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

福建省南平市代管县级市

邵武市,素有“铁城”之称,福建省辖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55'~27°35',东经117°2'~117°52'之间,总面积2836.7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邵武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市人民政府驻昭阳街道新建路8号。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常住人口为26.8万人,城镇化率为81.6%。

历史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吴主孙休罢都尉,置建安郡,立昭武镇,后升为昭武县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惠帝司马衷为避其祖司马昭讳,改名邵武县。其时建安郡属江州管辖。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又改邵武县为昭阳县(一作武阳)。
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又改邵武县,仍属建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全国郡、县俱废,邵武改属泉州(即今福州)。开皇十二年(592年),恢复邵武县,并将绥城县(今泰宁县)并入邵武。其时,邵武县属抚州。大业元年(605年),抚州改为临川郡,邵武属临川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绥城从邵武分出,复立为县,邵武属建州。贞观元年(627年),建州归江南道管辖。
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邵武县为昭武县。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昭武县为邵武县。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邵武设军,县为军治,军属福建路辖。同年划邵武财演镇为光泽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县为路治,路属福建道管辖。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邵武路为邵武府,县为府治,府属福建布政使司管辖。
清,隶属关系不变。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属福建省建安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后直属福建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邵武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划分为8个专区2个市。邵武县属第二专区(专员公署驻南平),邵武县属南平专区。
1968年,成立邵武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邵武县撤县设省辖县级邵武市,改称邵武市人民政府,现属南平市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0年,邵武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3个乡,共19个乡(镇)、街道,即:昭阳、通泰、水北、晒口街道办事处,拿口、和平镇,城郊、水北、屯上、沿山、大竹、吴家塘、卫闽、洪墩、张厝、大埠岗、肖家坊、桂林、金坑乡。
1992年7月,撤销水北、大埠岗2个乡建制,分别设立水北镇、大埠岗镇,其辖区和政府驻地不变。同年11月,撤销洪墩、沿山2个乡建制,分别设立洪墩镇、沿山镇,其辖区和政府驻地不变。
1994年11月,撤销城郊乡建制,设立城郊镇,其辖区和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屯上乡,设立下沙镇,以原屯上乡行政区域为下沙镇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下沙。
1996年3月,撤销卫闽、肖家坊2个乡建制,分别设立卫闽镇、肖家坊镇,其辖区和政府驻地不变。
2000年6月,撤销大竹乡,设立大竹镇,其辖区和政府驻地不变。同年7月,吴家塘农场改制,设立吴家塘镇,以吴家塘乡及吴家塘农场区域为吴家塘镇的行政区域,镇政府驻地吴家塘。
2005年底,邵武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3个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邵武市辖4个街道、12个镇、3个乡:昭阳街道通泰街道水北街道晒口街道水北镇拿口镇大埠岗镇和平镇沿山镇洪墩镇城郊镇下沙镇卫闽镇肖家坊镇大竹镇吴家塘镇张厝乡金坑乡桂林乡,市人民政府驻昭阳街道新建路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闽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地处北纬26°55'~27°35',东经117°2'~117°52'之间。东北邻南平市建阳区,东南连顺昌县,南接三明市将乐泰宁建宁县,西与江西省黎川县毗邻,西北与光泽县交界。最北端为水北镇邱家际,最东端为拿口镇华家山,东北与建阳区毗连;最南端为洪墩镇东乾山,东南与顺昌县接壤,南与三明市将乐、泰宁、建宁县交界;最西端为桂林乡盐隘,与江西省黎川县联接,西北临光泽县。境内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71千米,总面积286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邵武市地势由北部、西南部向中部、东南部富屯溪谷地倾斜。中部广大地区地势低,呈北西一南东向,从大乾、龙斗至水口寨递降。全境大部分由山地、丘陵构成。中山(海技800米以上)和低山(500~800米)约占全市总面积39.7%,高丘陵(海拔250~500米)和丘陵约占41.6%,平原占12.8%,山间盆地占4.2%。
气候
邵武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影响,季风气侯和立体气侯明显,并具有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多雾、灾害性天气较突出等特征。
2023年5月,福建南平邵武累积最大点雨量313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6年,邵武市耕地面积27080.45公顷,补充耕地128.69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模515.73公顷。
水资源
2016年,邵武市水资源量26.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41.5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004亿立方米,比正年份偏多27.7%左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6万千瓦,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富屯溪干流及支流金溪、水口寨河、同青溪、大乾河。截至2016年末,全市已建成水电站100座,总装机容量12.5千瓦时。
生物资源
