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毛泽东学诗词

2009年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跟毛泽东学诗词》由2009年9月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先银

内容简介
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从创作背景、诗意赏析、典故出处、注释等详尽资料中欣赏毛泽东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而且还可以欣赏毛泽东手书真迹及历史珍贵图片。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1935年以前 五古 井赞(1906)
儿歌 应舞狮(1902)
五古 咏指甲花(1906)
杂言诗 耕田乐(1907)
七绝 呈父亲(1910)
七绝 咏蛙(1910)
五言诗 登高泛海(1913)
五言排律 湘江漫游联句(1914)
四言诗 题《明耻篇》(1914)
五古 挽易昌陶(1915)
五律 朱张渡(1915)
杂言诗 游泳启事(1915)
杂言诗 意志之锻炼(1915)
七古 游泳(1916)
七律 游学即景(1917)
王言诗 云封桥锁(1917)
七绝 呈刘翰林联句(1917)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
杂言诗 河出潼关(1918)
归国谣(1919)
五言诗 大沽观海(1919)
祭母文(1919)
新体诗 颂赵女士的人格(1919~)
虞美人 枕上(1921)
贺新郎 别友(1923)
沁园春 长沙(1925)
西江月 秋收起义(1927)
菩萨蛮 黄鹤楼(1927)
四言韵语 红四军司令部布告(1927)
西江月 井冈山(1928)
清平乐 蒋桂战争(1929)
采桑子 重阳(1929)
如梦令 元旦(1930)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1930)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1930)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1931)
……
第二部分 1936~1949
第三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
作者简介
刘先银,理学硕士,编审。中国林业文联常务理事,中国剑光书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家联盟网传媒总监,中国书画名家网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9年任《今日中国》大型专题电视片的宣传总策划。曾组织策划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十五周年座谈会”及著名画家联袂绘制巨幅画卷《同心描绘秀美山川》《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春风百汇》《万壑同源》《祖国万岁》等重大社会活动。 主编、策划、编辑出版有《北京艺术交流中心书画集》《2005中国名家书画》《2006中国名家书画》《温正瑞书圣教序》《中国名花专著系列》《中国书法经典》《绿竹神气》《唐太宗温泉铭与文怀沙汤泉赋》《北京古树神韵》《中华凤凰图典》《刘先银书画作品》等图书、丛书。
作品赏析
紧扣时代脉搏,以最近的视点反映中国革命斗争生活
中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渊源流长,从我国西周时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唐代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创作及宋代陆游、辛弃疾等爱国主义诗词作品,都从很深的层面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反映当时的政治面貌或人民的疾苦。但是,都没有把笔深入到社会革命和斗争的浪尖上去表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力量的最高形式——革命斗争。如:曾经涉及军事斗争题材的曹操只有《蒿里行》写出了战争的影子。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写出了幻想中的战斗场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凭吊古战场。而毛泽东的诗词则向浪花一样时时以最贴近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
如第一次大革命前夕,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工人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强音和“到中流击水”的斗争渴望。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写下了《菩萨蛮·黄鹤楼》对即将出现的革命危机作出了预言。
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一年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蓬勃发展,共产党利用军阀战争的机会,不断壮大革命势力,中国革命又出现了新的高潮,在这期间,毛泽东相继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等作品,全面反映了这一期间欣欣向荣、不断胜利的革命形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写出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表现了人民武装力量反击反革命围剿并不断胜利的战斗场景。
长征期间,毛泽东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作品,反映了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和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抗战前夕的《沁园春·雪》在抗日高潮即将到来之际,以其最先进的历史观点评古论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是历史的主人,这首词又以其至高无上的艺术价值,被评论家称为“千古绝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更是直接向全国人民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
1949年建国后,五十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时期,六十年代反对国际反华势力时期,都有不少作为时代强音的诗词作品产生。
另外,毛泽东的诗词中,也有一些是怀念友人或朋友赠答之作,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七律·答友人》等,但所寄之情也决非单纯的个人情感,而是时代精神的提炼,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包蕴寰宇的胸怀,突兀磅礴的气势,浪漫主义情怀
读毛泽东诗词的最鲜明体验就是感觉毛泽东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是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能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
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段词以“千里”“万里”极轻松的概括北国万里山河冰封大地瑞雪纷飞的景象,又用一个“望”字把雄伟的长城、滔滔的黄河、绵延的山脉、突兀的高原尽收笔端,用如此轻松简洁的笔触,描绘出如此博大壮美的境界,确实是前无古人。再如,下阕对历史名帝的评价,用了一个“惜”“略输”和“稍逊”“只识”对功赫一代、名垂千古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做了极恰切又带有傲视意味的评价。又用“俱往矣”把这些曾受人崇拜的历史英雄,送回历史,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在当代。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态度,在以前史学家和文学家中是从所未见的。
毛泽东在他的作品中,不做历史名人的崇拜者,赞美当代英雄,是因为他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点,运用的是最新的唯物史观,这就使他的评古具有前人所没有的大“气”,这一特点就是帝王诗人曹操,和以气魄宏大而著称的苏轼也无法向其背。
