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王七珍

国政七宝

轮王七珍也称国政七宝(轮王七珍宝,还有七政宝藏密七宝多种称法),相传是古印度转轮圣王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武器、工具、财宝、人材等,转轮圣王乃成就七宝,具足四德,统一须弥四洲,而以正法治世者。

七宝详细
金轮宝
金轮宝就是法轮,但它是从一种古印度的武器演变而来的。相传这种武器主要用于自卫,如铠甲,但又可以做为抗敌的锐器。金轮宝是用金的千辐轮、轴心和外圈所组成的。民间传说这种金轮是自然形成的,并非是铁匠所造,故有征服和消灭敌人的作用。金轮宝的图案、色彩、形状,都与法轮相同。
白象宝
白象宝即白象,是印度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交通运输工具,同时又是勇敢的斗士。它既温顺又勇猛,且全身是宝。图书中的白象宝,头顶有金顶饰、背有火焰宝饰、尾椎有尾饰、项有项链饰,装饰华丽。
绀马宝
绀马宝也称马王云风。绀马实不仅是为战争所用,而且是交通、运输的最佳工具。绀马宝的全身为蓝色,头为黑色,尾巴像柳条婀娜多姿,速度快如疾风。绀马宝,头顶有金宝顶,宗有彩丝饰,项有红丝穗和花椒口小铃,背有火焰宝和金鞍具,尾椎项有璎格,尾巴挽吉祥结,体态健壮。
神珠宝
神珠宝亦称如意宝珠,相传来源于佛祖。佛说佛的舍利放入大海,经过长时间存放之后变成了蓝色的八角形如意宝珠。把珠宝挂在幢上,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放出无量的光辉,把黑暗驱除,光亮犹如白天,给人世间带来光明,并能实现一切愿望。
玉女宝
据《长阿含经》卷三:玉女宝即能忽然示现玉女,其相貌端正,全身毛孔皆有旃檀香,言语温柔,举止安详。
主藏宝
又称居士宝,大臣是决定国政兴衰的关键人物,因此,主藏宝必须具备恭敬国王,有胆有识、深信业果、德才兼备的特点才能完成国王的一切愿望。
兵臣宝
又称将军宝,兵臣宝是英勇善战、聪明伶俐、具备无畏铠甲,并能彻底消除敌人和协助治理国政的勇士。
供奉此轮王七珍,可促成转轮王所拥有一切的缘起,丰衣足食,具足四德、万事顺意、吉祥圆满。
[摘要]:“七宝”是转轮王出世时相随而来的七件宝贝,即金轮宝、神珠宝、玉女宝、典宝藏臣、典兵臣、绀马宝和白象宝。在回鹘文文献中,对“七宝”的记载仅见于吐鲁番出土的藏密佛教经典《吉祥胜乐轮曼陀罗》写本中。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译释,进而对其中的转轮王“七宝”问题进行了考证。
题解
回鹘文写本《吉祥胜乐轮曼陀罗》 是20世纪初由第一次德国探险队在吐鲁番考察时发现的。原编号为T I Tantra,现存德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号为U 557。该文献为册子本,长约18. 6厘米,宽为16. 5厘米,现存49页,计356行。用羽管笔蘸墨写成,草体,均匀流畅,粗细变化不甚明显。
《吉祥胜乐轮曼陀罗》是佛教密宗经典,梵文作?rīcakrasamvara Mandala-Abhisamaya,藏文译本称之为Cakrasamvara-mandala。其回鹘文译本是由元朝帝师、萨迦五祖八思巴(1235~1280)的弟子本雅失里(Punya?ri)依据藏文本翻译的。
本雅失里是元代回鹘翻译家,除本文献外,他还翻译了另外两本藏文佛教著作。其一为佚名氏著《法华经观音成就法(Avalokite?vara Sādhana)》。其文献残卷在吐鲁番亦有出土,其中4件为木刻本,1件为写本。其中编号为T Ⅲ M 192b(U 4710)的印本在跋文中称其译者为本雅失里(Punya?ri),底本为藏文,译成时间在qutluγ bingipqan-liγ küskü yïl birygrmin? ay bir yangï aγïr uluγ posat ba?aγ kün(吉祥的十干的丙鼠年十一月初一大斋日),是年应为1273年或1333年。[3][P66] 其二为《身轮因明经》(梵文作Kāyacakra Sādhana,藏文作Lus-dkyil-gyi bdag-’jug)。本为某佚名氏献给萨迦五祖八思巴的著作,见载于《萨迦五祖全集》第6卷,内容与本文所述的《吉祥胜乐轮曼陀罗》有关,意在阐述吉祥胜乐轮之法旨。文献开首即记载说系由八思巴弟子本雅失里(Punya?ri)翻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回鹘文写本《吉祥胜乐轮曼陀罗》的第757~765行罗列了自金刚手以下22位上师的名字,其中最后一位为八思巴上师,说明当时八思巴应在世。八思巴去世于1280年。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认为回鹘文《法华经观音成就法》中的丙鼠年应为1273年,而不会迟至1333年。推而论之,本雅失里翻译《吉祥胜乐轮曼陀罗》的时代亦应在1273年左右。
《吉祥胜乐轮曼陀罗》是一部重要的回鹘文册子本藏传密宗经典,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曼陀罗仪轨修持法的筑路现观,依次叙述了观想曼陀罗、赫庐迦肉身二十四部位、观想自性成就、十六位金刚天女、生起次第、完成次第以及陀罗尼修持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供养修持法,这里所释观想转轮王“七宝”(即金轮宝、神珠宝、玉女宝、典宝藏臣、典兵臣、绀马宝和白象宝)的内容即属供养修持法中的一种。
