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舜臣

明朝中后期官员

郑舜臣(1515年2月10日—1592年),字希仁,号龙坡,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蔡林村)人,祖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明朝中后期官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七日(1515年2月10日),郑舜臣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郑舜臣七岁学习《小学》,当时阍人王三病故而无棺材,郑舜臣回家后告诉母亲,母亲便购买棺材为王三收殓。郑舜臣十三岁时,读到范仲淹所写的《义田记》,心中便生出团结亲族的念头。二十岁时,父亲为郑舜臣选择了胡挥使的女儿作为他的妻子。郑舜臣立自幼便立下坚定求学的志向,写文章时力求依据事理,期望能够追慕古代高雅的文风。对于一切华而不实、雕琢词藻以及盲目模仿他人、故作险怪之语的做法,郑舜臣都一概摒弃。渐渐地,郑舜臣的名声开始传扬开来。
嘉靖十三年(1534年),郑舜臣的父亲郑遂担任广东遂溪县尉。郑遂当时负责修筑海塘,正值酷暑时节,他早出晚归,亲自带头搬运土石、修筑闸门,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历经八个多月,工程终于竣工。然而,由于长时间暴露在湿气中,郑遂回家后便染上了严重的疾病,无法进食,病情危急。郑舜臣日夜守候在他身边,衣不解带,幸得医生救治,他才得以康复。
读书求仕
嘉靖十五年(1536年),王崇担任广东学政,并巡视到了雷州。郑舜臣上书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王崇的高度赞赏,他劝郑遂尽快送郑舜臣回浙江准备考试。
嘉靖十九年(1540年),郑舜臣增补为府学生。当时有一位名叫陈方一的人,因为欠了董某的债务无力偿还,于是打算以妻抵债。郑舜臣从父亲那里得知此事后,便代他偿还了债务。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郑舜臣参加乡试落第,郑遂因为同乡人马仓的债务问题,便让郑舜臣前往延平处理。夜晚,郑舜臣听见门外传来哭泣声,起身询问。马仓说:“我的同僚好友李庆,是襄阳人。官府委任他管理驿站,因为拒绝满足某位经过此地的显赫官员的不合理要求,被该官员诬陷至按察使处,按察使发檄文命州府审理此案,李庆因此被捕入狱。他的妻子和儿女认为他难免一死,所以在我家门外痛哭。”郑舜臣同情李庆的遭遇,便向绍兴知府张明道陈述了李庆的冤情,最终李庆被释放。李庆带着妻子儿女环绕跪拜,极力劝说郑舜臣收下他们准备的谢礼。但郑舜臣分毫不取,还将马仓的借款债务一并处理掉,然后返回。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郑舜臣参加浙江乡试,考中举人第十九名。不久,郑舜臣回家侍奉双亲,不料他们却相继离世。当时郑舜臣悲痛欲绝,身体消瘦,但仍勉力处理丧事,不敢有丝毫逾越礼节的行为。丧事稍安之后,郑舜臣去拜访了兴化知县韩子允,韩子允留郑舜臣在县学担任教谕。在县学里,郑舜臣看见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跪在地上磕头,表现出极度的哀伤。郑舜臣询问缘由,他们说:“我们的儿子因为伪造公文拘捕他人而被举报,现在面临死罪。”郑舜臣想到这两位老人只有这一个儿子,如果儿子死了,他们恐怕也难以存活。于是郑舜臣把这个情况告诉了韩子允,最终他们的儿子得以保全性命。
