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亭(1917年1月31日—2008年4月23日),原名赵霆,山西平定县人。1937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平西、平定、武乡县委书记,太行二地委、晋中三地委宣传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汾阳地委副书记,运城、晋南、临汾地委书记、中共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1983年当选为山西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1986年任中共山西省顾委副主任,系中共八大代表。2008年4月23日凌晨2时1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
人物履历
赵雨亭,原名赵霆,1917年1月31日生于山西平定上南茹村。1937年在北平高级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事变后,返乡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在昔阳皋落镇参加晋东抗日游击队,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调平东县任抗日自卫队指导员,区委组织委员、副书记、书记。
1940年调中共平西县委任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1946年5月,任中共平定(路南)县委书记、独立团政委,1948年1月,任中共武乡县委书记,5月任中共太行二地委、晋中三地委宣传部长。1949年1月任晋中区党委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书记。4月调中共汾阳地委,任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党校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9月至1965年6月先后任中共运城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晋南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山西省委委员。1965年6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监禁停止工作。1970年8月至1983年4月先后任中共雁北地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主任:中共临汾地委第一副书记、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山西省革委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常委、省纪检委书记、省委书记;1983年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1986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山西省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党代会代表,山西省第一、五、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离休后任山西省老年大学校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山西省老年学学会会长、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专著有《人生道路的抉择》《赵雨亭文选》《求索集》《赵雨亭文稿汇编》等。
人物评价
赵雨亭同志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领导经验,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坚信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公道正派,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利益为重,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省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中有较高威望。赵雨亭同志的一生,是忠诚革命事业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生平经历
赵雨亭,1917年1月31日出生于平定县冶西镇上南茹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入学,15岁升入平定中学,1935年考入北平中华中学高中部。从此他广泛阅读进步书刊,积极参加抗日救国宣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赵雨亭曾担任过平西县委书记。1940年百团大战之后,疯狂的敌军曾从四面八方把我平西县包围起来,形成了以铁路和公路为线,堡为点的网状包围圈,对敌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赵雨亭自述:包围了我们四次呀,两次是打出来的,两次是群众掩护脱险的。我经常在破庙里边神台上睡觉,棉衣这么大,光这棉衣,啥也没有,(冬天)晚上脱下来盖上就睡了。结婚的时候,连个被子也没有,得了日本人一个毯子,就这,啥也没有,这是最艰苦的。
解说:赵老当年经受住了最艰苦的考验,因为他心里装着革命的人生观、革命的信念、革命的理想。
赵雨亭自述:人要有信念,要有理想,什么支配我的?我就是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共产党最后一定会胜利。虽然再困难,我不动摇。
新中国成立后,赵雨亭走上了地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尤其是在晋南地委工作期间成绩卓著。晋南地区管辖32个县(市),是山西的一个大区,赵老在晋南任地委书记的11年中,培养和树立了许多先进典型,有“棉花八仙”、“小麦十杆旗” “玉米谷子九先锋”,有“西张耿农民夜校”、“洪洞县的小水电”、“绿化村郭道”,还有毛主席亲笔题词的“太阳卫生模范村”。
1959年,中央纠正大跃进“左”的偏向,赵雨亭向省委作了报告,报告转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晋南地委在报告中讲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也是纠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和发动群众的过程,同时又是组织生产高潮的过程”。当即作了批注“讲得很好,正是这样”。
赵雨亭的家挂着一幅珍贵的照片,这是邓小平当年视察晋南时和他这个地委书记的合影。
1956年9月,赵雨亭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的代表证,至今他还珍藏着。1962年1月,他参加了党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1965年,赵雨亭同志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主要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曾受到了挫折,1967年甚至被关人监所,但是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气节。他写的狱中日记表现了他在困境中的骨气和人生观。
恢复职务后,赵雨亭书记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他更加关注农村的改革。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写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有《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改善党的领导问题的调查报告》,有《关于晋中地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调查报告》,有《关于山老区建设的调查报告》,有《关于阳泉市郊区和平定县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社队情况调查》等等。
1983年初,65岁的赵雨亭从省委工作一线退到了二线,任省政协副主席,后又调任省顾委副主任,这期间,他积极为省委和省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深入农村对人均收入超千元村进行调查,总结了他们的经验。从100多篇调查报告中,筛选出46篇,编印成册,命名为《走向共同富裕》一书印发给农村各党支部,对农村深化改革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1991年3月后,历任山西老年大学校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山西老年学学会会长、山西山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会长、山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主要事迹
赵雨亭同志早年受进步思想影响,追求光明,探索真理。在北平高级中学学习期间,广泛阅读进步书籍,深切关注国难民忧,参加了绥东抗战募捐活动和 “一二·九”“一二·一六”爱国救亡运动,组织了“抗日歌咏团”,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听从时代召唤,毅然参加了晋东抗日游击队,奔赴抗日战场。面对日本侵略者在平西县制造的郭家庄、范瑶、马家庄三大惨案,他坚定地带领群众开展“红五月运动”,建立工救会、农救会、青救会,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开展建党、建政、建军工作,巩固了抗日政权;建立互助组和代耕队,组织农民春播抢种,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中,他带领2500多名自卫队员,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9次战斗,破击了桑掌到芹泉的铁路,沉重打击了敌人。在领导平西县军民粉碎“格子网”封锁的斗争中,他沉着冷静,不畏艰险,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深入敌区,打击敌人,利用敌人内部矛盾,策反敌伪人员,组织除奸反特斗争,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坚定了当地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解放战争期间,他认真贯彻中央“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斗争策略,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机动灵活的地雷战、游击战、伏击战、袭击战,有效反击了阎军对解放区的进犯。组织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清算地主、富农,激发了贫下中农参战杀敌、保卫胜利果实的热情。率领平定县支前人员参加了正太战役,抢救伤员,运送给养,缴获了大批武器。平定县解放后,他领导全县军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坚决肃清残敌,镇压反革命分子;抗旱救灾,恢复生产,稳定了群众情绪;整党建党,加强了党的建设。在武乡和汾阳地委工作期间,正确贯彻党的土改政策,有力推动了当地的土改工作;组织开展整党运动,纯洁了党的队伍,健全了党的组织,加强了党的领导,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国后,他在担任运城地委书记期间,积极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严厉打击了国民党潜伏特务、土匪、蒋阎军残余等反动势力,清除了混进地、县、区各级政权中的阶级异己和蜕化变质分子。狠抓经济恢复和生产,兴办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技术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推广农业技术;重视水利建设,增加农田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任晋南地委书记期间,他不辞辛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果断决策,带领全区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有力推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文革”期间,他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一·一二”夺权风暴中,不畏风险,亲自赴北京向党中央、周恩来总理和华北局反映山西的错误夺权。他不说违心话、不办违心事,自觉抵制政治利诱,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在山西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顽强斗争。面对排挤打击、审查批斗、监所关押、下放劳动,他坚定不渝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党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担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组织部部长兼落实政策办公室主任、省纪委书记、省委书记期间,他全面落实党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复查纠正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坚持党的组织路线,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干部,整顿健全党的组织,积极推动群团工作,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稳定山西形势、推进各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调研,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决策依据。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对各项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退出领导岗位后,他老而弥坚,壮心不已,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关心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关心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工作,组建并领导了山西老年学学会、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老区经济建设促进会和山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委的肯定
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政协副主席,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赵雨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23日凌晨2时10分在太原逝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