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畅师北游

唐代韩愈诗作

《送文畅师北游》是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凡三十二韵,六十四句。

诗词原文
送文畅师北游1
昔在四门馆2,晨有僧来谒3。
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4。
巳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5。
挛拘屈吾真6,戒辖思远发7。
荐绅秉笔徒8,声誉耀前阀9。
从求送行诗10,屡造忍颠蹶11。
今成十余卷,浩汗罗斧钺12。
先生閟穷巷13,未得穷剞劂14。
又闻识大道15,何路补剠刖16?
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17。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18。
上论古之初19,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劚株橛20。
僧时不听莹21,苦饮水救暍22。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23,
三年窜荒岭24,守县坐深樾25。
征租聚异物26,诡制怛巾袜27。
幽穷共谁语28?思想甚含哕29。
昨来得京官30,照壁喜见蝎31。
况逢旧亲识32,无不比鹣蟨33。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34。
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35。
当今圣政初36,恩泽完□狘37。
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38?
仆射领北门39,威德压胡羯40。
相公镇幽都41,竹帛烂勋伐42。
酒场舞闺姝43,猎骑围边月44。
开张箧中宝45,自可得津筏46。
从兹富裘马47,宁复茹藜蕨48。
余期报恩后49,谢病老耕垡50。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51。
僧还相访来52,山药煮可掘53。
注释译文
1、洪兴祖《韩子年谱》、方崧卿《韩文年谱》俱系此诗于元和元年。王俦云:「贞元十九年,退之为四门博士,作《送文畅序》。元和初为国子博士,送文畅师北游,『昨来得京官』是也。此诗大率解释序意。」
2、洪兴祖《韩子年谱》:「谓贞元十九年为四门博士时。」孙汝听云:「后魏太和中,立学于四门,因以为名。隋始隶国子。」顾嗣立云:「《旧唐书·职官志》:『国子监有六学:一国子学,二太学,三四门,四律学,五书学,六算学。四门博士三人。』」
3、魏本引《补注》:「《闻见录》云:『欧阳公于诗主退之,不主子美,刘仲原父每不然之。公曰:子美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有俗气,退之决不道也。仲原父曰:亦退之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之句之类耳。公赏其辩。』」姚范云:「余谓句法疎卤,大家固有无害,不得云俗气也。韩公较之乃常言耳。」
4 、文谠云:「自此至『何路补剠刖』皆文畅自言。城阙,学校也。言少尝业儒。《子衿》诗曰:『在城阙兮。』」樊汝霖云:「公尝有《送文畅师序》,此诗亦多《师序》意。『少小学城阙』,则《序》所谓『喜为文章』也。」李黼平云:「昌黎时为国子博士,此『城阙』二字,谓京都也。杜诗:『城阙秋生画角哀。』自注云:『南京同两都得称城阙。』诗盖兼用此,非特用《郑风》而已。」钱仲联云:「李说非是。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云:『方今有释文畅者,道源生知,善根宿植,深嗜法语,忘甘露之味,服道江表,盖三十年。谓王城雄都,宜有大士,遂蹑虚而西,驱锡逾纪』云云。是文畅少小时服道江表,未尝学于京都也。」
