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璐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邵璐,女,汉族,博士,2008年参加工作,民进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研究生学历,翻译学博士学位,中山大学教授。

主要经历
学习经历
2008 哲学博士:翻译学,香港浸会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  
2005 文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四川外国语大学 
2002 文学学士:英语教育,四川外国语大学
工作经历
2017-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19年起担任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2-2017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教授(2013年晋升,2014—2017年担任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1-2012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09-2011 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及双语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08-2009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副教授(2009年聘任)
2008-2009 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访学经历
2022.08-2023.08 英国杜伦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化学院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学科方向
翻译学
开设课程
本科:翻译批评与赏析、当代文学英译前沿讲座、英语翻译I、英语翻译II、学术阅读训练、文学翻译、人文与翻译、高阶学术系列讲座
硕士:文学翻译、翻译概论
博士:外国语言文学前沿讲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荣誉获奖
荣誉称号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高影响力学者”
2016.10 获得由四川省翻译协会颁发的“第三届天府翻译精英”奖
2016.03 被评为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度“十佳”女教职工
2015.05 获西南财经大学“唐立新奖教金”优秀科研教师奖
2015.01 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十二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2014.06 获西南财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光华奖”
2014 万方数据库优秀学者
2011.03 被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九部门批准为“第九批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获奖
邵璐. 论文《当下中国翻译话语之哲学反思——以变译理论为例》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十一届天府翻译奖”一等奖,2023.09;
邵璐. 论文《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众包翻译技术架构展望》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九届天府翻译奖”特等奖,2021.09;
邵璐、邓百雄. 论文《经典译入小说女性形象构建与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研究》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八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学术特别贡献奖,2019.10;
邵璐. 论文《蓝色铅笔下的编译——论回顾式编译法在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中的运用》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六届天府翻译奖优秀成果”学术特别贡献奖,2017.10;
邵璐. “以学生翻译实践中心为平台,构建应用型、创新型财经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获“西南财经大学2016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7.01;
邵璐. 论文“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revisited: 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s”获“成都翻译协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16.09;
邵璐. 论文《内地MTI与香港翻译学MA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获“中国财经院校外语教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深化财经外语教学改革研讨会”评奖一等奖,2015.10;
邵璐. 论文《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四届天府翻译学术成果”特等奖,2015.09;
邵璐. 论文“Style-shifting in public: New perspectives on stylistic variation”获“成都翻译协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04;
邵璐. 论文“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Zhang’s versus Dong’s vers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in Chinese”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三等奖,2014.12;
邵璐. 论文“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Zhang’s versus Dong’s vers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in Chinese”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三届天府翻译学术成果”一等奖,2014.10;
邵璐. 论文“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Zhang’s versus Dong’s vers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in Chinese”获刘诗白奖励基金2012—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14.09;
邵璐. 论文《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获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4.09;
邵璐. 专著《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获四川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2013.12;
邵璐. 论文《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2006—2011)》获四川省翻译协会“第二届天府翻译学术成果”一等奖,2013.12;
邵璐. 论文《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2006—2011)》获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09;
参与撰写的《翻译学概论》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13.04;
邵璐. 专著《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获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天府翻译学术成果”一等奖,2012.12;
邵璐. 论文《莫言小说英译研究》获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届天府翻译学术成果”特等奖,2012.12;
邵璐. 专著《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优秀奖”,2012.12;
邵璐. 专著《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获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2012.09;
邵璐. 论文《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翻译场域》获2010年度四川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学术成果论文一等奖,2010.12。
代表论著
专著
Shao, Lu. Fuzzy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3.