邵武市乡土木本植物103科、308属892种。其中主要用材乔木树种184种,其中针叶用材树种以杉木、马尾松为主,阔叶用材树种主要是壳斗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蔷薇科的一些种类。珍贵用材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闽楠、福建柏、毛红椿等。经济林树种有油茶、油桐、板栗、锥栗、乌桕、杨梅、中华弥猴桃、厚朴、柑桔、桃、梨、柰、李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35种。
邵武市境内发现和记载的陆生野生动物30目266属453种,其中两栖类动物2目9科13属32种,爬行类2目13科42属72种,鸟类18目48科162属278种,哺乳类8目23科49属71种。属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9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1种。
矿藏资源
邵武市境内矿藏资源较丰富,矿种较多。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铜、铅、锌、铁、钼、钨、铀等23种,伴生矿有银、锡;非金属矿萤石、石英、钾长石高岭土瓷石、石灰岩、白云母、硅石、大理石、玻璃用石英岩硫铁矿、水晶、石榴子石、花岗岩、粘土及无烟煤、地热水等。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邵武市常住人口为273721人。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户籍总户数90731户,总人口295403人,比上年末减少2163人。其中城镇人口121926人,乡村人口173477人。男性151164人,占51.2%;女性144239人,占48.8%。出生人口1423人,死亡人口1997人,迁入人口3972人,迁出人口5557人。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21.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1.6%,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8%,死亡率为8.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5%。
经济
综述
2023年,邵武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1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1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33亿元,增长3.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一产业为13.3%,第二产业为42.4%,第三产业为44.2%。全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03453元,比上年增长5.4%。
2023年,邵武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公共财政总支出6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4.0%。
2022年,邵武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12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1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9元,增长6.4%。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034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342元,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721元,增长5.7%。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4.8%,农村居民为40.1%。
第一产业
2023年,邵武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2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31.98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16.18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9.71亿元,增长12.0%;渔业产值3.86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8亿元,增长4.5%。
2023年,邵武市粮食播种面积46.83万亩,比上年减少0.35万亩。其中稻谷面积33.20万亩,比上年减少0.2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4.94万亩,增加0.025万亩;油料3.09万亩,增加0.049万亩;蔬菜10.5万亩,增加0.51万亩;茶叶4.33万亩,增加0.18亩;中药材2.05万亩,与上年持平。
2023年,邵武市粮食产量18.20万吨,比上年减少388吨,下降0.2%。其中稻谷产量14.65万吨,减少578吨,下降0.4%。
2023年,邵武市肉类总产量23489吨,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猪肉产量14403吨,增长9.7%;牛肉产量832吨,增长25.2%;兔肉产量1957吨,增长22.1%;羊肉产量472吨,增长5.3%;禽肉产量5787吨,增长20.1%。禽蛋产量3839吨,增长4.8%。奶产量76.2吨,下降15.1%。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生猪存栏8.4万头,增长9.0%;牛存栏4942只,增长1.2%;兔存栏19.1万只,增长16.9%。全年生猪出栏16.08万头,增长12.5%;牛出栏6497头,增长8.9%;兔出栏99.6万只,增长15.1%。
2023年,邵武市水产品产量18755吨,比上年增长3.4%。其中淡水鳗产量2838吨,增长3.5%。
2023年,邵武市木材产量48.01万立方米,同比下降8.2%;毛竹采伐量3060万根。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98家,家庭农场399家,其中当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家庭农场63家。
第二产业
2023年,邵武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0.91亿元,比上年增长0.9%。年末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5%。其中,轻工业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1.5%;重工业占比58.5%。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26个行业大类中有1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46.2%。列入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1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6.7%。
