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词语(或动词和形容词)连用而形成的一种句法结构。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等结构关系,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语义上,先后有序,有方式、手段与目的,条件、原因与动作结果等相互补充说明的关系。
连动短语的构造
连动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词语(或
动词和
形容词)连用而形成的一种
句法结构。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等结构关系,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语义上,先后有序,有方式、手段与目的,条件、原因与动作结果等相互补充说明的关系。如:
①贾湘农穿起他的老羊皮袄回城了。(梁斌《红旗谱》)
②他们常常下乡采访,
③他们讳疾忌医。
④我有办法通知他。
⑤这个人干起事来特别高兴。
例①“穿起…”与“回城”两个动作先后有序,一个接一个地连续发生。
例②“下乡”与“采访”连用,前动表示方式,后动表示目的,前后两个动作是方式与目的的关系。
例③“讳疾”与“忌医”连用,语义上互相补充。
例④“有办法”与“通知他”连用,前动表示后动进行的条件,即条件与动作关系。
例⑤动词“干…”和形容词“高兴”连用,前动表示一种动作行为,后面形容词表示相应的性状,前后有因果关系。
连用词语的多少
连动短语中,连用的动词性词语少则两项,从理论上说,多则可以无限,但实际上是有限制的,一般情况是二三项连用,超过四五项的很少。如:
①他点着了一卷纸搁在吊桶里慢慢放下井去。(茅盾《第比利斯地下印刷厂》)
②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杨朔《荔枝蜜》)
③他得在坡里砍几根棍子回去修朴一下。(康濯《春种秋收》)
连动短语中,连用项可能全是单个动词,也可能是单个动词+形容词。如:
①明天,他去学习。
②我躺了舒服。
③下午,你来看看。
这种连动结构比较少。多数情况是动词性词语和单个动词连用或动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连用。
从连动短语中连用项的结构体看,连动短语可总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动词:去游泳/进来玩
3、述宾短语+动词:下乡采访/倒杯茶喝
4、述宾短语+述宾短语:乘火车去北京/扛着行李包上船
6、述补短语+动词:站起来说/走出去调查
7、述补短语+述补短语:修好了扛回去/提起来安上去
8、述宾短语+述补短语:挑着行李走回去/带着公函去一趟
9、述补短语+述宾短语:走过去开门/考完了回家
连用词语的形式
连动短语中,连用的动词性词语,可以是主动形式(动词性词语前无“被”或“被”字短语),也可以是被动形式(动词性词语前有“被”或“被”字短语),还可以是主动、被动综合形式。
1、主动形式+主动形式:
①农民进城卖菜。
②他走过去同客人握手。
2、被动形式+被动词语:
①他被抓去枪毙了。
②那笔钱被他带去花掉了。
上面两例中,连用的两项都是被动语态,只一个“被”字置于前项的前面,后项无需用“被”。
3、主动形式+被动形式:
①他触犯了刑法被逮捕了。
②小俞不遵守纪律被批评了。
4、被动形式+主动形式:
①林小腾被学校推荐上大学了。
②他被批评做检查了。
连动短语的实质
连动短语是一种性质特殊的
句法结构。它不同于联合、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句法结构,也不同于同位
复指、连环套接等句法结构。就其整体与其构成部分的功能来说,似与多核心的句法结构——
联合短语大致相同,但其实质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先后有序,并不是等量的并列。“做好作业看电视”与“看了电视做作业”不同。
2、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语义上有所侧重,一般侧重于后一个连用成分。“农民进城卖菜”侧重于“卖菜”。“他骑车进城”侧重于“进城”。
3、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和
关联词语。“做完早操去上课”不同于“做完早操,去上课”、“一做完早操就去上课”。
4、连用的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有种种
语义关系:先后连续的动作、方式与目的关系、原因与结果关系、正反互补关系等,如:“收到款子发货”、“骑车子回家”、“有事耽搁了一会儿”、“丢下活儿不干”。
连动短语“是汉语的特点之一,而且是汉语里很值得重视的一种语言形式”(
吕冀平《复杂谓语》)。这种语言形式,组织结构精练,语义容量较大,功能特点显著。探索汉语句法规则,应当注重这种特殊的句法结构。
连用的动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
连动短语中,连用的动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是极其复杂的,大体说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几个动作先后发生,后动是前动的连续。如:
①半的,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茹志鹃《百合花》)
②老俩口一齐放下碗来招待,…(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例①“转身”、“进去”、“抱被子”,例②“放下碗”、“来”、“招待”,均是先后连续发生的动作。
2、前动表示方式,后动表示目的,互相说明。如:
①大家都自觉地排队买票。
②他们常常背着药箱上山采药。
③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鲁迅《祝福》)
例①“排队”表示“买票”的方式,“买票”表示“排队”的目的。
例②“背着药箱上山”表示方式,“采药”表示目的。
例③“拿小篮”表示方式,“盛豆”表示目的。
④我倒杯茶喝。