邵璐. 《文学中的模糊语言与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参与撰写
为《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王宁、生安峰等著)撰写第十九章,近26,000字,页660-69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北京市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 (项目批准号:14ZDA15)结项成果。
为《中国译学大辞典》(方梦之主编)撰写9个词条,近26,000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为《翻译学概论》(许钧、穆雷主编)撰写第一章之第四和第八节,近13,000字,页16-23;34-40,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 科学)”二等奖。
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 (Sherry Simon & Paul St-Pierre, eds.)的中国影印版撰写《导读》,页v-xvii,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翻译美学》(毛荣贵等著)收入邵璐撰写的部分内容,近3万字,页1-3;5-8;12-14;15-17;55-57;94-99;181-183;216;222-223,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主要论文】
邵璐.《探析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传播——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为例》,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9期,页1-15。(CSSCI)
第一作者.《世界文学视角下莫言作品文学性的传递》,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页137-143。(CSSCI)
第一作者.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蓄意隐喻的识别与翻译》,载《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页1-13。(北大核心)
Yu, Jinquan, Binghan Zheng,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Who has the final say? Perspectives 2023. 31:2. 297-312. 10: 1. 20-33. https://doi.org/10.1080/0907676X.2021.1928251(SSCI, A&HCI)
Yu, Yajing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A cognitive stylistic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spatial metaphors in Alai’s Chen’ai luoding.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 2023. 10: 1. 20-33. https://doi.org/10.1080/23306343.2023.2191468 (ESCI)
第一作者.《古韵悠悠扬异域》,载《中国出版》2023年第2期,页72。(CSSCI)
第一作者.《地域性语言的翻译对文本世界构建的影响——以阿来小说英译比较为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年第6期,页133-143、149。(CSSCI)
邵璐.《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框架、思路与方法》,载《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6期,页17-22。(CSSCI)
邵璐.《当下中国翻译话语之话题——基于变译理论的哲学反思》,载《中国翻译》2022年第5期,页132-139。(CSSCI)
第一作者.《文本世界与翻译的社会认知研究——以阿来短篇小说〈阿古顿巴〉英译为例》,载《外语研究》2022年第5期,页91-96、103。(CSSCI扩展版)
第一作者.《民族文学的地域特征识解与翻译研究——以阿来的中短篇小说集〈藏魂〉英译为个案》,载《阿来研究》2022年第17辑,页22-35。(CSSCI)
Shao, Lu. A functionalist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Alai into English under the construal mechanism: The case of The Song of King Gesar. Chris Shei and Saihong Li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Asian Linguis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2. 700-714.
Shao, Lu. Iconicity and metaph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into sign language: A case study of Alai’s The Song of King Gesar. Junfeng Zhao, Defeng Li and Riccardo Moratto (ed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 Dissemination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s. Singapore: Springer, 2022. 159-174. (Scopus)
第一作者.《陌生化与文学性的联觉建构——以〈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为例》,载《小说评论》2022年第2期,页176-182。(CSSCI)
Farahmandian, Hamid*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Stephen’s neurotic self-estrangement: A case study of James Joyce’s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ng Man.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2022. 52: 1. 24–35. https://doi.org/10.1177/00472441211072609(A&HCI)
第一作者.《翻译中的副文本策略和读者接受——以余华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为例》,载《外国语文》2022年第1期,页10-19。(北大核心)
第一作者.《认知文体学维度的空间隐喻翻译研究——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例》,载《英语研究》2022年第14辑,页155-164。(CSSCI)
Shao, Lu. Aspects of a cognitive stylistic model of translation: A case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lai’s ethnic Tibetan novel The Song of King Gesar. Translation Quarterly 2021. 102. 1-17. (EBSCO)
Farahmandian, Hamid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social isolation of neurotic bloom in James Joyce's Ulysses. SAGE Open 2021.11: 3. 1-6. https://doi.org/10.1177/21582440211047569(SSCI)
第一作者.《走出沉寂的贾平凹作品英译: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行为者角色》,载《当代外语研究》2021年第6期,页89-97。(CSSCI扩展版)
第一作者.《中国网络文学的多模态海外传播研究》,载《中国出版》2021年第17期,页47-50。(CSSCI)
通讯作者. 《“一带一路”术语的英译及其在美国的传播——基于美国三大主流媒体相关用词的分析》,载《翻译季刊》2021年,总第99期,页45-59。(EBSCO,香港)
Shao, Lu. The rationale of realism in Yu Hua's To Live (1993). Journal of Modern Literature 2021. 44: 2. 134-152. https://doi.org/10.2979/jmodelite.44.2.11 (A&HCI)
第一作者.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隐喻的分类与翻译路径研究——以〈尘埃落定〉的英译为个案》,载《外语学刊》2021年第2期,页90-96。(CSSCI扩展版)
第一作者.《翻译中的认知意象对等研究——以〈格萨尔王〉说唱文本的英译为例》,载《外语教学》2021年第1期,页94-99。(CSSCI)
第二作者.《构建可信赖机器翻译系统的基本原则——一种基于工程伦理的观点》,载《外国语文》2021年第1期,页1-8。(北大核心)《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2021年第6期,页68-69。
Shao, Lu.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o Yan’s 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 A cognitive narratology perspective. Leah Gerber and Lintao Qi (eds.). A Centu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1919-201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21. 132-144.