2023年,邵武市新材料和林产加工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53.5%,其中新材料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4.4%,较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有32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30.7%,较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企业有1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12.6%,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2023年,邵武市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102家(不含3家停产企业),其中经济开发区企业61家,产值增长1.2%;金塘园区企业41家,产值下降5.6%。两个园区产值占比达67.4%。
2023年,邵武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亿元,比上年下降132.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25元,比上年增加3.9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34%,下降5.4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1%,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2023年,邵武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共72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家;二级资质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6.84亿元,增长29.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邵武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7.27亿元,增长0.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26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6亿元,增长15.0%;金融业增加值17.96亿元,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9.57亿元,下降9.8%;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2.22亿元,增长6.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0.55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9%。
2023年,邵武市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0.8%。全年完成寄递业务量2280.07万件,增长6.6%。年末电话用户总数34.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5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8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15.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6万户。
国内外贸易
2023年,邵武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0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6.7%;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增长5.2%。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3%,金银珠宝类增长22.2%,粮油食品类增长1.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40.7%,汽车类下降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2%,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25.2%。
2023年,邵武市外贸出口总额14.40亿元,比上年下降42.6%。按验资口径统计,实际利用外资1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3.4%。
旅游业
2023年,邵武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9%,实现旅游总收入87.35亿元,增长51.9%。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8%。
交通运输
邵武市与武夷山、泰宁两个世界级旅游品牌相毗邻,鹰厦铁路入闽第一大站在邵武,316国道、205省道纵贯全境,福银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境内,连接黄衢南和福银高速的武邵高速公路于2010年建成通车,邵武至武夷山机场只需50分钟,距泰宁金湖只需50分钟。邵光高速公路与邵顺高速公路等共同构成邵武对外连接的重要交通网络。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7千米,其中国道105.9千米,省道37.7千米,县、乡、村道1509.1千米,高速公路146千米。
2022年,邵武市货运运输总量433.41万吨,比上年增长11.7%,货物运输周转量106668万吨千米,增长12.1%。旅客运输总量84.36万人次,增长25.2%,客运周转量4793万人千米,下降1.4%。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3673辆,其中载客汽车保有量28922辆,载货汽车保有量4751辆。低速汽车保有量37辆,摩托车保有量46024辆。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共有幼儿园54所,其中公办园27所,民办园27所,在园幼儿7334人;小学学校30所,专任教师1192人,在校学生19233人;普通中学学校23所(含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专任教师1192人,在校学生14169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94人,在校学生174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22%,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6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0.38%,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97.2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综合性医院1个,民营医院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17个,国企医院1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119人,其中医生683人;共核定床位1513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105张。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共有影剧院2家,年末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60千册。