登科入仕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郑舜臣考中进士,授歙县知县。歙县历来是个富庶之地,恰逢朝廷征收木材的徭役,导致诉讼案件频发,案卷堆积如山。又恰逢上级官员巡视到该县,对木材的催缴极为严苛,郑舜臣因此深感苦恼。郑舜臣尽心竭力,平息徭役引发的纷争,审理案件,兴利除弊。县城南部发生了一场火灾,烧毁了二十多户人家的房屋,郑舜臣立即起身下拜,哭着祷告说:“作为地方官,我未能尽职保护百姓,宁愿让自家的房屋被焚,也不愿让百姓受害。”话还没说完,风向突变,火势熄灭。郑舜臣还重视学校教育,在众多学生中挖掘出了未来的栋梁之才,如许国、曹世登、罗德鸣、江长信等人。郑舜臣还捐资购置了两顷学田,用来资助贫困的读书人。当时,有一位姓韦的上官被罢免官职后回乡,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子孙因贫困而无法为他下葬,郑舜臣便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他们完成了葬礼。还有其他如胡文和、谢鸣凤、汪新虎、江柏等人的冤案,郑舜臣都一一为他们平反昭雪。郑舜臣在任的三年里,一直保持着清廉的操守。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任职期满,郑舜臣向北启程上报政绩,歙县的人们都烧起香,歙县的人们都焚香在路旁环绕哭泣,为郑舜臣送行。他们又为郑舜臣建造了三座祠堂,每年按时祭祀。在任职期间,郑舜臣得到了上级官吏十多次推荐,每次都名列首位。后来,礼部的罗某和都察院的庞某因为专门负责督察浙江一带的钱粮税收事务,他们完成任务返回后,在应天等六个郡县的知县中,只推荐了郑舜臣一个人,这在当时是特别不寻常的待遇。
入京任职
当时,正值严嵩父子专权,歙县人罗龙文多次游说郑舜臣依附于严世蕃,说这样可以让郑舜臣迅速晋升到高位。但郑舜臣坚决拒绝了,因此得罪了罗龙文。后来,在严世蕃的干涉下,郑舜臣本应晋升的年份被搁置,只被调任南京工部主事。那一年,郑舜臣赴任工部,更加勤勉,在掌管银库期间,郑舜臣廉洁奉公,对银钱的收支都一丝不苟。又坚决地推辞了芜湖的差事,宁愿过清贫淡泊的生活。
治理邓州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郑舜臣被同年进士(受严世蕃的密旨)中伤,被贬为河南邓州同知。邓州长期以来缺乏教化启迪,两百年来,科举及第的人非常少。郑舜臣叹息道:“这是地方长官的责任啊。”于是,郑舜臣邀请了绍兴的三位名士,分别设立学馆教授学业,邓州的士人开始有了向学之心。每年,太和山的太监都要解送银两和进贡的鲜品,往返十二次,必定经过邓州。他们的随从依仗权势横行霸道,索取无度,稍有不如意,就鞭打役夫,百姓们害怕他们甚于豺狼。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郑舜臣代理邓州知州,在正午退堂用餐时,忽然守门人报告说:“太和山的人来了。”郑舜臣出去查看,只见两个穿红衣服的人擅自坐在州衙大堂上,还将要赏赐给他们的两表里绸缎和一道敕谕放在座位上。郑舜臣愤怒地呵斥他们说:“你们这群无赖之徒,竟敢冒犯我的法律!”于是命令左右侍从逮捕了这十多个人,把他们关进监狱,连夜写好文书上报两院,想要治他们的罪。这些无赖之徒知道郑舜臣不能被冒犯,并且担心会有不测之祸,就哀求同僚们极力为郑舜臣求情,于是郑舜臣释放了他们,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横行霸道了。后来,郑舜臣到内乡县巡视,乡里的老人报告说有三千多名矿贼作乱。郑舜臣私下调查得知,当地的大户人家杨崧、田汝种、姚勋等人都勇猛强悍,各自蓄养了数百人家兵,以盗采矿石为生,巡抚和按察使都未能将他们绳之以法。郑舜臣设计将他们传唤到堂下,命令他们立功赎罪,他们都磕头答应。不久,他们各自率领精兵出击,击败了矿贼,矿贼都逃跑了。
