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隆·尼古拉耶维奇·迈科夫(俄语:Аполло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айков,1821年6月4日—1897年3月20日),俄罗斯诗人。
人物生平
1821 年 6 月 4 日(旧历 5 月 23 日),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迈科夫(Николай Аполлонович Майков,1794 - 1873)是画家,也是帝国艺术学院的院士;母亲叶夫根尼娅·彼得罗夫娜(婚前姓古西亚特尼科娃,Евгения Петровна (урожденная Гусятникова,1803 - 1880))是作家和女诗人,还主持着一个文学沙龙。祖父阿波罗·亚历山德罗维奇·迈科夫(Аполлон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йков,1761 - 1839)曾担任帝国剧院的院长。
1834 年夏天,迈科夫一家迁至圣彼得堡,阿波罗与三个弟弟 —— 瓦列里安(Валериан,1823 - 1847)、弗拉基米尔(Владимир,1826 - 1885)和尼古拉(Николай,1831 - 1833)一同在那里成长。后来,尼古拉和叶夫根尼娅·迈科夫又迎来了第五个孩子 —— 列昂尼德(Леонид,1839 - 1900)。
对于年长的孩子阿波罗和瓦列里安,父母选择让他们在家接受教育。负责教导兄弟俩的老师,是著名作家、记者弗拉基米尔·索洛尼岑,以及初出茅庐的作家伊万·冈察洛夫,后者日后成为了《平凡的故事》《奥勃洛莫夫》《悬崖》等小说的作者。
阿波罗·迈科夫仅用三年就学完了七年制的中学课程,并于 1837 年考入圣彼得堡大学法学院,研习法律的同时,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也兴趣浓厚。1841 年,他从大学毕业,随后进入国家财政部门工作。
青年时期,受父亲影响,阿波罗·迈科夫开始学习绘画,但后来他决定投身文学创作。他的第一部诗集《诗歌集》(Стихотворения,1842)主要收录了模仿古希腊诗歌风格创作的 anthology 诗歌,这部作品得到了著名评论家维萨里昂·别林斯基(Виссарион Белинский)的赞赏。1840 年,诗集中的一首作品《梦》(Сон,1839)首次以署名 “М” 发表在《敖德萨年鉴》上,别林斯基就对其给予了积极评价。
迈科夫的第一本书获得了沙皇尼古拉一世一千卢布的奖励。凭借这笔钱,诗人踏上了欧洲之旅,此次旅行持续了近两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意大利度过,还去过巴黎,在那里与弟弟瓦列里安一起聆听了造型艺术和文学方面的讲座,此外还游历了德累斯顿和布拉格。1844 年,他回到圣彼得堡。这次旅行的感悟,后来被他写进了 1847 年出版的《罗马随笔》(Очерки Рима)一书中,在这本书里,迈科夫试图摆脱 anthology 诗歌的传统,描绘了当代意大利生活的各种场景。
回到圣彼得堡后,阿波罗·迈科夫成为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员的助手(1861 年,博物馆决定迁至莫斯科)。他还完成了硕士论文《论斯拉夫法律来源的原始特征》(О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ом характере законов по источникам славянского права)。
阿波罗·迈科夫的诗歌为他带来了声誉,他成为文学沙龙的成员,并与维萨里昂·别林斯基、尼古拉·涅克拉索夫(Николай Некрасов)、伊万·屠格涅夫(Иван Тургенев)等作家交往密切。他还为《现代人》(Современник)和《祖国纪事》(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等杂志撰稿。阿波罗·迈科夫的弟弟瓦列里安是一名政论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加入了由米哈伊尔·布塔舍维奇 - 彼得拉舍夫斯基(Михаил Буташевичем - Петрашевским)组织的社会主义小组。
通过弟弟,阿波罗·迈科夫结识了小组的成员 —— 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Федор Достоевский)和阿列克谢·普列谢耶夫(Алексей Плещеевым)。彼得拉舍夫斯基派的影响也体现在诗人的创作中:19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他转向了所谓的自然派(俄国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的初始阶段)。1845 年,他的叙事诗《两种命运》(Две судьбы)出版,1846 年,叙事诗《玛申卡》(Машенька)发表在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的《彼得堡文集》上(两部作品都有经过审查删减)。
1849 年,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成员因反政府活动被捕。阿波罗·迈科夫受到警方的暗中监视,但他逃过了逮捕。在小组成员被定罪后,迈科夫放弃了自由主义观点。
1852 年,他调到国外审查委员会工作,担任初级审查员。几年后,他晋升为高级审查员,并负责委员会三个部门之一。从 1882 年起,他担任国外审查委员会主席,直至去世。
19 世纪 50 年代,阿波罗·迈科夫开始与米哈伊尔·波戈金(Михаил Погодина)主编的《莫斯科人》杂志合作,诗人的观点变得更加保守。他热衷于斯拉夫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思想,反对西欧文化的影响。他与政论家米哈伊尔·卡特科夫(Михаил Катковым)、诗人阿波罗·格里戈里耶夫(Аполлон Григорьевым)、费奥多尔·丘特切夫(Федор Тютчевым)关系密切。他还为丘特切夫创作了叙事诗《旅人》(Странник,1866)。迈科夫的好友中还有诗人阿法纳西·费特(Афанасий Фет)和雅科夫·波隆斯基(Яков Полонский)。
1853 年,阿波罗·迈科夫当选为科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部院士。