体育事业
2023年,邵武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共获得1金2银1铜,在省级比赛中获得16金10银26铜。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共有体育场馆9个。
科学技术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拥有南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11家,福建省工业龙头企业1家。其中2023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福建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3个,永晶科技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强,杜氏木业获首批“福建省工匠学院”称号。
2022年,邵武市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年末共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个。共有绿色食品企业19家、有机食品企业1家。
2023年,邵武市专利授权452件,比上年下降25.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件,下降5.6%;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63件,下降26.8%;外观设计专利授权55件,下降22.5%。截至年末,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79件,比上年末增长13.4%。全年商标注册807件,年末全市有效注册商标6134件。
社会保障
2023年,邵武市城镇新增就业2197人,有53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2887人,比上年末增加356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4535人,增加936人。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47万人,减少105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1.58万人,减少516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0404人,减少375人。年末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085人,增加7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255人,增加215人;城乡特困保障对象564人,增加15人。
历史文化
方言
邵武话属客赣方言,但又具有闽方言的某些特点。邵武方言的形成与外来移民大量迁入有关。
邵武方言内部也有不小的差异,大致有四种土语:一是以城关话为代表,通行于水北、莲塘、沿山、吴家塘、拿口等乡镇的广大地区,称之为“邵武话”;二是通行于洪墩镇和张厝乡一部分,拿口镇一部分的“洪墩话”;三是通行于和平、大埠岗、肖家坊、桂林等乡镇和张厝乡部分地区的“和平话”;四是只在西部一小块地区使用的“金坑话”。这四种话之间都能勉强通话,只是“洪墩话”和其他三种话通话困难一些。使用人数最多的是“邵武话”和“和平话”,最少的是“金坑话”。
传统习俗
据当地《桃溪冯氏族谱》记载,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九月初一,冯将军视察河坊。正值新垦稻田大丰收。河坊村民杀猪宰羊,家家户户抬来酿制的红米酒宴请冯将军,庆祝大丰收。军民举杯向冯将军敬酒。看着赵子龙的神像,将军说:“我们在这里屯垦,就是要安邦定国,希望大家能象三国时的赵子龙那样忠勇,这第一杯酒还是先敬赵大将军吧!”军民听后,纷纷争抢着去舀酒,向赵子龙神像叩拜敬酒。从此,“抢酒”活动便沿袭下来形成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一都要举行,成为独特的地方性节日——“抢酒节”。
洪墩镇宜坊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举行过火节。是日白天,有气魄的青壮年男子开始“跳侗”(据说是他们信奉的“田公元帅”附身,可以“水火不侵、刀枪不入”)。他们用一根银针从脸颊一边穿透到另一边,用一根绳索吊一个布满铁钉的圆铁球往赤膊的身上甩打,不破皮、不出血。晚上,在空坪铺上几十米长并烧红的木碳,又开始设坛“跳侗”。田公元帅“附身”后,表演针穿脸颊、甩打铁球等,尔后赤脚从烧得通红的碳火上跑过。“跳侗”者跑过后,其他男子无论老幼也可赤脚从碳火上跑过,没有一个人感到烫,也没有一个人脚板被烫伤。这就是“过火”。“过火”结束后,到田公元帅庙中,再设坛“跳侗”。
和平镇坎头村的惠安祠和坎下村的中乾庙均奉祀“福善王”欧阳佑。农历八月初五为其诞辰日,当地村民称之为“圣诞”。每年这一天,和平一带民众以中乾庙为中心跳傩舞,在惠安祠举行“摆果台”(俗称“摆果子”)祭祀活动。“摆果台”,即是将一年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惠安祠内保存1部《惠安祠薄.公议条规》,对“摆果台”的仪式、规矩、各号各司职责和摆出的120种蔬果均有明确的记载。
和平镇至今传承着一种奇异的习俗——浴佛节“传经”。传经传经活动原先主要目的是祈生子、子孙满堂、人丁兴旺。活动一般在大街上举行(下雨天改在延喜庵内)。在北门(武阳楼)城门口摆上一张方桌,供奉“太子菩萨”,摆设香、烛、油灯、花瓶、茶叶、果(苹果、桂圆)、柏枝(代表百子千孙)、檀香、香炉、符、经书以及糖水、糖果等。经书有华严经、涅槃经(贝叶经)、金刚经3种,每种120部。经书、“符”均以红纸或红布包裹。供桌以下摆放3张交椅,椅上铺盖大红或红花毛毯,供“头经”“二经”“三经”坐。还有1把用大红绸缎制作的华盖(凉伞)和1面大红旗,供“头经”遮凉。3张交椅以下,沿街自北而南摆放2排长板凳,参加传经的妇女面对面分2排坐,称为“尾经”或“经尾”。人多时,长板凳可从北门一直排到南门,排满整条街,形成一条长龙。参加“传经”的大多是46岁以上已念弥陀妇女,她们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戴上金银首饰,头上插柏叶和鲜花,手捻弥陀珠。尤其“头经”,穿戴更为讲究,不但要头插柏叶和红花,而且要穿大红花衣服,佩戴金银首饰和玉佩,浑身珠光宝气。所谓“传经”,即是将点燃的香、烛、香灯以及插了柏枝和花卉的花瓶、檀香、茶叶、果品和用红纸或红布包裹“符”、经书等由主持的僧人或道士次第传递给“头经”,再由“头经”传给“二经”,“二经”传给“三经”,“三经”再传给坐在身边的普通传经者,逐一往下传,最后传回到城门口的供桌。“传经”结束后,将供桌上的糖水、果品等散发给在场的众人食用,经书、“符”也散发给参加传经的诸信众。
宗教信仰
佛教: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经批准正式登记的佛教寺庙81处,教职人员56人。成立了佛教协会。
道教:1978年以前,邵武道教徒为数不多,大多信徒散居民间,放弃宗教职业,道教活动极少开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个别乡村又出现道教徒活动至2014年4月全市正式登记宫观11处,教职人员5人,信徒千余人。成立了道教协会。
天主教:2003~2005年,为方便农村信教群众开展宗教活动,邵武市天主教爱国会先后在信教群众相对集中的水北镇王亭村、城郊镇朱山村、大埠岗镇大埠岗村购买旧房,并将旧房改造成天主教活动堂点;在沿山镇沿山街建1座建筑面积517平方米天主教堂,总造价达24.96万元。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正式登记的天主教教堂(固定场所)7处,神甫1人、修女1人。成立了天主教爱国会。