5 、祝充云:「《论语》:『大车无輗,小车无軏。』注:『輗者,辕端横木以缚轭。軏者,辕端上曲钩衡。』」
6 、朱熹云:「『真』,或作『身』。」韩醇云:「汉邹阳上书:『能越挛拘之语。』潘安仁《西征赋》:『陋吾人之拘挛。』犹拘束也。」钱仲联云:「《汉书·杨王孙传》:『以返吾真。』《淮南子》高诱注:『真,身也。』」
7、 樊汝霖云:「序所谓周游天下也。」方世举云:「《诗·泉水》:『载脂载辖,还车言迈。』注:『辖,车轴头金也。』」
8 、方世举云:「《史记·五帝本纪赞》:『荐绅先生难言之。』」钱仲联云:「《集解》:『徐广曰:荐绅,即缙绅也。古字假借。』又《封禅书》:『搢绅者不道。』《集解》:『李奇曰:搢,插也。插笏于绅。绅,大带。』《索隐》:『姚氏云:搢当作缙。』郑众注《周礼》云:『搢读曰荐,谓垂之于绅带之间。』案:『郑意以搢为荐,则荐亦是进,进而置于绅带之间,故《史记》亦多作荐字也。』《新唐书·百官志》:『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
9 、顾嗣立云:「《后汉书》:『声容辉于门阀。』《史记·功臣表》:『功有五品,明其等曰阀。』」
10、「求」,方崧卿订,云:「谢氏以唐本定。杭、蜀本『求』皆作『来』,字小讹也。此盖言文畅求送行之诗于一时诸公,不惮屡造,义为是。」廖本、王本作「求」。祝本、魏本作「来」,注曰:一作「从行送吾诗。」樊汝霖云:「序所谓『凡有行,必请于缙绅先生,以求咏歌其所志』也。」沈钦韩云:「《全唐诗》送文畅篇什,有权德舆、白居易、吕温、张祜。」
11、方世举云:「《齐国策》:『颠蹶之请,望拜之谒,虽得则薄矣。』」
12、樊汝霖云:「《序》所谓『得所序诗累百余篇』也。」祝充云:「钺,《说文》:『大斧也。』」
13、方世举云:「先生,文畅称公。《秦国策》:『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文谠云:「閟,藏也。」
14、朱熹云:「或云『剞』作『剖』,字见傅毅《琴赋》。当考。」王元启云:「傅毅《琴赋》载《古文苑》第二十一卷,其语云:『命离娄使布绳,施公输之剞劂。』其字并不作『剖』,或说误也。」魏怀忠云:「剞劂,曲刀也。《淮南子》曰:『镂之以剞劂。』」钱仲联云:「《淮南子》高诱注:『剞,巧工钩刀也。屈刂者,规度剌画墨边笺也,所以刻镂之具也。』《甘泉赋》应劭注:『剞,曲刀也。劂,曲凿也。』二注皆谓剞劂是二。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云:『《文选·魏都赋》注引许注:剞劂,曲刀也。《说文》:剞屈刂,曲刀也。与《淮南》注正同。《淮南》劂应作屈刂。』《韩集·送文畅师北游》诗注:『剞劂,曲刀也。』即本许注。王逸注《哀时命》:『剞劂,刻镂刀也。』亦以剞劂为一物。《广雅》:『剞劂,刀也。』」
15、蒋抱玄云:「《论语》:『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16、祝充云:「剠,与『黥』同,墨刑也。《书》:『爰始淫为劓刖椓黥。』」韩醇云:「《庄子》:『庸讵知造物者不息我剠而补我劓?』」方成珪《笺正》:「剠刖乃代文畅作谦词,冀公以大道补之也。」
17、文谠云:「以玉喻文。」《礼记》:「君子比德于玉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注:「越,犹扬也。」李详《证选》:「颜延年《和谢监灵运》诗:『清越夺琳珪。』」
18、文谠云:「『谓僧当少安』,此公答师之辞也。公送畅游东南,其言排讦佛老,今下文亦举其凡。讦者,面斥人以言也。《论语》注云:『谓攻发人之阴私。』」方世举云:「谓前《送文畅序》,深诋浮屠,又讥缙绅先生『无以圣人之道告之』,所谓排讦也。」
19、钱仲联云:「《楚辞·天问》:『遂古之初。』」
20、朱熹云:「方云:何逊诗:『窙豁下嵓呀。』窙,音哮,气上烝也。校本一用《西京赋》作『庨豁』,恐非。今按:一本作『庨豁』,注云:『开达貌。』《西京赋》李善无注,而《篇韵》以为宫殿貌。祝氏《音义》作『窙豁』,开达貌。潘岳《登虎牢赋》:『幽谷豁以窙寥。』今亦未详孰是?且从方氏作『窙』。」钱仲联云:「《说文》:『属刂,斫也。』《释名》:『属刂,诛也,主以诛锄根株也。』《庄子》:『吾处身也,若厥株拘。』陆德明《释文》:『厥,本或橛。李云:厥也。』《尔雅》郝懿行《义疏》:『橛是木。』《说文》:『株,木根也。』按:诗意谓开晓以大道,使其胸中豁然,病根毕拔也。」查慎行云:「此六句先生括前《送文畅序》中大意。」