不久,郑舜臣巡守两道地区,转而负责审查监狱中的囚犯。当时,邓州的百姓尹宗仁被指控与其妹妹通奸,并生下了一个孩子,原判决拟将兄妹二人都处以绞刑,郑舜臣对此深感疑虑。于是,郑舜臣仔细翻阅案卷,叹息道:“冤枉啊!冤枉啊!我想,如果尹宗仁真的与其妹通奸并导致怀孕,他为何不与母亲密谋,假装让妹妹产后出嫁,以此来掩盖他们的罪行,反而还敢索要彩礼,放任妹妹出嫁,仅仅三天后就生下孩子,而让自己陷入如此严重的刑罚之中呢?”第二天早晨,郑舜臣重新审问了此案,发现真相是尹宗仁的堂弟尹宗政通奸。尹宗政家财丰厚,贿赂了原告谢恩,又因为尹宗仁索要财物而引发争执,所以就将罪名嫁祸给了堂兄尹宗仁。当地官员见到郑舜臣调查后的结果,顿时恍然大悟,最终判处了尹宗政的罪行,而兄妹二人则从轻发落。唐朝的张巡和明朝的铁铉是忠肝义胆的英雄,他们都是邓州人,但他们的后代却已经湮没无闻了,于是郑舜臣请求两院建立两座忠祠,春秋两季进行祭祀。
通判汀州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郑舜臣升任汀州通判,负责管理三个县的事务。这三个县曾是盗贼的藏身之处,郑舜臣发布告示进行开导劝诫,以安定民心。郑舜臣挑选出那些年轻、稍微通晓诗书历史的子弟,上报给督学使,请求给予他们生员的身份,从此他们便不再作乱。随后,郑舜臣负责署理清流县的事务。清流县在流贼出没之后,连年遭受劫掠,加之官吏贪腐暴虐,横征暴敛,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法维持生计。郑舜臣尽全力革除旧弊,节俭爱民,使得民众逐渐恢复生计。清流的学子们众多且才华横溢,英俊不凡,温顺文雅。但自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仅仅有一人考中科举之后,后续的科举成绩便逐渐寥落。因为郑舜臣是浙江人,所以很多学子都纷纷向他求教。郑舜臣赞赏他们的志向,于是每五天就出一个题目,亲自为他们修改润色文章,久而久之,他们的文章风格便与当时的流行风格大相径庭。
等到郑舜臣离任时,隆庆元年(1567年),清流接连考中两名举人,而到了隆庆二年(1568年)之后,更是接连不断有人步入仕途。后来,当地百姓为郑舜臣建造了祠堂并树立了郑舜臣的肖像。每年到了郑舜臣的生日,社里的老人们都会准备新鲜的祭品,洗净酒杯,相继来到祠堂前祭拜,并借此机会为郑舜臣祝寿,这样的景象在当时难得一见。
改知通州
隆庆元年(1567年),郑舜臣调任通州知州。通州靠近海边,城墙易受损坍塌,朝廷下令让郑舜臣负责修缮。郑舜臣亲自烧灰制砖,并委任有才能的豪门大户子弟分别监督各项工程。最终,工程顺利完成,城墙坚固耐用,可以流传久远。等到郑舜臣修缮学宫时,总共修建了数十上百间房屋,后来有人提议停止修建,但郑舜臣提议通过售卖官盐来筹集资金,每年节省了上万两白银。风水师说:“五座山在南面耸立,而北面地势低洼,这会导致北部地区阳气不足。”于是郑舜臣命人筑起了一座像五朵芙蓉花般的钟秀山,与南面的山形成南北对峙之势,以改善风水。此外,郑舜臣还建造了事友堂来接待学士大夫,建造了坝闸来防止水患。
海门的盐户瞿岱向来奸猾,因为邻居成奇家颇为富裕,便乘成奇的父兄病故之机,捏造人命案控告马盐台,企图诈骗钱财。郑舜臣亲自检验了两具尸体,发现并无一丝伤痕,于是依法将瞿岱反坐治罪。瞿岱的阴谋未能得逞,便散布谣言诽谤郑舜臣收受贿赂,马盐台对此颇为怀疑。后来,郑舜臣调任至狼山任职时,副总兵王继祖对此事感到不平,他向马盐台指着天发誓说:“如果郑某在办案中有一丝一毫的徇私舞弊,那么我膝下唯一的十岁幼子,将不得好死。”马盐台听后大为惭愧,停止了对郑舜臣的怀疑,郑舜臣还平反了侯氏、田宝等人的冤案,这些都是郑舜臣虚心详细审问,力求公正,不枉不纵的结果。因此,通州人在修撰地方志时,特别将郑舜臣列入了《名宦传》。
隆庆三年(1569年)春,郑舜臣升任袁州府同知,这里恰好是严嵩的故乡。然而,只剩下五座府邸的宅第,它们已经毁坏倾颓,被草木丛生所覆盖。郑舜臣不禁感慨道:“昔日那嚣张的气焰,如今又在哪里呢?”
知柳州府
