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孚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州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与丹巴县,西同新龙县,南和康定市、雅江县相连,北与炉霍县及阿坝州的金川县、壤塘县接壤相邻。幅员面积705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道孚县辖7个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鲜水镇解放北街20号。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常住人口52000人,城镇化率24.03%。
历史沿革
早在公元前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时期,羌人西迁,子孙众多,史称西羌或西南夷。
汉武帝时,置沈黎郡,以鲜水为关缴,道孚史称为牦牛檄外地。
隋,为附国地。
唐,属吐蕃。
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册封境内十土百户。雍正七年(1729年),境内由明正、丹东、麻书、孔撒四土司分治。宣统三年(1911年),建制道坞设治局。
民国元年(1912年),建制道坞县,翌年更名道孚县。“孚”意为“信任”,表现当局对该地和平安定,以及长官能够治理好百姓的信任和希望。道孚县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二十年(1935年),设西康宣慰使公署驻道孚。1936年,红军长征经道孚,成立道孚县博巴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
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州。
1978年,撤销乾宁县,所辖协德、扎坝2区划归道孚县。
1981年5月15日,恢复道孚县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3年,撤区建镇并乡时,设4个片区工作委员会,机构职能为县政府派出机构,建鲜水、八美两镇,合并上、下甲斯孔乡,乡镇由县直属管理。
1999年12月,增设尼措片区工作委员会,至此全县设尼措、八美、瓦日、扎坝、玉科5个片区,机构职能为管理辖区各乡镇。
2016年,改设甲宗乡为甲宗镇,亚卓乡为亚卓镇。
2020年,撤销甲宗镇、维它乡,设立玉科镇。撤销红顶乡,将红顶乡红顶村、地入村所属区域划归亚卓镇,以亚卓镇、原红顶乡红顶村、地入村所属区域为亚卓镇行政区域。撤销仲尼乡,设立仲尼镇。撤销格西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鲜水镇,将麻孜乡吾斯尼村、依格村、吾卡村所辖区域划归鲜水镇。撤销协德乡,设立泰宁镇。撤销瓦日乡,设立瓦日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道孚县辖7个镇、12个乡:
鲜水镇、
八美镇、
亚卓镇、
玉科镇、
仲尼镇、
泰宁镇、
瓦日镇、
麻孜乡、
孔色乡、
各卡乡、
扎拖乡、
下拖乡、
木茹乡、
甲斯孔乡、
七美乡、
银恩乡、
龙灯乡、
色卡乡、
沙冲乡。县人民政府驻鲜水镇解放北街20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道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0°32′~101°44′,北纬32°21′~30°32′。地处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鲜水河断裂带,东邻康定市,东北与丹巴县相接,北与阿坝州金川县连界,西与炉霍县接壤,南与雅江县为邻,西南与新龙县毗连。全县东西116.24千米,南北长132.44千米,幅员面积70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道孚县境内地形复杂,峰峦起伏,东北高,东南略低,东西宽116.24千米,南北长132.44千米。大雪山以东北延伸入境与横亘山的支脉白日山相连,成为道孚县境内的主要分水岭。境内有名称的山、峰、垭共107处,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2670米,平均海拔3245米。
气候
道孚县属寒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按地形大致分为东部八美山原宽谷区;西南部尼措、瓦日山原河谷区;南部扎坝高山峡谷区;北部玉科为高原高山区。年平均气温为8.3℃,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14.3℃,年最高气温为29.9℃,年平均降水量为633.6毫米,日照2000小时以上,历年平均无霜期219天左右,昼夜温差大。其特点是春夏不分明,冬长夏短,寒冷干燥。
水文
道孚县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多达541条,西部雅砻江流域支流在两河口注入雅砻江,东北部大渡河流域支流分别经金川、丹巴汇入大渡河。雅砻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鲜水河、庆大河、茶垭河等427条,流域面积为5094.5155平方千米。大渡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玉曲河、却瓦鲁科、五重柯、干尔隆、沙冲河等114条,流域面积2452.2661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道孚县境内有耕地12.08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98亩;有天然草地62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567.75万亩;有林地440万亩。
水资源
道孚县水域总流量为41.4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61.39万千瓦,可开发量142万千瓦,已开发2万千瓦。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
道孚县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植被完整,生态环境原始,植物区系复杂。森林植被主要有5科10属20种,有冷杉、铁杉、云杉、柏木、桦木以及红杉原始森林;草种植被主要有56科158属321种。中藏药资源丰富,又川贝母、大黄、羌活、虫草等中藏药材。
动物资源
道孚县境内有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有9种,如雪豹、金钱豹、白唇鹿、藏羚等;二级保护动物有26种,其他野生动物有40种。
矿产资源
道孚县矿产种类多、贮量大、品位高。有八美农戈山多金属大型矿床,含铅锌矿、银铜矿;玉科根生沟钨矿床;各卡乡小型磁铁矿;扎坝区容须卡中型锂辉;仲尼乡的锂辉和铍矿床;扎拖乡的中型水晶矿床,贵重金属的黄金矿在各区乡均有藏量较大的矿点。菜子坡是187.1万吨藏量的小型富铁矿。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道孚县常住人口为53378人。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公安户籍户数为14417户,55450人,其中:城镇人口12337人。全县常住人口52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500人,城镇化率24.03%;2023年全县人口出生率(公安)11.9‰,死亡率4.94‰,人口自然增长率6.96‰。
