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占军,男,汉族,1968年1月出生,山东文登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
工作经历
1987年9月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4年7月至2008年4月在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工作,先后被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期间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4月在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
2013年12月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2014年6月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
2015年1月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
2018年6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
2021年7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助理。
2022年1月兼任青岛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
2023年3月兼任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
社会兼职
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咨询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山东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国际幸福指数研究组成员,《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人力资源评价、社会调查与测量研究。是国内领导干部公选和公务员考录面试方面的知名专家。
出版图书
主要开设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评价原理与技术、社会统计学、
社会心理学主持科研课题
· 中国基本公共服务
供给侧改革与获得感提升研究(20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2位)。
· 中国公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研究(201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 当今中国城市居民
主观幸福感研究(20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 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走势分析与政策选择(2010),国际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基地重点项目。
· 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研究(2009),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基地重点项目。
· 公务员报考资格设置和审查问题与对策研究(2012),
国家公务员局委托项目。
· 国家公务员考录质量研究(2009),山东省软科学项目。
· 党政领导干部公选中的能力素质测评研究(2003),山东省软科学项目。
· 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研究(2007),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 山东省城市居民
主观幸福感研究(2001),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 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心态研究(1998),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 山东省城市居民信心指数研究(2002),山东省委委托项目。
重要著作、译著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邢占军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
·《与领导干部谈心理健康》,邢占军、曲夏夏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
·《中国幸福指数报告2006-2010》,邢占军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错不在我》,【美】塔夫里斯、阿伦森著,邢占军等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邢占军、衣芳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
·《谁会认错》,【美】塔夫里斯、阿伦森著,邢占军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研究报告》,邢占军、刘相等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
·《社会性动物》,【美】阿伦森著,邢占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邢占军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乌托邦》,【英】莫尔著,邢占军译,外文出版社1998年。
发表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第2作者),《
中国特殊教育》2017年第9期,第9-14页。
·《获得感:供需视域下共享发展的新标杆》,《理论学刊》2017年第5期,第107-112页。
·《岗位、职级与商业银行青年员工的幸福指数》(第2作者),《
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第9期,第70-77页。
·《幸福指数输出型指标体系探索性建构:基于文献研究及质性访谈》(第2作者),《
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第82-89页。
·《社区类型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探析:以整体网核心边缘论为分析视角》,《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第109-114页。
·《社区自生型非营利组织:整合三种养老方式的可行途径》(第2作者),《河北学刊》2016年第1期,第198-202页。
·《老年人社区社会网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整体网视角》(第2作者),《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3期,第115-120页。
·《监狱警察胜任特征模型建构》(第2作者),《政法论丛》2015年第1期,第154-160页。
·《面试考官评价的有效性探'讨》(第2作者),《东岳论丛》2015年第3期,第21-24页。
·《基于输出型指标的我国公民幸福指数评价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第37-44页。
·《社区空间布局对老年人社区关系网络的影响机制研究》(第2作者),《
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11期,第87-93页。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活质量提升:发展的视角》(第2作者),《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77-81页。
· Personal wellbeing index from Five Capital Cities in Chinese mainland,In Michalos AC(Ed.).Encyclopedia of Quality of Life and Well-Being Research.Springer, Dordrecht, Netherlands: Springer, 2014:4755-4759.
·《对我国居民政治生活质量评价的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第143-150页。
·《我国公务员考录面试的新探索及其思考》,《理论学刊》2014年第10期,第48-51页。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13: 117(3):743-756.
·《民主与生活质量的提升》(第2作者),《
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第19-25页。
·《公务员考录资格审查的梳理与思考》,《行政论坛》2013年第4期,第49-52页。
·《不丹国民幸福总值测算与启示》,《东岳论丛》2013年第6期,第64-70页。
· Research on constructing composite index of objective well-being from China mainland.Statistics in Transition,2012,13(2):419-438.
·《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6期,第878-881页。
·《幸福社会:追求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理论探讨》2012年第12期,第25-29页。
·《焦虑之下的幸福指数》,《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第13-15页。
·《从宏观角度探讨生活质量》,《应用伦理评论》(中国台湾)2012年第52期,第55-81页。
·《社区化建设中的农民生活质量研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求索》2011年第4期,第72-74页。
·《生活质量视角下的社会凝聚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0-124页。
·《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196-246页。
·《以公共政策为导向的加拿大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第30-35页。
·《结构化面试质量评估研究的现状与思考》,《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第90-93页。
·《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工作环境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初步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89-117页。
·《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工作环境的初步研究》,《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第150-152页。
· Development of the revised 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izens,Statistics in Transition,2009,10(2):301-316.
·《对党政领导干部考选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2期,第14-15页。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中国人才》2009年第3期,第21-23页。
·《人格测评与企管人员工作绩效的预测效度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第111-114页。
·《基于六省会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第1484-1488页。
·《幸福指数与社会决策》,《
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5期,第23-25页。
· An initial research on assessment of Chinese citizens' subjective well-being.Asian Social Science, 2007,(1):73-85.
·《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
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第83-97页。
·《国民幸福:执政理念与评价指标》,《新华文摘》2007年第18期。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9-14页。
·《城乡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比较研究初探》,《社会》2006年第1期,第130-141页。
·《幸福指数的政策意义》,《理论动态》2006年第1705期;《红旗文稿》2006年第12期全文转发,第11-13页。
·《科学对待幸福指数》,《人民日报》2006年5月26日第15版(理论版)。
·《山东省城市居民幸福指数报告》,《社会科学报》2006年7月27日第2版。
·《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数据》2006年第8期,第10-12页。
·《心理体验与幸福指数》,《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
·《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作者),《
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幸福指数量表在我国内地城市居民中的试用研究》(第2作者),《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第5期。
·《沿海某省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纵向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大学生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初步研究》,《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6期。
·《对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的反思》,《本土心理学研究》(中国台湾)2005年第24期。
·《谈谈幸福指数》,《光明日报(理论版)》2005年12月6日。
·《西方哲学史上的两种主要幸福观与当代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探讨》2004年第1期。
·《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应用》,《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5期。
·《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新东方》2004年11期。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的编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第5期。
·《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在城市老年群体中的应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第10期。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幸福的实证研究》,《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几种常用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城市居民中的应用》,《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5期。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中国香港)2002年第23期。
·《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满意感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
·《国有企业职工对改革的态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2期。
·《世纪之交的社会心理学走向》,《
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2期
·《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责任感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0年第2期。
·《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需要研究》(第2作者),《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1期。
·《国外有关非智力因素的实证研究》,《心理学探新》1999年第3期。
·《费尔巴哈人学思想探析》,《理论探讨》1999年第4期。
·《有效领导的心理学依据》,《理论学刊》1999年第6期。
·《自我的丧失与复归》,《理论学刊》1998年第6期。
·《领导素质刍议》,《理论学刊》1996年第1期。
·《艾米斯的课堂成就目标理论》,《
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