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岩记

明代文学家张明弼的散文

《避风岩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明弼创作的一篇游记。文章主体部分先写粤帷事毕、拜谒大吏的奔波厌倦,铺陈官场的腐风恶习;继写回程中避风高岩下,叙写断岩崩峦、狂飙恶浪的险象危情。作者将险象环生的自然山水与污浊黑暗的官场风气逐项对比议论,抒发自己胸中那股与其在官场伏跽拜谒、忍气吞声,不如在避风岩下经受崩岩裂石、狂飙恶浪的“浩浩之气”。从而也由此揭示出“避风岩”所避乃“自然之风”和“官场之风”的双重含义。文章逻辑严密,联想自然,气势奔涌,纵横挥洒,前呼后应。

作品原文
避风岩记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1,或曰与砚坑相近2,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
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3,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4。既竣事,则遍谒粤之大吏。大吏者,非三鸣鼓吹不启户5,非启户则令长不敢入6。余东驰西骛7,左诇右需8,目厌于阍驺卤簿绛旗朱帽之状9,耳厌于笳鼓引赞殿喝之声10,手足筋骨疲于伏谒拜跽以头抢地之事11。眩瞀车上12,至不择店肆而解衣卧之13。凡六日而毕,则又买舟过肇14,谒制府15。制府官厌贵16,礼愈绝17,控拜数四18,颔之而已19。见毕即登舟,将返杨山。
九月朏20,宿三十里外。力引数步21,偶得一岩。江回峰抱,风力稍损22,乃息焉。及旦而视之,则断崖千尺,上侈下弇23,状如檐牙24;仰而睨之25,若层衡之列烟上26,崩峦倾返27,颓石矗突28,时有欲落之势,栗乎不可以久留焉。狂飙不息,竟日居其下。胥仆相扶29,上舟一步,得坐于石隙草际。听怒涛声,若奔车败马30;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31,又若千百素鳞争跃上岸32。石崖磔磔33,不沾土壤,而紫茎缠带34,青芜数尺35,一偃一立,若青狮奋迅而不得去;又若怒毛之兽,风过毛竖,不能自休。
身往江坳,目力相界36,不能数里,而阴氛交作37,如处黑帷。从者皆惨容而相告曰:“日复夕矣,将奈何?”余笑而语之曰:“第安之38,第安之。吾视夫复嶂重峦、缭青纬碧39,犹胜于院署之严丽也40;吾视夫复崩崖倾石、怒涛沸波,犹胜于贵人之颐颊心腑也;吾视夫青芜紫茎、怀烟孕露,犹胜于大吏之绛骑彤驺也;吾视夫谷响山啸、激壑鸣川,犹胜于高衙之呵殿赞唱也;吾视夫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视重泉,犹胜于拳跽伏谒于尊宦之阶下也41。天或者见吾出则伛偻、入则簿书,已积两载矣42,无以抒吾胸中之浩浩者,故令风涛阻滞,使此孤岩以恣吾数刻之探讨乎43?或兹岩壁立路绝,猿徒鼯党44,犹难托寄,若非习金丹火龙之术,腾空蹑虚45,不能一到。虽处大江之中,飞帆如织,而终无一人肯一泊其下,以发其奇气而著其姓字;天亦哀山灵之寂寞,伤水伯之孤清,故特牵柅余舟46,与彼结一日之缘耶?余年少有志,养二龙于水壑47,调一鹤于中峰,与羽服思玄之徒48,上烟驾49,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如聚米萦带50;而心为时夺,至堕俗网51,往返数千里,徒以充厮养之役52,有才无时,甘于下人。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犹恐谆芒、卢敖诸君诋余以井甃之识53,而又何事愁苦于兹岩之下乎?”从者皆笑,余乃纳以兹名。
岩顶有一石,望之如立人,或曰飞来之塔顶也;或曰当是好奇者跻是崖之巅54,如昌黎不得下55,乃化而为石云。岩侧有二崩石,一大一小,仅可束两缆。小吏程缨曰:“当黑夜暴风中,舟人安能择此?神引维以奉明府耳56。”语皆不可信,并记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避风岩在端州北面三十里左右的地方,有人说它与砚坑距离较近,自古以来不曾有过这个地名,我由于在它的下面避风,所以就赠给它这个名字。