第一作者. 《刘震云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接受》,载《南方文坛》2020年第6期,页98-105。(CSSCI)
第一作者. 《思维风格的认知文体学解读与翻译——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形象为例》,载《中国外语》2020年第4期,页95-103。(CSSCI)
第一作者. 《余华小说的英语译介及其“中国当代性”重构》,载《小说评论》2020年第3期,页97-104。(CSSCI)
第一作者.《认知文体学视域中的翻译行为研究——以阿来〈格萨尔王〉英译为例》,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页136-144。(CSSCI扩展版)
第一作者.《语篇•非语篇•语言资源:众包翻译的过程与产物》,载《外国语》2020年第3期,页102-109。(CSSCI)
第一作者.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尘埃落定〉的概念隐喻翻译》,载《山东外语教学》2020年第2期,页93-104。
邵璐.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本原性研究——基于〈格萨尔王〉现代版英译本的语篇性考察》,载《上海翻译》2020年第2期,页81-87。(CSSCI)
Farahmandian, Hamid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Sociocultural studies via CDA in Native Son (1939). Arab World English Journal 2020. 11:1. 389-398.(ESCI)
第一作者. 《认知文体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载《翻译季刊》2019年,总第94期,页66-83。(EBSCO,香港)
第一作者. 《〈尘埃落定〉英文译本象似性研究》,载《外国语文》2019年第6期,页101-110。(北大核心)
Farahmandian, Hamid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Duong Thu Huong’s A Novel Without a Name—A Critique of War. Literary Voice 2019. 11:1. 99-106.(ESCI)
邵璐.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众包翻译技术架构展望》,载《中国翻译》2019年第4期,页126-134。(CSSCI)
Farahmandian, Hamid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Trilogy of existence: A study of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 AD ALTA 2019. 9:1. 81-83.(ESCI)
Shao, Lu. Review of Crowdsourcing and Online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s: Expanding the Limi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bel 2017. 63:6. 901-906.(SSCI, A&HCI)
邵璐. 《蓝色铅笔下的编译——论回顾式编译法在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中的运用》,载《中国外语》2016年第5期,页106-111。(CSSCI)《葛浩文翻译研究》(刘云虹主编)收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页317-332。
Shao, Lu. Review of Style-shifting in Public: New Perspectives on Stylistic Variation. Language in Society 2014. 43:1. 134-135. (SSCI)
Shao, Lu.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revisited: Interdisciplinary connections.Proceedings of Globalization: Challenge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Atlanta: American Scholar Press, 2014. 1-9.(CPCI-SSH)
邵璐.《莫言小说英译中的信息凸显》,载《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2期,页48-52。
邵璐. 《内地MTI与香港翻译学MA课程设置比较研究——以西南财经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为例》,载《外语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页39-44。
邵璐.《翻译阅读模式研究——莫言〈生死疲劳〉英译解读》,载《语言与翻译》2013年第3期,页55-59。(CSSCI扩展版)
邵璐.《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载《中国翻译》2013年第3期,页62-67。(CSSCI)《葛浩文翻译研究》(刘云虹主编)收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页205-221。
邵璐.《莫言〈生死疲劳〉英译中隐义明示法的运用:翻译文体学视角》,载《外语教学》2013年第2期,页100-104。(CSSCI)
邵璐.《翻译中的“叙事世界”——析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2期,页68-71。(CSSCI)《葛浩文翻译研究》(刘云虹主编)收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页363-376。
Shao, Lu. Aesthetic valu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Zhang’s versus Dong’s vers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in Chinese.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13. 14: 1. 99-121. https://doi.org/10.1556/Acr.14.2013.1.5(SSCI, A&HCI)
邵璐.《翻译与转叙——〈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叙事性阐释》,载《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页96-101。(北大核心)《翻译批评研究之路:理论、方法与途径》(刘云虹、许钧主编)收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页486-504。
邵璐.《西方翻译文体学研究(2006—2011)》,载《中国翻译》2012年第5期,页10-15。(CSSCI)
邵璐.《Bourdieu社会学视角下的重释中国近代翻译史——以并世译才严复、林纾为例》,载《中国外语》2012年第1期,页77-83。(CSSCI)《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王洪涛主编)收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页233-251。
邵璐.《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叙事文体学趋势》,载《外语研究》2011年第4期,页86-92。(CSSCI)
邵璐.《翻译社会学的迷思——布迪厄场域理论释解》,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页124-130。(CSSCI)
邵璐.《莫言小说英译研究》,载《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页45-56。(CSSCI)
Shao, Lu. Review of Fusion of Horizons: New Perspectives on Zhu Xiang's Poetry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10. 18: 4. 307–310.(A&HCI)
Shao, Lu. Reconceptualizing translation: Tymoczko and the radical inclus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Translation Quarterly 2010. 57. 99-107.(EBSCO)
Shao, Lu. Fuzzy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Da Vinci Code and its two Chinese versions.New Voic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2010. 6. i-iv.