隆庆四年(1570年),郑舜臣升为柳州知府。柳州文化底蕴深厚,但大部分地区都被瑶族僮族所占据,城外仅有三处民村,每处都不足四百人。当时,总督殷正茂正在大规模征讨古田,调集了十多万狼兵驻扎在城下。郑舜臣既要巩固城内的防御,又要安抚城外的军队,日夜不得安宁。这些狼兵仗着人多势众,抢夺财物,奸淫妇女,无所顾忌。百姓苦不堪言,向官府申诉,但担心引发更大的变乱,官府也束手无策。郑舜臣于是向兵备道进言,秘密派遣几位勇猛的军官捕获了四个作恶多端的狼兵,在市集上处以极刑,并故意不公布他们的姓名,以震慑其他狼兵。这一举动果然奏效,各营的狼兵开始相互猜疑、戒备,暴乱的风气逐渐平息。后来,监军道又发来数百名俘虏进行复审,其中竟然有六十多个未成年的孩子。郑舜臣怜悯他们无知而面临死刑,于是篡改了他们的年龄,让他们得以存活。
罢职归乡
当初,郑舜臣被贬为邓州知州,途中经过良乡县,麻城举人蔡应扬担任知县。起初,郑舜臣与蔡应扬见面交谈十分融洽,他送了郑舜臣一辆车,用来装载行李到涿州。六月里连绵的暑雨下了十天,车夫们到第二天早晨才到达驿站,郑舜臣急忙打开行李查看,发现车里的行李全部被雨水淋湿了。起初郑舜臣非常生气,但转念一想,这大概是他们无心之失,于是怒气就平息了,只是稍微责备了他们几句就把他们打发走了。车夫们害怕郑舜臣会写信给蔡应扬,追究他们的责任,反而编造谎言来激怒蔡应扬,蔡应扬就相信了这些话而心中愤怒。后来蔡应扬成为张居正的党羽,此时巡按淮扬地区,于是弹劾郑舜臣。
隆庆五年(1571年),在春季官员考核中,郑舜臣被罢免官职,回到了家乡。
致仕生活
郑舜臣辞官归田后,闭门教子,以诗酒自娱,胸怀宽广,与世无争,很少踏入官府之门。遇到乡里有冤屈的案件,如罗化一、陈三、李周一等人的案子,郑舜臣总是竭尽全力为他们辩白,从不偏袒任何一方,总是以天理人心来相互劝诫。
万历六年(1578年),正值明神宗大婚,广施恩泽,郑舜臣的长子郑一麟以他南京兵部职方司主事的身份,按照惯例上表请求恩典,奉旨准许着郑舜臣以原官职退休。于是,郑舜臣的妻子胡氏被封为四品恭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郑舜臣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主要影响
郑舜臣一生历职地方,其在各地的为政功绩如下:
历史评价
邹国卿:公爱民如子,治邑如家,饮冰茹蘖,其德优矣,加以经济斡旋之才,若此者,是前吏所无,而公所独有也,然则,兹祠也可光前,可启后矣。(《题郑公生祠记》)
阿克当阿等:治行甚著。(《扬州府志》)
轶事典故
义拒罗妻
有一天,一个姓罗的亲戚热情地招待郑舜臣,酒喝到一半时,他带出一个美丽的妇人,大约二十来岁,穿着白色的衣服下拜行礼。郑舜臣回应了她,罗某说:“这是我的妻子。她的丈夫曾受到您的救命之恩,她愿意以身相许来报答您。”郑舜臣生气地站起来说:“我救了她丈夫却去淫乱她,这还能算是人吗?”于是郑舜臣没有再继续宴席就离开了。
义助故友
定海县的杨南湖是郑舜臣幼年时的同窗好友,后来杨南湖患上了蛊毒之症,临终前将妻子儿女托付给了郑舜臣。郑舜臣便为他处理债务,清偿借贷,丝毫不避讳可能引来的嫌隙和怨恨。最终,除去各项费用后,还剩下十余两金子。不久后,他的弟弟赶来奔丧,郑舜臣又资助了他十两金子,帮助他的妻儿能够顺利返回南方家乡。
拒贿明志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天,郑舜臣进京朝见明世宗,途经滁州时,遇到了两位徽州人,刘润和闵朝生,他们都是监生,以前曾受过郑舜臣的恩惠,于是各自携带了五百多两银器,远道而来向郑舜臣表达感激之情。郑舜臣严厉地拒绝了他们,对所有馈赠的财物,一丝一毫都没有接受。
人际关系
家族源流
郑氏本来是姬姓的后代,周宣王将他的弟弟分封到了郑地,因此后代便以郑作为姓氏。宋代时,出了一位忠孝双全的状元名叫郑獬,他是郑舜臣的第十三世祖。郑獬的儿子名叫郑谷,曾任工部侍郎,寄居在鄞县。郑谷的儿子郑武,曾任户部员外郎,他是家族中第一个迁徙到上虞县上虞乡的人。郑武的次子名叫郑若雷,担任监察御史,他再次迁徙,定居在上虞县孝义乡。
亲属成员
主要作品
郑舜臣著有《龙坡文集》。
史料索引
全国各地天气预报查询

