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方舟,1940年5月生于山西省壶关县,196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1982年转向美术理论研究,1988—2001年任内蒙古美协副主席,199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1995年后以批评家和策展人身份主要活动于北京。
人物简历
先后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二百多万字,文章主要收在《走向现代-新时期美术论集》、《多元与选择》、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柳暗花明:新水墨论集》等四本文集之中,以及专著《吴冠中》、《吴冠中研究》等。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担任全国性大展的评委,先后策划、主持《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世纪·女性》艺术大展、《吴冠中50年经典回顾》展(新加坡)、《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等学术性展览;主编了《批评的时代》三卷本批评文集以及四卷本《批评家系列丛书:批评家访谈录》,创办并主持《中国艺术批评家网》,策划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担任了第一届轮值主席。先后被聘为:天津美院客座教授、西安美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美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文化部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第六、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委会轮值主席、中国新水墨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CCAA第8届当代艺术奖评委、AICA国际批评家联盟会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荣誉主席、第12届中国艺术权力榜评审委员会轮值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个人著作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
《柳暗花明:新水墨论集》等四本文集
专著《吴冠中》、《吴冠中研究》等。
出版图书
主编、策划
《批评的时代》三卷本批评文集
《批评家系列丛书:批评家访谈录》四卷本
创办并主持《中国艺术批评家网》
策划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担任了第一届轮值主席。
学术年表
1982
5 月,《美术》发表《试谈造型艺术的美学内容》。
6 月,应邀参加在神农架召开的“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
1983
4 月,《美术》发表《形式与内容问题讨论综述》,署名扬帆。
11 月,应邀到《美术》编辑部工作半年。
1984
1 月,《美术》发表《“互相制约论”的症结何在?》。
10 月,借中国美协起草第四届美代会工作报告半年。
12 月,发表《试论艺术消费》(《当代文艺思潮》第6 期)。
1985
4 月,应邀参加“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也即“黄山会议”)。
《美术思潮》第2 期发表《艺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艺术化》。
12 月,应邀参加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也即“香山会议”)。
1986
7 月,应邀参加在西安杨凌召开的“中国画传统问题讨论会”。
8 月,应邀参加全国美术理论讨论会(也即“烟台会议”)。
11 月,《美术》发表《批评本体意识的觉醒——美术批评20 年回顾》。
1987
7 月,《江苏画刊》发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美术史论》发表《内容决定形式?——关于一个艺术命题的哲学思考》。
《中国美术报》第47 期发表《回到艺术本体上来》。
应邀参加在扬州召开的“变革中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研讨会”。
1988
12 月,《美术》发表《面对世界的中国水墨画》。
应邀参加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当代美术发展趋势研讨会”。
应邀参加中国画研究院“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学术活动”。
1989
6 月,作为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区评委参加评选工作。
8 月,《江苏画刊》发表《静悄悄的一步: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述评》。
10 月,《美术》发表《批评的方位与胆识》。
11 月,以中国美术评论家代表团团员身份访问日本。
应邀参加“林风眠学术研讨会”,被聘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1990
2 月,《江苏画刊》发表徐冰天书评论:《〈析世鉴〉五解》。
《美术史论》第2 期发表《林风眠早期艺术思想研究》。
1991
《文艺研究》第4 期发表《吴冠中的艺术观》。
4 月,应邀参加“新时期美术创作学术研讨会”(即“西山会议”)。