邵璐.《信息熵视角下文学作品模糊语言之结构分析与迻译》,载《翻译季刊》2009年第51、52期,页100-142。(EBSCO,香港)
邵璐.《信息熵与文学翻译中模糊话语的量度》,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页108-113。(CSSCI扩展版)
邵璐.《义生文外 秘响旁通——模糊逻辑引发的翻译思索》,载《翻译季刊》2008年第48期,页54-81。(EBSCO,香港)
邵璐.《再论翻译中的模糊特性——从The Da Vinci Code的翻译选例》,载《上海翻译》2008年第3期,页10-15。(CSSCI扩展版)
邵璐.《论翻译的模糊法则》,载《外国语》2008年第3期,页84-91。(CSSCI)
谭载喜、邵璐.《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期,页39-43。(CSSCI)
邵璐.《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话语的留存与磨蚀——以〈达•芬奇密码〉研究为例》,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页97-104。(A&HCI, CSSCI)
邵璐.《翻译研究中“主次颠倒”论的负面本质》,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页32-36。
邵璐.《翻译学视角下的语言模糊性研究》,载《中国外语》2007年第3期,页72-76。
邵璐.《翻译学的建构主义方法论》,载《翻译季刊》2007年第46期,页20-43。(EBSCO,香港)
Tan, Zaixi* and Lu Shao (corresponding author). Translation and the relativity of cultural identities. Neohelicon 2007. 34: 1. 197-216.(SSCI, A&HCI)
邵璐.《误译•无意•故意——评关于奈达翻译理论的若干争议》,载《外语研究》2007年第2期,页62-65。(CSSCI)
邵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模糊语言翻译的认知研究》,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页10-13、57。
邵璐.《〈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评介》,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12期,页62-64。(CSSCI)
邵璐.《评误读论者之误读》,载《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4期,页259-264。
邵璐、周欣.《博综约取 示人门径——〈评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2期,页61-63。(CSSCI)
周欣、邵璐.《一幅色彩斑斓的西方翻译史画卷》,载《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5期,页36-38。(CSSCI)
邵璐.《新视野 新研究——哲学转向对翻译学的建构性意义》,载《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6期,页 98-100。
邵璐.《国内翻译界在多元系统论研究上的误区》,载《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页40-45。
邵璐.《质疑,解构,颠覆?——论多元系统论的悖谬、误读与误用》,载《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页 57-60。(CSSCI)
邵璐.《政治文化与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之三种模式》,载《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页63-66。
邵璐.《现代性理论的方法论与建构的翻译学》,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页 67-71。
报纸文章
第一作者.《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改编与翻译新生态》,载《中国社会科学报》第8版,总第2495期,2022年9月20日。
邵璐.《拨开文学翻译与传播中的迷雾》,载《社会科学报》第5版,总第1530期,2016年10月20日。
邵璐.《哲学与青春——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笔名:璐璐),载《今日崇州》B15版,总972期,2004年2月27日。
邵璐.《关于公正化身的随想》(笔名:璐璐),载《蜀州报》第4版,总630期,2003年8月22日。
【翻译】
邵璐(译).《名字因素》(A translation of Ina Grigorova’s The Name Factor),载IWW Newsletter,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编辑,2008。
邵璐(译).《追梦人》(A translation of Anastassis Vistonitis’ A Dreamer of Dreams),载《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协会,总第65期,2007年11月,页11-25。
邵璐(译).《黑海之波》(A translation of Anastassis Vistonitis’ “Waves of the Black Sea”), 载《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协会,总第65期,2007年11月,页47-50。
邵璐(译).《学苑》(A translation of Van Cam Hai’s “Academic Garden”),载《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协会,总第65期,2007年11月,页57。先前另载《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文艺春秋”版,2007年10月21日。
邵璐(译).《铭记人之为灵时》(A translation of Van Cam Hai’s “Remembering the Time when Men Appeared as Ghosts”) ,载《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文艺春秋”版,2007年10月21日。
邵璐(译).《睡梦中讲日语的太太》(A translation of Vivienne Plumb’s The Wife Who Spoke Japanese in Her Sleep),维维恩·普拉姆(著);载《作家月刊》(香港),总第52期,2006年10月,页28-38。
邵璐(译).《〈成为阿巴斯•阿布德〉(节录)》(A translation of Ahmed Alaidy’s To Be Abbas Al Abd〔Excerpts〕),载《作家月刊》,香港:香港作家协会,总第42期,2005年12月,页46-49。
邵璐(译).《欢迎进入“美国影像”》(A translation of Ahmed Alaidy’s To Be Abbas Al Abd [Chapter 3] ),载《星洲日报》(马来西亚),“文艺春秋”版,2005年11月13日。
邵璐(译).《达尔文电波》(A translation of Greg Bear’s Darwin’s Radio),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页190-249。
教学与科研
主持
2021.12—2024.12 项目主持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世纪以来海外中国文学评论中的中国话语与形象研究”子课题“英语世界的中国话语与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1JZD051),在研。