与其博大境界和相辅相成的是毛诗词的磅礴的气势。在毛泽东诗词中,气势宏大的句子比比皆是,如“千村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些写景的诗句显示了惊天动地,吞吐风云的气势,形象地概括了时代激变的特征。
再如,毛泽东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也带有气贯长虹的特色。《沁园春·长沙》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虽是问天,却显示他主宰世界的雄心壮志,非常有气魄。《念奴娇·昆仑》中“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更是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他战胜自然的气概。
毛泽东诗词境界和气势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具有转动乾坤、拨动历史,藐视一切困难和强权的气魄。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把地球写成“小小环球”,把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写成“有几只苍蝇碰壁”,《七律·长征》把红军长征中艰难的跋涉写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毛泽东的笔下,世界小得可以运于掌心,强暴势力变得不堪一击,战胜困难变得轻而一举,视若游戏。此种气魄比苏轼的“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还有过之。
意境静中寓动,景物色彩明丽寓意深刻,场面波澜壮阔
毛泽东诗词在意境的创造和场面的描写上极具特色。它的意境静中寓动。
如《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词的首句就创造一种空旷寂寥,寒凉的意境,接着写出词人橘子洲头望江流的情景,三句词写的是静态,却蕴蓄着词人内心的世界的澎湃激荡。
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了一幅秋高气爽,白云淡淡,飞雁渐渐消逝在南天的画面,这是一个空旷,高远的意境,一个“望”字却把词人急切盼望长征胜利革命成功的强烈愿望揭示出来,反映了词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
在毛诗词中,我们决找不到“人闲桂花落”这类纯悠闲的意境。毛泽东诗词描绘的景物也别具一格。
一是景物描写色彩明丽,在毛诗词中单是表示色彩的词语就多次用到,如“万山红遍”“漫江碧透”“白浪滔天”“ 红装素裹等,有时还选用色彩鲜明的事物。如“苍山”“残阳”“稻菽”“黄花”“杨柳”“红雨”“青山”等,这些词语和事物的选用,使毛泽东诗词的意境新美如画,读来悦目爽心。
毛泽东诗词景物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象征性。可以说,毛诗词中除部分是为抒情而写景外,许多是直接用景物来象征一定的政治含义。如“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白云山头云欲立,万木霜天红烂漫”“钟山风雨起苍黄”等,每种自然景物都是当时特定的政治形势和政治势力的象征,这样就使景物描写具有深刻的寓意。
毛泽东诗词的场景描写常常是视点极为高远,场面阔大恢宏、气势磅礴。如《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风卷红旗过大关,十万工农下吉安”。《从汀洲向长江》“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天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这些场面都具有宏大、壮阔、磅礴的特征。这一特征也反映毛泽东的伟大胸襟和强烈的斗争愿望,也正是这种胸怀,使毛泽东诗词艺术境界和气势无人企及。
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毛泽东诗词在内容上是现实主义的,在艺术上却继承了我国古代屈原、李白等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创造出比前人更加奇特的艺术风格。
毛泽东诗词把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大胆的夸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个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展示了作家丰富的情感和姿态万千的内心世界。
如:《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词人用纵横交错的河流,贯穿南北的交通来比寓当时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好形势。用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形象喻示着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极其危险的反共反革命的政治形势。用神话传说中的鹤去楼空表现出词人对国民党政府已由过去的革命政府变为反动政府的慨叹。词中没有一处是直接描写当时的政治形势,而是把强烈的政治情感寄托到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通过联想,借景抒情,表现出词人对大革命前途的忧虑。
再如《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竹齐努力”。这几句词想象奇特,在作者笔下,白云也怒不可遏要冲下高山,草木也奋勇杀敌。《念奴娇·昆仑》“安得倚天抽宝剑”,比李白的“推倒黄鹤楼、捶碎鹦鹉洲”更加奇想突出。《十六字令三首》中,用“离天三尺三”夸饰山之高,给人一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感。“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挂其间”,更是集比喻、夸张、拟人之功。用神奇的想象力,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伟大形象作了准确的艺术概括。
恰当的运用典故
毛诗词曾多次引用典故,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内涵。
如“宜将乘勇追穷寇,不于沽名学霸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毛诗词的用典非常有特色,他不走贾岛、辛弃疾等 古代作家用典艰深晦涩之路,而是开创了用典故增强生动性、形象性的风格。
如:《七律·答友人》“九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四句诗虽然用典,但是描绘出一幅仙女下临人间、色彩缤纷的图画。古代湘妃滴泪成斑竹的历史传说,展示了湘妃和斑竹的形象,典故里既有传说中的仙女,又有青翠的竹子,诗句并没有因用典而破坏形象,相反,更加显示了诗的画面清新、色彩鲜明、形象生动。
《清平乐·蒋桂战争》“一枕黄梁再见”借用民间故事传说,增强了讽刺意味。
毛诗词中也常化用古人诗句赋于新意,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表达作用。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就是化用唐代诗人贾岛的“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形容了当时国际反华势力的末日来临。“秋风”“落叶”也形象生动,使人能产生联想。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也是化用李白诗“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化用都创造出了新的形象和境界。
诙谐幽默也是毛诗词较明显的特征。毛泽东在他的文章里和平时谈话中就有许多幽默之处。这也许是毛泽东的个性特征的一方面。在他诗词里更是多有表现。
念奴娇·鸟儿问答》“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这几句词用最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某国际势力胆小怯懦的形象。《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用极幽默的笔调描绘了敌人失败的丑态,讽刺了敌人的愚蠢。像这样的诗句词句还有很多,形成了毛泽东诗词幽默的艺术风格。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