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又名赵玄坛、黑虎玄坛,道教所信奉的财神,传说他能以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据《辞海》记载,赵玄坛的形象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
人物设定
外貌特征
宋画《道子墨宝》中,赵公明头戴交脚幞头、着甲罩袍、长须髯、右手持铁鞭、左手牵铁索。宋元时期作为神霄派、清微派雷法体系中重要的元帅神,赵公明的外貌、服色形象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模式,其外观特征可以概括为:黑面虬髯、戴交脚幞头、金甲皂袍、右手持铁鞭、左手牵铁索、黑虎随从。清代民间流行的年画《诸神图》中,玄坛赵元帅不仅保留了头戴幞头、披甲罩袍、手持铁鞭、黑虎跟从的“元帅神”经典形象,还增加了手握珍宝的象征要素。
武器
右手持铁鞭、左手牵铁索。
神职
瘟神
在早期道教文献中,赵公明是以“瘟鬼”、“鬼帅”的形象出现。在成书于东晋时期的道教经典《女青鬼律》中,赵公明是“五方鬼主”、“五方温鬼”之一:“西方白气鬼主,姓赵,名公明,领万鬼,行注黑之病。”南北朝道书《太上洞渊神咒经》中也记载:“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士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
神将元帅
《新编连相搜神广记》中记载:“赵元帅 , 姓赵讳公明 , 钟南山人也。其服色: 头戴铁冠 , 手执铁鞭者 , 金遘水气也; 面色黑而胡须者 , 北气也; 跨虎者, 金象也。驱雷役电 , 唤雨呼风 , 除瘟剪疟 , 保病禳灾 , 元帅之功莫大焉。至如讼冤伸抑 , 公能使之解释 , 公平买卖求财 , 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 , 可以对神祷 , 无不如意。故上天圣号为高上神霄玉府大都督、五方之巡察史、九州社令都大提点、直殿大将军 , 主领雷霆副元帅、北极侍御使、三界大都督、应元昭烈侯 , 掌士定命设帐使、二十八宿都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门神护法
明代,随着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信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兴盛,赵公明元帅一度被吸纳进入玄天上帝麾下的神将体系,与马元帅、温元帅、关元帅等共同构成护法元帅团队。河南朱仙镇古版门神像,有赵公明和燃灯道人,两人同属武门神。
财神
《道法会元》卷二百三十二《赵元帅录》。其中提到了作为“神霄副帅”的赵公明具有“主财运”的神圣职能: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但有至公至正之事,可以对神言者,祷之无不如意。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祷之,神必加谴。敬之毋怠。《封神演义》中,封神之时,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神,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至此,赵公明的财神形象与“主财”职司通过其麾下四神——招宝、纳珍、招财、利市职司的明确分工而进一步凸显和体系化。
形象演变
形象起源
赵公明最早以瘟神形象出现在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五云上帝命赵公明、钟士季各督数鬼。到凡间取人性命,而赵公明的参佐为王祐之廉洁及孝心所感,不仅没取 “疾困” 中的王祐性命,反为其疗病,且留下 “避恶灾” 的 “赤笔” 十余枝 。《真诰》卷《协昌期》云: “天帝告土下冢中王气五方诸神赵公明等,某国公侯,甲乙年如干岁,生值清真之气,死归神宫,翳身冥乡,潜宁冲虚,辟斥诸禁忌,不得妄为害气,当令子孙昌炽,文咏九功,武备七徳,世世贵王,与天地无穷,一如土下,九天律令。”《真诰·协昌期》、 《搜神记》二书赵公明的出现时间大体相当。故赵公明在文献中出现之初,就兼具扬善、惩恶二神格。
形象变迁
直至南宋,道教所突出的是其惩恶职能,身份或为瘟鬼,或为行瘟使者。成书年代不晚于隋唐的《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云:“臣众等志心归命西方行瘟赵使者:伏以洪炉造物,覆涛所以无私;疏网临人,善恶因而有报。……五方使者,除凶去暴;正直聪明,褒忠佑孝。”《太上洞渊神咒经》 卷11则明谓赵公明行瘟疫病:“又有刘元达、张元伯、赵公明、李公仲、史文业、钟仕季、少都符,各将五伤鬼精二十五万人,行瘟疫病。” 南宋·路时中《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13《斩瘟断疫品》云:“北酆帝主鬼部之帅、人间将帅、五岳之神遍行天下承其罪釁放其毒气以惩恶人。……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总之,自有文献记载直至南宋,赵公明虽为瘟神,却并非专行恶事,其职分实为惩恶,亦兼扬善。