2021.9—2025.12 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与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BYY008),在研。
2020.12—2025.12 项目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2019)”子课题“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翻译类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ZD287),在研。
2019.07—2022.12 项目主持人,中山大学文科重要成果专项培育项目“‘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当代中国文学的外译传播与接受研究”,已结项。
2019.06—2020.06 项目主持人,四川省区域与国别重点研究基地美国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翻译传播学视阙下余华作品在美国的接受与评价”(项目编号:ARC2019001),已结项。
2019.01—2021.01 项目主持人,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教学项目“人文与翻译”,已结项。
2017.12—2020.12 项目主持人,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教学项目“文学翻译”,已结项。
2018.01—2019.01 项目主持人,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广东高校女性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经典汉译小说形象塑造与高校女性教师自我认同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8jkwwgh041),已结项。
2017.04—2017.12 项目主持人,“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小班化教学项目“文学翻译”(批准号:2017XB15),已结项。
2017.04—2017.12 项目主持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年度培育项目“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小说外译研究”(项目编号:JBK170958),已结项。
2015.06—2020.07 项目主持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一般课题“余华小说的海外传播:成功原因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SCWY15-26),已结项。结项等级:优秀。
2015.06—2018.12 项目主持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基于藏族神话史诗《格萨尔王》的中华典籍英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BK151117),已结项。
2014.10—2015.11 项目主持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网络政治新闻翻译研究”(项目编号:WLWH14-40),已结项。
2014.06—2020.07 项目主持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认知文体学视域下阿来小说地域特征性及汉英平行文本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4CYY002) ,已结项。
2013.09—2017.01 项目主持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认知叙事学视域下的莫言双语文本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C13WY05) ,已结项。
2013.05—2018.05 项目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莫言小说英译者葛浩文的译者风格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78) ,已结项。
2013.04—2013.12 项目主持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专著出版与后期资助项目“莫言小说英译研究:叙事文体学视角的运用”(项目编号:JBK130813) ,已结项。
2013.04—2013.11 项目主持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译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域国际旅游形象构筑研究”(项目编号:ZSR13-13) ,已结项。结项成果(研究报告:“译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域国际旅游形象构筑研究”)入选2013/2014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汇编。
2013.04—2013.12 项目主持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教师成长项目“社会学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研究”(项目编号:JBK130159),已结项。
2012.06—2013.02 项目主持人,西南财经大学校级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MTI教学中的译文模糊综合评量法研究”,已结项。
2009.06—2012.10 项目主持人,西南财经大学“211工程”三期青年教师成长项目 “基于信息论的翻译模糊测度研究”(项目编号:211QN09073),已结项。
主要兼职
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民进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民进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参政党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进广东省委会文化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山大学第一届总支部副主委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人文社科学术分委员会委员、外国语学院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Translation Quarterly(EBSCO,香港),曾任副执行主编(2008—2017),现任编委
《东亚学术研究》(台湾)编委
《译苑新谭》执行副主编、编委(2009—2018);《译苑新谭》国际英文版学术顾问(2019—)
Springer和Routledge图书出版评审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结项成果鉴定专家
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鉴定专家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话语译介与传播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办外事课题研究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首批特约研究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顾问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议专家