该文献早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28年,德国学者缪勒曾对其做过简略的研究。他注意到该文献与藏文文献《吉祥胜乐轮怛特罗》(藏文作Bde-mchog-lu’i-pa’i lugs-kyi sgrub-thabs rim-pa gsal-ba或Dpal ’khor-lo bde-mchog-gi dkyil-’khor-gyi ’khor-lo’i thabs rim-pa gsal-ba zhes-bya-ba,见载于《萨迦五祖全集》第6卷)近似之处甚多。其后,有不少学者都关注过这一文献,而用功最巨,成就也最大的当属匈牙利学者卡拉和德国学者兹默,二人合力于1978年完成了该文献的转写、注释和德文翻译工作,使该文献的全貌终于得以面世,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回鹘文藏传密宗文献的研究是中国吐蕃、回鹘学界的薄弱环节。回鹘文《吉祥胜乐轮曼陀罗》残卷的发现与研究,对探讨元代回鹘佛教的特点、高昌回鹘语言的递嬗以及西藏佛教文化对回鹘的影响等无疑都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这部藏传佛教密宗经典仍无汉文译本,故对它的译释庶几乎可填补汉文《大藏经》的一项空白。鉴于国内注意此文献者尚少,我们这里拟据卡拉和兹默的刊本,对残卷中所涉转轮王“七宝”的内容略作译释
原文转写
(转写中的黑体字表示原文有缺,研究者据上下文拟补的文字;斜体字表示原文不甚清晰,研究者不敢肯定的文字。)
第四十二页
668. mudur-lrïn ärsär tudq-a yanglï;γ qïlγu ol
669. anta basa öz yüräk-tin yiti ärtini-lrig
670. käsig-?ä ündürüp ödüngü ollok-lrïn söz-
671. –läyür-tä ay-a-sïn kögüz-in-tä qav?urup
672. oom sarva tatagada-ta ulatï-larï;γ sözlämi?-
673. –(in)-tä ilig-lrin tägsindürü linxu-a mudur-ïn qïlu?
674. öz öz mudur-lrïn tügä drni-lrïn sözläyü
675. ödüngü ol: alqu ädgün barmï?-lrqa boakir
676. ärdini-ni ödünmäk-imiz üzä sansar-lï;γ tilgän-
677. –ig üsüp käsig nom-luγ tilgän-ig ävirmäk-
678. –imiz bolsun: oom sarva tatagadaakir-a ratna
679. v?ir-a pu?iti a xung tigü ol: burxan-lar-qa
680. birlä yänä oγlan-lar-ïnga bo mun?uq ärdini-
第四十三页
681. –ni ödünmäk-imiz üzäï;γayumuz ämgäk-
682. –imiz üsülüp käsilip alqu törlüg-lärkä
683. tükäl-lig bolmaq-ïmïz bolzun∷
684. oom sarva tatagada mani ratna v?ir-a pu?iti
685. a xung tigü ol: bo qïz ärdini-ni ödünmäk-
686. -imiz üzä bilgsiz bilig-lig qarngγu-lrïmïz
687. tarïqïp pirty-a bilgä bilig-ning yörüg-in
688. bilip uqup al atlγ bilgä [bilig]-ig bärkdürmäk-
689. -imiz bolsun∷oom sarva tatagada maγda ratna
690. v?ir-a pu?iti a xung tigü ol∷bo buryuq
690a.ärdini-ni bu?i birmäk-imiz üzä i? ta//
690b.‥‥/ig ü? kölüngü-täki saqïnu sözläyü yitin?-siz
690c.azïn-ï;γ brk yarp tudup alqu ädgü-lärkä tükäl-lig bolmaq-ïmïz
690d.bolsun? oom [sarva tatagada] maxa?an ratna v?ir-a pu?iti a xung tigü ol:
691. bo yanga ärdini-ni bu?i birmäk-imiz üzä
692. yavïz körüm-lärig arïdïp kidärip üsälksiz
693. külüngü-kä kölürüp alqu biltä?i-ning balïq-
694. -ïnga barmaq-ïmïz bolzun∷oom sarva tatagada xasti
695. ratna v?ir-a pu?iti a xung tigü ol∷
696. bo yig üsdünki at ärdini-ni bu?i birmäk-
697. -imiz üzä: tuγum asun-luγ toor-tïn odγuraq
第四十四页
698.osup qudrulup? riti küü kälig-ning yig-in
699. ba?dïng-ïn bulup burxan-lar ulu?-ïnga barmaq-
700. –ïmïz bolsun∷oom sarva tatagada turanga a?u-a
701. ratna v?ir-a pu?iti a xung tigü ol∷
702. bo süü bägi alpaγut ärdini-(ni) bu?i birmäk-imiz
703. üzä? nisvani-lï;γ yaγï-lrï;γ udup yigädip?