21、钱仲联云:「《庄子》:『是黄帝之所听荧也。』陆德明《释文》:『荧,本亦作莹。向、司马云:听荧,疑惑也。』」
22、朱熹云:「『暍』,或作『渴』。」钱仲联云:「《说文》:『暍,伤暑也。』《淮南子·说林训》:『救暍而饮之寒。』公诗正用《淮南》。」
23、张鸿云:「韩之造句,其独到皆如此。」
24、洪兴祖《韩子年谱》:「《杏花》诗云:『二年流窜出岭外。』二年谓甲申、乙酉。《送文畅》诗云:『三年窜荒岭。』通癸未岁也。」
25、韩醇云:「此言其出为阳山令。」祝充云:「楚谓两木交阴之下曰樾。《淮南子》:『武王荫暍人于樾下。』」
26、朱熹云:「『异物』,或作『物异』,非是。」
27、朱熹云:「『怛』,或作『恒』。方云:『怛,惊也。』」方世举云:「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繁化殊育,诡质怪章。』束晢《近游赋》:『衣裳之制,名号诡异。设系襦以御冬,资汗衫以当暑。』按:《诗》:『中心怛兮。』《说文》:『怛,憯也。』《广韵》:『悲惨也。』《庄子》:『毋怛化』又有惊惧之意。《世说》:『庾亮大儿有雅垂之质,温太真尝隐幔怛之。』是则与此诗用字正同。又按:《隋书·地理志》:『长沙郡杂有夷蜒,其男子但著白布裈,更无巾袴。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 。桂阳、熙平皆同。』阳山隋时属熙平。则其巾袜之制,固宜有可骇者矣。与诗语合。」
28、朱熹云:「『共』,或作『与』。」方世举云:「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独郁悒而谁与语。』」
29、祝充云:「《礼记》:『不敢哕噫嚏咳。』」方世举云:「《说文》:『哕,气牾也。』」
30、孙汝听云:「元和元年六月,自江陵召还为国子博士。」
31、洪兴祖《韩子年谱》:「『照壁喜见蝎』,甚言北归之乐也。」祝充云:「《酉阳杂俎》:『江南旧无蝎。』杜诗:『每愁夜中自足蝎。』」何焯云:「曲曲衬出。」
32、朱熹云:「『亲识』,或作『识知』,『亲』或作『相』。」
33、方世举云:「《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注:『似凫青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又:『西方有比肩兽焉,与卭卭岠虚比,为卭卭岠虚啮甘草,即有难,卭卭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注:『《吕氏春秋》曰:『北方有兽,其名为蟨,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然则卭卭岠虚,亦宜鼠后而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须蟨食之。』」何焯云:「衬。」
34、方世举云:「《燕国策》:『齐王按戈而却曰:此一何庆吊相随之速也?』」何焯云:「无一顺笔。」
35、朱熹云:「『重惠』,或作『惠重』。方云:毋丘俭诗:『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担。』与此义同。」孙汝听云:「揭,举也。」
36、韩醇云:「谓宪宗初即位也。」
37、朱熹云:「『完』,或作『宽』。」文谠云:「《礼记》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羽戉)(许出切)狘(许月切),飞走之貌。□(羽戉)又义与獝同。」
38、文谠云:「此欲止畅北游收敛而冠巾也。潘安仁《西征赋》曰:『臧扎飘其高厉。』《尔雅》曰:『鷢似鹰,尾上白。』善捕鼠,一名扬乌。」《文选》潘岳《秋兴赋》:「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注:「戾,劲疾之貌。」《尔雅·释鸟》:「晨风,鹯。」郝懿行《义疏》谓鹯为隼之声转。何焯云:「转出北游。」