上海市

  • 市辖区
  • 云南省

  • 临沧市
  • 云南省

  • 丽江市
  • 云南省

  • 保山市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昆明市
  • 云南省

  • 昭通市
  • 云南省

  • 普洱市
  • 云南省

  • 曲靖市
  • 云南省

  • 楚雄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玉溪市
  • 云南省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 云南省

  • 迪庆藏族自治州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兰察布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乌海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包头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伦贝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巴彦淖尔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赤峰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通辽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鄂尔多斯市
  • 内蒙古自治区

  • 锡林郭勒盟
  • 内蒙古自治区

  • 阿拉善盟
  • 北京市

  • 市辖区
  • 吉林省

  • 吉林市
  • 吉林省

  • 四平市
  • 吉林省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 吉林省

  • 松原市
  • 吉林省

  • 白城市
  • 吉林省

  • 白山市
  • 吉林省

  • 辽源市
  • 吉林省

  • 通化市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四川省

  • 乐山市
  • 四川省

  • 内江市
  • 四川省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南充市
  • 四川省

  • 宜宾市
  • 四川省

  • 巴中市
  • 四川省

  • 广元市
  • 四川省

  • 广安市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四川省

  • 攀枝花市
  • 四川省

  • 泸州市
  • 四川省

  • 甘孜藏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眉山市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四川省

  • 资阳市
  • 四川省

  • 达州市
  • 四川省

  • 遂宁市
  • 四川省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四川省

  • 雅安市
  • 天津市

  • 市辖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中卫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吴忠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固原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石嘴山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银川市
  • 安徽省

  • 亳州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安徽省

  • 安庆市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安徽省

  • 宿州市
  • 安徽省

  • 池州市
  • 安徽省

  • 淮北市
  • 安徽省

  • 淮南市
  • 安徽省

  • 滁州市
  • 安徽省

  • 芜湖市
  • 安徽省

  • 蚌埠市
  • 安徽省

  • 铜陵市
  • 安徽省

  • 阜阳市
  • 安徽省

  • 马鞍山市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山东省

  • 东营市
  • 山东省

  • 临沂市
  • 山东省

  • 威海市
  • 山东省

  • 德州市
  • 山东省

  • 日照市
  • 山东省

  • 枣庄市
  • 山东省

  • 泰安市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省

  • 济宁市
  • 山东省

  • 淄博市
  • 山东省

  • 滨州市
  • 山东省

  • 潍坊市
  • 山东省

  • 烟台市
  • 山东省

  • 聊城市
  • 山东省

  • 菏泽市
  • 山东省

  • 青岛市
  • 山西省

  • 临汾市
  • 山西省

  • 吕梁市
  • 山西省

  • 大同市
  • 山西省

  • 太原市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山西省

  • 晋中市
  • 山西省

  • 晋城市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山西省

  • 运城市
  • 山西省

  • 长治市
  • 山西省

  • 阳泉市
  • 广东省

  • 东莞市
  • 广东省

  • 中山市
  • 广东省

  • 云浮市
  • 广东省

  • 佛山市
  • 广东省

  • 广州市
  • 广东省

  • 惠州市
  • 广东省

  • 揭阳市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广东省

  • 汕尾市
  • 广东省

  • 江门市
  • 广东省

  • 河源市
  • 广东省

  • 深圳市
  • 广东省

  • 清远市
  • 广东省

  • 湛江市
  • 广东省

  • 潮州市
  • 广东省

  • 珠海市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广东省

  • 茂名市
  • 广东省

  • 阳江市
  • 广东省

  • 韶关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北海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崇左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来宾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柳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河池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玉林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百色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钦州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防城港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乌鲁木齐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克拉玛依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吐鲁番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和田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哈密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喀什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塔城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昌吉回族自治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克苏地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阿勒泰地区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江苏省