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香港翻译学会终身会员
Routledge出版社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cultural Approaches to Chinese Literature系列丛书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社会服务
2020.08—09 获邀担任第十一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终审评委。
2020.07 获邀担任“2020中华笔译大赛”初赛审题专家。
2018.07 获邀担任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作家协会第九届“四川文学奖”专家评审。
2017.07—09 获邀担任第二十九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竞赛终审评委。
2015.11 获邀担任四川省翻译协会主办“首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英语专业组口译决赛”专家评委。
2015.09 获邀担任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四川作家协会第八届“四川文学奖”专家评审。
2007.05 应邀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何建宁的电影作品《魔界》作剧本英文翻译。
2007.04 应邀为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系王付刚创作的动画片《红孩儿》作剧本英文翻译,该片获“第五届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最佳动画片奖。
2006.05 应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工作坊“Workshop on China’s Spatial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State Power in Practice”(中国地域管理架构:国家权力之实施)邀请,为该工作坊提供同声传译。
2005-2008 应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邀请,为该工作坊提供口、笔译服务(包括:为2005年的工作坊“了解伊斯兰世界及其作家”做笔译,担任记者招待会口译员;为2006年的工作坊“大自然写作”做笔译;为2007年的工作坊“海洋与水岸写作”做笔译;为2008年的工作坊“来自东欧的作家”做笔译)。
2005 应重庆市民政局邀请,参与重庆市街道桥梁英译名称统一工作 。
人物影响
邵璐在翻译教学与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学术素养深厚,治学严谨。作为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她长期致力于攻克翻译研究中的共性难题,在翻译基础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探索,在翻译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此外,邵璐认真履职,积极服务社区,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个人专长,关注民生,了解民情,坚持为民服务。
翻译研究
2008年,邵璐获得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是第十二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英国杜伦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在科研方面,邵老师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重新审视翻译理论与翻译价值。创新性地提出利用信息熵来衡量读者群在语言理解上的“模糊性”,突破了翻译研究传统方法的局限,拓展了学科交叉的研究空间。作为首批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引入中国翻译学界的学者之一,她对当代中国文学外译传播及接受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诠释,探讨了社会学视角对文学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创新价值。近年来,邵璐成果丰硕,在国内外翻译研究领域广受关注。专著Fuzzy 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作为“China Perspectives”系列丛书之一,由国际出版社Routledge出版。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SCI/A&HCI检索10余篇,CSSCI检索40余篇,译作13部(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省规划等课题20多项,获省政府奖等奖项20余项。
邵璐积极拓展翻译研究格局,系统构建文学翻译理论体系,长期从事翻译批评实践,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研究、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著述颇丰,学术影响力广泛而持续,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邵老师还担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在多家国内外期刊担任编委、评审和学术顾问,并为国际知名出版社Routledge和Springer进行图书出版评审。其在评审工作中坚持学术性和严谨性,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评为“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自2021年以来,邵老师连续三年主办大型学术会议,共计逾3000人次参会;组办或参与国内外各类沙龙与座谈,有效促进翻译学科领域学术交流。
翻译教学
在教学方面,邵璐不断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文知识,并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和本科班主任工作,培养了大批翻译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人才。
邵璐主要承担“翻译批评与赏析”“当代文学英译前沿讲座”“文学翻译”等本科课程,“翻译概论”“翻译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等硕博研究生课程。坚持“跟踪学科前沿、拓展人文素养、夯实科研基础、强化实际应用”核心原则,注重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她指导7名博士生,其中2名已毕业,1名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1名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为期一年学习;她合作指导的3位博士后均已顺利出站。此外,她指导毕业了22名硕士生,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本科生)指导老师”“‘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光华奖’指导老师”。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