例④中“倒”表示“喝”的方式,“喝”表示“倒”的目的,其中“茶”是前后动词的共同的动作对象。此例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比较特殊。
3、前动表示后动的方式
①她整天围绕锅台转圈子。
②王老头搭着眼皮子看着自己的脚。(赵树理《三里湾》)
③五婶站在地上等候着。(赵树理《登记》)
例①“围绕锅台”表示“转圈子”的方式。例②、③情况同此。
4、后动表示前动的方式
①他们小伙子过冬不穿棉衣。
②小沈上班乘电车。
例①“不穿棉衣”表示“过冬”的方式。
例②“乘电车”表示“上班”的方式。
5、后动表示前动的目的
①这东西留着招待客人。
②你可以买张票看一下展出的文物。
例①“招待客人”表示“留着”的目的。
例②“看一下展出的文物”表示“买票”的目的。
6、前动表示后动的状态
①王翠笑着扯开了别的。(康濯《春种秋收》)
②各路队伍都是踏着歌走来,踏着歌回去。(吴伯箫《歌声》)
例①“笑着”表示“扯”的状态。
例②“踏着歌”表示“走来”、“回去”的状态。
7、前后动作正反互补
①我留在这里不走了。
②他抓住皮包不放。
例①“留在这里”与“不走”,例②“抓住皮包”与“不放”,形式上,正反相连,语义上,前后互补。
8、前动表示后动的原因或理由
①我有事回广州。
②王经文有事出去了一趟。
例①“有事”表示“回广州”的原因。
例②“有事”表示“出去了一越”的原因或理由。
9、前动表示后动的条件
①他们有力量办厂。
②我有办法修理。
例①“有力量”表示“办厂”的条件。
例②“有办法”表示“修理”的条件。
10、后形表示前动的结果。
①爷爷听了高兴。
②我站着怪累的。
例①“高兴”表示“听”的结果。
例②“累”表示“站”的结果。
③想起来可笑
④说起来痛快
例③“可笑”是“想起来”产生的情况。
例④“痛快”是“说起来”产生的情况。
例③④跟例①②不尽相同。
11、前动表因,后动表果
①小二黑发疟疾没去。
②他骑车跌伤了腿。
例①“发疟疾”表“没去”的原因,“没去”表“发疟疾”的结果。
例②“骑车”表“跌伤了腿”的原因,“跌伤了腿”表“骑车”的结果。
连动短语中,连用的动词性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以上所述是常见的几种。
连动短语的句法功能
连动短语可以充任句子的直接成分,也可以充任句子的间接成分。
充任句子的直接成分
连动短语经常充任句子的
谓语。连动短语谓语句,几个动词谓语共一个主语,一般称之为“
连动式”。如:
①他去机场接客人了。
②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鲁迅《故乡》)
③你去亲自打电话请丁医生。(茅盾《子夜》)
例①②,谓语是由包含两个连用项的连动短语充任的。
例③,谓语是由包含三个连用项的连动短语充任的。
就第一个动词的
语法形式看,充任谓语的连动短语,有以下几种格式:
(1)前一个动词带
动态助词“了”,表示几个动作先后发生。如:
①我们打了胜仗回来见父老。
②“你是谁家的姑娘?”他擦了一下眼泪问道。(曲波《奇袭虎狼湾》)
③他每天一早起床,洗了脸做气功。
(2)前一个动词带
动态助词“过”,表示动作经历。如:
①他交过学费回家了。
②二姐吃过晚饭去夜大上课。
③获奖者领过获奖证书参观摄影展览。
(3)前一个动词带“着”,表示前面的动作是后面动作的状态、方式。
①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秦牧《土地》)
②王满喜挑着担子走到路上来。(赵树理《三里湾》)
③毛博士指着脸子教训老梅。(老舍《牺牲》)
(4)前一个动词是重叠形式,表示动作的相继连续。如:
①他摆摆手向大家致意
②姚大爷点点头表示许诺。
③那孩子敲敲门叫了几声。
(5)前动是肯定形式,后动是否定形式,正反相连,语义互补。如:
①临别时,大家都拉着手不放。
②姨妈板着脸儿不笑。·
③我住在这儿不走了。
连动式中,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就其及物性语义关系说,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主语是谓语动作施事。
①新来的客人推开窗户观看江面的浪花。
②白大嫂子…想挤进去打他一棒子…(周立波《暴风骤雨》)
例②主语“白大嫂子”是“挤进去打…”的施事。
(2)主语是谓语动作受事
①薛老师被三个学生拉着不放。
②小俞被人指控拘留了。
例②主语“小俞”是“指控拘留”的受事。
(3)主语施、受同体
①武工队被封锁着过不来。(曲波《奇袭虎狼湾》)
②她已被护士扶起来走动了。
例①主语“武工队”是前动“封锁”的受事,又是后动“过不来”的施事。
例②主语“她”是前动“扶起来”的受事,又是后动“走动”的施事。
连动短语也可以充任主语。连动短语主语句,其谓语的构成性质有一定限制,不能由动作动词充任谓语。如:
①集资办学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②躺在床上看书对眼睛不利。
③组织起来走三民主义道路是蒋总统的号召。
④去科技市场采访好不好?
此类句子的谓语大多是由“是+名”结构充任的判断性谓语,或是由形容词充任的描写性谓语。
充任句子的间接成分
①我只晓得有米烧饭。(茅盾《春蚕》)
②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鲁迅《社戏》)
③我心里…觉得有话要说,觉得有歌要唱。(李增正《“东方红”的故事》)
④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省里决定南下取经。·
上例中,“晓得”、“说”、“觉得”、“决定”的宾语都是由连动短语充任的。
①敌人气得敲着桌子叫起来。(《刘胡兰》)
②一见警察,吴甫仁吓得倒在地上起不来。
③她忙得围着锅台直转。
连动短语充任补语,必须借助“得”,联系述语和补语,表明述补关系。
①“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②孔乙己素有站着喝酒的习惯。
③大家都指责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
连动短语充任定语,后面必须带“的”,表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限定与被限定的关系。
连动短语一般不能充任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