同年,他创作了历史叙事诗《克莱蒙会议》(Клермонтский собор),讲述俄罗斯在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保卫欧洲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克里米亚战争(1853 - 1856)期间,他出版了一本小型爱国诗集《1854 年》(1854 год),但由于作者鲜明的君主主义立场(诗歌《摇篮》Коляска),这部作品受到评论家的不同评价。
1858 年,他受邀参加 “巴扬” 号护卫舰前往希腊的探险。在第二次出国旅行期间,他游览了意大利南部,这些经历后来被他写进了《新希腊歌曲》(Новогреческие песни)和《那不勒斯画册》(Неаполитанский альбом)系列作品中。
19 世纪 60 年代,阿波罗·迈科夫的创作倾向于所谓 “纯艺术” 的拥护者,这遭到了革命民主派的严厉批评,他们要求文学要有思想性(尼古拉·涅克拉索夫、尼古拉·杜勃罗留波夫(Николай Добролюбов)、米哈伊尔·萨尔蒂科夫 - 谢德林(Михаил Салтыков - Щедрин)等)。
在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中,阿波罗·迈科夫创作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作品,包括叙事诗、抒情诗、挽歌、歌曲、翻译作品等。其中有叙事诗《判决》(Приговор,1860)、诗歌《在格罗兹尼墓前》(У гроба Грозного,1887)、《射手关于索菲亚·阿列克谢耶夫娜公主的故事》(Стрелецкое сказание о царевне Софье Алексеевне,1867)、《他是谁?》(关于彼得一世;Кто он? ,1868)、叙事诗《公主》(Княжна,1877),以及关于俄罗斯自然的抒情作品(《春天!第一幅画展出》Весна! Выставляется первая рама、《夏日雨》Летний дождь、《割草》Сенокос、《燕子》Ласточки、《天空的穹顶已泛白……》Уж побелели неба своды...)。他的许多诗歌被尼古拉·里姆斯基 - 科萨科夫(Николай Римским - Корсаковым)、彼得·柴可夫斯基(Петром Чайковским)等作曲家谱曲。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Владимир Соловьев)称迈科夫为 “普希金之后时期的主要(俄罗斯)诗人之一”。
阿波罗·迈科夫还是海因里希·海涅(Генриха Гейне)、亚当·密茨凯维奇(Адама Мицкевича)、约翰·歌德(Иоганна Гёте)、亨利·朗费罗(Генри Лонгфелло)的译者。他翻译了《启示录》的第四章至第十章(1868),这项工作得到了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评价。他致力于研究和翻译白俄罗斯、希腊、塞尔维亚等地的民间诗歌创作,以及古俄罗斯的民俗文化,认为当代文学应反映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历史的记忆。
19 世纪 60 年代,他对古俄罗斯文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а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进行了艺术改编。诗人为此投入了数年时间。1867 年 10 月 13 日,他首次朗读了改编内容,完整的翻译于 1870 年完成。这部翻译作品被认为是 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最成功且最贴近原著的版本之一。五年后,迈科夫还对伊帕季耶夫编年史中的一个传说《叶什曼》(Ешман)进行了改编。
诗人认为自己一生的主要作品是抒情剧《两个世界》(Два мира),在剧中他将古代语言与早期基督教对立起来。在这部作品之前,他还创作了叙事诗《奥林芙与以斯帖》(Олинф и Эсфирь)、《三种死亡》(Три смерти)和《卢修斯之死》(Смерть Люция)。《两个世界》的最终版本于 1882 年出版(早期版本于 1872 年问世)。1882 年,因这部作品,阿波罗·迈科夫荣获了圣彼得堡科学院 1881 年设立的普希金奖这一颇具声望的文学奖项。
1867 年,阿波罗·迈科夫被授予实职国务委员。从 1888 年起,他担任枢密官。
他是国民教育部学术委员会特别部门的成员,该部门负责审查面向大众阅读的书籍。他还是俄罗斯文学协会理事会成员,圣彼得堡及周边地区民众阅读活动常设委员会的荣誉委员等。
1883 年,《A. Н. 迈科夫全集》(Полное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А. Н. Майкова)三卷本出版(生前共出版了六版,最后一版于 1893 年发行)。1901 年,全集再版并增加了第四卷。
1897 年 2 月底,阿波罗·迈科夫患上了肺炎。同年 3 月 20 日(8 日),他与世长辞,被安葬在圣彼得堡复活新圣女修道院的墓地。
人物生活
诗人的妻子是安娜·伊万诺夫娜(婚前姓施泰默尔,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 урожденная Штеммер,1830 - 1911),她是俄罗斯的德意志人,信奉路德教。他们于 1847 年相识,并于 1852 年 11 月结婚。婚后育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 —— 尼古拉(生于 1853 年)、弗拉基米尔(生于 1861 年)、阿波罗(生于 1866 年),以及女儿薇拉(1855 - 1866)。
在列宁格勒州加特契纳区的西韦尔斯基村,诗人的别墅所在地,开设了阿波罗·迈科夫文学博物馆,并设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图书馆。
文学创作
阿波隆·尼古拉耶维奇·迈科夫童年时代在莫斯科郊区的乡村度过,深受大自然环境的感染。后举家迁居彼得堡,人彼得堡大学法学系就学,著名作家冈察洛夫曾授过他的课。1841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国家金库工作,后长期在彼得堡的图书馆、博物馆与外国书刊检查委员会任职。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迈科夫15岁起开始写诗。在大学期间,曾一度与别林斯基接近,写过反映当代生活的长诗《两种命运》(1845)和《玛申卡》(1 846),对贵族生活有所微词。但不久他就遁入“纯艺术”的象牙之塔中,与《莫斯科人》杂志接近,在俄国19世纪50年代的革命高涨时,站在保守阵营。他的重要诗集有《诗集》(1842)、《罗马素描》(1847)、《给小姐们》(1846)、《克莱寺院》(1853)、《一八五四》(18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