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油画年展学术研讨会”。
应邀参加在上海召开的“四王”艺术国际研讨会。
被聘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91、1992 两届研究生论文答辩会主任委员。
1992
1 月,《美术》发表《横跨欧亚的艺术巡礼》。
日本《三彩》杂志发表《中国画与日本画比较研究》(1-8 期连载)。
1993
《美苑》第4 期发表《徐悲鸿与日本美术》。
《笔墨精神与纯全内美:黄宾虹画集序言》工人出版社1993 年版。
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
参与策划“美术批评家1993 年度提名展”并主持研讨会(北京)。
应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近百年中国画理论研讨会”。
先后被聘为“1993 中国油画年展评委”“全国第二届山水画展评委”
“当代东北油画展评委”。
1994
《国画家》第2 期发表《水墨古今流变》。
参与“美术批评家1994 年度提名展”提名及研讨会(北京)。
出版文集《走向现代——新时期美术论集》(工人出版社出版)。
应邀担任“张力的试验”—表现性水墨展学术主持、中国艺术博览会艺委会委员、第八届全国美展分展区评委。
1995
应邀撰写《世界华人艺术博览大典前言》(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
策划“中华女画家邀请展”(8 月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应邀担任《20 世纪中国画家研究》丛书副主编、《世界华人艺术报》特邀主编、台湾21 世纪水墨画会学术委员。
1996
《自我探寻中的女性话语——90 年代中国女性艺术扫描》(《美术研究》)。
出版文集《多元与选择》(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专著《吴冠中》(台湾麦克股份有限公司)。
应邀参加“第一届上海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1997
应邀出任《中国艺术大展·当代油画艺术展》艺术主持。
被聘为“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
1998
3 月策划的“世纪·女性”艺术展于中国美术馆、当代美术馆和国际艺苑美术馆同时开幕。
6月出席德国波恩妇女博物馆和波恩大学召开的“半边天”中国女性艺术展及研讨会。
8月策划并主持“新社区:保定八人展”及学术研讨会(北京)。
应邀出席“现代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中外比较艺术学术研讨会”(北京)。
应邀出席第2 届上海双年展“当代文化环境中的水墨艺术研讨会”。
应邀出席在波恩召开的“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历史、立足点与前景”研讨会。
应邀出席在山西灵石召开的“90 年代中国美术现状与趋势研讨会”。
应邀出席“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画廊研讨会”。
应邀出席在成都举办的“世纪之门”艺术展及学术研讨会。
担任“反观——自身与环境”展艺术主持(北京)。
应鲁萌约撰写《99 独白:我在哪里?》(发表于《1999·独白》文集)。
2000
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20 世纪中国油画展学术研讨会”。
策划并主持“上苑艺术家工作室开放展”及批评家茶座。
特邀主编《美术文献》并撰写《性别身份的自我定义——关于男性艺术的迷思与个案分析》。
2001
应邀出席在大连大学召开的“女性与文学艺术”圆桌座谈会。
应邀出席“第二届成都双年展”学术讨论会。
应邀出席在西安召开的“西部·西部”艺术大展学术讨论会。
2002
应邀出席在纽约召开的“中国水墨画百年回顾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前景”国际艺术研讨会(5 月)。
担任“新学院女性艺术展”艺术主持、《水墨新方阵》八人展主持。
2003
主编《批评的时代:中国20 世纪末美术批评文萃》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10 月策划“此岸·彼岸:吴冠中艺术50 年经典回顾”新加坡吴冠中美术馆。
2004
策划“临界与兼容”展 ,于8 月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
8 月,应邀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黄宾虹学术研讨会” ,北京。
2005
策划“水墨新锐年展”(至2009 年先后共举办五届)。
与南溪共同策划“水墨性情”展,于北京酒厂南溪空间展出。
组建“中国美术批评家网”,11 月22 日开通,担任主编。
策划“形上形下:石虎艺术作品展”深圳美术馆。
参与策划“体温:纪念安徒生诞辰200 周年”展,世纪坛 。
策划“土语:李向明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6 月。
策划“村民列传:忻东旺油画作品展”12 月,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2006
应邀担任“2006·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评委会主任,北京世纪坛。
2007
与杨卫策划“第一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任组委会主任及轮值主席。
2008
策划“走进798:吴冠中2007 新作展”,3 月1 日,桥艺术空间。
策划“三分天下:杨起、唐承华、彭嵘序列展”,4 月,酒厂。
策划“象内象外:中国油画邀请展”, 9 月,新加坡。
策划“经典空间”油画五人展,10 月,上海经典空间。
