贺怡生下他们的儿子贺麓成。
人物评价
贺怡做基层工作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进行全面的调查,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使夏肖区一带查田运动出现的错误,很快得到纠正。为此,她还特向中央机关工作组的官僚作风和“左”的作法,提出尖锐的批评。事后,
董必武、
何叔衡、
邓发等领导同志都表扬她,说:“贺怡工作过得硬,很适宜搞地方工作。”(《吉安地区妇女运动史资料》中评)
贺怡是艰难困苦中磨砺出来的大无畏革命者。她虽然没有直接上过井冈山,但她在永新老家就是个鼎鼎有名的坚强革命者;她在赣西南、赣南苏区虽然历经各种磨难和打击,但仍然意志坚强,信念不改,成绩斐然。(《井冈山巾帼英雄志》书中评)
后世纪念
悼念活动
贺怡被安葬在江西省吉安城郊天华山烈士陵园。2014年4月6日,贺怡的儿子贺春生、孙女刘代英、孙子刘代明等人,将贺怡的部分遗骨迁到井冈山茅坪烈士陵园,并葬于贺怡的哥哥贺敏学墓的右侧。
2016年3月4日,“贺怡烈士诞辰105周年纪念——陆静源书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展览展出了贺怡孙女婿、书画家陆静源创作的105件书画作品。
2024年4月2日,清明节来临之际,吉安长运、吉安公交联合余家河社区组织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前往天华山贺怡烈士墓园开展“烈士精神永存,红色传统不息”清明祭扫活动,缅怀贺仪烈士。
人物书籍
纪念展陈
贺怡的事迹在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和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设置展览陈列,接受公众参观与缅怀。
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