39、洪兴祖《韩子年谱》:「谓田季安。」陈景云云:「谓河东帅严绶也。唐以太原为北门,屡见于史。田季安时镇魏博,不当言北门。至宋都大梁,始以魏地为北门,如寇莱公镇魏,自言北门锁钥非准不可是也。洪说失之。又唐河东帅府兼统藩部,观公作《郑儋墓志》可见,故继以『威德压胡羯』之句。」沈钦韩云:「魏博非京师北门,又界内无胡羯。《权德舆集·马燧行状》:『皇帝以太原王业所起,国之北门。』唐以太原为北京,故称北门。《严绶传》:『贞元十七年,代郑儋为河东节度使。元和元年,蜀、夏平,加检校尚书右仆射。』盖文畅游代之五台,代在河东节度管内,仆射是严绶也。」
40、祝充云:「羯,胡种。」钱仲联云:「《韵会》:『羯,地名,上党武乡羯室,晋匈奴别部入居之,后因号为羯。』」
41、洪兴祖《韩子年谱》:「谓刘济。」王元启云:「公《送李端公序》称济为天子之宰。盖济以节度兼平章事,故此诗又称相公。」方世举云:「《书·尧典》:『宅朔方曰幽都。』」
42、方世举云:「《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明其等曰伐。』」
43、祝充云:「姝,美好也。《诗》:『彼姝者子。』」
44、文谠云:「此谓入侍宾飨,出从田猎也。《县斋》诗曰:『弓箭围狐兔,丝竹罗酒 。』《答张彻》诗曰:『觥秋纵兀兀,猎宴驰駉駉。』皆与此意同。」韩醇云:「李恢《秋月词》云:『边月破镜飞。』」何焯云:「丽句。」
45、孙汝听云:「箧中宝,谓送行诗。」
46、钱仲联云:「《说文》:『津,水渡也。』《方言》:『 谓之筏。』」,津筏喻畅达到目的之门径也。
47、韩醇云:「《论语》:『乘肥马,衣轻裘。』」
48、钱仲联云:「《史记·太史公自序》:『藜藿之羹。』《正义》:『藜似藿而表赤。』《齐民要术》:『《诗》义疏曰:蕨,山菜也。』」何焯《义门读书记》:「数语鄙甚,恐反为聪明识道者所笑也。」钱仲联云:「柳宗元《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云:『上人之往焉,将统合儒释,宣涤疑滞,然后蔑衣械之赠,委财施之会,不顾矣。』勉中亦含讽意。公诗特率直言之耳。」
49、何焯云:「完窜岭一段案。」
50、蒋抱玄云:「《战国策》:『乃谢病归相印,谓辞以疾也。』」祝充云:「垡与土发同,耕起土也。《国语》:『王耕一土发。』」
51、方世举云:「《诗·驷铁》:『载猃歇。』传:『田犬也。』《尔雅·释兽》:『长喙猃,短喙猲。』」
52、张相云:「还,犹云如其也。还相访,犹云如其相访也。」孙汝听云:「河北归时。」何焯云:「与『晨有僧来谒』、『而能勤来过』一处应。」
53、方世举云:《北山经》:『景山,……其上多草、薯芋。』注:『根似羊蹄,可食。』《尔雅翼》:『薯芋味甘温。唐代宗讳豫,故呼薯药。今人呼为山药,一名山芋。秦、楚名玉延,郑、越名土薯。人多掘食之以充粮。』」
诗词赏析
公元八百零三年(唐德宗贞元十九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就曾作《送文畅序》赠与文畅和尚。而在同年,韩愈因事被贬为阳山令,至公元公元八零六(唐宪宗元和元年),韩愈移职江陵法曹,不日又返回长安任国子博士,期间文畅和尚与韩愈交游甚密。不久,文畅和尚起程北游,行前向韩愈辞别,韩愈即作此诗以赠。本诗可分三段,首段写四门博士时与文畅和尚的交游,中段写贬阳山令至归京时期和文畅和尚的交游,末段写韩愈对文畅和尚北游的挽留之情。
名家点评
朱彝尊曰:「一味逞粗硬,然气力亦足驱使。」
李光地《榕村诗选》曰:「先叙文畅求言,而当日作序极陈古义以破其惑,即今集中《送文畅序》是也。中言被贬阳山,自幸还见亲识,而僧之往来尤密。后乃劝其逃墨来归,以诗文为缘,足以自致,且与为异日相从之约。」
俞玚曰:「公诸长篇用险韵,都不傍借,正所谓因难见巧,不独《赠张十八》一首也,但江字韵为尤窄耳。」
王懋竑曰:「《送文畅》用月韵,暍、樾、哕、狘今韵缺,皆见《广韵》。」
何焯《义门读书记》曰:「未免以好用险韵,减其自然之美。」
《唐宋诗醇》曰:「就北道主人作歆动语,纯是声色贷利事。昌黎胸次何等,乃作此腐鼠之吓耶?缘其恶异学甚于鄙俗情也。」
程学恂曰:「诸赠僧诗,于澄观取其经营之才,于惠师取其好游,于灵师取其能文,于文畅取其多得搢绅先生歌咏,皆非以僧取之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