9月,参加第2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09
应邀与邹跃进策划“叙事中国:第四届成都双年展”,7 月,成都现代美术馆。
策划“开·合”王怀庆、王田田艺术展,798 桥艺术空间。
出版文集《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贾方舟卷》人民美术出版社。
由王林、殷双喜、孙振华、冯博一、皮道坚、邹跃进、鲁虹、杨卫、杨小彦和贾方舟等发起,在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09 年9 月18 日成立“中国艺术批评基金”,并担任管委会主任。
8月,参加第3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10
策划“风筝不断线:缅怀大师吴冠中展”,8 月,桥艺术空间。
10月,参加第4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并担任秘书长。
2011
8 月,应邀担任苏州美术馆颜文梁艺术奖评委会主任。
9 月,参加成都双年展学术研讨会暨第5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12
应邀担任“第6 届AAC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委会主任及轮值主席。
应邀策划“时尚之巅:当代女性艺术邀请展”,3 月,悦美术馆。
应邀策划“原生艺术展”,4 月,今日美术馆。
应邀策划“鸾凤齐鸣:女性艺术邀请展”,9 月,树美术馆。
应邀策划“中国表现”展,12 月,上海美术馆。
9月,参加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第6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13
应邀担任“第7 届AAC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委会主任及轮值主席。
应邀策划“味象:龙美术馆写实油画藏品展”,4 月,上海龙美术馆。
应邀担任“她们:当代女性雕塑展”学术主持,4 月,798。
应邀策划“领军当代:AAC 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获奖艺术家邀请展 ”。
应邀策划“时尚之巅:第二届当代女性艺术邀请展”,9 月,悦美术馆。
应邀策划“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CYAP)伊斯坦布尔交流展”,9 月,参加在西安美术馆举办的第7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应邀策划“能见度:上海油雕院邀请展”,9 月,上海油雕院美术馆。
2014
5月9日,新水墨画院出版我主编的《里应外合——走向当代的新水墨》大型画集及《柳暗花明走向当代的新水墨》论集发布会。
与朱青生策划“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中国行为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于7月25-27日在神农架香溪源酒店召开。
11月,参加在苏州雨村美术馆举办的第8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15
4月28日策划“中国当代艺术30年回望”艺术家与批评家茶会
5月16-28赴捷克-意大利
与陶咏白策划“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中国女性艺术30年学术研讨会”于7月25-27日在神农架香溪源酒店召开。
8月,参加在太原晋祠宾馆举办的第9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主编《中国行为艺术》出版
主编《批评家系列丛书·生命之河:批评家访谈录》、《批评家系列丛书·生命之火:批评家访谈录》、《批评家系列丛书· 艺术的态度》、《批评家系列丛书·批评的人生》出版
主编《朱新建全集》第一卷出版
2016
1月,担任峨眉山当代艺术邀请展总策划
3月,参加深圳水墨论坛
4月,参加崔振宽美术馆开馆展
8月,参加“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中国装置艺术30年研讨会”
9月,去钓鱼台参加世界艺术史大会
10月,参加第10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辞掉秘书长职务,被组委会推举为年会荣誉主席
2017
3月,参加西安美院举办的“当代艺术研讨会 ”
8月,去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美术论坛
参加“批评理论前沿·察尔湖论坛:影像艺术30年研讨会”
12月,策划“极地:抽象水墨展”,参加香港水墨博览会
去福建漳州参加第11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2018
1月,参加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会议,被聘为策展委员会委员
应邀担任山西省博物院举办的“回乡:忻东旺回顾展”学术主持
4月,应邀去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座;应邀去四川美术学院讲座
5月,参加崔振宽美术馆刘骁纯、王林主持的“新写意主义”展和研讨会
参加南昌八大山人美术馆研讨会
6-7月(6-17-7-23)赴里斯本、巴黎等地考察
7月31日应邀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讲座
8月,参加民生美术馆“新水墨40年”展览开幕及研讨会
11月,去上海参加第12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
12月,被聘为本年度艺术权力榜评委会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