我为什么会在那下面避风呢?崇祯己卯年的八月,我出官差到广东官府办事。二十五日把所有的事办完之后,就一个一个地去拜辞广东的一些地方长官。这些大官们,不击三遍鼓、吹三遍唢呐是不开大门的;不打开大门,县令等下级官吏就不敢进去。我东奔西跑,左打听右等待,眼睛看厌了那些衙门差役守卫和仪仗队的红旗红帽,耳朵听厌了那些笳鼓赞唱和公堂吆喝之声,手脚筋骨也疲于那些匍匐进谒、跪拜叩头的事情。整天头晕目眩地坐在车上奔走, 以至于不能找个旅店,好好睡一觉。一共花了六天时间总算是结束了,就又去租了一条船到肇庆府,去拜辞总督大人。总督的地位极为显贵,根本不按官场礼节对待下属,我向他再三叩拜,他只微微点头而已。拜见过总督以后,我立即上船,准备返回杨山去。
九月初三,我们在离府城三十里处的地方过夜,我们迎着大风奋力赶了一程路,偶然遇见一座山岩。这里江水回旋,山峰环抱,风力稍微减弱了一些,我们就把船停在这里休息。到了第二天清早起来一看,只见陡峻的山崖高耸千尺,上头宽阔下面狭窄,形状如同屋檐伸出的一角。抬头往上斜看,就像一层层的屋宇排列在云烟之中,崩裂的山崖前倾后斜,坍塌的岩石矗立突起,好像随时都会坠落下来的样子,使人心里害怕而不敢在这里久留。巨大的风暴一直没有停息,只好整天呆在这山崖下面。仆役搀扶着我,下船登上了岸,来到一处岩石空隙里的草丛中坐下。只听得江上狂怒的波涛声,就像是败下阵来的车马狂奔乱跑。看那江里翻腾的波涛,好像一群群白鹅张开翅膀在江心扑腾。还有那山脚下飞溅的浪花,又像是千百条白鱼争抢着跳上岸来。岸边的石崖奇形怪状,上面一点儿泥土都没有。而紫色的藤蔓缠绕着岩石,岩石缝里生长着几尺高的青草。许多岩石有的躺倒、有的站立,好像青色的狮子奋起迅跑但又不能离开地面,又像是鬃毛张开的猛兽,大风吹得鬃毛直竖,而自己不能停止。
由于我身居江边低洼的地方,眼力不能达到几里之远,而且阴风雾气一齐袭来,就如同处在黑色的帷幕里边。随从的人个个脸色凄惨地对我说:“太阳又快要下山了,我们将怎么办才好?”我笑着对他们说:“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看这里的重峦叠嶂,缭青绕碧,胜过了那府院官署的森严华丽啊!我看这里的崩崖倾石,怒涛惊波,胜过了那些显贵们的面容和腑脏啊!我看这里的青草紫藤,含烟带露,胜过了那些大官们红衣红马的仪仗卫队啊。我看这里的谷响山啸,壑激川鸣,胜过了那高大衙门里的吆喝赞唱啊!我看我们坐卧在草石之上,仰观飞云,俯看深泉,胜过了匍匐跪拜在尊贵大官台阶之下啊!也许是上天看到我出门就折腰屈膝事人,进门就埋头簿册书牍,已经整整有两年了,没有机会抒发我博大刚正的胸怀,所以叫大风大浪把我阻滞在这里,让这座孤岩来满足我纵情探幽寻胜的心意吧!或许是因为这座孤岩立于无路之处,连猿猴鼯鼠都难以在此藏身,如果不是熟习金丹火龙之术的人会腾空踏云,就不能来到这里。因此,它尽管处在大江之滨,江中船只往来如织,却终究没有一个人肯在岩下停泊,从而发现它雄奇的气象,给它起一个名字。上天也哀怜山神的寂寞,伤痛水神的孤凄,所以特意牵引着我坐的船,让我同它结下一天的缘分吧!我年轻时有过这样的志愿,要在水潭里饲养两条龙,在深山中看护一只仙鹤,同身穿羽服、思考玄理的人一道,驾起祥云,登上月宫,下望人间的四海三山,犹如聚积的米堆和萦紫绕的带子。然而,我美好的心愿却被时事所逼夺,以至于堕入庸俗的尘网,往返奔波几千里,徒然充当那为别人服役的差事,纵有才能而不逢时,甘心做地位低下的人。今天见到这里的江水山岩,犹如见到了好朋友,唯恐谆芒、卢敖这些仙人,嘲笑我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浅,而又何必在这座山岩之下愁苦不堪呢?”随从的人听了我这番话都笑了起来,我于是就给这座孤岩起了避风岩这个名字。
山岩顶上有一块巨石,看上去像是一个人站在那儿。有人说它是飞来的一个宝塔顶;有人说可能是有个好奇的人,登上这座山崖的顶巅,就像韩愈登上华山绝顶而不能下来,于是就化成了这块石头。山岩的旁边有两块崩塌下来的岩石,一大一小,刚好能拴住两条船缆。随从的差役程缨说:“在昨天晚上的暴风中,船夫怎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停船靠岸呢?这完全是神灵的指引来保佑您啊!”他们说的这些话虽然都不可相信,我还是一并把它记述下来。
创作背景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明弼到广东出了一次官差,他临别必须“遍谒粤之大吏”并特地去肇庆叩见制府,干事情花了二十五天,而临别去官府打点却费去六七天时间。九月初三夜,作者在乘船返回杨山的途中,遇见大风,一行人便将船停靠在一座山岩下躲避。第二天清晨,作者见到这座山岩的奇貌,遂发感叹,写下这篇游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避风岩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但文章的重点并不在记游,而是借记游写感想,发议论,可以说是游记的一种特殊样式。