704. adïn kä?ig-lig tïrtï-lrï;γ kävmäk qïsγurmaq
705. qïlïpküvän? yoqay köngül-tin öngi ödrül-
706. –mäk-tä yig-in bulmaq-imiz üzä;∷
707. oom sarva tatagada kadga ratna v?ir-a pu?iti
708. a xung tigü ol∷
汉译文
然后,我们祈求从自心依次出现七宝。我们在念诵偈语时,合掌于胸前念诵唵一切如来等时,在转动手臂结大莲花手印时,在结各自手印念诵陀罗尼时,进行祈祷。(668~675行)
我们祈祷:“我们向施行诸善者祈求金轮宝,让我们摆脱生死轮回之轮,获得法轮!”并念诵唵一切如来金轮宝金刚普迦特阿吽!(675~679行)
我们祈祷:“我们向众佛和众王子祈求神珠宝,消除我们的贫穷痛苦,具备一切完善品质!”并念诵唵一切如来神珠宝金刚普迦特阿吽!(679~684行)
我们祈祷:“我们祈求玉女宝,清除我们无知的愚昧,让我们领悟般若智慧的注释,掌握方便智慧!”并念诵唵一切如来玉女宝金刚普迦特阿吽!(685~690行)
我们祈祷:“我们布施典宝藏臣,在三乘上,坚持正念,念诵至尊教法,让我们成就诸种善行!”并念诵唵一切如来典宝藏臣金刚普迦特阿吽!(690~690d行)
我们祈祷:“我们布施白象宝,以此清除恶念,念诵至尊教法,让我们成就诸种善行!”并念诵唵一切如来白象宝金刚普迦特阿吽!(691~695行)
我们祈祷:“我们布施上乘绀马宝,以此彻底挣脱生殖之网,获得至善至上如意神通,让我们抵达佛国乐土!”并念诵唵一切如来绀马宝金刚普迦特阿吽!(696~701行)
我们祈祷:“我们布施典兵臣,以此战胜欲望的魔军,削弱旁门左道,愿我们远离骄傲自大,获得善行!”并念诵唵一切如来典兵臣金刚普迦特阿吽!(702~708行)
“七宝”考释
通过上文对回鹘文写本《吉祥胜乐轮曼陀罗(Cakrasamvara-mandala)》第668至708行内容的译释,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主要描述的是观想转轮王七宝(金轮宝、神珠宝、玉女宝、典宝藏臣、白象宝、绀马宝、典兵臣)之修持法。
这里须首先对转轮王问题略作解释。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曰: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也就是说,转轮王是强有力的圣王,声威浩大,但凡敌人见之,无不望风披靡,故可兵不血刃即一统天下。转轮王治世,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延年,人们可以各取所需,无有困乏,等等。
所谓“七宝”,指的是转轮王(又称飞行皇帝)出世时相随而来的七件宝贝。《修行本起经》卷1载转轮王之七宝如下:
转轮王飞行皇帝,七宝导从。何等为七?一金轮宝,二神珠宝,三玉女宝,四典宝藏臣,五典兵臣,六绀马宝珠髦霭,七白象宝珠髦尾。
对“七宝”的特征及其神异伟力,该经同卷更是一一做了细致的描述:
金轮宝者,轮有千辐,雕文刻镂,众宝填厕,光明洞达,绝日月光。当在王上,王心有念,轮则为转,案行天下,须臾周匝,是故名为金轮宝也。
神珠宝者,至二十九日月尽夜时,以珠悬于空中。在其国上,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故名为神珠宝也。
玉女宝者,其身冬则温暖,夏则清凉,口中青莲花香,身栴檀香,食自消化,无大小便利之患,亦无女人恶露不净,发与身等,不长不短,不白不黑,不肥不瘦,是以名为玉女宝也。
典宝藏臣者,王欲得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真珠、珊瑚珍宝时,举手向地,地出七宝向水,水出七宝向山,山出七宝向石,石出七宝,是故名为典宝藏臣也。
典兵臣者,王意欲得四种兵:马兵、象兵、车兵、步兵,臣白王言,欲得几种兵,若千若万,若至无数,顾视之间,兵即已办,行阵严整,是故名为典兵臣也。
绀马宝者,马青绀色,髦霭贯珠,搵摩洗刷,珠则堕落,须臾之间,更生如故,其珠鲜洁,又逾于前,鸣声于远闻一由旬。王时乘骑,案行天下,朝去暮还,亦不疲极,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是故名为绀马宝也。