民族构成
道孚县是以藏族为主、汉族为次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其他少数民族包括:回族、彝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土族、仡佬族、布依族、壮族、满族、土家族、纳西族等。
经济
综述
2022年,道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亿元,增长1%。三次产业结构为19.4:0.9:69.7。
2023年,道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亿元,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3.5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1.60亿元,同比增1.7%;第三产业(服务业)10.85亿元,增长5.3%。完成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1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亿元,同比增长9.5%。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2.13万元,增长21.3%;三次产业结构为22.2:10:67.8。
2023年,道孚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13亿元,同比增21.3%,税收性收入17861万元,增21.9%。
第一产业
2023年,道孚县新认证有机农产品8个。完成农作物播面10万亩。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4400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037亩;蔬菜播种面积10204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4408吨,油料作物产量2603吨。蔬菜产量18403吨。年末各类牲畜出栏35100头(只);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23230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612吨,全年奶产量6478吨。
第二产业
2023年,道孚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0240万元,增长10.4%;其中砂石行业3765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9.7%;电力行业3404万元,占总增加值的35.9%;其他行业2311万元,占总增加值的24.4%。
第三产业
2023年,道孚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47万元,同比下降9.5%。
2023年,道孚县实现接待游客17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亿元。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固定电话用户6900余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41396户。全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2560户。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24.2亿元,同比增9.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1亿元,增23.6%;各项贷款余额11.09亿元,增19.3%。
交通运输
综述
道孚县是通往西藏、青海的必经之路,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国道G317线、省道S303线贯穿全线,离康定机场150千米、康定220千米、成都580千米,是甘孜州进入北部7县的门户。
2023年,道孚县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5864万吨千米。
公路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8千米。县域内有国道G317线、G350线(疙瘩梁子至孔色路段)、G248线(橡皮山至八美路段),省道S303线、S220线(县城至银恩路段)。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8月,道孚县开通农村客运车辆12台,覆盖57个建制村;开通公交客运车辆10台,覆盖城区及周边乡镇36个建制村;开通预约相应式车辆29台,覆盖65个建制村。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共有幼儿园29所,在校幼儿2155人;小学13所,在校小学生5144人,小学专任教师298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普通中学2所,在校初中学生2377人,初中专任教师175人;普通高中一个,在校高中生337人,高中专任教师21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图书8千余册。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2527余户。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有1所能容纳8000千余人的体育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道孚县有医院、卫生院24个,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站1个。各类稳卫生机构床位数282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14人,其中:医生89人。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5月,道孚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八美墨石公园景区、木雅噶达旅游景区、亚拉雪山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沟尔普麦粒神山旅游景区、龙灯格萨尔草原旅游景区、玉科草原旅游景区、康巴高原植物园、各卡杜鹃花海景区、道坞湿地公园景区)。
主要景点