作为一篇游记,此文详细介绍了作者的行踪,极有层次地描写了游程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的感想体会。一开头,作者叙述避风岩的地处和避风岩名称的来历,其次写作者拜谒粤之大吏与肇庆制府时的见闻和自己的心情,再写避风岩的奇险以及自己的感想、阐明自己的心志,最后补写避风岩顶一石、岩侧二崩石的传说。作者根据自己敏锐的观察和亲身的体会,用精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将官场的丑恶污浊以及一般人容易忽视或遗忘的避风岩的自然景色,神形毕肖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但作者意不止此,他不是纯客观地叙述和描写,而是在叙官场之状、绘奇岩之景的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巧妙地编织于其中,把记游与说理契合无间地结合在一起。
文章一开始便以“避风”点出题旨中心,而以“自然之风”与“官场之风”作为全篇主轴,形成对称的结构框架。第二段高度概括达官贵人摆威作势的官场丑态与第三段淋漓尽致地描绘避风岩的奇险之景,两两相对,都是为第四段的议论作铺垫。第四段是文章的重点,在前两段铺垫的基础上,作者以自然景物与官场景物的相似、相近之处为纽带,把双方关联起来一一加以对比:“复嶂重峦,缭青纬碧”,胜过“院署之严丽”;“崩崖倾石,怒涛沸波”,胜过“贵人之颐颊心腑”;“青芜紫茎,怀烟孕露”,胜过“大吏之绛骑彤驺”;“谷响山啸,激壑鸣川”,胜过“高衙之呵殿赞唱”;“藉草坐石,仰瞩云气,俯观重泉”,胜过“拳跽伏谒于尊官之阶下”。总之,无论避风岩多么险恶,令从者“惨容”、恐惧,在作者看来,也比官场的污浊气象要好得多。这是因为作者早有超尘出世的心志,只是由于“有才无时”才“甘于下人”,误入官场,他厌于官场的逢迎,“今日见此水石,若见好友”,如羁鸟返林,池鱼归渊,身心俱畅。行文至此,“避风”题旨与作者清高自洁的胸怀得到全面的展现。
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与议论融为一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善于变换笔法来叙事写景,灵活多样的笔触,使文章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文章第三段描绘避风岩的景象上。在具体描写中,既有对断崖、颓石的细致状写,也有对怒涛、沸波的精心刻画;既写仰视所见,也写俯瞰之景;既有声又有色,而在“望沸波,若一群白鹅鼓翼江心,及跳沫山足,又若千百素鳞争跃上岸”,一句中声色并呈,难分彼此;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烘托。“栗乎不可以久留焉”,以奇险之山势给作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来烘托避风岩的势危境险;“从者皆惨容而相告”一处,也是同样的笔法。正是由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笔法来叙事写景,才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气势和艺术魅力。
名家点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松源《历代山水小品》:作者所写的避风岩,并不是为世人所重的名胜,它本是一块连名称都没有的岩石,只是作者在它下面避过风,才赠给了它这个名称。但是,作者在记述中,不仅用抒情统领写景,借写景引发议论,而且把自然山水之美与官场应酬之丑紧密地加以对照,使勾画出的避风岩形象,充分展现其奇兀和高洁的风貌,同时赋予了耐人回味的哲理性。
作者简介
张明弼(1584年—1653年),字公亮,明代金坛(今属江苏)人。早年师从曹大章,古文诗赋名重一时。与冒襄等五人义结金兰,为复社重要成员。天启六年(1626年),因作《獝狂国记》,隐指魏忠贤,几乎获祸。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曾任杨山(今广东阳山)、揭阳县令,政绩卓著。秩满被谗,谪为浙江按察司照磨。群议不平,始调台州推官。后擢户部陕西司主事,愤马士英、阮大铖当国,坚辞不赴。著有《兔角诠》《萤芝集》等。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