白象宝者,色白绀目,七肢平跱,力过百象,髦尾贯珠,既鲜且洁,口有六牙,牙七宝色。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返,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摇动,足亦不濡,是故名为白象宝也。
从中不难看出,转轮王所拥有的“七宝”之中,每一宝都各有妙用,具有多种独胜之处。金轮宝起导引作用,只要转轮王念诵,即可飞行天上,“须臾周匝”,故而转轮王又被尊为飞行皇帝;神珠宝,可使转轮王治域昼夜光明;玉女宝冬暖夏凉,身含异香,完美无暇;典宝藏臣可根据转轮王之需而产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真珠、珊瑚珍宝等;典兵臣可为转轮王提供马兵、象兵、车兵、步兵,需要多少,便有多少;绀马宝光洁喜人,转轮王乘之,周行天下,可朝去暮还,马蹄踏处,尘土变金;白象宝“力过百象”,转轮王乘之,一日之中可周游天下而不疲惫。转轮王正是因为有此七宝之襄助,才得以成就其圣王之业。
其他翻译
“七宝”,回鹘文写作yiti ärtini-lrig(其中,ärtini,在具体的每一宝名称中,均写作ärdini,乃-t-、-d-在古代维吾尔语中可交替使用所致),在梵语中则作saptartna,藏语写作rin-hen sna-bdun。兹据梵文藏文、回鹘文、汉文文献对“七宝”的记述,简列下表,以便对照:
梵文对音
藏文对音
回鹘文译音
汉译
1
cakra
’khor-lo /akir-a ratna
?akir ärdini
金轮宝
2
ratna cinatamani
yid-bzin norbu / mani ratna
mun?uq ärdini
神珠宝
3
stri
bcun-mo / maγda ratna
qïz ärdini
玉女宝
4
girti(mahajana)
blon-po / maxa?an ratna
buryuq ärdini
典宝藏臣
5
hasti
glan-pohen-po / xasti ratna
yanga ärdini
白象宝
6
asva
rta-m?hog /turanga asu-a ratna
at ärdini
绀马宝
7
ksatri
dmag-dpon / kadga ratna
süü bägi alpaγut ärdini
典兵臣
如所周知,转轮王原本为印度的民间传说中的圣王,后被佛教吸收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转轮圣王。从佛教典籍《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3的记载看,转轮王思想自印度贵霜王朝时代即已相当流行,贵霜王朝的创建者丘就却的前身即被称为“转轮王”。此后迦腻色迦、波斯匿王、儴佉王、月光王、顶生王等等都曾被称为转轮王。众多转轮王故事的出现,实际上是故事产生地区人民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生活美好,有贤明国王当政的一种理想。与此同时,世俗的统治者也希望自己能像转轮王一样,兵不血刃而坐拥天下,并能长治久安。因此做转轮王是世俗统治者所梦寐以求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受其影响,也有不少中国皇帝做起充当转轮圣王的美梦,如北凉王沮渠蒙逊、隋文帝、武则天等等。从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看,就是在这类自称转论王的统治者当权时,佛教最为兴盛。佛教所说的转轮王,差不多都是“护法弘法”的君王。这种思想不仅在中原流行,也传播至周边地区,如东北的辽朝,转轮王思想就非常兴盛。此外,西夏、吐蕃、于阗,也都有转轮王思想流行。那么,这种思想在回鹘中是否亦有所传播呢?史书未载,惟赖回鹘文写本《吉祥胜乐轮曼陀罗》的发现,我们才得以了解转轮王思想在回鹘中的存在及其来源于藏传佛教等些许史实,故显得弥足珍贵。
有关于神珠宝是否天珠一说,按神珠宝的描诉应该不是
神珠宝者,至二十九日月尽夜时,以珠悬于空中。在其国上,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故名为神珠宝也。
明照内外如昼无异,说明会发光,也许过去神化,但发光的珠子有,比如夜明珠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