基督教: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正式登记的基督教堂(固定场所)有35处。牧师3人、副牧师2人,信徒6000余人。成立了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
伊斯兰教:2005年10月,经市伊协审议,接纳1位自愿到邵武清真寺主持教务活动且不计报酬的阿訇(山东省鄄城县人)。截至2014年4月,邵武市经批准正式登记的清真寺1处,有阿訇1人,穆斯林信教群众315人。成立了伊斯兰教协会。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末,邵武市境内有和平古镇、金坑红色旅游、天成奇峡、云灵山等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迷宫小镇、小隐竹源、“樱花·虹”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熙春公园、晒口高峰旅游景区、中央苏区纪念馆等3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和平古镇,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和平亦称“禾坪”,宋以后也称“旧市街”。明为三十三都,清乾隆设“禾坪分县”置“县丞署”、“把总署”,委派武官,驻兵防守。“福建八府,殊山起祖”。和平境内的“愁思岭”古隘道是古代入闽的三条通道之一,是福建连接中原文化的纽带,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和平成为交通枢纽、兵家要地和商贸集镇。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和平建城堡。高墙环城,城内以石板卵石铺面的街巷交错,近300幢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鳞次栉比,被专家称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小镇文脉深厚,人才辈出,杨时等著名学者曾到此讲学传道,自宋至清进士百余名,仅两宋间上官家族就有进士70余名,且有一名“榜眼”,故和平号称“进士之乡”。仕至尚书、侍郎、侍制、中大夫者代不乏人,不胜枚举。2005年,和平镇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福建旅游局、福建广播电视局授予“福建最美的乡村”称号;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被评为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云灵山旅游景区占地面积达17平方千米,主要以316国道旁至海拔高达1370米的云灵山主峰为开发范围中轴,主要旅游项目以长达10.88千米的福禅溪溪流及两岸资源依托进行全面开发。景区现有:5.2千米大峡谷漂流、儿童水世界、高空滑索、飞拉达攀岩、巴坑·智慧体育公园、巴坑·瑶池、农业科普园、千年古树群、古村落露营、养生温泉、溯溪探险栈道、中药养生、大自然手作、水上项目等项目。云灵山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22年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福建省特色体育小镇、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森林康养基地、福建省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福建省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福建省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福建精品水利风景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福建省五星森林人家、福建省“水乡渔村”经营单位、福建省百家星级青少年社会体育俱乐部、南平市知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天成奇峡景区位于邵武市肖家坊镇将石自然保护区内,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天成奇峡景区属东南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景区以原始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神奇的丹霞地貌、奇绝的峡谷和怪石共同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放大的盆景”、“世外密境”。201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8年,被评为★★★★森林人家,2020年11月,被评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020年12月,评为省级旅游休闲养生基地、2022年,评选为南平及邵武市职工疗休养基地。
著名人物
李纲:(1083~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南宋抗金名臣,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黄峭:(872~953年),后裔尊称为峭公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远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官至工部侍郎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著《沧浪诗话》。
黄伯思:(1079~1118年)北宋晚期重要的文字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
张三丰:元季儒者、武当山道士。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29日,邵武市入选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名单。
2020年3月,邵武市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2020年8月,邵武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佳县”。
2020年10月9日,邵武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11月9日,邵武市入选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邵武市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3月,邵武市入选福建省住建厅公布的“崇尚集约建房”县(市、区)名单。
2021年7月,邵武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1年12月2日,邵武市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2022年11月18日,邵武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12月,被公示为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拟表彰对象。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