  • 南通市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江苏省

  • 徐州市
  • 江苏省

  • 扬州市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苏省

  • 泰州市
  • 江苏省

  • 淮安市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江苏省

  • 苏州市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
  • 江苏省

  • 镇江市
  • 江西省

  • 上饶市
  • 江西省

  • 九江市
  • 江西省

  • 南昌市
  • 江西省

  • 吉安市
  • 江西省

  • 宜春市
  • 江西省

  • 抚州市
  • 江西省

  • 新余市
  • 江西省

  • 景德镇市
  • 江西省

  • 萍乡市
  • 江西省

  • 赣州市
  • 江西省

  • 鹰潭市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河北省

  • 唐山市
  • 河北省

  • 廊坊市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河北省

  • 承德市
  • 河北省

  • 沧州市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河北省

  • 邢台市
  • 河北省

  • 邯郸市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

  • 信阳市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河南省

  • 安阳市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

  • 开封市
  • 河南省

  • 新乡市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河南省

  • 漯河市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河南省

  • 焦作市
  • 河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河南省

  • 许昌市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河南省

  • 鹤壁市
  • 浙江省

  • 丽水市
  • 浙江省

  • 台州市
  • 浙江省

  • 嘉兴市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浙江省

  • 杭州市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浙江省

  • 湖州市
  • 浙江省

  • 绍兴市
  • 浙江省

  • 舟山市
  • 浙江省

  • 衢州市
  • 浙江省

  • 金华市
  • 海南省

  • 三亚市
  • 海南省

  • 三沙市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海南省

  • 海口市
  • 海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湖北省

  • 咸宁市
  • 湖北省

  • 孝感市
  • 湖北省

  • 宜昌市
  • 湖北省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湖北省

  •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 湖北省

  • 荆州市
  • 湖北省

  • 荆门市
  • 湖北省

  • 襄阳市
  • 湖北省

  • 鄂州市
  • 湖北省

  • 随州市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湖北省

  • 黄石市
  • 湖南省

  • 娄底市
  • 湖南省

  • 岳阳市
  • 湖南省

  • 常德市
  • 湖南省

  • 张家界市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湖南省

  • 株洲市
  • 湖南省

  • 永州市
  • 湖南省

  • 湘潭市
  • 湖南省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湖南省

  • 益阳市
  • 湖南省

  • 衡阳市
  • 湖南省

  • 邵阳市
  • 湖南省

  • 郴州市
  • 湖南省

  • 长沙市
  • 甘肃省

  • 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兰州市
  • 甘肃省

  • 嘉峪关市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甘肃省

  • 定西市
  • 甘肃省

  • 平凉市
  • 甘肃省

  • 庆阳市
  • 甘肃省

  • 张掖市
  • 甘肃省

  • 武威市
  • 甘肃省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甘肃省

  • 白银市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甘肃省

  • 金昌市
  • 甘肃省

  • 陇南市
  • 福建省

  • 三明市
  • 福建省

  • 南平市
  • 福建省

  • 厦门市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建省

  • 泉州市
  • 福建省

  • 漳州市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建省

  • 莆田市
  • 福建省

  • 龙岩市
  • 西藏自治区

  • 山南市
  • 西藏自治区

  • 拉萨市
  • 西藏自治区

  • 日喀则市
  • 西藏自治区

  • 昌都市
  • 西藏自治区

  • 林芝市
  • 西藏自治区

  • 那曲市
  • 西藏自治区

  • 阿里地区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贵州省

  • 安顺市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贵州省

  • 遵义市
  • 贵州省

  • 铜仁市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贵州省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辽宁省

  • 丹东市
  • 辽宁省

  • 大连市
  • 辽宁省

  • 抚顺市
  • 辽宁省

  • 朝阳市
  • 辽宁省

  • 本溪市
  • 辽宁省

  • 沈阳市
  • 辽宁省

  • 盘锦市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辽宁省

  • 葫芦岛市
  • 辽宁省

  • 辽阳市
  • 辽宁省

  • 铁岭市
  • 辽宁省

  • 锦州市
  • 辽宁省

  • 阜新市
  • 辽宁省

  • 鞍山市
  • 重庆市

  • 重庆市

  • 市辖区
  • 陕西省

  • 咸阳市
  • 陕西省

  • 商洛市
  • 陕西省

  • 安康市
  • 陕西省

  • 宝鸡市
  • 陕西省

  • 延安市
  • 陕西省

  • 榆林市
  • 陕西省

  • 汉中市
  • 陕西省

  • 渭南市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陕西省

  • 铜川市
  • 青海省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东市
  • 青海省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青海省

  • 西宁市
  • 青海省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黑龙江省

  • 七台河市
  • 黑龙江省

  • 伊春市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黑龙江省

  • 双鸭山市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黑龙江省

  • 大兴安岭地区
  • 黑龙江省

  • 大庆市
  •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黑龙江省

  • 绥化市
  • 黑龙江省

  • 鸡西市
  • 黑龙江省

  • 鹤岗市
  • 黑龙江省

  • 黑河市
  • 黑龙江省

  • 齐齐哈尔市