八美墨石公园景区,位于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与卡玛村交界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处于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内,是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甘孜州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康北民俗文化旅游线的起点。墨石公园的主体是糜棱岩,因康定道孚炉霍一带是属于鲜水河断裂带,断裂带中的岩石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后形成了石林的主体糜棱岩,这种岩石较为软弱又含钙质,其所含的结晶水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颜色,甚至在一天之中也是呈多种颜色。已建成游客中心、地质博物馆、地质广场、地质科普观光区、休闲廊道等主要景点。
木雅噶达旅游景区,位于道孚县协德乡境内,海拔3600米,占地4.5平方千米,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由惠远寺、甲洼绒群、老陕街、协德赛马场、噶达古城和酥油泉组成,其中惠远寺为康巴建筑艺术精品,现收藏有各种贵重文物多件。每年七月,协德草原都会有一场盛大的赛马话动。景区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原生态高原风光著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红军长征过此建泰宁博巴政府,为中共泰宁分县委所在地;十一世达赖喇嘛噶珠加措也出生于此。
亚拉雪山景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雪山主峰海拔5820米,终年白雪覆盖、冰川漫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川西环线上的王冠”,景区以亚拉雪山为核心,是集观光、山地休闲、极高山体验、康巴文化体验、茶马古道穿越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南北长约43千米,规划面积251平方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道孚昔称“道坞”,藏语译意为“马驹”。相传县城所在的地形神似马驹,故名。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木雅贡嘎山下,一大一小两匹野马在肥沃的绿草地上安详的吃草,一天神狩猎者见之,发箭射击,大马中箭而亡,马驹惊恐而逃,逃至水草丰茂的道孚安居下来,繁衍出无数风流传说,道孚这个地名便据此而来。
藏民居艺术
道孚民居俗称“崩科”,在藏语里,“崩科”就是“木头架起来的房子”。道孚民居呈现在视野中的是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以石、木、泥为主要建筑材料,房屋主体为严密的木质架构,抗震防湿效果显著。民居外部均是白色的屋顶和主墙,在木结构处涂上棕色颜料,其间配以红色、蓝色图案,显得端庄典雅。民居内部的装饰往往花费一两年才能完成,由多位画师、木雕艺人、雕塑艺人精心设计、精雕细镂,堪称道孚藏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博物馆。每年十一月,道孚人民都要去山上采来特制的红色和白色的泥巴,为民居除尘、粉刷、上清漆,使得道孚民居总是鲜亮夺目、历久弥新。道孚民居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奇绝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是集绘画、雕塑、雕刻、建筑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道孚也因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藏民居艺术之都”。
民俗风情
扎坝“走婚大峡谷”,处于横断山脉“母系文化”地带,该地区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地势高峻,山岭连绵,峡谷深幽,特殊的地理环境促成扎坝长期与世隔绝,也正由于这种封闲,使扎坝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得以保留至今。关于扎坝的历史,以及扎坝人的由来,整个人类文化学界尚未找到充分的文字资料和考古证明,对于扎坝族群的源流,以前主要有“西夏遗民”说和“笮人”说两种观点。因为贫穷而闭塞的峡谷地区,由于耕地面积少,一个家庭就不能无限地分裂。通过走婚而不正式结婚的方式,可以杜绝家里财产的外流,走婚现象除了与环境贫穷有关外,还与这个地区尊敬母亲,保留了一部分母系氏族传统有关。扎坝人至今延续着母系氏族“男不婚、女不嫁”的习俗,有自己的语言、建筑、饮食、服饰别具特色,人文风俗古老而纯真,自然风景雄奇壮美,被文化人类学家称为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红色文化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28日,红四方面军进入道孚,广大道孚人民为支援红军北上抗日,在自身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仍然竭尽所能支援红军,有的当翻译,有的做向导,有的捐酥油、糌粑、青稞、毛皮等生活物资。红军在道孚期间,道孚人民支援红军粮食140余万斤,其他生活物资难以计数。不少有志青年投入革命洪流,抛头颅、洒热血,为解放事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地方特产
道孚大葱基地在道孚县麻孜乡沟尔普村,大葱是绿体通过春化阶段的植树,在低于7℃的温度下,经7至10天便可通过春化阶段,因道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使得大葱光合作用充分,有效物质积累高。道孚大葱具有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用于痢疾、腹疼痛、关节炎、便秘等病症。2014年12月,道孚大葱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羊肚菌,味甘寒,无毒,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最适宜中老年人、阳痿、性功能减退、性欲冷淡的人、妇女、脑力工作者食用。《中华本草》载:羊肚菌消食和胃,化痰理气。主治消化不良,痰多咳嗽。还可以防癌抗癌、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花馍馍,是一种“藏式月饼”,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中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并模印图案的薄饼。一般“花馍馍”的厚度约一指厚,直径为13厘米左右。制作“花馍馍”时,一定要用新打出的本地面粉(用新面意为喜庆丰收)并不加发酵的老面(主要防止馍馍以及馍馍上的图案变形),只加少许苏打以水揉面即可。心子是由藏族特有的食品酥油、糌粑、奶渣等拌上红糖或白糖而成。先将揉好的面粉揉成巴掌大的面坨,把调好的心子包在面坨内,然后压平,尽量使它变成圆形,并在“花馍馍”的最中心粘一小片青绿的萝卜叶,然后用雕有各种图案的印板印上图案。
荣誉称号
2021年5月,道孚县被评为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