到了元代,赵公明惩恶、扬善的两种神格则一分为二。元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记载了两个赵公明———五瘟使者与赵元帅。前者继续司行瘟疫,后者则专为善事。赵元帅公明全为一善神,不再行瘟疫,而是“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且以公平事祈祷赵元帅无不如意,诉讼冤屈,伸告抑郁,均可使之释然。在诸公平事中 “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 则直接与财神之职相关。在此突出的是 “公平” 二字,求财须有 “公平之心” 才可使之如愿,这正是民众心目中理想的财神形象。赵元帅公明与其前的赵瘟神公明同名同姓,二者神格却迥异。
明朝时期,更加凸现的是赵公明的善神形象,且其善神职能渐向财神转化。在明本 《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道藏本《搜神记》中,赵公明作为 “五瘟使者” 之一的身份全然消失。赵公明全由瘟神转为专职善神并以财神深入民心,明代神魔小说的推动功不可没,其中以 《封神演义》最著。周克商之后,姜子牙祭封神台,敕封阵亡之人。赵公明遂全脱瘟神之职,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领部下四位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至此,赵公明由惩恶的瘟神一变而为专司迎祥纳福、追捕逃亡的善神。
人物关系
赵世子是五福大帝中赵公明的儿子。
人物评价
中国民间信仰的诸多财神中,赵公明无疑极为显赫。(张富春《论瘟神赵公明是怎样成为财神的》评)
民间影响
天台山财神庙位于日照市涛雒镇,是财神赵公明之神庙。相传农历三月十五为武财神赵公明诞辰纪念日。诞辰前后,十里八乡的许多老百姓会登上天台山,祈福祭拜。2017年4月9日,首届日照天台山财神庙会在
涛雒镇天台山财神庙举办。
在
西安市周至县田峪河东岸,建设了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为核心的财神文化区。
北方在正月初二都要举行
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
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发财。
陇西秧歌中所演《财神图》,是赵公明在四川峨嵋山浮罗洞修炼时降伏成道的黑虎,并收为自己坐骑的故事。
在
四川绵竹,明代初期年画艺人就把赵公明绘制成年画用于供奉。明清时期,绵竹年画《赵公镇宅》销往中国各地,是人们祈福招财保平安的灵符。
“接财神”的风俗在中国各地有许多不同之处,有些地方是正月初一接财神,有些地方则正月初四、初五接。在清代的苏州、上海等地,初五一大早,人们就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摆牺牲供品准备迎接财神,民间认为谁先接到财神,谁就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于是迎神者都争先恐后,唯恐接得晚了,惹财神不高兴,由此又衍生出“抢路头”的习俗。
据西安市周至县政府官网所述,赵公明出生和羽化均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
集贤镇赵代村。赵代村明万历九年(1581年)刻立的关于赵公明事迹的残碑。碑文载:“说经台东北焉,尚曰赵大村,旧有玄坛庙,财神生于斯也……”。
20世纪中期,中国华谊烟公司曾出品了“财神”烟标,中国许昌卷烟厂曾出品了“赵公献宝”烟标。
在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西园村,有一座千年古观玄坛庙,供奉赵公明。因赵公明为财神爷,故西园玄坛庙又称财神庙。据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唐末,坐落于龙山与伏虎岗两谷坡之处,形胜独特,环境尤佳。
衍生作品
戏曲形象
在社火脸谱中赵公明鼻头以日月图形装饰,在两眼之间是变形的“七星图”,两眼的上方有s型过渡到脑门中的水滴点纹和彩云,两眉用星象和变形的太极图平行排列,两面颊图形也是以星象纹样进行描绘。在山西地方戏曲《歧山脚》的剧目中,赵公明脸谱犬牙暴露,脑门中的伏犀骨十分明确,杀气腾腾。在四川戏曲中,脸谱是由黑金组成。
文学作品
与赵公明有关的文学作品主要有《
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一节,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后来赵公明负责统管人世间一切金银财宝。
影视作品
游戏作品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